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九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九十四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七十一

徐照

青鸠词

劳劳复劳劳生人半行客今人行古道古道有行役相逢莫等闲相离易疎隔殷勤红杏花彻宵对芳席明年花发客东西青鸠食花旧处啼

送翁诚之

去作巴陵县南州雅有声未凭湘水緑能似长官清笛冷君山月帆轻夏浦晴五言多好句顔杜减诗名

宿翁灵舒幽居期赵紫芝不至

江城过一宿秋气入宵浓蛩响移砧石萤光出瓦松月迟将近晓角尽即闻钟人起行庭际思君恨几重

赠江心寺钦上人

客至启幽户笋鞋行曲廊潮侵坐禅石雨润读书香古砚传人远新篁过塔长城中如火宅此地独清凉

白下

白下严州近崎岖昔未经年丰山米贱洞涸石苔腥一月无新句千峰役瘦形人家因畏虎未晩户先扃

送尘老入广化米开田

行李冲氷雪途程半是船去从人乞米归要海成田遇景因开画思茶自掬泉好风归舶?相候立江边

途中

只影微阳外青山自郁盘未经千里远欲寄一书难堠碣苔侵字鱼塘水过栏西风吹树叶不问客衣单

还旧山作

云駮天初霁携儿下短篷数茎归鬓白一衲世尘空日子差潮候秋容泊蓼丛江神应念我平稳不生风

宿寺

古殿清灯暗虚廊叶扫风掩关人迹外得句佛香中鹤睡应无梦僧谈必悟空坐惊窗欲晓片月在林东

题罗隐故居

片水静无尘青山是四隣上天如有意此地着诗人吟得物俱尽罚令生世贫因来寻古迹座石久生尘

送李伟归黄山

心和无白髪长带一琴行几路到君屋数峰当郡城妻孥贫自乐丹药岁烧成未必圣明代终令隐姓名

怀如顺上人

西湖湖上寺一别二三年旧住房长闭新栽树已圆空多相忆梦不得寄来篇喜见隣僧说归期是腊前

题道上人房老梅

香有竹风知无尘杂野姿为怜新白髪重记旧题诗藓带龙鳞剥蜂沾蠧屑垂不来三十载半树是孙枝

题衢州石壁寺

岸石横生脉平林一里溪衆船寒渡集高寺远山齐残磬吹风断眠禽压竹低自嫌昬黑至难认壁间题

路逢杨嘉猷赴官严州

诗合千秋意难将片石镌相逢因在道惜别未移船野步僧同憩宵吟吏废眠思君还有梦前到钓台边

题芗林

秪为登山远当门叠石危人来嗟故迹景胜入名诗立鹤高于槛欹花半在池百年庭际木新长挂冠枝

宿吉州永庆寺

古邑溪边寺吟人爱寂寥少僧斋室废乞食钓乡遥钟逗含霜韵楼垂近斗杓汉时铜铸佛瞻礼到今朝

送翁灵舒游边

孤剑色磨青深谋秘鬼灵离山春值雪忧国夜观星奏凯边人悦翻营战地腥所期归幕下何石可书铭

怀赵紫芝

一别一百日无书直至今几回成夜梦独自废秋吟小雪衣犹綌荒年米似金知音人亦有谁若尔知心

题翁卷山居

十年前有约今却在城居羡尔能携子深山自结庐引泉移?石栽药就园蔬见说高林外樵人听读书

访僧居

客至无他事房门不厌敲好山元带郭损屋旋铺茅静砌生灵药高林出远郊水禽多不见春暖渐营巢

永州寄翁灵舒

古郡百蛮边苍梧九点烟去家疑万里归计在明年风顺眠听角楼高望见船筠州当道半长得秀诗篇

石门瀑布

一派从天下曾经李白看千年流不尽六月地长寒入树跳微沬冲崖作怒湍人言深碧处常有老龙盘

移家雁池

不向山中住城中住此身家贫儿废学寺近佛为隣雪长官河水鸿惊钓渚春夜来游岳梦重见日东人

送奭上人化缘

专志事偕成期师此一行阁开灵佛像碑载施人名江濶风催渡村深雪废程暂劳曾共说终可送闲情

白石岩

一石嵌遥天千峰叠在前人行不到处仙去未多年窦暗云生像檐斜日照泉皇朝宣赐物弟子尚能传

龙湫瀑布

飞下数千尺全然无定形电横天日射龙出石云腥壮势神犹駴寒声佛共听昔人云此水涴目最能灵

题夏景清湘中阁

湘中山与水自古有人云此是曾游地今来尽属君残风吹?草空庙入江云却忆还乡梦清猿半夜闻

中夕

中夕独依依闲行未掩扉水边山出月松上雨沾衣棹响初如近萤光渐欲稀不甘尘内事长与此心违

题丁少瞻林园

州分低岭外来向此园行路改初栽树堂成未有名药苖如草长岩溜入池清欲识怀君意时闻鹤一鸣

李夫人

延年有妹顔如花十四选入君王家翡翠结帘玉镂牀君王一时无暂忘朝朝出入芙蓉殿莫道妾身出微贱妾生未久身入泉上天何不与妾年君王爱妾言不死逐夜宫中唤方士

山中寄翁卷

忽看春至复春还门外烟云没野山吟有好怀忘瘦苦贫多难事损清闲柳花未散色全緑杜宇乍啼声更蛮闻到扫松溪雨後梦随樵唱到岩关

宿翁卷书斋

一山秋色同谁看又复相寻出郭来隣竹种成高碍月庖泉汲少近生苔忽惊寒事砧初动不辨晨光户尽开君爱苦吟吾喜听世人谁更重清才

高山寺晩望

石路近门方不险刺桐疎处见僧归小坡重叠无平屋四月隂寒尚裌衣山入道州高莫比水分湘口緑相围暮云不隔东南望一片遥兼白鸟飞

猿皮

路逢巴客买猿皮一片蒙茸似雪丝常向小窗铺坐处却思空谷听啼时弩伤忽见痕犹在笛响谁夸骨可吹古树圑团行路曲无人来作野宾诗

观所养鸂?

一身文采异常流却使闲身不自由永日翠笼相并睡岂无魂梦到沧洲

柳叶词

嫩叶吹风不自持浅黄微緑映清池玉人未识分离恨折向堂前学画眉

舟上

小船停桨逐潮还四五人家住一湾贪看晓光侵月色不知云气失前山

题赵明叔新居

社坛侧近地图寛所作园池在此间十万人家城里住少闻人有对门山

题张提举西野

渡头风景如前日谁种桃花在雨边未晩人家门户闭鹭鸶闲立钓鱼船

寄家书作

屋头桑叶大如钱知是吴蚕第一眠远水忽来潇岸没家书却寄道州船

附徐玑诗【字灵晖照之弟也】

江亭临眺

问得梅花信寒林动晓声雨来山渐远潮去水还清寥落寻新句欢娱解宿酲相携归路滑灯火起孤城

湘水

湘水几千里平流少急湍数家分市井列石起峰峦岂是昔曾到犹疑画上看吟诗身渐老向此作微官

泊舟呈灵晖

櫂歌风又起系缆野桐林月在楚天碧春来湘水深官贫思近阙地远动离心所喜同舟者清嬴亦好吟

凭高

凭高散幽策緑草满春坡楚野无林木湘山似水波客怀随地改诗思出门多尚有溪西寺斜阳未得过

送徐照先回江右

骨体先如鹤离家岁已周欲知诗思远曾共楚乡游穷达身将老分携菊正秋江西看旧友归计少迟留

春日游张提举园池

西野芳菲路春风正可寻出城依曲渚古渡入修林长日多飞絮游人爱緑隂晩来歌吹起惟觉画堂深

送翁巴陵

曾识巴陵道重携印绶过地偏无会计俗厚有弦歌官况湘流碧诗情楚岫多梅花送征棹万里接阳和

同友人登翠麓亭

缓行循翠麓凝睇俯清湾舟楫芦花外江山夕照间天寒虽日短岁晩亦身闲高树梅初发与君相共攀

黄碧

黄碧平沙岸陂塘柳色春水清知酒好山瘦识民贫鸡犬田家静桑麻岁事新相逢行路客半是永嘉人

寄陈西老

长日无吟伴闲庭伫物华竹枝斜带雨草色净侵沙风度平生友隣居几十家可曾乘小醉访尔一瓯茶

初夏游谢公岩

欲取纱衣换天晴起细风清隂花落後长日鸟啼中水国乘舟乐岩扉有径通州人多陟此犹自忆髯公

喜奭上人至

住与佛居近僧闲稍问诗湖山明月夜风露菊花时达意言常省微吟步自迟老来朋旧少爱尔得相随

孤坐呈客

晨起犹孤坐缾泉待煮茶寒烟添竹色疎雪乱梅花独喜忘时事谁知改岁华多君能过此人里似仙家

题石门洞

瀑水东南冠庐山未足论飞来长似雨流处不知原洞里龙为宅溪边石作门游行谢康乐访有故基存

春望

楼上看春晩烟分远近村晓晴千树緑新雨半池浑柳密莺藏影泥新燕有痕轻寒衫袖薄杯酌更须温

夏日怀赵灵秀

古郡草为城怀贤隔此扃水风凉远树河影动疎星江国晴犹润烟林暮转青荷锄曾有约独喜带骚经

夏日怀诗友

流水堦除静孤眠得自由月生林欲晓雨过夜如秋远忆荷花浦谁吟杜若洲良宵恐无梦有梦即俱游

腊日骊山渡逢故人

天寒多木叶愁思满溪滨惆怅往来渡经行多少人时情犹重腊岁事每占春与尔他乡旅谁当怀抱新

湘中

旧说湘中事身来又可寻庙存虞帝迹江照楚臣心为客人俱远题名刻自深春回洲渚緑遥望正沈吟

夏夜同灵晖有作奉寄翁赵二友

斋蔬惟少睡露坐得论文凉夜清如水明河白似云宿禽飜树觉幽磬渡溪闻欲识他乡思斯时共忆君

檄途寄翁灵舒

闻道长溪令相留一馆闲便令全近舍尚隔几重山为旅春郊外怀人夜雨间年来疎览镜怕见减朱顔

送瑞州张知録

岁暮不惜别君行是宦游江西多野水湖上正高秋旧友曾过处新题必笑留官闲可寻访竹迳最深幽

秋夕怀赵师秀

冷落生愁思衰怀得句稀如何秋夜雨不念故人归蛩响砌尤静云疎月尚微惟怜篱下菊渐次可相依

送赵明叔为漳浦宰

去年官满处送子意何如地接泉山近人依大泽居南中繁赋役美政辑田庐公退无他事弹琴更读书

秋日登玉峰

玉琢孤峯压富沙人行峰顶步云霞溪流缓去几回曲树色幽分无数家翠拂寒烟平似水红飘霜叶远如花明朝重向城中望对此孤峰应不差

壬戌二月

山城二月景如何行处时时听踏歌淡色似黄杨叶少浓香如密菜花多眷容每到晴时改天气偏从雨後和好向溪头寻钓侣小溪连夕涨清波

题东山道院

古院嵌石作层緑苔芳草近郊垧溪流偶到门前合山色偏来竹里青静与黄蜂通户牖闲将白鸟共沙汀道人亦有能琴者一曲清徽最可听

访湖友

城中日日望南湖乞得闲来就隐居渐下秋霖篱菊长才消暑气渚莲疎壁间古画多贤像案上尘编半佛书未见主人逢稚子不通姓字独踟蹰

夏日闲坐

无数山蝉噪夕阳高峰影里坐隂凉石边偶看清泉滴风过微闻松叶香

丹青阁

翠霭空霏忽有无笔端谁着此工夫溪山本被人图画却道溪山是画图

秀峰寺

篮舆晩泊近岩隈精舍门临古道开僧子相逢便相识十年三过秀峰来

过九岭

断崖横路水潺潺行到山根又上山眼看别峰云雾起不知身已在云间

春雨

断桥横路浅沙边沙岸疎梅卧晓烟新雨涨溪三尺水渔翁来觅渡船钱

新凉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九十四

 

猜你喜欢
  十八家诗抄·卷十二·曾国藩
  赌棋山庄词话卷一·谢章铤
  目次·舒梦兰
  第二十二出 书空·李渔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陈汝元
  第四折·范康
  山带阁注楚辞卷五·蒋骥
  提要·周弼
  卷四十八·徐世昌
  三集卷九十八·乾隆
  卷一百十五·王奕清
  石湖集补钞·吴之振
  卷七十九·高棅
  卷十·康熙
  岳州守岁·张说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逃禅词【四库版】·扬无咎

    【臣】等谨案逃禅词一巻宋扬无咎撰无咎字补之自号逃禅老人清江人诸书扬或作杨按图绘寳鉴称无咎祖汉子云其书姓从才不从朩则作杨误也髙宗时秦桧擅权无咎耻于依附遂屡征不起其人品甚髙所画墨梅厯代寳重遂以技艺掩其文章

  • 卷三百二十五 列传一百十二·赵尔巽

      李清时姚立德 李宏子奉翰 孙亨特 何煟子裕城 吴嗣爵 萨载 兰第锡 韩鑅   李清时,字授侯,福建安溪人,大学士光地从孙。乾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十四年,授浙江嘉兴知府。上南巡,或议自嘉兴至杭州别辟道行民舟,清时

  • 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六)·陈寅恪

    论释河东君崇祯十二年己卯之作品“湖上草”及十三年庚辰作品“与汪然明尺牍”既竟,关于钱柳因缘导致之情势及其必然性,读者当可明了矣。然在崇祯十三年十一月河东君过访半野堂之前,尚有牧斋于是年十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一·佚名

    隆庆四年正月己巳朔日食免朝贺○调大同总兵官赵岢于宣府以宣府总兵马芳代之调大同巡抚都御史李秋于辽东以辽东巡抚方逢时代之○命总督京营戎政镇远侯顾寰挂印充总兵官提督漕运镇守淮安○庚午 上始御皇极殿受朝百官具

  • ●崇祯实录卷之三·佚名

    怀宗端皇帝(三)崇祯三年春正月辛巳朔,京师大风霾,昼晦。命恤故都督满桂、孙祖寿、赵率教、彭守印、李标及故副总兵申甫。清兵东趋永平。甲申,召户、兵、工诸给事中于会极门,令注销案牍;各委给事中一人查理六曹,勒期奏报。谕兵

  • 卷之二百八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一百·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一百 【起辛卯元顺帝至正十一年○止戊申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凡十八年表例说 【臣】之枢谨按顺帝至正十一年以後海内纷扰天完徐夀辉宋韩林儿汉陈友谅夏明玉珍吴张士诚等乘乱窃发与汉

  • 阮籍传·房玄龄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父亲阮王禹,魏国的丞相掾,在当世知名。阮籍容貌俊美奇伟,志气开阔奔放,傲然独立,任性不受羁绊,喜怒不露于表情。有时闭门读书,长年累月不出门;有时登临山水,整天忘记回家。博览群书,尤其喜好《老子》、《

  • 窦默传·宋濂

    窦默字子声,初名杰,字汉卿,广平肥乡人。幼好读书,志向坚定。蒙古军伐金,默被俘。同时被俘者三十人,皆被杀,只有窦默逃脱返乡。家为战乱破坏,母亲尚在,惊恐之余,母子二人均得病,母亲病亡,他带病葬母。蒙军再来,他南逃渡过黄河,依靠母

  • 卷一百二十二 吕伯恭·黎靖德

      因说南轩东莱,或云:"二先生若是班乎?"寿昌曰:"不然。"先生適闻之,遂问如何。曰:"南轩非寿昌所敢知,东莱亦不相识。但以文字观之,东莱博学多识则有之矣,守约恐未也。"先生然之。〔寿昌〕   某尝谓,人之读书,宁失之拙,不可失

  • 卷二十三·汪克宽

    <經部,春秋類,春秋胡傳附錄纂疏欽定四庫全書春秋胡傳附録纂疏卷二十三元 汪克寛 撰襄公下【乙靈王二卯十六年】二十有七年【晉平十二齊景二衛獻二十一蔡景四十六鄭簡二十曹武九陳哀二十三文四宋平三十秦景三十一楚

  • 第四章 论近人情·林语堂

      论人类的尊严我在前一章里已经讨论过人类的不免一死和在动物界里的地位,以及人类文明本质上因此而发生的后果。可是我们觉得这个轮廓还不完全,我们还需要一种用以造成一个关于人类天性和人类尊严二者联合而成的圆满

  • 快目王眼施缘品第三十五·佚名

    【古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大众围绕。而为说法。城中人民。乐听法者。往至佛所。前后相次。时城中有盲婆罗门。坐街道边。闻多人众行步驶疾。即问行人。此多人众。欲

  • 沙门日用序·弘赞

    识心达本。名曰沙门。具足三千威仪。受持八万细行。今此日用一书。乃三千之枢要。八万之妙用。出家进修之阶梯。菩萨利生之慈航。苟阶梯失。慈航乏。则自利剎他何有哉。旧曰毗尼日用者。讹也。毗尼即律。是五藏中之律

  • 太上洞玄灵宝八威召龙妙经·佚名

    文中称东晋成帝元年 (326年) 受此经。《三洞珠囊》卷8、《云笈七签》卷6皆引。该经当出于南北朝。元始天尊述八节诵、四时召文、八威策文、三十二戒、十六行、二十二事、五明之化、四行道等召龙法,修身积善道,劝人诵经

  • 上清无上金元玉清金真飞元步虚玉章·佚名

    《上清无上金元玉清金真飞元步虚玉章》,撰人不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内载五言颂诗十四首,言存神诵经,飞升金元玉清,游行上天之事。内容文字近似《真诰》所载诸真歌诗,应出自六朝上清派道士之手。

  • 弁山小隐吟录·黄玠

    元诗别集。2卷。黄玠撰。《四库全书》曾据两淮马裕家藏本编入别集类。卷首有至正五年(1345)黄玠自序。卷上为五言古诗,卷下为七言古诗。黄玠寓居吴兴,筑室于弁山,自号弁山小隐。晚年思归故乡慈溪而未成,所以自编诗稿以示

  • 立世阿毗昙论·佚名

    凡十卷。陈·真谛译。为印度小乘论部经典之一。又作立世阿毗昙藏、天地记经、天地记经录。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本论解说佛教之宇宙论,说明须弥山说(梵Sumeruva^da )之原委;即叙述天地世界之建立,及有情世间之相。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