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长者法志妻经

失译人名今附凉录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千二百五十菩萨万人俱。佛时清旦著衣持钵入城分卫。比丘菩萨皆悉侍从。诸天龙神。及香音神。无善之神凤凰神。山神执乐神王。皆散华烧香。鼓诸音乐歌叹佛德。而说颂曰。

  从无数亿劫  积行难可量

  慈愍于众生  使发大道行

  三界犹如化  一切悉空无

  能晓了此慧  度脱诸十方

  三十二相明  姿好八十种

  口出万亿音  功德自严容

  虽处现三界  开示三道场

  三垢今已灭  除于三界殃

  心如明月珠  处欲无所著

  等行离爱憎  一切无适莫

 

  于是人民闻歌。颂佛德一国集会。观佛行来举动进止法则安徐。威容之颜犹星中月如日初出。普照天下无所挂碍。譬如梵王处诸天中。如天帝释处忉利宫诸天中尊。犹须弥山现于大海。四域之中安不可动。欢喜踊跃叉手归命。佛至长者法志门外进到中合。放大光明皆照十方。时长者妻严庄床座。文饰身形众宝璎珞。服栴檀香面彩颜貌。五色焜煌谓可保常。奴客婢使小有过失。挝捶苦毒不问曲直。遥见佛明超于日光。心自念言。此之显耀非类日月释梵诸天凡俗之光。其明清凉安隐无量。我身蒙之一切无患。不饥不渴自然饱满。云何行杖加于仆从。速趣向合睹见世尊。相好威耀难可为喻。诸根寂定无有衰入。犹七宝山晃晃巍巍。惭惧悲喜稽首佛足。悔过殃衅所犯无状。既为女人不能自责。嗔喜由己。今首罪衅不敢藏匿。佛言。善哉善哉。汝获善利离一切衰。见身殃咎改往修来。人身难得佛经难值。亿世时有所以堕女人身中者何。淫欲姿态在于其中。不能修身放心姿意。嫉妒多口贪于形貌而自恃怙。世间无常豪富威势须臾间耳。当视诸下犹如赤子。豪富贫贱如月进退。若日出没水火风起不久则衰。一切道俗皆从心兴。上天人间地狱饿鬼畜生之类皆由己耳。佛天中天缘觉声闻。亦复如是。今我斯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彻睹十方悉从解达。女闻佛言欢喜无量。重自归命责己朦冥。唯受不及开化未闻无上之诲。佛言。施行十善义。身不杀盗淫。口不妄言两舌绮语恶口。意不嫉恚痴。当奉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遵四等心慈悲喜护。普弘大哀自致得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乃为奴客婢使。教以辛苦生死罪福示语三涂之患难也。诫以道禁义理之事胜于挝杖。庄严璎珞有四事。何等为四。一曰笃信。二曰戒禁。三曰三昧。四曰智慧。是为四事。菩萨自庄严心计大乘。无男无女犹如幻化。画师所作随意辄成。晓了空慧一切本净。得无名身四无所畏。四事不护独步三界度脱一切。女闻佛教心开踊跃。即发无上正真道意。立不退转地。时天帝释来在佛后。谓女言曰。佛道难得。不如求转女为男日月天帝转轮圣王。于是女以偈颂曰。

  天帝日月王  转轮四域主

  威势无几间  不可久恃怙

  在豪如朝露  梦中有所睹

  觉以忽灭尽  不知所凑处

  五阴如幻化  三界由己作

  三世以平等  道心无等侣

  谛解作是了  谁男何所女

  天帝闻斯言  默然无所语

 

  佛言。善哉善哉。诚如所云。三处如幻化影响野马水月芭蕉。俗人不解计有吾我。便倚三界不能自济。女心即解变为男子。踊在虚空下礼佛足。佛告女曰。汝于后世恒沙来劫当得作佛。号无垢王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佛号天中天。世曰光净。时来会者诸天人民无央数千。见此变应皆发无上正真道意。时长者妻一切下使。前白佛言。尊者卑者本宁异乎。

  佛言。一切本无随心所存。虽为下使发心为道可得成佛。既为尊豪恣心憍慢。不离恶趣地狱饿鬼畜生之中。犹月增减如树盛衰。一切非常无一可赖。唯道深慧乃可保常。犹如虚空无进无退。时诸下使踊跃欣豫发大道意。变为男子得不起忍。佛告阿难。五阴无处六情无根。十二因缘而无端绪。四大寄因何所是人。佛说如是。莫不欢喜。

  佛说长者法志妻经

猜你喜欢
  机锋转语认作实法其害甚大·印光
  出国访问经过及世界三大文化之调和·太虚
  萨昙分陀利经·佚名
  卷第六十八·佚名
  松源和尚语录卷上·松源崇岳
  卷第十九·德清
  大光明藏中卷·宝昙
  覆浚然比丘书·太虚
  卷第九·李通玄
  松隱唯菴然和尚語錄卷之三·德然
  卷二百二十八·佚名
  十二门论疏 第三卷·吉藏
  卷一百二十四·佚名
  菩萨戒本宗要·太贤
  大般涅槃经疏 第二十五卷·灌顶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録鬼簿卷上·钟嗣成

    ○前辈名公乐章传于世者董解元【金章宗时人。以其创始,故列诸首云。】太保刘公梦正张子益平章商政叔学士杜善甫散人王和卿学士阎仲章学士盍士常学士胡紫山宣慰卢踈斋宪使姚牧庵参政史中书丞相天泽徐子芳宪使不忽木平章

  • 卷二·贯休

    钦定四库全书 禅月集卷二 唐 释贯休 撰 古风杂言二十首 古意九首 一雨火云尽 一雨火云尽闭门心冥冥兰花与芙蓉满院同芳馨佳人天一涯好鸟何嘤嘤我有双白璧不羡于虞卿我有径寸珠别是天地精玩之室生白潇洒身安轻只应

  • 起造一座墙·徐志摩

    你我千万不可亵渎那一个字, 别忘了在上帝跟前起的誓。 我不仅要你最柔软的柔情, 蕉衣似的永远裹着我的心; 我要你的爱有纯纲似的强, 在这流动的生里起造一座墙; 任凭秋风吹尽满园的黄叶, 任凭白蚁蛀烂千年的画壁; 就使有一天

  • 卷四百七十一·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七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一百五 张凤翔 相逢狭路间 相逢狭路间路狭车不容锦衣二年少玉勒覊双龙问君在何处君家人易知易知亦难忘金水河之湄金钉次朱户翠波通瑶池堂上奏丝竹堂

  • 卷三百六 元豐三年(庚申,1080)·李焘

      起神宗元豐三年六月盡其月   秋七月癸亥,內殿承制王舜封管押醫藥使高麗回,以為閤門通事舍人,勾當御前忠佐軍頭引見司、醫官等【一】,轉資,錫金、服有差。   甲子,詔:「廣武、雄武上下埽雖據地形,保無疏虞,然方今霖潦不

  • 卷之二百五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第三卷 兴学·缪荃孙

    江苏学额江宁府学,额进二十五名,廪生四十名,增生四十名,一年一贡。上元县学、江宁县学、句容县学,各额进二十五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溧水县学,高淳县学,各额进二十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江浦县学、六

  • 酷吏列传第六十二·司马迁

    王延海译注【说明】这是一篇类传,记述前期以酷刑峻法为统治工具,以凶狠残暴著称的十几个官吏的史实。特别对汉武帝时代的十个酷吏,即宁成、周陽由、赵禹、张汤、义纵、王温舒、尹齐、杨仆、减宣、杜周等,作了集中而概括的

  • 卷二百七十八·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七十八明 杨士奇等 撰律历东汉和帝永元十四年待诏大史霍融上言曰官漏刻率九日增减一刻不与天相应或时差至二刻半不如夏历密诏书下太常令史官与融以仪校天课度远近太史令舒承梵等对案

  • 卷四十一 中原沦陷·李有棠

    宣宗贞祐三年秋七月戊午朔,元兵收济源县。八月庚子,前冀州教授钮祜禄特烈集义兵,复立州治,招徕民户至五万,置山东西路总管府于归德府及徐、亳二州。特迁三官。以太常卿侯挚为参政,行省事于河北东、西两路。甲辰,置行枢密院于

  • 卷十四巡警二·冯煦

    各府州县安徽各府州县巡警,有设立于光绪三十三年奏设巡警道以前者,如芜湖、寿州、宿州、太湖、蒙城、天长、五河、建平各州县,大率就保甲改办,粗具规模。迨既设巡警道以后,迭次催办,而仍不能照章举行者,实由各地经费难筹。欲

  • 治世和乱世的言行·孔子

    【原文】 子曰:“邦有道,危①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②。” 【注释】 ①危:正。②孙:同“逊”。 【译文】 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正直地说话,正直地做事;国家政治黑暗,正直地做事,说话却要谨慎。” 【读解】 政治清明说话办事都

  • 岁寒才知松柏后彫·孔子

    【原文】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①也。” 【注释】 ①彫;同“凋”,凋落。 【译文】 孔子说:“天严寒以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 【读解】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陈毅) 古往令来,松

  • 卷二十六·孔颖达

    <经部,诗类,毛诗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毛诗注疏卷二十六汉郑氏笺 唐陆德明音义 孔頴达疏周颂 【清庙之什】序清庙祀文王也周公既成洛邑朝诸侯率以祀文王焉笺云清庙者祭有清明之德者之宫也谓祭文王也天德清明文王象焉故

  • 卷三十九·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三十九有司彻第十七之一正义郑氏康成曰少牢之下篇也大夫既祭賔尸于堂之礼天子诸侯之祭明日而绎有司彻于五礼属吉大戴第九小戴第十二别録少牢下篇第十七 

  • 五 禅宗门下的楞伽师·正果法师

    禅宗初祖达磨大师,在向二祖慧可传法时说:&ldquo;昔如来以正法眼付迦叶大士,辗转嘱累而至于我,我今付汝,汝当护持。并授汝袈裟以为法信,各有所表,宜可知矣。&rdquo;又曰:&ldquo;吾有《楞伽经》四卷,亦用付汝,即是如来心地要门,令

  • 风月鉴·吴贻先

    清嘉庆钞本《风月鉴》叙书影清嘉庆钞本《风月鉴》正文书影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十六回。不题撰人。据序知为吴贻先(一作“吴贻棠”)所作。吴贻先,字荫南,号爱存,弋阳(今河南光山县)人。成书于清嘉庆年间。现存

  • 楹联丛话全编·梁章钜

    《楹联丛话全编》是“联话”体的创始人梁章钜父子所作全部联话的合集。包括以下四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楹联丛话》十二卷、《楹联续话》四卷、《楹联三话》二卷,均为清梁 章钜编;《楹联四话》六卷,是梁章钜的第三子梁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