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一 中原沦陷

宣宗贞祐三年秋七月戊午朔,元兵收济源县。

八月庚子,前冀州教授钮祜禄特烈集义兵,复立州治,招徕民户至五万,置山东西路总管府于归德府及徐、亳二州。特迁三官。以太常卿侯挚为参政,行省事于河北东、西两路。甲辰,置行枢密院于徐州、归德府。戊申,东平、益都、太原、潞州置元帅府。壬子,置行省于陕西,以左丞相布萨端领之。谕坚守各处要害。令宜抚使治邠州,更以步骑守沿渭诸津。设潼关提控,总领军马等官。

九月甲戌,诏开、滑、浚、济、曹、滕诸州置连珠寨如卫州。

冬十二月乙巳,元兵徇大名府。

四年春正月庚午,元兵取曹州。

二月甲申朔,围太原。丁亥,以胥鼎为枢副权左丞,行省事于平阳。己亥,元兵攻下霍山诸隘。同知观州事张开复河间府沧、献等州,并属县十有三。

三月庚辰,复邢州捷至。

夏四月癸巳,张开奏复清州等十一城。

五月癸丑朔,山东行省上沂州之捷。辛酉,以右丞侯挚行省事于东平。

六月癸卯,罢河北诸路宣抚司,更置经略司。

秋七月癸丑朔,昭义节度使必喇阿噜岱复威州及获鹿县。

闰月辛卯,复深州。

八月丙子,元兵攻延安。

九月辛巳朔,攻坊州,以永锡为御史大夫,领兵赴陕西,便宜从事。壬辰,元兵攻代州,经略使鄂屯酬和尚战没。

冬十月己未,招射生猎户练习武艺知山径者,分屯陕、虢要地。命左监军必喇阿噜岱守潼关,知归德府事完颜仲元军卢氏。元兵攻潼关,西安节度使尼玛哈富勒呼战没。命伊喇卓拉布屯关、陕。戊辰,元兵徇汝州。己巳,命沿河唯存通报小舟,余悉焚之。丙子,行枢院完颜哈达以征兵失应,坐诛。

十一月壬午,行省胥鼎入卫京师,拜左丞。以王质、完颜僧嘉努权左右监军,代镇河东。乙酉,元兵至沔池。右副元帅富察阿里巴斯军溃而逃,失其所佩虎符。戊戌,华州元帅府复潼关。庚子,河南统军使赫舍哩素赫以发兵后期,坐诛。

十二月癸亥,元兵攻平阳。徇大名府。进自代州神仙横城及平定承天镇诸隘,进攻太原府。宣抚使乌库哩礼间道告急,诏发潞州诸道兵援之。

兴定元年春正月乙巳,元兵攻观州。

二月己未,徇忻、代。

三月戊寅,以李革权参政,行省事于河东南路。乙未,先徵山东兵接应经略使苗道润,共复中都,而石海据真定叛,虑为所梗,乃集钮祜禄贞、郭文振、武仙所部精锐,与东平军为犄角之势,图之。己亥,元兵攻新城及霸州。

夏四月癸丑,命完颜寓权左都监,行帅府事,督苗道润进复都城。先是,招抚使伊喇特尔格,与道润不协,互言有异志,故命重臣镇之。己未,以辽东行省完颜阿里巴斯为参政,行省事于博索路。辽东宜抚富察乌锦行省事于上京。

五月甲辰,元兵下沔城县,军官任福死之。

六月己酉,修潼关,以暑药劳夫匠。设潼关使副及三门、集津提举官。

秋八月壬子,削御史大夫永锡官,有司论失律当斩,特贳其死。

九月丁丑,以左监军必喇阿噜岱行省事于益都。辛卯,元兵攻隰州及汾西县,围沁州。攻太原簸箕掌寨,进薄太原城。攻交城、清源。癸卯,命立沿河冰墙鹿角。

冬十月乙卯,元兵徇中山府及新乐县。下磁州。取邹平、长山及淄州。

十一月丙戌,元兵收滨、棣、博三州。下沂州。复攻太原府。

十二月甲辰朔,元兵攻潞州,都统马甫死之。克益都府。复攻沂州,官民弃城遁。辛酉,下密州,节度使完颜寓死之。

是月,进富察乌锦右副元帅,行省事于辽东。

二年春二月壬子,御史以北兵退,请汰各处行院帅府冗官。不许。己巳,以侯挚行省河北兼安抚使。

夏四月乙巳,以瓜尔佳必喇权参政,行省辽东。壬子,侯挚督兵复密州及高密县。

五月壬辰,河北行省复黄县。己亥,元兵徇锦州,元帅刘仲亨死之。

六月甲辰,枢院言:“元集兵应州、飞狐,将分道南下,观其意,不在河北,而在陕西。河东各路义士宜于农隙校阅。东平、单州冲要,豫徙其农民粮畜置可守之城,修近城水砦。潼谷远连商、虢,宜令两帅府按视扼塞。”又言“贾瑀刺杀苗道润,乞正专杀之罪”。诏勿问。寻以其军隶涿州刺史李奇噜,副以张甫、张柔。命参政巴古拉与平章胥鼎协力防秋。

八月己酉,诏河北行省完颜霆赴援山东。元穆呼哩等帅步骑数万,自太和岭徇河东取代州及隰州。

九月乙亥,下太原府,左监军乌库哩德升死之。丙戌,以纳哈塔富拉塔为右监军,行帅府事于潞州。戊子,置秦关等处九守御使,命完颜芬彻等分戍诸阨。元兵徇汾州,节度使乌雅恩彻亨死之。辛卯,下孝义县。

冬十月己酉,徇绛、潞。遂攻平阳,提控郭用死之。城破,行省知府事李革及苏尔坦死之。权平定州刺史范铎以弃城,诛。丁巳,元兵攻泽州。

十一月甲申,取潞州,右监军纳哈塔富拉塔及王良臣死之。丙申,下太原之韩村砦。

十二月己亥朔,命完颜伯嘉权参政、左监军,控制河东南、北路,便宜从事。

三年春正月壬辰,以元兵已定太原,河北事势非复向日,集百官议备御策。

夏六月壬申,制沿河戍兵逃亡罪。甲戌,定防秋将校击球、饮燕之罚。戊子,辽州总领提控唐古果勒帅师复太原府。

秋八月壬申,元兵下武州,军事判官郭秀死之。丁丑,下合河县,县令乔天翼等死之。

九月甲辰,徇东胜州,节度使伯特乌格死之。庚戌,命行省胥鼎领兵赴河中。

冬十月丁卯,以完颜开、郭文振权左右都监,行帅府事,谋复太原。丁亥,元兵屯绵上。

十一月癸巳朔,遣枢副布萨安贞、同签枢额尔克行院事于河北。己亥,元兵徇彰德府。下晋安府,工部尚书钮祜禄贞死之。

四年春正月丁酉,元兵下好义堡,霍州刺史伊喇阿里哈等死之。

三月己酉,以吏部尚书李复亨参政,珠嘉赛音行怀、孟帅府事。

夏四月戊辰,元遣赵瑞下孟州。提控鲁德、王安复大名府。以参政巴古拉为左副元帅,承立为右监军,行省京兆。

五月癸卯,元兵徇隩州,下兖州,节度使兀颜威赫死之。

六月丁丑,元遣杨在下大名,攻开州东明、长垣。

秋七月癸丑,遣乌库哩仲端等使元。

八月丙戌,恒山公武仙降元。

冬十月壬戌,元复遣蒙古达呼、额哩埒来。

十一月乙巳,诏柴茂、盖仁贵摄左右都监,行帅府事于真定。元穆呼哩以兵围东平。

五年春正月丁酉,元兵攻开井关。庚戌,山东行省奏东平之捷。

二月丙辰朔,置招抚司于单州。曲赦东平府。

夏五月癸丑,东平内徙,命蒙古纲行省邳州,王庭玉行帅府于黄陵冈。

冬十月癸丑,布萨毅夫行省京东,督诸军刍粮。辛酉,元兵攻绥德州。戊寅,命许州帅赫舍哩鹤寿将兵屯潼关西。

十二月辛亥朔,元兵下潼关、京兆,诏省院议之。

闰月辛巳朔,元兵徇鄜州,节度使完颜鲁尔锦、左都监鹤寿、右都监富察罗索及钮祜禄资禄皆死之。

元光元年春二月乙未,元兵屯葭州。帝念鄜延被兵,又延安受围,尝发民粟给官军。诏除延安、鄜、坊、丹、葭、绥德税租。

夏四月壬午,元兵攻陵川县。

五月戊申朔,屯隰、吉、冀等州。

秋七月庚戌,元将阿勒楚尔屯兵晋安、冀州境。丙辰,上党公完颜开复泽州。

八月癸巳,河间公伊喇重嘉努、高阳公张甫复河间府。

冬十月癸未,复曹州。乙未,元兵下荣州之胡璧堡及临晋。

十一月丁未,徇同州,节度使李复亨及副使额尔克死之。戊辰,蒙古布哈攻凤翔府。

二年春正月乙巳,元兵下河中府,右都监侯小叔复之。未几,复陷。

二月己亥,凤翔围解,实嘉喀齐喀擢左监军,余升赏有差。

三月癸丑,以推官嘉勒斡权右都监,代领侯小叔军。甲子,命完颜伯嘉权参政,行省河中。

夏四月癸酉朔,复霍州汾西县。

五月丙午,复河中府及荣州。乙卯,权平阳公史咏复霍州及洪洞县。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八 萧思话 刘延孙·沈约
  列传第三十 长孙褚韩来李上官·欧阳修
  卷二百九十八 列传八十五·赵尔巽
  卷五十二·毕沅
  卷四百六十七 元祐六年(辛未,1091)·李焘
  ●卷二百二十七·徐梦莘
  卷二百六十五·杨士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二十九·佚名
  九六四 浙江巡抚福崧奏在籍原任侍郎沈初等恭谢恩赐江浙分贮全书三分折·佚名
  史记集解卷八十七·裴骃
  五帝本纪第一·司马迁
  刘义隆传(附刘劭、刘骏传)·魏收
  建昌土司传·张廷玉
  七一、韩哀侯懿侯昭侯三世名谥年数考·钱穆
  食货五七·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谭宣子·唐圭璋

      宣子字明之,号在庵。   摸鱼儿   怀云崖陈乘车东甫,时游湘潭   掩朱弦、住听金缕。天涯同是羁旅。多情记把香罗袖,残粉半黏荆树。还信否。便忍道、石台暗寂春无主。分明间阻。那睡鸭嘘云,翔鸳溜月,此际更休语。

  • ●卷二·陈衍

    一、旧岁冬月,秋岳有《感事诗一百十韵》云:“天女威灵替,黄神统绪彰。过秦余贾谊,兴汉起张良。薄雪消寒会,残灯独夜房。孤吟劳踯躅,长句著兴亡。势转擒胡月,歌成破虏章。握乾临夏宇,出震溯东方。女直山长白,曼珠气内黄。

  • 卷五·邵雍

    钦定四库全书 击壤集卷五       宋 邵雍 撰後园即事三首【嘉佑八年】 太平身老复何忧景爱家园自在游几树绿杨隂乍合数声幽鸟语方休竹侵旧径高低迸水满春渠左右流借问主人何似乐答云殊不异封侯 天养疎慵自有

  • 赵长卿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赵长卿」自号仙源居士,宋宗室,居南丰(今属江西)。生平未详,曾赴漕试。饶宗颐《词籍考》卷三:“案《宋史。职官志》,宗寺修纂牒谱有《仙源积庆图》、《仙源类谱》,此号盖宋三祖下宗室派系。但玉牒派下无长字,亦无卿

  • 卷二百十五·列传第一百十一·柯劭忞

      月鲁帖木儿 卜颜帖木儿 道童 达里麻 识理 也速   月鲁帖木儿,卜领勒多礼伯台氏。曾祖贵裕,事太祖为管领怯怜口怯薛官。祖合剌,袭父职,事世祖。父普兰奚,由宿卫为中书右司员外郎,从丞相哈剌哈孙迎立武宗,累迁至山北辽

  • 东都事略卷四十·王称

    列传二十三  李沆字太初洺州肥郷人也父炳仕至侍御史沆好学沉厚寡言器度宏逺炳甞谓人曰此儿异日必至公辅举进士爲将作监丞通判潭州转著作佐郎直史馆雍熈三年右拾遗王化基上书自荐太宗曰李沆宋湜皆佳士也并除右补阙知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八·佚名

    弘治十七年二月癸巳朔大理寺卿杨守随乞致仕不允○初广东归善县清溪等处山产铁矿有巫琮招古三仔等就山煽铁因啸聚为盗官军捕之琮逃去而获三仔等知府涂畴误以三仔为胁从颂系于外会番禺民张文俊罗时等奏请立官炉纳课行勘

  • 卷二十·萧常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二十     宋 萧常 撰列传十五 人之行莫大于孝推以事君则爲忠故先之以孝友而忠义次之潜德之士重于爲己而无意于斯人则又次之传曰德成而上艺成而下故以方技终焉 李

  • 卷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明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十六户部一诸司职掌尚书侍郎之职掌天下户口田粮政令按古其属有四曰民部度支金部仓部洪武二十三年为天下庶务浩繁钦改为十二部曰浙江江西湖广陕西广东山东福建北

  • 龚礼南·佚名

    龚礼南先生小传龚先生名湘字礼南福建闽侯县人祖讳易图前清进士以剿捻匪功官至广东湖南布政使工诗善书画海内所称为含真先生者也父讳铭义前清知府尝设学校办实业开闽省风气之先先生少承家学复旁通英法诸国文字早岁卒业

  • 第四卦 蒙 山水蒙 艮上坎下·佚名

    蒙:亨。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初噬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 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 初噬告,以刚中也。再三渎, 渎则不告,渎蒙也。 蒙以养正,圣功也。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

  • 卷二十三【起宣公十二年尽十二年】·杜预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二十三【起宣公十二年尽十二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达疏经十有二年春葬陈灵公注无传贼讨国复二十二月然後得葬楚子围郑注前年盟辰陵而又徼事晋故【音义】【

  • 卷十八之下·何楷

    <经部,诗类,诗经世本古义>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世本古义卷十八之下 明 何楷 撰 周幽王之世诗 青蝇大夫刺幽王也【出序】愚意为太子宜臼遭谗而作【按小弁之诗曰君子信谗如或醻之巧言之诗曰乱之又主君子信谗即此诗首章

  • 提要·蔡沈

    【臣】等谨案书集传六卷宋蔡沈撰沈字仲黙号九峯建阳人元定之子也事迹附载宋史元定传庆元己未朱子属沈作书传至嘉定己巳书成【案此据自序年月眞徳秀作沈墓志称数十年然后克成盖误衍一数字】淳祐中其子杭表进于朝称集传

  •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三·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一九九)大品痴慧地经第八(第五后诵)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为汝说愚痴法.智慧法。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时。诸比丘受教而听。佛言。云何愚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一·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一切佛语心品第一之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南海滨楞伽山顶。种种宝华以为庄严。与大比丘僧及大菩萨众俱。从彼种种异佛刹来。是诸菩萨摩诃萨。无量三昧自在之力神通游戏。大慧菩萨摩诃萨

  • 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三上·智顗

    从尔时弥勒欲自决疑下讫偈。即是发问序。文为二。长行偈颂。长行中经家述自疑他疑发问。问中此土他土如文。何意有偈颂耶。龙树毗婆沙云。一随国土天竺有散花贯花之说。如此间序后铭也。二随乐欲不同。有乐散说或乐章

  • 终南山天龙会集缁门世谱·佚名

    释氏源流五宗世谱定祖图序传灯录云。古佛应世。绵历无穷。不可以周知而悉数也。故近谭贤劫。有千如来。暨於释迦。但纪七佛。案长阿含经云。七佛精进力。放光灭暗冥。各各坐树下。於中成正觉。又曼殊室利。为七佛祖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