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访问经过及世界三大文化之调和
──二十九年五月在云南大学纪念周讲──
今天承贵校长所邀,得参加贵校纪念周,与各位相聚一堂,感觉到非常欣幸!我此次率领佛教访问团出国,差不多有六个月。所经过的国度,有缅、印、锡,暹罗因有意外的缘故,所以未去;我虽未亲去,却先派有团员等慈代访各僧领袖及政府当局,结果也还不错。其他各国,对我目前进行的抗建工作,都表示热烈的同情,且相信我们能获得最后胜利。过去的缅甸,因日本的恶意宣传,对我们发生很大的误会;然自本团到了之后,把从前所有的误会,都扫除净尽!
现在世界各国,为何对我们改变了观念呢?只因我们能统一起来,服从最高领袖,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加之前线军士,能勇敢牺牲,直向抗战建国的前途迈进。因此、各国对起我国生起好感,而我国的国际地位,也就大大增高了。以前因敌人在国际上大肆宣传,说三个月或半年便可以亡中国,所以他们都以为我国会如阿比西尼亚等国一般,不久就要灭亡了。可是经过我们三年苦战的表现,很明显的,胜利已接近我们;而外人也和我们有著同样的感觉,知道日本不但一个半年,两三个半年,就是一百个半年,也亡不了中国;怕日本反会有自速灭亡的可能。故以前同情日本、相信日本、倾向日本的,现在都反而相信我们,倾向我们了。
日人利用佛教感情,在缅、印、锡等佛教国,加紧虚伪的宣传。例如说:“中国崇信西洋耶稣教及共产主义,摧残佛教,毁灭东方固有的道德文化。我日本为佛教国,不能不负起卫护佛教及东方固有的道德文化之责任,故日本对中国之战,乃为代表佛教对耶稣、共产的圣战;你们──指缅、锡等国──既是佛教的圣徒,就当同情我日本,以惩罚中国”。此于我国紧邻的缅甸,确曾发生了很大的效力,因为缅甸人民,百分之九十九都是佛教徒──大家莫误会!以为佛教徒都是和尚,和尚不过为宣扬佛教及指导教徒的特殊分子;佛教徒乃通指一切信仰佛教的男女、僧俗。如西欧人士,虽大多信仰耶教,然并非人人皆是牧师。佛教的和尚,亦如耶教的牧师一样──;所以他们起来阻止滇缅公路之通行,铁路之修筑接轨等;且召开国会,质问英督,为甚么未得议会同意,私下允许中国公路等通行缅甸?因缅甸虽为英国殖民地,然已有自治之议会政府。英督对此,亦感到非常不妥。我们的佛教访问团到缅时,华缅等僧俗联合起来组织了盛大的欢迎会,中、西、缅、印记者及佛徒,皆来访间。后来缅人想到,日人说中国佛教都坏灭了,现在怎么又有了佛教访问团来缅呢?中国佛教既能出国访问,可知其国内佛教已有相当的发达了。这样一来,才把日本的恶意宣传粉碎无余!佛教原产生于印度,印度的佛教可分为两种文字:一是梵文系;一是巴利文系,后由印传至锡兰,由锡展转传至缅甸、暹罗等地,是谓南传的小乘佛教。锡兰等地佛教的三藏经典,虽不及中国丰富,但组织非常严密纯正,其僧人地位亦高。吾人一入其邦,即觉其人民信仰佛教,非常诚恳而普遍,真有佛国风味!我觉得足为改革中国佛教之参考。梵文佛教,先由印度传至中国,由中国又传高丽、日本、安南等国;后由印度传西藏、蒙古,此为北方的梵文大乘佛教。到中国的唐末,因印度教──古婆罗门教兴起,印度的佛教即由衰落而灭亡。故千多年来,印度已无佛教了。迨六百年前,印度为回教侵入而亡国;以后西洋又侵入,变为英国殖民地。现在印度宗教,只有回教与印度教,其他如耶教,并无势力可言。最近三四十年来,因锡兰、缅甸等佛教之努力,而印度佛教又有复兴之势,然佛徒终属稀少。我到印度,尼赫鲁亦主持欢迎,甘地、太戈尔都曾访问过,凡印度教徒对我们都表示非常好感。他们说:“佛教也是我们印度教的一部分,我们要欢迎中国的佛教回来”。回教本与印度教反对的,可是回教对我们也非常欢迎,他们说:“回教与佛教,同是主张平等的;而婆罗门教是有阶级的,不平等的,所以和我们的宗旨不同”。到锡兰,则更得全国上下一致欢迎。
现在再来谈谈文化:世界文化,可分三种:一是对外物的,二是对同类的,三是对自身的。但这三种是相互关连不可偏废的。此中、第一是现代的西洋文化,虽有天主教等,然其重心点确在对物,就是对于自然界中的万物,怎样才能把它拿来应用,以满足人的欲望;所谓“征服自然,厚生利用”是也。第二是中国的文化,他虽不离开物质受用及修身之法,但较偏重在同类之人,就是说明怎样才能使人与人之间相生相存、相资相助、相安相乐是也。第三是印度的文化,即是佛教、印度教。他虽也少不了物质底享用,及同类的相助生存安乐,但他特重自身,就是怎样才能使自己身心品性提高,精神发展,人格正大是也。第一种文化发展至极,则杀人的利器愈增,演成人类的战争残杀。吾人怎样才能以前一种文化,补助后二种文化的不足,使后二种文化克除前一种文化的贪争残杀,而发展后二种文化,以使同类相生存,互助安乐,及由性灵的修养,品性善良,人格向上,精神发展,这才是学问的真价值!此是我对于三种文化认为应该调合的感想。(等慈记)(见海刊二十一卷八期)
猜你喜欢 卷七·佚名 卷上·佚名 佛母般泥洹经全文·佚名 大哀品第六·佚名 洞山聪禅师·惠洪 心意品第十一·佚名 显无边佛土功德经·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九·澄观 第二回·胡兰成 佛说幻化网大瑜伽教十忿怒明王大明观想仪轨经·佚名 成唯识论 第九卷·护法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二·玄奘 卷第七·元来 卷八·晁迥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