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出国访问经过及世界三大文化之调和

──二十九年五月在云南大学纪念周讲──

今天承贵校长所邀,得参加贵校纪念周,与各位相聚一堂,感觉到非常欣幸!我此次率领佛教访问团出国,差不多有六个月。所经过的国度,有缅、印、锡,暹罗因有意外的缘故,所以未去;我虽未亲去,却先派有团员等慈代访各僧领袖及政府当局,结果也还不错。其他各国,对我目前进行的抗建工作,都表示热烈的同情,且相信我们能获得最后胜利。过去的缅甸,因日本的恶意宣传,对我们发生很大的误会;然自本团到了之后,把从前所有的误会,都扫除净尽!

现在世界各国,为何对我们改变了观念呢?只因我们能统一起来,服从最高领袖,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加之前线军士,能勇敢牺牲,直向抗战建国的前途迈进。因此、各国对起我国生起好感,而我国的国际地位,也就大大增高了。以前因敌人在国际上大肆宣传,说三个月或半年便可以亡中国,所以他们都以为我国会如阿比西尼亚等国一般,不久就要灭亡了。可是经过我们三年苦战的表现,很明显的,胜利已接近我们;而外人也和我们有著同样的感觉,知道日本不但一个半年,两三个半年,就是一百个半年,也亡不了中国;怕日本反会有自速灭亡的可能。故以前同情日本、相信日本、倾向日本的,现在都反而相信我们,倾向我们了。

日人利用佛教感情,在缅、印、锡等佛教国,加紧虚伪的宣传。例如说:“中国崇信西洋耶稣教及共产主义,摧残佛教,毁灭东方固有的道德文化。我日本为佛教国,不能不负起卫护佛教及东方固有的道德文化之责任,故日本对中国之战,乃为代表佛教对耶稣、共产的圣战;你们──指缅、锡等国──既是佛教的圣徒,就当同情我日本,以惩罚中国”。此于我国紧邻的缅甸,确曾发生了很大的效力,因为缅甸人民,百分之九十九都是佛教徒──大家莫误会!以为佛教徒都是和尚,和尚不过为宣扬佛教及指导教徒的特殊分子;佛教徒乃通指一切信仰佛教的男女、僧俗。如西欧人士,虽大多信仰耶教,然并非人人皆是牧师。佛教的和尚,亦如耶教的牧师一样──;所以他们起来阻止滇缅公路之通行,铁路之修筑接轨等;且召开国会,质问英督,为甚么未得议会同意,私下允许中国公路等通行缅甸?因缅甸虽为英国殖民地,然已有自治之议会政府。英督对此,亦感到非常不妥。我们的佛教访问团到缅时,华缅等僧俗联合起来组织了盛大的欢迎会,中、西、缅、印记者及佛徒,皆来访间。后来缅人想到,日人说中国佛教都坏灭了,现在怎么又有了佛教访问团来缅呢?中国佛教既能出国访问,可知其国内佛教已有相当的发达了。这样一来,才把日本的恶意宣传粉碎无余!佛教原产生于印度,印度的佛教可分为两种文字:一是梵文系;一是巴利文系,后由印传至锡兰,由锡展转传至缅甸、暹罗等地,是谓南传的小乘佛教。锡兰等地佛教的三藏经典,虽不及中国丰富,但组织非常严密纯正,其僧人地位亦高。吾人一入其邦,即觉其人民信仰佛教,非常诚恳而普遍,真有佛国风味!我觉得足为改革中国佛教之参考。梵文佛教,先由印度传至中国,由中国又传高丽、日本、安南等国;后由印度传西藏、蒙古,此为北方的梵文大乘佛教。到中国的唐末,因印度教──古婆罗门教兴起,印度的佛教即由衰落而灭亡。故千多年来,印度已无佛教了。迨六百年前,印度为回教侵入而亡国;以后西洋又侵入,变为英国殖民地。现在印度宗教,只有回教与印度教,其他如耶教,并无势力可言。最近三四十年来,因锡兰、缅甸等佛教之努力,而印度佛教又有复兴之势,然佛徒终属稀少。我到印度,尼赫鲁亦主持欢迎,甘地、太戈尔都曾访问过,凡印度教徒对我们都表示非常好感。他们说:“佛教也是我们印度教的一部分,我们要欢迎中国的佛教回来”。回教本与印度教反对的,可是回教对我们也非常欢迎,他们说:“回教与佛教,同是主张平等的;而婆罗门教是有阶级的,不平等的,所以和我们的宗旨不同”。到锡兰,则更得全国上下一致欢迎。

现在再来谈谈文化:世界文化,可分三种:一是对外物的,二是对同类的,三是对自身的。但这三种是相互关连不可偏废的。此中、第一是现代的西洋文化,虽有天主教等,然其重心点确在对物,就是对于自然界中的万物,怎样才能把它拿来应用,以满足人的欲望;所谓“征服自然,厚生利用”是也。第二是中国的文化,他虽不离开物质受用及修身之法,但较偏重在同类之人,就是说明怎样才能使人与人之间相生相存、相资相助、相安相乐是也。第三是印度的文化,即是佛教、印度教。他虽也少不了物质底享用,及同类的相助生存安乐,但他特重自身,就是怎样才能使自己身心品性提高,精神发展,人格正大是也。第一种文化发展至极,则杀人的利器愈增,演成人类的战争残杀。吾人怎样才能以前一种文化,补助后二种文化的不足,使后二种文化克除前一种文化的贪争残杀,而发展后二种文化,以使同类相生存,互助安乐,及由性灵的修养,品性善良,人格向上,精神发展,这才是学问的真价值!此是我对于三种文化认为应该调合的感想。(等慈记)(见海刊二十一卷八期)


猜你喜欢
  卷七·佚名
  卷上·佚名
  佛母般泥洹经全文·佚名
  大哀品第六·佚名
  洞山聪禅师·惠洪
  心意品第十一·佚名
  显无边佛土功德经·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九·澄观
  第二回·胡兰成
  佛说幻化网大瑜伽教十忿怒明王大明观想仪轨经·佚名
  成唯识论 第九卷·护法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二·玄奘
  卷第七·元来
  卷八·晁迥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二折·郑廷玉

    (正末上,云)自家刘均佐。自从领了师父法旨,在这后花园中结下一个草庵,每日三顿素食,则念南无阿弥陀佛,过日月好疾也呵!(唱) 【南吕】【一枝花】恰才那花溪飞燕莺,可又早莲浦观鹅鸭。不甫能菊天飞塞雁,可又早梅岭噪寒鸦。我想

  • 卷一百三十七·冯惟讷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三十七  明 冯惟讷 撰 隋第八 李巨仁【以下爵里无考】 钓竿篇 潺湲面江海滉瀁瞩波澜不惜黄金饵唯怜翡翠竿斜纶控急水定檝下飞湍潭迥风来易川长雾歇难寄言朝市客

  • 卷十·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唐诗卷十五言律唐太宗皇帝过旧宅【唐书太宗纪太宗平薛仁杲拜右武侯大将军太尉使持节陜东道大行台尚书令诏蒲陜河北总兵皆受节度二年正月镇长春宫进拜左武侯大将军凉州总管】新丰停翠辇【三辅旧事太上

  • ●卷十·夏仁虎

    ◎坊曲都中戏曲向惟昆、弋,弋腔音调虽与昆异,而排场词句大半相同,尚近于雅。自昆、弋变为皮黄,虽郑雅有别,尚不失雍容揄扬之概。其时各园于中轴前必有昆剧一出,而听曲者每厌闻之,于时相率起而解溲,至讥之为车前子,言其利小水也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 宗室传十·纪昀

    宗室传宋 【三】○宋三真宗诸子仁宗三子英宗诸子神宗诸子哲宗一子徽宗诸子钦宗诸子 皇太子谌训高宗诸子孝宗诸子光宗二子寍宗诸子△真宗诸子悼献太子佑真宗六子章穆郭皇后生太子佑 【文献通考作元佑】 章懿李皇后生

  • 卷八·欧阳昱

    *马江战事始末光绪十年,予在闽藩沈方伯署中教其两公子。方伯弟森甫太守同居斋中,暇则纵谈天下事。闰月望,前闻法人败盟谅山,太守即语余曰:“沿海各口,从此多故矣。然天津军器炮火甲天下,自大沽至燕台,李相早

  • 卷五十五·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五十五宋 宋敏求 编大臣宰相罢免上长孙无忌开府仪同三司制李靖特进制魏徵特进制王方庆麟台监修国史制姚元之相王府长史制张说停中书令制源乾曜停侍中制裴耀卿张九龄尚书左右丞相制陈希烈太

  • 闵公(元年~二年)·左丘明

    闵公元年【经】元年春王正月。齐人救邢。夏六月辛酉,葬我君庄公。秋八月,公及齐侯盟于落姑。季子来归。冬,齐仲孙来。【传】元年春,不书即位,乱故也。狄人伐邢。管敬仲言于齐侯曰:“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暱,不可弃也。宴

  • 礼论第十九·荀况

    [题解]本篇论述了礼制的起源、内容、作用等各个方面。荀子认为,“人生而有欲”,为了满足欲望,就会发生争夺混乱,统治者为了避免这种局面,于是就制定了礼来加以约束。制定礼不但是为了用来调节与满足人们的物

  • 卷三·李光地

    <经部,诗类,诗所  钦定四库全书诗所卷三大学士李光地撰小雅一风者室家之诗也雅者朝廷之诗也颂者郊社宗庙之诗也始于室家行于朝廷逹于郊社宗庙故曰造端夫妇察乎天地也雅有小大以义别也通上下之情聮亲疏之懽其事未逺

  • 第三章&nbsp;各家的起源·冯友兰

    前一章 说,儒家和道家是中国思想的两个主流。它们成为主流,是由长期演变而来;而在公元前五世纪到三世纪,它们还不过是争鸣的许多家中的两家。那时候学派的数目很多。中国人称它们为"百家"。司马谈和六家后来的历史家对"

  • 论四川至诚学社文件·太虚

    四川有至诚学社社员,与凤篪张先生为友,张先生则四川佛学社社员也。行文婉妙,说理精圆,然不能割儒生爱习,好援佛附会儒书。刘子充居士常讥其因见佛能有益于儒故学佛,非真能学佛而尊重三宝者。张先生自为之解曰:吾非敢不信佛敬

  • 卷第三十三·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佛子!菩萨摩诃萨复以法施所修善根如是回向:“愿一切佛刹皆悉清净,以不可说不可说庄严具而庄严之。一一佛刹,其量广大,同于法界,纯善无碍,清净光明,诸佛于中现成正觉。一佛刹中清净境界,悉能显现一切佛刹

  • 治禅病秘要法卷下·佚名

    宋居士沮渠京声译  治乐音乐法  复次舍利弗。若四部众。乐诸音乐。作倡无厌。因是动风。如纵逸马。亦如秋狗。似伊尼利鹿王。耽惑愚痴。心如黐胶。处处随著。不可禁制。当疾治之。治之法者先想一天女。端正无双。

  • 序·函昰

    天然是禅师语录序天然和尚以居士身夙慧顿发。了悟上乘。后从空隐老和尚剃度于庐山。证明大法。杖锡所经。悲愍之怀溢于言际。职书记者辑而成编。付诸剞劂。属今转恭为之序。夫转固无能序而亦无可序也。忆丁亥秋。转与

  • 禁色·三岛由纪夫

    日本男同志性爱长篇小说,作者三岛由纪夫,分两部,于1951年~1953年间发表。第一部描写一个老作家桧俊辅的第一任妻子是窃贼,第二任妻子是疯子,第三任妻子是荡妇,三次婚姻都失败,同时又被几个情人所背叛,于是他认为这是由于自己的

  •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上品大戒经·佚名

    《太上洞玄灵宝智慧上品大戒经》,「古灵宝经」之一。约成书于东晋末南朝初,陆修静《灵宝经目》已着录。原书一卷,有敦煌唐写本五件(详见大渊忍尔《敦煌道经目录编》)。另有《正统道藏》本,误题《太上洞真智慧上品大诫》,收入

  • 月屋漫稿·黄庚

    元诗别集。1卷。黄庚撰。《四库全书》曾据两淮盐政采进本编入别集类。卷首有元泰定四年(1327)自序。所收入诗篇是大致按体裁类编的,顺序是:古风、律诗、绝句。如果拿《月屋漫稿》与其他元人诗文集作比较,就会发现他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