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字尚德,别号惧斋。福宁州之宁德人,居石堂山下,淳熙间,朱紫阳尝过石堂,异其风土,曰:「后数十年,此中当出儒者。」普生淳佑甲辰,鹧鸪百数绕屋。七岁时,坐田间,有白鹭飞止。有士人戏语之曰:「汝能赋一诗乎?」应声曰:「我在这边坐,尔在 
- 【臣】等谨案白云集三巻元释英撰释英字存实钱塘人唐诗人厉元之后也早喜为诗歴游闽海江淮燕汴间一日登径山闻钟声忽有所悟遂去为浮屠盖亦倚松老人饶节之流也顾嗣立选元百家诗收入此集其目録题曰存实盖举其字巻端标明则 
- 村里的姑娘静静地走着,提着她的蚀着青苔的水桶;溅出来的冷水滴在她的跣足上,而她的心是在泉边的柳树下。这姑娘会静静地走到她的旧屋去,那在一棵百年的冬青树荫下的旧屋, 
-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一误再误;矛盾!冲突!红烛啊!不误,不误!原是要“烧”出你的 
- 王恭,字孝伯,光禄大夫蕴子,定皇后之兄也。少有美誉,清操过人,自负才地高华,恆有宰辅之望。与王忱齐名友善,慕刘惔之为人。谢安常曰:“王恭人地可以为将来伯舅。”尝从其父自会稽至都,忱访之,见恭所坐六尺簟,忱谓其有余,因求之。恭 
- 						 			  ◎祭祀三   ○宗庙上   其祖宗祭享之礼,割牲、奠马湩,以蒙古巫祝致辞,盖国俗也。世祖中统元年秋七月丁丑,设神位于中书省,用登歌乐,遣必阇赤致祭焉。必阇赤,译言典书记者。十二月,初命制太庙祭器、法服。 
- 正统六年九月甲午朔 奉天华盖谨身三殿乾清坤宁二宫成遣官告 天地 太庙 社稷并岳镇海渎诸神○旌表孝子张政等四人政直隶庐江县人父疾笃侍汤药未尝离左右及卒哀毁庐墓负土成坟手植松柏三百余株先尝有虎出没其地多害孳畜 
- 康熙四十七年三月初一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臣蝼蚁下贱,过蒙圣恩,感激涕零,涓涯莫报。臣谨遵圣训,于二月十一日启行,由兖州府中路至江宁,初一日至衙门,谨设香案叩头谢恩讫。所有一路至江宁闻见事宜 
- 第四十五册 天聪六年正月天聪六年壬申正月初一日,汗率诸贝勒拜天祭神毕,入殿升座。汗两旁横设三榻,大贝勒在右侧,莽古尔泰贝勒在左侧,两贝勒横向而坐。坐毕,诸贝勒、台吉等先叩拜。叩拜毕即命议政政诸台吉等入殿内两侧列坐 
-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三十二明 俞汝楫 编祠祭司职掌皇太后丧礼正统七年诚孝皇太后丧礼遗诏丧服以日易月二十七日而除哭临三日即止君臣皆同皇帝成服三日後即听政天地宗庙社稷及百神之祀皆勿停宗室诸王但遣官进香不 
- 刑九 ○刑九 考訊 △考訊 (臣)等謹按決獄之平始於聽訟故考訊所關綦重所以精五聽而成信讞也倘濫刑之不禁則誣服者多或完結之無期必牽連者眾我朝嚴立章程于刑具之重輕頒有定式于案情之緩急勒有限期不待奏讞之成早已肅清諸 
- 刘子经名:刘子。北齐刘书撰,明袁孝政注。十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玄部。参校本:《四库全书》 文渊阁本(简称文渊本)。目录卷一清神第一防慾第二去情第三韬光第四吕学第五专学第六卷二辩乐第七履信第八思顺第九慎独第 
- 凤县知县周召撰唐明皇其初英明之主也至天寳以后但见神魂惝恍终日做梦而已试一述之一山人王翼上言见元皇帝言寳山洞有妙寳真符命张均等求之一杨国忠奏有凤凰见左藏屋一梦元皇帝云吾像在京城西南百余里遣使求得之 
- 元魏三藏毗目智仙共般若流支译归命一切诸佛菩萨。归命世尊大智慧海。毗卢遮那释迦牟尼佛法光明。归命圣者文殊师利大菩萨海。归命圣者善住意天子。遍行大乘者。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 
- 窥基撰三宝义林三宝。略以六门分别。一明种类。二出体性。三释名字。四辨废立。五显差别。六解妨难。明种类者。有六种类。一同体。二别体。三一乘。四三乘。五真实。六住持。同体者。胜鬘经说。归依第一义者。是究竟 
-       大般涅槃经疏 第三卷隋章安顶法师撰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纯陀品上释品为三。一辨疏密。二辨德行。三释名。初意者依天竺文犹属寿命品。开破今昔常无常义。于义则密于文则疏。谢氏从人从事题纯陀品。于文则密于义 
- 近代白话章回小说。6集96回,另“楔子”1回。天虚我生(陈蝶仙)著。初集、2集32回本有两种本子:光绪二十六年(1900)大观报馆(杭州)铅印本;同年四月萃利公司(杭州)铅印本(光绪二十九年(1903)九月再版)。光绪三十三年(190 
-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说礼佛菩萨名号,及忏悔发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