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不可妄期圣证

现生证实相者,非无其人。恐贤契[1]无此善根。若不详陈其故,或致妄期圣证,则志高而行不逮(dài及,到)。久而久之,必致丧心病狂,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求升反坠,弄巧成拙。究其结果,难免永沦恶趣。不但埋没己灵,实为辜负佛恩。二空理唯言悟,则利根凡夫即能。如圆教名字位中人,虽五住烦恼,毫未伏断,而所悟与佛无二无别(五住者见惑为一住,思惑为三住,此二住于界内。尘沙惑、无明惑共为一住,此二住于界外)。若约(以)宗说,则名大彻大悟。若约教说,则名大开圆解。大彻大悟与大开圆解不是依稀仿佛明了而已。如庞居士闻马祖“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当下顿亡玄解。大慧杲闻圆悟“熏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亦然。智者诵《法华》至《药王本事品》“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豁然大悟,寂尔入定。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能如是悟,方可名大彻大悟,大开圆解。若云证实相法,则非博地凡夫之所能为。南岳思大禅师,智者之得法师也。有大智慧,有大神通。临终有人问其所证,乃曰:“我初志期铜轮(即十住位,破无明,证实相,初入实报,分证寂光。初住即能于百三千大千世界,示作佛身,教化众生,二住则千,三住则万,位位增数十倍,岂小可哉),但以领众太早,只证铁轮而已(铁轮,即第十信位,初信断见惑,七信断思惑,八九十信破尘沙,伏无明。南岳思示居第十信,尚未证实相法。若破一品无明,即证初住位,方可云证实相法耳)。”智者大师,释迦之化身也。临终有问:“未审大师证入何位?”答曰:“我不领众,必净六根(即十信位,获六根清净,如法华经法师功德品所明)。损己利人,但(只,仅)登五品(五品,即观行位,圆伏五住烦恼,而见惑尚未断除)。”蕅益大师临终有偈云:“名字位中真佛眼,未知毕竟付何人(名字位人,圆悟藏性,与佛同俦,而见、思尚未能伏,何况乎断?末世大彻大悟人,多多是此等身分。五祖戒为东坡,草堂清作鲁公,犹其上者。次则海印信为朱防御女。又次则雁荡僧为秦氏子桧。良以理虽顿悟,惑未伏除,一经受生,或致迷失耳。藏性,即如来藏妙真如性,乃实相之异名)。”蕅益大师示居名字,智者示居五品,南岳示居十信。虽三大师之本地[2],皆不可测。而其所示名字、观行、相似三位,可见实相之不易证,后进之难超越。实恐后人未证谓证,故以身说法,令其自知惭愧,不敢妄拟故耳。三大师末后示位之恩,粉骨碎身,莫之能报。汝自忖度,果能越此三师否乎?(复永嘉某居士书五)

  [1] 贤契:对弟子或朋友子侄辈的敬称(多用于书面)。

  [2] 本地:佛教术语,又称法身,指能现出化身之真身。

猜你喜欢
  佛说佛名经卷第二十六·佚名
  序·佚名
  佛法金汤编卷第九·岱宗心泰
  花严经义记卷第一·慧光
  楞 伽 大 旨·太虚
  普曜经卷第二·佚名
  卷第三十一(调字号)·朱时恩
  卷第二十六·永觉元贤
  十無盡藏品第二十二·欧阳竟无
  第八章 毗伽多阿育王时代·多罗那他
  卷第三十·霁仑超永
  撰集百缘经卷第七·佚名
  卷二·赞宁
  卷第八·佚名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四·圆晖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提要·吴可

    《藏海居士集》散见《永乐大典》中,题宋吴可撰。可事迹无考,亦不知何许人。考集中年月,当在宣和之末。其诗有“一官老京师”句,又有“挂冠养拙”之语,知其尝官于汴京,复乞闲以去。又有“往时家分

  • 东观集原序·魏野

    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夫诗之作不与文偕大率情根于意言发乎情防而化之流为章句且绮靡者不以烟火为尚风雅者不以金石为多但务其陈古刺今去邪守正而巳非所谓者虽懐质文之宏辨负博胜之逸才故未能臻极于渊阈矣钜鹿魏野字仲

  • 列传第二十二 魏徵·欧阳修

    魏徵,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弃赀产不营,有大志,通贯书术。隋乱,诡为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举兵应李密,以徵典书檄。密得宝藏书,辄称善,既闻徵所为,促召之。徵进十策说密,不能用。王世充攻洛口,徵见长史郑颋曰:“魏公虽骤胜,而

  • 世袭列传二·薛居正

    高季兴,字贻孙,陕州硖石人也。本名季昌,及后唐庄宗即位,避其庙讳改焉。幼隶于汴之贾人李七郎,梁祖以李七郎为子,赐姓,名友让。梁祖尝见季兴于仆隶中,其耳面稍异,命友让养之为子。梁祖以季兴为牙将,渐能骑射。唐天复中,昭宗在岐下

  • 卷之九百五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七十·佚名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春。正月。戊午朔上诣堂子行礼。还宫。拜神毕。率诸王、贝勒、贝子、公、内大臣、大学士侍卫等、诣皇太后宫行礼。御太和门。王以下文武各官、外藩王、及使臣等、上表朝贺。停止筵宴。  ○

  • 一五一六 谕《巴勒布纪略》《廓尔喀纪略》《安南纪略》均已颁行着毋庸补入·佚名

    一五一六 谕《巴勒布纪略》《廓尔喀纪略》《安南纪略》均已颁行着毋庸补入嘉庆八年五月初九日嘉庆八年五月初九日奉旨:巴勒布、廓尔喀、安南《纪略》,事在四库全书告成以后,且均已颁行,着毋庸补入。所有现在补缮排架各事

  • ·谕同诛首恶解散胁从札示·丁曰健

    为晓谕同诛首恶解散胁从事:照得本司道恭膺简命,特授台湾道;并奉奏委督办全台军务,节制南北各军。先派总带官田参将带领省标精兵,作为头队渡淡;本司道配驾火轮船,督带二队名勇,由五虎口开行,已于九月初九日到沪尾

  • 崔涣传·刘昫

    崔涣,祖父玄日韦,神龙年间(705)功臣,封为博陵郡王。父亲璩,以文学知名,官至礼部侍郎。涣年少以操行清厉闻名,博阅经文,尤其擅长谈论,多次升为尚书司门员外郎。天宝末年(742),杨国忠遣出不依附自己的人,涣被遣为剑州刺史。天宝十

  • 述策第十四·桓谭

    或云:「陈平为高帝解平城之围,则言:『其事秘,世莫得而闻也。』此以工妙踔善,故藏隐不传焉。子能权知斯事否?」吾应之曰:「此策乃反薄陋恶,故隐而不泄。高帝见围七日,而陈平往说阏氏,阏氏言于单于而出之,以是知其所用说之事矣。彼

  • 卷七【起庄公元年尽十年】·杜预

    <经部,春秋类,春秋左传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左传注疏卷七【起庄公元年尽十年】晋杜氏注 唐陆德明音义 唐孔颖达疏庄公【音义】【陆曰庄公名同桓公子母文姜諡法胜敌克乱曰庄】【疏】【正义曰鲁

  • 卷九·张尔岐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郑注句读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郑注句读卷九济阳张尔岐撰公食大夫礼第九【郑自録云王国君以礼食小聘大夫之礼于五礼属嘉礼大戴第十五小戴第子六别录第九○疏云篇中荐豆六黍稷六簋庶羞十六豆此等皆

  • 人性之分析与修证·太虚

    ──二十一年九月在重庆反省院讲──诸位皆佛学组之人,所以特提出比较专门一点的“人性之分析与修证”来与诸位商榷一下:人性问题本极普通,但今是专拿佛教眼光来分析的。人性即人类理性,含义极广,内容复杂。平常谈到人性,以

  • 俱舍论记 第十四卷·普光

    俱舍论记 第十四卷沙门释光述分别业品第四之二傍论已了至表无表相者。此下第三广明表.无表。就中。一明三无表。二依三别解此即明三无表。结前问起颂曰至故名律仪者。答能遮。谓能遮恶戒相续能灭。谓能灭恶戒相

  • 卷第三十六·白岩净符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三十六 古杭白岩嗣祖沙门 净符 汇集 △青六 云门曰。一任横说竖说。未是宗门苗裔。若据宗门苗裔。是甚么热碗鸣。三乘十二分教说梦。达磨西来说梦。若有老宿开堂为人说法。将利刀杀却百千万个有甚

  • 哲学的改造·杜威

    美国杜威著。由1919年访问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今东京大学)的讲演稿汇集而成。1922年在波士顿出版。该书的主题思想正如书名所示,是按照实用主义的基本观点从各个方面对传统哲学进行批判,论述实现哲学改造的途径。全书分

  • 荆南倡和诗集·周砥

    一卷。元周砥、马治同撰。周砥字履道,江苏无锡人。马治字孝常,江苏宜兴人。二人事迹皆附载于明史文苑传中陶宗仪传末。至正间,周砥遭乱,客居马治家;马治馆周砥于宜兴荆溪之南,随事唱和,积诗一卷,各录一帙而怀其一。同

  • 瞑庵杂识·朱克敬

    《瞑庵杂识》《瞑庵二识》为朱克敬的笔记体二集,如记录湘军与太平天国作战时,部分奏疏、对湖南厘金的缘起和抽收办法有详细说明。又如衡州民教的纠纷、长沙官绅的倾轧等等。杨坚点校。近代湘人笔记丛刊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