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禅误人,说食不饱
彼曰:“道贵宏(同弘)通,疑须剖决,师何见拒之甚也?尝闻毗卢遮那[1]遍一切处,其佛所住,名常寂光。则但证法身,当处即是寂光净土,又何必以生灭心,舍东取西,然后为得也?”余曰:“谈何容易!寂光净土,虽则当处即是,然非智断究竟,圆证毗卢法身者,不能彻底亲得受用。圆教住、行、向、地、等觉[2]、四十一位,尚是分证。汝若圆证毗卢法身,则不妨说当处便是寂光。其或未然,则是说食数宝,不免饥寒而死也。”彼曰:“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宗门常谈,不应有错。”余曰:“宗门所说,专指理性,非论事修。所以然者,欲人先识不涉因果、修证、凡圣、生佛之理。然后依此理以起修因证果,超凡入圣,即众生而成佛道之事。汝何事理笼统,知见颠倒之若是也?又汝以舍东取西为生灭者,不知执东废西乃断灭也。夫未证妙觉,谁离取舍?三祗炼行[3],百劫修因[4],上求下化,断惑证真,何一非取舍之事乎?须知如来欲令一切众生速证法身,及与寂光,所以特劝持佛名号,求生西方也。”(净土决疑论)
[1] 毗pí卢遮那:三身佛中法身佛的通称。
[2] 住、行、向、地、等觉:即菩萨十住、十行、十向、十地、等觉四十一个阶位,为圆教分证即佛位。
[3] 三祗qí炼行:三大阿僧祇劫砺炼修行。
[4] 百劫修因:佛在成佛前用一百小劫修福德相好。
予尝劝一狂(狂妄)僧念佛。彼言:“衲僧鼻孔[1],三世诸佛尚摸不著,用念佛作么?”予曰:“若真摸著三世诸佛摸不著的鼻孔,尚须步步随著三世诸佛脚后跟转。倘不随三世诸佛脚后跟转,则摸著者非衲僧鼻孔,乃阿鼻地狱铁床铜柱上火孔也。”达磨云:“二百年后,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说理者多,通理者少。”智者示登五品[2]。南岳示证铁轮[3]。故知今人于宗(宗门,指直指人心使人明心见性的禅宗)、教(教下,指以佛经为依据的教法)二门,开眼[4]尚难,何况实证[5]?(宗教不宜混滥论)
[1] 衲僧鼻孔:禅门术语,指衲僧本来面目,即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的代名词。衲僧,即和尚,僧人。
[2] 五品:亦称五品弟子位,能圆伏五住烦恼,而见惑尚未能断除,为圆教观行即佛位。
[3] 南岳示证铁轮:南岳,即南岳慧思大师,是智者大师的得法之师。铁轮,即第十信位,尚未证实相法,为圆教相似即佛位。
[4] 开眼:在宗门为明心见性,在教下为大开圆解,是圆教名字即佛位。
[5] 实证:即断惑证真,至少断见惑,在小乘为初果须陀洹及其以上,在大乘圆教为相似即佛位及其以上或初信位及其以上。
净土法门,乃佛法中之特别法门。一种好高务胜者,每每妄以禅宗求开悟为事。其意在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不以西方极乐世界为然。此种意旨,似乎深奥,实则多半皆成说食数宝之下劣派,切勿效此恶派。(复顾宗况居士书)
猜你喜欢 卷十·佚名 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下(末)·窥基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七·佚名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十·佚名 四分律卷第四十五(三分之九)·佚名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三·欧阳竟无 卷之十八·铁壁慧机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第二·欧阳竟无 卷第七·本谧 卷第三十一·佚名 石雨大師法檀敘·石雨明方 十八、洞山三斤·慧开 壹输卢迦论一卷·龙树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十七·念常 佛说大净法门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