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壹输卢迦论一卷

    龙树菩萨造

    后魏瞿昙留支雒阳译

  体自体无常  如是体无体

  自体性无体  故说空无常

  问曰。以何义故造此一偈论。说何等义破何等人。答曰。为读诵者于广大部生懈倦心。又为聪睿先已广习无量诸论于如来法海义中思惟而生懈倦。于无常自体空不异义中。生异相疑。为断此疑故造斯论。说何义者。今当说。谓一切法无常自体空。自体空不离无常。一切法自性自体空。是故无有常。一切诸佛缘觉声闻。于空法中而得出离。非于诸行断常法中而得解脱。偈言。

  灭空住有体  则成于常见

  若谓后时灭  则成于断见

  以此义故。说一切法自体空。诸佛缘觉声闻罗汉。于此义中得利益故。破何等人者。今当说。若有所得人离于诸行。说有无常则非正见。若无常离有为。无常则常犹如虚空。若如是者。则有为无为体无差别。若有为与无为合。无为合故则瓶不可破。若无为与有为合。有为合故则涅槃可坏。若不异者。则一切法不可破坏。如涅槃常非缘生故。若诸行非因缘生。不异虚空涅槃者。则有为法不名无常。若诸行非因缘生。是无常者。则虚空涅槃不名为常。若如是者。则有为无为无有胜法。若无常离有为。犹名无常者。则有为离常。应名为常。但是事不然。若如是者。何等修多罗中作如是说。以何义说。汝今所说以何义说。汝今所说义不相应。非汝邪思之所能量。是故汝说非为正见。若人有所得。谓过去未来现在法自体成者。当知是人则非正见。何以故。无因生见故。若言未来体非因缘生自体成者。则现在法亦非因缘生自性体成。以未来现在自性平等无差别故。若性平等者。现在有法皆从缘生。未来法何故非缘生。汝今此义为以修多罗说为依义说。说不相应则无理趣。若无理趣则不可信。若未来法无因缘生自性成者。未来之法犹如虚空无有因缘。离因缘故非因缘生。则无实未来体。无未来故现在过去亦无。现在过去无故三世无体。若有体者则是常见无因生故。若佛弟子有所得见。则与外道迦毗罗等无差别。此论非为迦毗罗忧楼迦诸外道等。为汝等辈同见之人故造斯论。向说破何等人。为令汝等有所得人断除邪见故作斯论。一输卢迦偈句义今当释。偈言自体性无常者。自体名有生。有法故名为体。有所得人于此法中心取为体。此法于阴界入中有声缘转。如说一体二体多体。如彼此人一二众多各有自体故名自体。如地水火风坚湿热动各有自性。如是各各自相自体故言自体。有所得人谓生住灭同相者。是义不然。自体性无常故。彼体名有所得人分别故生。是故离诸法无无常体。以自相无常故。如佛告比丘。一切诸行皆悉无常。以此说故。离法有无常自相者。是事不然。若汝不了云何无常。我今当说。偈言如是体无体故。体无体者。汝所分别无常者。彼无常无体。是故体无体。自性无体故言无体。偈言自体性无体者。离无体更无别体故。言自体无体。若汝意谓离无体而有体者。是义不然。以汝此法非修多罗说故。若谓无体是自体者。是亦不然。以修多罗所不说故。世尊。于何等修多罗中说如此法。于佛世尊修多罗中。都无此义。以非经说故不成就。非大圣修多罗所说之义则不应信。是故非唯言说而得取证。偈言故说空无常者。如调伏三蜜提经中说。佛告三蜜提。眼空无常无不动。无不坏无不变。何以故。性如是故。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世尊。于此修多罗中说空说无常。以是义故。知诸法空无常。无常无体。是故诸法性自无体则无体义成。若能如是入修多罗义。其义则成。若不入修多罗。其义则坏。以我所说入修多罗。其义则成。是故性自无体其义成就。一输卢迦论一卷。凡诸法体性法物事有名异义同。是故或言体。或言性。或言法。或言有。或言物。莫不皆是有之差别。正音云私婆婆。或译为自体体。或译为无法有法。或译为无自性性。

    壹输卢迦论一卷

猜你喜欢
  成唯識寶生論卷第五〈一名二十唯識順釋論〉·欧阳竟无
  卷第二十三·李遵勖
  为福州佛化青年众说法·太虚
  迦叶赴佛般涅槃经·佚名
   第五十九則 趙州頭長三尺·胡兰成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二十·子璇
  卷二百一十·佚名
  卷第十五·佚名
  卷第二十九·佚名
  与竺摩书(二通)·太虚
  一切经音义卷第七·唐慧琳
  卷第八·佚名
  第八十七章 让王事之荷负·佚名
  问僧那品第十六·佚名
  覆 体 参 书·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王湾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王湾,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玄宗先天年间进士及第。开元初,任荥阳主簿。开元五年(717)参加《群书四部录》的编校工作。书完成后,出任洛阳尉。 王湾诗名早著,“往来吴楚间,多有著述”(《唐才子传》)。 次北固

  • 列传第一百一十四·刘昫

    ○王播 子式 弟炎 起起子龟 龟子荛 炎子铎 李绛 杨于陵 王播,字明扬。曾祖琎,嘉州司马。祖升,咸阳令。父恕,扬府参军。播擢进士第,登贤良方正制科,授集贤校理,再迁监察御史,转殿中,历侍御史。贞元末,幸臣李实为京兆尹,恃

  • 卷一 周语上·左丘明

    1穆王将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观兵。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是故周文公之《颂》曰:‘载戢干戈,载櫜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先王之于民也,懋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明

  • 卷十五·连横

    抚垦志连横曰:台湾固土番之地,我先民入而拓之,以长育子姓,至于今是赖。故自开辟以来,官司之所经画,人民之所筹谋,莫不以理番为务。夫台湾之番,非有戎狄之狡也;浑沌狉榛,非有先王之教也;岩居谷处,非有城郭之守也;射飞逐走,非有炮火之

  • 第三十四回 满恶贯奸相伏冥诛 进良言直臣邀主眷·蔡东藩

      却说铁木迭儿,于黑驴等谋变事,本是置身局外,坐观成败。因此黑驴等同日授首,铁木迭儿不遭牵累,反得了许多赏赐。这赏赐从何而来?因黑驴、失列门、哈克繖家产,尽付查抄,不得藏匿。各家拥资甚富,失列门平日仗着太后宠幸,所有

  • 一二五九 掌湖广道监察御史祝德麟奏请准详校三分全书各员携归私宅校勘折·佚名

    一二五九 掌湖广道监察御史祝德麟奏请准详校三分全书各员携归私宅校勘折乾隆五十二年十月二十日掌湖广遗监察御史臣祝德麟跪奏,为奏明续校书籍情形,叩恳圣慈,仰祈睿鉴事。恭照江浙三分四库全书,奉旨着原派之大臣官员详校

  • 提要·汪越

    【臣】等谨案读史记十表十卷国朝汪越撰徐克范补越字师退康熙乙酉举人克范字尧民皆南阳人是书有后记一篇记越初作此书成以书抵克范曰有读史记十表一帙徧求友人商防殊无一人按定子长原表通首讫尾印证鄙説之是非者不解何

  • 卷二十六·乾隆

    大清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寛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圣训卷二十六厚风俗雍正元年癸卯二月癸亥上谕礼部致治之要首在风化移风易俗莫先于鼓励良善使人人知彝伦天则之为重忠孝廉节之宜敦古帝王劳来匡直所以纳民于轨

  • 《明史》小评·吴晗

    在官修之正史中,自来学者多推崇《明史》,以为“近代诸史自欧阳公《五代史》外,《辽史》简略,《宋史》繁芜,《元史》草率,唯《金史》行文雅洁,叙事简括,稍为可观;然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1]。理由是(一)修史时间极长,从康熙十

  • 十三年·佚名

    (壬寅)十三年大明成化十八年春正月1月1日○朔庚午,上率百官,行望闕禮如儀。仍賀三大妃殿,進表裏。○御仁政殿受賀。○日本國對馬州太守宗貞國特遣誾書記,來獻土宜。○上進宴于三殿,命饋宗親一品、領敦寧以上、入直諸將、承政

  • 卷一·朱鹤龄

    钦定四库全书读左日钞卷一吴江朱鹤龄撰隐公继室以声子生隐公邵宝曰大夫虽七十无无主妇者盖衣服不备粢盛不洁不可以祭故也况国君乎故元妃卒於是有继室虽然国君不再娶礼也其初娶也来媵而娣侄从之进而摄焉固妾也是故隐公

  • 卷一·张洽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集注卷一宋 张洽 撰【杜氏曰春秋者鲁史记之名也史之所记必表年以首事年有四时故错举以为所记之名也】隠公【名息姑惠公之子母声子諡法不尸其位曰隠传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继室以声子生隐公宋武公生仲

  • 卷第三十二·居顶

    续传灯录卷第三十二目录 大鉴下第十七世 · 径山大慧杲禅师法嗣九十四人 ·教忠弥光禅师 ·东林道颜禅师 ·西禅鼎需禅师 ·东禅思岳禅师 ·西禅守净禅师 ·开善道谦禅师

  • 黔南会灯录卷第五·善一如纯

    习安天龙 如纯 辑贵阳西山宗风定禅师思南任氏子。二十三岁。在都匀观音寺。礼峰池祝发。矢志遍参。至楚亲沩山养拙和尚。机缘未契。径往江浙。上天童参密祖。在行寮数年亦不契。因病归里。寓南望山住静。有嵩目法兄

  • 止观义例纂要卷第三·从义

    永嘉沙门释 (从义) 撰二为示极理异后乘故者即止观中约三义读十法界三字以成三谛之文也辅行云初以十字独呼法界两字合呼此约真谛作所依释十数是假所依是空以能从所十法皆空故此十以空法为界名十法界次以十法两字合呼

  • 绛帖平·姜夔

    六卷。书论。宋代姜夔著。夔(约1155—1221年,或1163—1203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今属江西)人。一生未仕。南宋词人、音乐家。著有《续书谱》。此书原二十卷,仅存六卷。前有序,并有清代纪昀等人所作提要。标有总

  • 好管闲事的人·沈从文

    现代短篇小说集。沈从文著。上海新月书店1928年7月初版。收《好管闲事的人》、《或人的太太》、《焕乎先生》、《喽罗》、《怯汉》、《卒伍》、《爹爹》等短篇小说7篇。本集中的作品一类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其中《或人

  • 来鹤亭诗·吕诚

    八卷。《补遗》一卷。元吕诚撰。诚字敬夫。生卒年不详。昆山 (今属江苏)人。曾于园林养一鹤,后有鹤自来为伍,园筑来鹤亭,并以名诗集。集中第一卷多岭南诗。第八卷诗内有洪武癸酉纪年。癸酉为洪武二十六年 (1393),而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