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增高佛教在国民中的地位
──二十九年三月在星嘉坡天福宫佛教徒欢迎会讲──
我们中国佛教访问团,承星嘉坡的全体佛教徒开欢迎会,觉得非常的荣幸欣快!我对星嘉坡的佛教同人感激之下,特提出“怎样去增高佛教在国民中的地位”一题来讲:本来、佛教在世界各国的地位,各不相同。在我们中国西藏的地方,政权、教权,都是集中在达赖活佛,故佛徒地位甚高;而暹罗、缅甸、蒙古人民的信仰很普遍,现在虽然稍有变化,仍没有失去原来的地位。锡兰在百年前,佛教曾一度衰落,近四五十年已兴盛起来。至于日本、朝鲜等地佛教,亦保持相当地位。印度佛教曾经衰灭,近年亦在复兴中。
中国的佛教,历史很久,差不多已有二千年,不但都市里有佛教,就是乡村僻野都有寺僧,并且语言风俗,都含有佛教因素。然而佛教在国民中的地位,如香港、广东等处的僧尼走出去,民众见到认为不吉祥;而信佛的体面人,都不敢公然自认为佛教徒。可见佛教及佛徒的地位,甚不为国家社会所尊重!这是什么原故呢?这种原因有两方面:
第一、是唐、宋以还,一般文人对于佛学无相当的研究,凭其个人之观察,任意攻击!此乃佛教前途之最大障碍物,亦即民众鄙视僧众之所由来。其次、清季末叶,废科举,兴学校,一般提倡教育者,对于佛学缺乏正确之认识,以佛教为多余者,故视僧众为寄生虫,将佛教尽情排斥!
第二、是僧徒本身不能不负相当责任。良以僧徒或平素隐居山林,自鸣清高,未能作积极有益于社会之善举;或只能作平常之超荐亡魂,于世无多大裨益。清代以来,一般穷途末路之人,便从佛教出家受戒,此种教徒殊非佛教之忠实信徒!盖其对佛教无丝毫之认识也。
中国佛教之衰落原因既在乎此,然则吾人应思有以振作之,使僧众之地位提高。夫佛家既以慈悲和平昭示天下,则佛家是积极的,并非消极;故吾人应以大无畏之精神,对于一般鄙视佛教之人,予以反攻,使彼等对于佛教能有相当之认识。是以今后佛教徒,应知佛教徒之任务,非仅代人超荐亡灵。同时、对于社会有益事业等,如创设医院、提倡教育,亦为佛教徒应尽之责任。此外、佛教徒本身对于学问应有相当修养,及佛学之研究,方可以作佛教徒表率,作国民之模范。
今世之人,能消灭彼此之冲突,国与国之战争,惟有从研究佛学起。盖世人一切之残暴行为,以及侵略之野心,皆为恶因自种。是以吾人对于佛教之希望,甚望其能国际普遍化。若然、则侵略之野心与残暴惨杀之行为,将因而无形消灭。此次访问团抵锡兰时,曾与该地佛团信徒,共同倡起国际佛教会。此会成立后,对于世界之和平,必有相当之帮助与效力。昨晚──二十八晚──李俊臣居士欢宴访问团时,曾赋一诗,诗中二句:“为问阿师空四相,几时兵劫息阎浮”。
今日蒙各位盛宴,开会欢迎,隆情雅意,谨此谢谢!(苇舫记)(出佛教访问团日记)
猜你喜欢 处处品第十·佚名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九·智顗 三十九、云门话堕·慧开 大乘宗地图释序·太虚 因明正理门论一卷·佚名 复罗阁英居士书·太虚 佛说轮王七宝经·佚名 第五·佚名 林间录卷上·惠洪 专门为造就僧才设的学·太虚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六十·澄观 卷第一·宝唱 圣多罗菩萨一百八名陀罗尼经·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九·澄观 辟支佛因缘论卷下·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