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十二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天息灾奉 诏译

  大轮明王画像仪则曼拏罗成就法品第十四之余

  妙吉祥我今更说粉坛曼拏罗。可二肘作或四肘或八肘不越此仪。如前法度求河岸山顶。及别最上清净之处。擘画坛位作四方相开四门。四隅四缘方停端正。以五色粉作或间杂五色。种种色相微妙庄严。彼同事人当须殷勤专注。心无烦恼无罪业行。如法知事恒诵持者。默然依法起首。若作息灾增益。当于中心粉作大宝山大宝龛。龛中作大宝光幢如来。结跏趺坐转法轮相。于像前作三重供养。及作光焰印如法庄严。用彼光焰普遍盖覆。晃耀皆满于中。所粉本尊三界大师。如日初出喻恭俱摩花色。如轮王相头戴宝冠身著天衣。及种种殊妙花鬘庄严。作大笑面如大精进大力那罗延天。妙色端严非老非少。右手作嗅嚩俱罗华。左手持光焰炽盛轮。坐大宝山座翘一足垂一足。有光周遍火焰如火炽盛复如风吹。如是庄严已。彼持诵人于此像前。所有求愿一切成就。及得一切真言成就至于诸有情等若有烦恼及五逆罪犯诸禁戒。诸无智人造一切罪。若依法修行皆得解脱。若得见曼拏罗及持轮天尊。于一刹那间虔心随喜者。一切重罪皆得消灭。于曼拏罗东门。作芭蕉等庄严及作门额。于门外诵真言作洒净。及献果食香灯及五香花鬘等。皆最上精洁虔心郑重。于天尊前安最上殊胜贤瓶。不得触动。彼护摩炉如前仪则安置。然作护摩事所用柴。当用佉你啰木波罗舍木。吉祥木优昙钵罗木。阿哩迦木阿波末哩誐木等。为柴作八千片或一千八十。复以胡麻及稻谷花。与酪相和讫作护摩事。彼行人就吉祥星日。先当澡浴著新净衣食三白食。如是清净已然作护摩。诵大轮一字明及作法事。依法满足所求大愿。悉皆获得大力具足一切无畏。若末劫时持诵行人恒持诵者。于世间及出世间一切事皆得成就。是大明力得大精进。乃至十力者及梵天帝释护世等。那罗延天日月天等。至于夜叉罗刹摩睺罗紧那罗誐噜拏摩多啰人。及仙人一切有情。所说真言皆得成就。彼如是等此中请召皆悉集会。若诵此大轮一字明王。能降伏一切部多。能召一切贤能。能得一切善师。及得一切有情信乐。若依法行如法画像。求河岸山顶最清净处安置。若欲作息灾增益者。凡是所用并先安置。持诵者于此像前。面东于草座上坐。专心持诵不得散乱。持诵声不得太高亦不得太低。若降伏部多速得成就。若慈心悲愍世间有情。所有忧苦逼迫无主无依。及在恶趣轮回诸苦者。为作救护皆得成就。但于像前一心思惟。想作人间所有最上供养而奉献之。复于像前依法作护摩事。以清净团食与白檀龙脑恭俱摩等香。合和作一百八团。以此食掷于火中而作供养。每一团一掷一诵真言。以佉你啰木钵洛叉木。汝(切身)誐鲁驮木波罗舍木。以此等木为柴。若无此等木可用别木。凡是虫蚀及干枯烂木皆不得用。一切有刺木亦不得用。若用者自获重罪。此广说一字真言仪轨。于一切真言中最上。于一切事使用得成无疑。至于请召此皆召得。若护摩事当用不洛叉优昙钵罗尼俱陀等柴。酥蜜酪等揾柴两头。专心作护摩。当为王家作护国事。若为求生天作护摩者。当用恭俱摩及白檀等。若求为持明天主作护摩者。用莲华三十六洛叉作护摩。后复作阏伽献佛。若得彼佛像上遍有光焰者。于彼必得为主。乃至得生梵天及色究竟天乃至阿修罗中。此后一切圣人中恒得为主。能破坏一切部多等。以精进力大坚固力得法成就。于持明天中恒得为王寿命一劫。命终之后决定趣于无上菩提。

  又复有法略说。若用白莲华白檀同作护摩。一百洛叉数满功成。决定得见宝幢佛。得见佛已得五神通。获得长寿住一大劫时得近佛。复得见无量世界诸佛。于彼佛所恒作供养与佛同居。复有大宝世界彼有世尊。号最上牟尼最上第一宝幢如来。于中而住。彼持诵者得住彼中决定无疑。

  又复有最上法。是如来最上之说。用曩誐枳婆罗花及龙脑白檀恭俱摩等和合。持诵者作护摩七十八洛叉。作护摩后所欲召请皆得来至。得天欢喜所求皆得。彼持诵人得佛摩顶。于摩顶间证七地菩萨位名真佛子。得授记已决证菩提。彼有知见皆从佛智修一切真言行。作大供养得五神通。于一念间作真言王具种种相。亦令他人具一切相乐法供养于一刹那中发菩提心。于诸佛刹百千世界皆能得到。得见彼佛及诸菩萨。亲近供养得闻法要。

  又复有法若有行人。以清净心专注诚谛。以金银器或铜瓦器。盛酥燃灯满一洛叉。数定百千不剩不少。唯以男子为同执事。不得使女人执事彼灯。一一执持于佛大轮王前供养奉献一一皆遍。每一灯诵真言一遍不得少剩。如是供养竟。于刹那间得所求成就闻鼓音普遍吼声。有无数天众及佛菩萨。住虚空中赞言善哉善哉。汝诚智者善能修行。汝定不复沉沦苦海。获大安乐寂静无畏最上清净八正之道。善者所行汝已能行。必趣涅槃成于佛道。

  复有法修真言行。求大轮一字相正觉所说。是最上行大智法用。你摩树木作三股金刚杵。两头中间作其停分。常时安置像前。若持诵时执持一心专注。满十六洛叉或八洛叉。诵数满已得法成就。若得彼奉献供养及金刚杵上。遍有光焰炽盛者。彼持诵人能往梵世及别天界。于一切圣人中。得为主宰得为持明天。及得天上转轮王等。得转自身作种种相妙色端严。得延寿命住十中劫受尊胜快乐。又复以菩提心修平等行。远离苦趣一切罪业得为圣天。命终之后复来人间亦受大快乐。若是依法修行精进不退。决定当证菩提之果。

  复有种种法。若为人作持诵供养。修此大轮王广大仪轨者。或求帝释转轮圣王持明天等诸殊胜事。当诚心专注一切成就。若已得先行法成就者。于一夜中结跏趺坐。持诵不断直至早晨者。彼人得五神通。若于尸陀林中守不坏尸。专心持诵一字明一夜不间断者。早晨得所作成就。又复若于尸陀林中。持诵忿怒大力一字明王六个月。得法成就者所求愿满。又复欲成就一切庄严具者。所谓白伞盖革屣耳环璎珞腕钏。乃至衣鹿皮衣天衣。净瓶齿木及兜鍪铠甲宝剑宝带。乃至数珠莲华等。世间一切庄严皆得成就。但于像前安前件种种物等。乃至宝庄严诸器仗等。当洒净持诵八洛叉遍。若得前件种种之物。皆有光焰出触持诵人者。是法得最上成就。随触之顷持诵之人获得神通。又复持诵人。或将泥土所造。庄严所成器仗之类。或有情众禽之类。乃至有想无想及种种界种种有命物类。及一切部多等。或自作或教他作。但于像前如前仪法。洒净持诵满六洛叉。乃至七洛叉遍诵数满已。若于彼种种物上。有光焰现触持诵人。彼人于所触之顷获得神通。亦得最上成就。能游四方得长寿快乐。转身复得生于天上。如是所作所求之事皆得成就。亦得大力明王无量欢喜。又复持诵之人。如是修行广大仪轨。求大明力速成就者。凡所作事必求清净。当用净人身心清净。远离愦闹好乐净处恒常安住。当用此人助修法事。得法成就者得上品之果。若用中下品人助修法事。复自无上品专精之心。所获果报秖成中下品事。若不为大事不作护摩。至于少时专心持诵者亦获福德。国王大人见者欢喜。若恒持诵罪障消除。此真言王若恒持诵。每日诵二遍或七八遍拥护自身。于一切处常获吉祥。若所著衣经三加持者。若有著者能除病苦。若加持三衣有患鬼病者。以衣触之病自除差。若有嗔怒之人。想彼面目而加持之。彼人若见嗔怒自息。若是部多恶众与人为害作恼乱者。但想彼恼之人面目。诵真言王三十遍。以自手口加持之。彼人自免无所伤害。若有人间一切婴孩。于睡眠食饮之间。或备摩多啰鬼等恒为惊怖恼乱者。以真言王加持六十遍。鬼自远离惊怖悉除。若或有人住江河边。恒持诵真言王者。水中鬼神有毒无毒之类一切不能为害。如是大地人间有种种之事。以大明加之无不获验。

  若复有人恒诵持此真言王者。或于见受苦恼速得安乐。至于有大灾难亦速获消除。若以青莲华稻花及诸妙香。和蜜作护摩者。诵大轮明六百遍或一千八十遍者。亦得退冤家之难逼恼息除。若以摩利迦花白檀龙脑恭俱摩等作护摩者。当得鬼神敬爱。若恒诵持恒作护摩者。于一切事无不获得。至于三品灵验。在持诵之人心所专注及不专注。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一切法行义品第十五之一

  尔时金刚手菩萨摩诃萨。于大众中从坐而起。绕佛三匝顶礼佛足。白世尊言善哉世尊。善能演说一切明最上真言相应大法云一切如来心大轮明王大仪轨法。令彼行人于一切义得圆满果。行无上道持诵护摩。入于三昧得因果相。现证大十力未曾有法。决定得坐菩提道场。善哉世尊惟愿说彼修真言行人求成就者。于彼梦中见吉祥相。于一切明而得成就。又复为彼行人与诸众生。作大饶益修诸法行。而梦中见吉祥相。知彼所作决定成就。世尊云何成就吉祥之瑞愿为演说。

  尔时世尊释迦牟尼佛。告金刚手菩萨言。善哉善哉金刚手。汝大悲愍作夜叉王。为于世间众多有情利益安乐。复为诸修行人而问于我。彼于梦中见何祥瑞乃为吉祥。于一切明定获成就。金刚手谛听谛听汝善忆念。我今为汝一一宣说。金刚手我先说言。欲作法者先求清净无碍之处。所谓山中山顶山岩之处或河岸处。清净无碍作安居已。安置佛像献大供养。然后取三长月白月吉祥日。于夜初分用白檀龙脑恭俱摩等香合和。用佉你啰木柴著火。于佛像前地上。离佛四肘坐。以团食一千作护摩。若大火焰清净无烟者。复以莲华八千作护摩。以白檀揾莲华护摩。后结宝座印献座。作护摩时。用火天根本真言。或用此真言。

  曩莫三满哆没驮(引)喃(引)摩钵啰(二合)底贺哆舍娑曩(引)喃(引)怛汝(切身)他(引)唵(引)俱摩(引)啰噜闭尼(引)捺哩舍(二合)野捺哩舍(二合)野阿(引)怛摩(二合)努(引)讷部(二合)底谟婆(引)缚野娑嚩(二合)半喃(二合)弭(引)你吠(引)捺野野他(引)部旦吽吽颇吒颇吒娑嚩(二合引)贺(引)

  此真言能为拥护。若作一切护摩事竟。求成就应吉祥前相者。当于像前不近不远布吉祥草。于夜初分不睡作相应观。想一切佛及菩萨等。分明见已顶礼忏悔。仍舍自身奉一切佛。然后以头向东随意而卧。若于夜初分时所得之梦。当知是阴所得。于第二分时所得之梦此阳所得。第三分时所得之梦是风所得。俱非吉祥。若是第四分时所得之梦此为真实。从阴所得梦者。如是见摩尼水精真珠璎珞之聚。或见大海大河大地处处水满。仍复流派浮于自身。或见水难水无边际乘屋而渡。或见雪山玉山水精山及见大雨。

  又复见白伞盖众白庄严。及真珠网真珠盖及白象白马等。此梦是从阴所现。又复见白色人白衣白拂。及睹罗绵绢布白银及盐等。又复见粆糖菉豆油麻之类。如上之物或触或受。又复或梦食饼食粥。及酥乳油蜜种种所食之物。如上之类或触或食。又复见鞍马骑乘。或坐或卧或触或骑。如上种种之梦相似之类。皆是从阴所变。非是真实吉祥之应。于夜第二分时若梦见火。及大火焰炽照于四方及见闪电光照一切。此是阳之所变。又复见钵纳摩啰誐宝。及见种种宝皆如火色。又梦近火及复身触以致热恼。又梦吃黄色种种之食。又见天色昏暗不见日光。又见虚空兼及大地。乃至山石皆悉黄色。又见车马骑乘兼及大象。一切庄严皆作金色。或坐或卧及以手触。皆是从阳所得。又复见花鬘衣服及彼络腋。乃至自身悉皆金色有光有香。如是乃至梦见种种异相并皆黄色。此者皆是从阳所得。于夜第三分时梦见光明。照于虚空遍于四方。又梦大地广阔恒遍行履。又梦上树及上有刺之树。亦是从风所得。又梦吃苦物及一切辛辣之物。或复吃食果子。或生或熟亦皆辛辣。又复梦见急性之人。与之言语互相忤触。或见一切部多作舞。或见自身作舞。至于见种种恶相种种乱言。此者皆是从风所变。

  又复有三种法合阴阳风三种。所谓贪嗔痴三种贪为阴嗔为阳痴为风。及杂乱极杂乱相。若乐于世法女人之相。是阴所生。乐于嗔恚多于斗诤是阳所生。痴者黑闇忘失乐多杂乱是风所生。如是诸梦境三法所生。凡求成就当随梦境之相。又随顺阴说众生色相。若人颜色鲜白端严光润。不愚不钝有智有慧执志不回。复多勇猛有道心恒爱语长寿命。最得阴人奉重。生遇吉星复生鱼宫。必主军兵为护国重臣。得大富贵所有求事。非离真言非因真言。随自业果当求成就。得成就已。求大福德求第一品事皆得成就。凡饮食自阴所发。一切恒不得食。又随顺阳说其行相。恒嗔之相色多黑瘦。好作恶事多为邪行。然有勇猛精进复有智力。多好朋友多学问。巧言说有道心。学业不退意多怨念。爱说嗔事多知世法。有我见于苦无畏。修真言行精进不退必得成就。所有求事随业得成。作降伏法速得成就。一切诵者皆来奉重。所有于他众生或杀或害或侵或夺。或为己或为他。然于法得成佛所不许。嗔相之人颜色多黑或紫色。或杂色或靘色或黄赤色。远离最上真金之色。此人若蝎宫生。是大曜阿室隶史星。或木星处生宜食素爱酸辛之味。寿命延长得宿命智。又复随顺风说众生行相。顺风之人身肢涩恶不太肥瘦性不聪明。志不决定多有忘失。住不恒所。多有涕唾便痢触秽处所。又贪食多病心好嫉妒。于诸有情多有嫌怨。或得为王多损佛法。生阴星之处难知真实。此人若恒持诵。作降伏敬爱求法必成。若有众生心发风狂迷倒之者。此人持诵制之便退。若作别善事业难得成就。前已说阴阳风三种所得梦境。又合贪嗔痴等三法所受身色。心性所好可修可作诸事业等若复于夜第四分时。得真实梦境一切真实。于诸事业咸得成就。

  又复有多种宫事。所谓羊宫牛宫。男女宫蟹宫。师子宫秤宫。童女宫蝎宫。人马宫摩竭鱼宫。宝瓶宫鱼宫。天人宫阿修罗宫。乾闼婆夜叉等宫。乃至圣人等宫种种宫处。种种有情而应受生。禀种种形相有种种义业如来所说。彼求一切业果修行。得吉祥宫吉祥星相应者。当获广大果报。若无因业果报不成。若法义具足得真言成就。彼持诵人须具功德。知真如理分别因果此有功德此无功德。若具足业行得法成就。如前业行依法所说。乃是过去如来行业功德。为诸有情。求种种梦境见种种形相。获得祥瑞适意爱见。或复见彼障难形相大恶梦境。彼持诵人必有上中下品三种修习。应须以最上大精进力求彼成就。于决定事业。离成就不成就疑惑之见。求离障难者当更依法作彼观行。想四字大明童子。化作六面六臂大明王大忿怒之相。此明王形色如大焰摩菩萨。著豹皮衣蛇作庄严。手执利剑现大威力破诸障难。如日出世黑暗消除。所有一切作大障难诸恶部多。见此明王悉皆恐怖。不敢更作诸障难事。持诵行人障难悉除得法成就。六臂大明王说此除障大明大陀罗尼。彼诸部多及诸天众悉皆谛听。陀罗尼曰。

  曩莫三满哆没驮(引)喃(引)摩钵啰(二合)底贺哆舍(引)娑曩(引)喃(引)怛汝(切身)他(引)呬呬摩贺(引)骨噜(二合引)驮钐目佉沙吒左(二合引)啰拏萨哩嚩(二合)尾觐曩伽(引)哆迦吽吽(牛鸣音呼)紧唧啰(引)野悉尾曩(引)夜迦喏尾多(引)迦啰耨娑嚩(二合)半喃(二合)弭(引)曩(引)舍野罗护罗护三摩野摩努娑摩(二合)啰颇吒颇吒娑嚩(二合引)贺

  大忿怒明王说此陀罗尼已。所有一切作障难者。惊惧怖畏身心战动。是时妙吉祥童子。顶礼世尊释迦牟尼佛足。作礼敬已即入三昧。

  尔时世尊释迦牟尼佛。观察彼净光天一切大众作如是言。汝等天众此忿怒明王有大威力。所有持诵行人。求一切世及出世间真言成就者。被部多等及恶众生作诸障难行不饶益者。彼忿怒王令其自族而调伏之不断其命。当令疾病受于苦恼。拥护诵者令得安住。兼获福德增长彼障难者若不顺其命。头破七分如阿梨树枝。

  尔时世尊作是说时。彼妙吉祥童子即出三昧。佛告言童子汝所真言义深广大。诸仪轨中最上尊胜。此忿怒王大陀罗尼。于诸世间令持诵人心常忆念。于昼夜中息彼冤心障难自退。常自拥护所作成就。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十二

猜你喜欢
  不思议品第十三·佚名
  卷第一·佚名
  求得现世的安乐·李叔同
  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卷第四·佚名
  卷六·赜藏主
  法句譬喻经吉祥品第三十九·佚名
  法华经传记卷第十·佚名
  第十 比丘相应·佚名
  德风禅师语录卷六·佚名
  示戒杀之要·印光
  卷第三十七·普瑞
  妙法莲华经譬喻品第三·佚名
  圆瑛法汇序二·圆瑛
  卷八十二(曹魏三藏法师康僧铠译)·佚名
  宗镜录卷第九十六·延寿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史深·唐圭璋

      深号蘖泉。   玉漏迟   绿树深庭院。侵帘暝草,沿砌幽藓。问讯馀芳,糁迳碎红千点。暗有芹香堕几,认杏栋、营巢新燕。晴思软。春光几许,费人裁剪。   梅阴地湿无尘,但密袖薰虬,静看诗卷。半掬羁心,似翠蕉难展。花事

  • 五代诗话卷九·郑方坤

      羽士 鬼怪  吕岩  吕岩真人字洞賔京川人也唐末三举不第偶于长安酒肆遇钟离权授以延命术自尔人莫之究尝游庐山归宗书钟楼壁曰一日清闲自在身六神和合报平安丹田有寳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未防道经黄龙山覩紫云

  • 第四十回 入长城北军败溃 援大都爵帅驰归·蔡东藩

      却说孛伦赤、岳来吉等,回营报功,燕帖木儿时已起床,即将二人功绩,书录簿上;并命撒敦带着偏师,出营巡哨。是日大雾迷濛,眼不见影,撒敦巡至敌营,已是空空洞洞,留着虚垒。走将进去,只有敌卒数名,尚在寨中收拾行李,见了撒敦等,一哄

  • 皇清开国方略巻三·阿桂

      太祖髙皇帝【己亥年至辛亥年】  己亥年春正月呼尔哈路长来朝  东海窝集部之呼尔哈路长旺格彰格率百人来朝献黒白红三色狐皮黒白二色貂皮自是呼尔哈部朝贡时至其长博济哩乞婚  太祖嘉其率先归附因以大臣女六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二十三·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宋故右朝议大夫充徽猷阁待制致仕彭城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戸赠少傅刘公墓志铭张栻公姓刘氏讳子羽字彦修世为京兆人八世祖避五季之乱徙家建州曾祖太素赠朝议大夫祖民先任承事郎赠太子太保再世以儒学教授乡里考

  • 平定两金川方略巻一百三·阿桂

    八月庚寅阿桂丰升额色布腾巴尔珠尔奏言【臣】查逊克尔宗官寨在山腿下峯峦复起之处而自色淜普山腿相连逊克尔宗中间一道峯脊上贼人又竪立大木栅四座大石碉四座木栅石碉之后又有寨落相连极为稠密而逊克尔宗髙磡之下两旁

  • 钦定金史语解卷四·佚名

    <史部,正史类,钦定辽金元三史国语解__钦定金史语解钦定四库全书钦定金史语解卷四地理特哩衮 【蒙古语为首也卷四十二作土鲁浑地名】特赫 【渟水也卷四十四作忒黑河名】扎哈 【蒙古语田地边也卷四十四作离合地名】

  • 汉纪五 高皇后元年(甲寅、前187)·司马光

    汉纪五 汉高后元年(甲寅,公元前187年) [1]冬,太后议欲立诸吕为王,问右丞相陵,陵曰:“高帝刑白马盟曰:‘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今王吕氏,非约也。”太后不说,问左丞相平、太尉勃,对曰:“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称制,王诸吕,无所不

  • 卷二百五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五十五封建考【十】外藩封爵【臣】等谨按我朝声教四讫幅员之广超越前古蒙古内扎萨克以及喀尔喀青海厄鲁特西藏回部咸以亲王以下等爵爵之所以柔远也间有仍留汗号者因其土俗以示宠异视王

  • ●天台治略卷之八·戴兆佳

    启 ◆启 贺总督元日大启 上抚台朱请发琼台课士录序文并送张齐二生入敷文书院启 迎抚院屠大启 贺学院马大启 上学台马副启 贺黄岩林镇台年节大启 贺黄岩林镇台午节启 贺台协蔡镇台午节启 贺黄岩镇林冬至大启 贺黄岩镇

  • 卷八十六 刺客列传第二十六·司马迁

    曹沫者,鲁人也,【索隐】:沫音亡葛反。左传、穀梁并作“曹刿”,然则沫宜音刿,沫刿声相近而字异耳。此作“曹沫”,事约公羊为说,然彼无其名,直云“曹子”而已。且左传鲁庄十年,战于长勺,用曹刿谋败齐,而无劫桓公之事。十三年盟于

  • 师生应如何爱护学院·太虚

    ──二十四年十一月在闽南佛学院讲──谈起办僧教育,惭愧我在中国拥受的虚名!就以闽院来说,最初是由会泉、常惺诸法师创办。我从民十七至民二十二的六年中,也不过是负些名义的责任,常住与学院的事,都是赖转逢、大醒、芝峰、

  •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第九·佚名

    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译  本行品第八  佛告阿难。如来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金色光明。一一光明无量化佛。身诸毛孔一切变现。及佛色身略中略者。我今为此时会大众及净饭王。略说相好。佛生人间示同人事。

  • 卷下(二)·道宣

    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卷下(二)四药受净篇第十八报命支持勿过于药。药各乃通。要分为四。言时药者。从旦至中圣教听服。事顺法应。不生罪累。言非时药者。诸杂桨等对病而设时外开服。限分无违。七日药者。约能就法尽其

  • 二谛义卷下·吉藏

    胡吉藏撰次明二谛相即义第三。然此义横无不多条绪。竖入极自深玄。今且略出三处经文。明二谛相即义。一者即向所引涅槃经。世谛即第一义。二者大品经。空即色色即空离空无色离色无空。三者净名经。色性自空非色灭空。

  • 卷之二十一·即非如一

    嘉兴大藏经 即非禅师全录即非禅师全录卷之二十一门人明洞性安性节明觉明幢同编诗偈(丰州草)驻锡吟(并序)岁甲辰九月十九日至丰州金粟园承丰主源忠真大檀越款留卓锡予固辞曰贵治山水甲九州不惟钟瑞气亦可以益道气敢不

  • 广温疫论·戴天章

    温病著作。四卷,附方一卷。清·戴天章约撰于1722年。戴氏取《温病论》予以增订、删改,辨明温疫与伤寒之异,尤其重视早期症候的鉴别。 卷一辨析气、色、脉、舌、神,辨时疫与风寒在病因、受病、传经、兼症等方面的不同;

  • 狂人日记·鲁迅

    鲁迅著。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4卷5号。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篇首“识”介绍日记来源和写作目的。正文由十三则没有日月的日记组成。它借一个受迫害的精神病患者的自白,描述了狂人由觉醒到反抗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