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三十五卷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三十五卷

释从佛出十二部经从十二部经出修多罗从修多罗出方等经从方等经出波若从波若出涅槃义出菩萨在雪山为半偈舍身缘起

圣行品之第九

尔时众中有一菩萨(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案。僧亮曰。此经明复说经功德。劝人行经。经即法也。行法虽由人。然灭恶由法也。譬药能治病。虽由人能服。然去病之力在药也。是以法华经云。若骂佛者。是人罪轻。毁经法者。罪则重也。宝亮曰。此下第四段叹经流通也。有四翻。第一无垢藏王叹。第二佛自叹。第三迦叶叹。第四佛引证。成迦叶所叹也。此即第一无垢王叹

时佛赞言善哉善哉(至)无量无边不可称计

案。僧亮曰。佛教从小起。牛譬佛也。乳譬三藏。酪譬三乘杂说也。生苏譬方等。熟苏譬说空般若。醍醐譬涅槃经法也。法难见者。空有也。以般若说空。涅槃说有也。佛难见涅槃。为胜尊重赞叹也。僧宗曰。圣行所以而成功。由经力。生人圆解也。如从牛出乳者。佛说小乘四谛法轮。此是成佛十二年中说也。从乳出酪者。谓十二年后。说三乘通教。大品经是也。酪出生苏者。如思益维摩。抑挫二乘。称扬菩萨也。从生苏出熟苏者。说法花破无三因果也。今此经明佛性常住。穷理尽性。如醍醐也。又出十二部者。小乘十二部也。从十二部出修多罗者。空教修多罗也。但言修多罗者。摄十二部故。但言本耳。出方等理正不耶。二乘等学般若。故以通教。为方等也。出般若者。一乘实慧般若也。从般若出大涅槃者。即今教也。又一解云。此经文小误。般若应为第三。方等应在第四也。宝亮曰。佛如牛也。五味譬五时教也。佛初出世。十二年中。小乘三藏。别相说法轮。置出世之教。始当十二部之名也。从十二年后。通教门中。辨空有。明真俗二谛。理既深广。如从乳出酪。二谛是空解之主。亦是万解之本。所以当修多罗名也。但自通教之前。直明因果。义不辨二谛。忘相故不与本之称。从修多罗出方等经者。自通教说后。述维摩思益。进声闻行。令舍执得解。故以方等经。譬如从酪出生苏也。从方等出般若波罗蜜者。般若言智慧。从说维摩。后明法花。辨一因一果。智慧开明。以譬般若。喻之熟苏也。既说法花经竟。涅槃教与明理具足。犹若醍醐也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至)恭敬供养尊重赞叹

案。僧宗曰。迦叶是请法之主。自说修行之相。法瑶曰。上来虽明圣行。未尽其美。此章广明慕法情重。舍其身命。不以为难。以此舍心修习圣行往不备。以此苦行。何往而退。圣行之难莫过于此。故以斯行。结圣行之终矣

尔时佛赞迦叶菩萨(至)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案。智宗曰。先说无常也。以二理必对必应圆说。故谓半如意珠也

说是半偈已便住其前(至)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智秀曰。说常也。寂灭无苦。以无苦故。名之为乐。无更别乐。故云寂灭

尔时罗刹说是偈已(至)大般涅槃修于圣行

案。僧宗曰。上已赞其所行为难。今引昔事。以证护法之不虚。求法之至也

猜你喜欢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三十一卷·佚名
  卷三十二·佚名
  佛教之僧自治·太虚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二·坚慧
  沙弥尼戒经·佚名
  卷二十五(下)·佚名
  大乘中觀釋論卷第二·欧阳竟无
  会昌以前中华佛教之三大系·太虚
  卷四十一·佚名
  卷五·佚名
  卷四十八·佚名
  维摩经义记卷第四·佚名
  慈仁品法句经第七(十有八章)·佚名
  卷四·佚名
  致蒋慧雄苏慧纯二居士书·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三集卷十一·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十一古今体一百二十一首【辛巳三】命直隶总督方观承疏濬安国河诗以纪事州北白杨岭是为濡水源又名安国河逎县志所传旧曾引其流直与北易连旁可资灌溉润济万顷田岁久

  • 卷七十一·吴之振

    <集部,总集类,宋诗钞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七十一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杨万里诚斋诗钞杨万里字廷秀吉州吉水人中绍兴进士为零陵丞张浚勉以正心诚意之学遂自名其室曰诚斋光宗亲书二字赐之历官国学太常知漳州常州提举广

  • 列女传第七十四·范晔

    鲍宣妻 王霸妻 姜诗妻 周郁妻 曹世叔妻 乐羊子妻 程文矩妻 孝女曹娥 许升妻 袁隗妻 庞淯母 刘长卿妻 皇甫规妻 阴瑜妻 盛道妻 孝女叔先雄 董祀妻《诗》、《书》之言女德尚矣。若夫贤妃助国君之政,哲妇

  • 卷二十二·谷应泰

      ○安南叛服成祖永乐元年闰十一月,封黎苍为安南国王。安南古交趾地,唐、虞时曰南交,秦为象郡。汉初,南越王赵陀据之,武帝平南越,置交趾、九真、日南三郡,设刺史。建武中,   任延、锡光为守,教民耕种,制冠履,渐立学校。女子

  • ●卷六。恩叙一·梁章钜

    乾隆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庄亲王允禄等奏:臣等因总理事务,荷蒙天恩,交部议叙。查总理事务差委办事之侍郎纳延泰、班第,学士索柱,并办事官员等,多系从前在办理军机处行走之员,复在总理处效力行走,俱各小心谨慎,黾勉办公,并无过失,应

  • 卷之二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妇人集·陈维崧

    陈维崧如皋冒褒无誉注新城王士禄西樵评○跋迦陵先生《妇人集》,续本事诗,曾采取一二。余购之二十八年,迄不可得。意谓天壤间无是书矣。辛亥九月,海宁吴文槎客归舟携示,因得睹其全豹,并如皋冒氏叔若侄纂注补遗,纲重宝于深渊,合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 列传二百四·纪昀

    列传宋 【一百八】○宋一百八赵汝谈 赵汝谠 赵希錧赵彦吶 赵善湘 赵与欢赵必愿赵汝谈赵汝谠赵希錧赵彦吶赵善湘赵与欢赵必愿△赵汝谈赵汝谈字履常生而颖悟年十五以大父恩补将仕郎登淳熙十一年进士第丞相周必大得

  • 史记集解卷一百七·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一百七魏其武安侯列传第四十七魏其侯窦婴者孝文后从兄子也父世观津人喜賔客孝文时婴为呉相病免孝景初即位为詹事梁孝王者孝景弟也其母窦太后爱之梁孝王朝因昆弟燕饮是时上未立太子酒酣从容言曰千秋之

  • 卷二百八十四·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八十四明 杨士奇等 撰褒赠宋仁宗时包拯上疏曰臣窃观太宗皇帝实录载礼部侍郎王明传言明之节义端劲功烈卓伟其始卒树立冠於皇朝名臣当太祖太

  • ●皇朝通典卷十八·佚名

    選舉一 ○選舉一 (臣)等謹按杜佑選舉典首歷代制次雜議論考績即附歷代制後用人之得失致治之興衰可考而知也自秦至唐悉載杜典自宋迄明則五朝續通典備載焉竊惟選舉之制肇於成周漢唐以來不相沿襲迨至故明末造士則專尚文藝而

  • 黄鼎·周诒春

    黄鼎 字佐廷。年四十三岁。生于上海。已婚。子二女五。初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光緖十八年。自费游美。光緖二十二年。毕业于勿吉尼亚大学。光緖二十三年回国。任上海圣约翰大学及某校教员。光緖二十七年。任山西大

  • 思益梵天所问经卷第二·佚名

    姚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解诸法品第四之余(丹如来五力说品第六五幅世尊何谓大悲下为如来大悲品第七)  佛告梵天。汝何能称说是人功德。如如来以无碍智慧之所知乎。是人所有功德复过于此。若人能于如来所说文字

  • 总目·元来

    无异禅师广录总目 卷首 语录序(赵士祯撰)  锡类法檀序(吴应宾撰)  剩录序(黄端伯撰)  禅警语序(刘崇庆撰)  宗教答响序(张瑞图撰) 卷一之三 住信州博山禅寺语录 卷四之五 住建州董岩禅寺语录 卷之六 住建州

  • 卷之五·佚名

    嘉兴大藏经 莲峰禅师语录莲峰禅师语录卷之五嗣法门人性深等编示众专使传衣至师拜受毕提起衣角示众云云开月朗水涨船高昔日大庾岭头提掇不起今朝三千里外特地传来且道还有优劣也无遂放下衣角云莫怪渠侬多意气他家曾

  • 经济文集·李士瞻

    六卷。元李士瞻(1313—1368)撰。士瞻字彦闻。先世新野 (今属河南),徙居荆门。至正初中大都路进士。累官户部尚书。出督福建海漕,就拜行省左丞。入为中书参知政事、翰林学士。封楚国公。此集为其曾孙绅所编,始于为右司

  •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刘完素

    医经研究著作。又名《宣明论方》15卷。金·刘完素(守真)撰于1172年。本书将《素问》一书的病名和症候作了比较系统的整理,总分为18门。卷1~2诸证门,列述煎厥、薄厥、飱泄、臌胀、风消等证;卷3风门;卷4热门;卷5~6伤寒门;

  • 宝觉祖心禅师语录·晦堂祖心

    全一卷。又作黄龙晦堂心和尚语录、黄龙庵主语录、晦堂和尚语录。宋代晦堂祖心(1025~1100)撰,子和录,仲介重编。神宗元丰元年(1078 )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黄龙四家录卷二。本书系辑录上堂语、室中垂问代答、室中举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