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沙弥尼戒经

在后汉录

沙弥尼初戒。不得杀生。慈愍群生如父母念子。加哀蠕动犹如赤子。何谓不杀。护身口意。身不杀人物蚑行喘息之类。而不手为亦不教人。见杀不食。闻杀不食疑杀不食。为我杀不食。口不说言当杀当害报怨。亦不得言死快杀快。某肥某瘦。某肉多好。某肉少也。意亦不念当有所贼杀。于某快乎。某畜肥某瘦。哀诸众生如己骨髓。如父如母如子如身。等无差特。普等一心常志大乘。是为沙弥尼始学戒也。

沙弥尼戒。不得盗窃。一钱以上草叶毛米。不得取也。主不手与不得取。口不言取。心不念取。目不爱色。耳不爱声。鼻不盗香。舌不偷味。身不贪衣。心不窃欲。六情无著。常立权慧。则曰不盗。是为沙弥尼戒也。

沙弥尼戒。不得淫泆。何谓不得。一心清洁身不淫泆。口不说淫。心不念淫。执己鲜明。如虚空风无所倚著。身不行淫。目不淫视。耳不淫听。鼻不淫香。口不淫言。心不存欲。观身四大本无所有。计地水火风无我无人无寿无命。何所淫泆。何所著乎。志空无相愿。是为沙弥尼戒也。

沙弥尼戒。不得两舌恶言。言语安详。不见莫言见。不闻莫言闻。见恶不传。闻恶不宣。恶言直避常行四等。无有非言。言辄说道。不得论说俗事。不讲王者臣吏贼事。常叹经法菩萨正戒。志于大乘不为小学。行四等心。是为沙弥尼戒也。

沙弥尼戒。不得饮酒。不得嗜酒。不得尝酒。酒有三十六失。失道破家危身丧命。皆悉由之。牵东引西。持南著北。不能讽经不敬三尊。轻易师友不孝父母。心闭意塞世世愚痴。不值大道其心无识。故不饮酒。欲离五阴五欲五盖。得五神通得度五道。是为沙弥尼戒也。

沙弥尼戒。不得持香华自熏饰衣被履缕。不得五色。不得以众宝自璎珞。不得著锦绣绫罗绮縠。不得绮视。当著粗服青黑木兰及泥洹里衣低头而行。欲除六衰。以戒为香。求诵深法以为真宝。三十二相以为璎珞。得殖众好以为被服。愿六神通无碍。六度导人。是为沙弥尼戒也。

沙弥尼戒。不得坐金银高床绮绣锦被宝綩綖。不得念之。不得教求索好床榻席五色画扇上好[肖*毛]拂。不得著臂钏指镮。直信戒惭愧施。博闻智慧一心精专。常求三昧以为床榻。心不动摇。众慧自然以为坐具。七觉不转志于道心。是为沙弥尼戒也。

沙弥尼戒。不得听歌舞音乐声拍手鼓节。不得自为亦不教人。常自修身顺行正法。不为邪行。一心归佛诵经行正。以为法乐。不为俗乐。听经思惟深入大义。自不有疾。不得乘车马象。当念轻举八不思议神通之达。以为车乘度脱八难。是为沙弥尼戒也。

沙弥尼戒。不得积聚珍宝。不得手取。不得教人。常自专精以道为宝。以经为上。以义为妙。解空无相无愿为本。至于三脱不求贪欲。欲离九恼。住道甚久无穷无极。无有边际亦无所住。是为沙弥尼戒也。

沙弥尼戒食不失时。常以时食不得失度。过日中后不得复食。虽有甘美无极之味。终不复食。亦不教人犯。心亦不念。假使无上自然食来。亦不得食也。若长者国王过日中后。亦不服食。终死不犯。常思禅定。一切饮食虽有所食。裁自支命。欲令一切解深达愿。得十种力以为饮食。是为沙弥尼戒也。

沙弥尼已受十戒。原道思纯。能行是十事。五百戒自然具足。譬如人头手足眼耳鼻口身意腹背不毁。诸根具足肠胃肺肝五藏诸节筋脉悉具。譬如树根安隐具足不枯腐朽。茎节枝叶华实自然弘茂。沙弥尼如是。能备十戒之本。其五百戒皆悉周满可逮神通无所不达。譬如好田种不腐败。风雨时节五谷丰熟。人民得治。沙弥尼如是能尊十戒。五百戒则为举矣。譬如国君风化普平万民安宁。沙弥尼如是。若能具十戒者。五百之戒自然普备。若父母慈和。子孙眷属奴客婢使自然率从。

又沙弥尼常尊三宝敬师和上。过于父母百千万倍。父母一世。和上度无极无限。念报反复不造反逆。常厌秽身如人闭狱堕坠溷厕。不贪女身不烧色欲。如于大火。譬若处贼。心念一切。如父如母如子如身。常惭本行怀态不快。乃获斯身。当解本无。犹如幻化。无男无女从行得之。本无五道。况男女乎。求大乘者。了一切空如幻化梦影响野马芭蕉深山之响缘对而生。本无所有。信色如影。痛痒如芭蕉。思想如野马。生死如泡。识如幻非我。因缘合成无缘则无。独来独去。无一随者。欲为道者。权慧为父母乐法为兄弟。不离深义以为和上。慈悲喜护谛住正法。以为男女。六度无极以为伴党。神通之慧以为车乘。不违经戒思惟空义。以为屋宅。又沙弥尼不得独行。同类为伴。二人若三人。若无沙弥尼。当与清信女俱行。若婢使不得与大沙弥男子同床座坐。不妄语。又不得比寺居止。自不疾病。不得数往反檀越。请读经乃说。不得自用。等辈相教随年恭顺。不得慢恣转相导说。若有过失屏处相谏。莫于众中说闻善见善乃可宣扬。闻恶见恶不得传说。唯可白和上。不得语余人。常自克责。见善思及。见恶自察。悲哀彼人意不及故。若作沙弥尼求和上者。当得好聪明智慧奉顺法者。世世能度人。譬若有船完具牢坚在所能度至于彼岸。若师不聪明。行不应法。非是大师。持作和上。譬如坏船乘欲度海中路而没。既溺众人。师亦并命无有遗余。其初持法授人经戒。正则为师。闻大师欲以为和上。本作沙弥尼。不得彼者。遥称名礼之以为师。未必面见。心近则近。心远则远。身虽相近心乖不同。相去亿里沙弥尼行路。不得与男子共行同道相随。不得与男子沙门比房同寺。各各别异法之大节焉。

沙弥尼戒经一卷

猜你喜欢
  注维摩诘经卷第六·僧肇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第三卷·世友
  卷五·佚名
  当得真知识品第七十三·佚名
  卷第五·应庵昙华
  大智度論卷第三十三·欧阳竟无
  卷二十六·佚名
  卷第一·佚名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 第二卷·宗泐
  卷之十·即非如一
  黃檗隱元禪師語·隐元
  答向鉴莹问(二则)·太虚
  第十七卷·佚名
  卷第二·佚名
  地神护法·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二十六·彭定求

        卷726_1 【和三乡诗(会昌时有女子题诗三乡驿和者十人)】陆贞洞   惆怅残花怨暮春,孤鸾舞镜倍伤神。   清词好个干人事,疑是文姬第二身。   卷726_2 【和三乡诗】刘谷   兰蕙芬香见玉姿,路傍花笑景迟迟。

  • 争报恩三虎下山·臧懋循

    争报恩三虎下山杂剧(元)无名氏撰●争报恩三虎下山杂剧目录楔子 〔音释〕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屈受罪千娇赴法 正名 争报恩三虎下山楔子〔冲末扮宋江引偻罗上〕〔

  • 卷十一·白居易

    钦定四库全书 白香山诗集卷十一    歙县汪立名编长庆集十一【感伤古体五言凡五十三首】 初入峡有感 上有万仞山下有千丈水苍苍两崖间阔狭容一苇瞿塘呀直泻灧澦屹中峙未夜黑岩昏无风白浪起大石如刀劒小石如牙齿一

  • 巻二十七·李攀龙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诗删卷二十七明 李攀龙 编明五言律诗紫骝马【李先芳】沙苑紫骅骝雕鞯锦络头千金能一顾万里为防秋防跋飞尘下骖驔汗血流天闲十二种谁解取封侯刘生【李先芳】谈兵羞燕颔负气捋虬须朝弹上林雀夜醉酒家

  • 卷一百十五·列传第三·张廷玉

        兴宗孝康皇帝 睿宗献皇帝   兴宗孝康皇帝标,太祖长子也。母高皇后。元至正十五年生于太平陈迪家。太祖为吴王,立为王世子,从宋濂受经。   吴元年,年十三矣,命省临濠墓,谕曰:“商高宗旧劳于外,周成王早闻《

  • 续明纪事本末卷之一·倪在田

    南都兵事 崇祯十七年春正月,山西乱兵大下凤、淮,巡抚路振飞使金声桓守徐州、周仕凤守泗州、周尔敬守清口围。民兵犒牛酒,得士数万。 三月,贼知府巩克顺至淮安,巡按御史王燮磔之。俄闻京师陷,振飞集众泣曰:『代我将至,将缚我以

  • 卷之二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弘光实录钞卷四·佚名

    三月甲申朔,虞廷陛补吏科左给事。礼部印被盗。辛卯,马士英晋太保,王铎晋少傅。改铸印信,不称南京。甲午,使阉人乔尚监两淮盐课。丙申,会审太子真伪。先是正月内,鸿胪寺少卿高梦箕一奴穆虎自北至,同一少年,密谓梦箕曰:『此先帝东

  • 读例存疑卷三十一·薛允升

    刑律之七贼盗下之二发冢夜无故人人家盗贼窝主共谋为盗公取窃取皆为盗起除刺字发冢:凡发掘(他人)坟冢见棺椁者,杖一百、流三千里。已开棺椁见尸者,绞(监候)。发而未至棺椁者,杖一百、徒三年。(招魂而葬,亦是。为从减一等。)若(年远

  • 乌古孙泽传·宋濂

    乌古孙泽,字润甫,临潢人。其祖先为女真乌古部,因以乌古为姓。祖父名璧,为金朝明威将军、资用库使,随金朝皇帝迁到汴京。汴京陷落,迁居大名。父名仲,豪爽,洒脱不拘,但教其子孙泽却特严。孙泽天性刚毅,读书只理解其大略,不拘泥于词

  • 刘鸿生·佚名

    刘鸿生先生小传刘先生名克定字鸿生浙之定海人今年四十有二岁以五月五日生故老相传凡端午日生者其人必端正而聪明刚严而辟恶先生生七岁而孤幼读于私塾专攻汉文时海禁大开外国语文为应世必需之具遂考入梵王渡圣约翰大学

  • 存韩第二·韩非

    韩事秦三十余年,出则为扞蔽,入则为席荐。秦特出锐师取地而韩随之,怨悬于天下,功归于强秦。且夫韩入贡职,与郡县无异也。今臣窃闻贵臣之计,举兵将伐韩。夫赵氏聚士卒,养从徒,欲赘天下之兵,明秦不弱,则诸候必灭宗庙,欲西面行其意,非

  • 卷二十二·程公说

    <经部,春秋类,春秋分记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二十二   宋 程公说 撰书四厯书第四昭公元年庚申【气余二千四 归余八万六千 朔余百六十八  六百三十七  九百五十一】正月辛巳小【己酉冬至十五日乙未】闰月

  • 第十章 2·辜鸿铭

    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辜讲在官场上,孔子同低级官员聊天的时候,显得坦诚直率;而同高级官员谈话的时候,显得胸有成竹;同国君在一起的时候,孔子显得谦恭而敬畏,却沉着镇静。

  •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1)·戴圣

    ——选择师长必须慎重 【原文】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②,而知其美恶(3),然后能博喻(4)。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3)。”

  • 撰集百缘经卷第八·佚名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比丘尼品第八  (七一)宝珠比丘尼生时光照城内缘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城中。有一长者。名曰善贤。财宝无量。不可称计选择族望。娉以为妇。作诸音乐。以娱乐之。其妇怀妊足满十月。

  • 牛虻·伏尼契

    长篇小说。英国女作家伏尼契的代表作。它以19世纪30—40年代意大利人民反对奥地利殖民统治为背景,描写意大利爱国者的革命活动。小说的主人公牛虻是爱国志士亚瑟的化名,他生于意大利一个富商的家庭,母亲死后受到比萨

  • 蒙川遗稿·刘黻

    宋代诗文别集。4卷。刘黻著。系其弟刘应奎于元初收集的残存遗稿。《四库全书总目》谓“黻危言劲气,屡触权奸,当国家板荡之时,琐尾流离,抱节以死,忠义已足不朽。其诗亦淳古淡泊,虽限于风会,格律未纯,而人品既高,神思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