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阿阇世王授决经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国耆阇崛山中。时阿阇世王请佛。饭食已讫佛还祇洹。王与祇婆议曰:今日请佛。佛饭已竟更复所宜。祇婆言:惟多然灯也。於是王乃敕具百斛麻油膏。从宫门至祇洹精舍。时有贫穷老母。常有至心欲供养佛而无资财。见王作此功德乃更感激。行乞得两钱。以至麻油家买膏。膏主曰:母人大贫穷。乞得两钱何不买食。以自连继用此膏为。母曰:我闻佛生难值百劫一遇。我幸逢佛世而无供养。今日见王作大功德。巍巍无量激起我意。虽实贫穷故欲然一灯为後世根本者也。於是膏主知其至意。与两钱膏应得二合。特益三合凡得五合。母则往当佛前然之。心计此膏不足半夕。乃自誓言:若我後世得道如佛。膏当通夕光明不消。作礼而去。王所然灯或灭或尽。虽有人侍恒不周匝。老母所然一灯光明特朗。殊胜诸灯通夕不灭。膏又不尽至明朝旦。母复来前头面作礼叉手卻住。

佛告目连。天今已晓可灭诸灯。目连承教以次灭诸灯。灯皆已灭。惟此母一灯三灭不灭。便举袈裟以扇之灯光益明。乃以威神引随蓝风以次吹灯。老母灯更盛猛。乃上照梵天。傍照三千世界悉见其光。佛告目连。止止。此当来佛之光明功德。非汝威神所毁灭。此母宿命供养百八十亿佛已,从前佛受决。务以经法教授开化人民。未暇修檀。故今贫穷无有财宝。卻後三十劫。功德成满当得作佛。号曰须弥灯光如来至真。世界无有日月。人民身中皆有大光。宫室众宝光明相照如忉利天上。老母闻决欢喜。即时轻举身昇虚空。去地百八十丈。来下头面作礼而去。王闻之。问祇婆曰:我作功德巍巍如此。而佛不与我决。此母然一灯便受决何以尔也。祇婆曰:王所作虽多心不专一。不如此母注心於佛也。乃更往请。佛宿敕诸园监。各令晨采好华。早送入宫至中。佛便晨出祇洹徐徐缓行。随道为人民说法。投日中至宫。有一园监持华適出园巷。正与佛会於大道之衢。闻佛说经一心欢喜。即以所持华悉散佛上。花皆住於空中当佛头上。佛即授决曰:汝已供养九十亿佛。卻後百四十劫汝当为佛。号曰觉华如来。其人欢喜。即时轻举身昇虚空。来下作礼毕。即更自念。我王为人性大严急。故宿敕我斋戒将华当以供佛。而我悉自以上佛。空手而往必当杀我。便径归家置空华箱於户外。入告妇言:我朝来未食。王今当杀我急为具食。妇闻大惶懅曰:王何故相杀。便为妇本末说之。妇即出。至窖下具食。天帝释便以天华满空箱中。妇持食还。见户外箱中华满如故光色非凡。即以告夫。夫出户视。知是天花心大欢喜。止不复食便持华入。王適出迎佛。道与王相逢。王见华大好世间希有。即问监曰:我园中大有此好华乃尔。而汝前後不送上。汝罪应死宁知之不。监曰:大王园中无有此华。臣朝早将园华道路逢佛。不胜欢喜。尽以上佛。即授与我决。知当杀故过家索食。比其顷出视空箱中。复见此华。必是天华非园所有。今我生既卑贱。为王守园。拘制县官不得行道。一已授决。正尔而死。必生天上。十方佛前无所拘制。可得恣意行道。王若相杀我无所在也。王闻授决。便生惭怖。肃然毛竖。即起作礼。长跪忏悔。佛至宫饭食已讫。咒愿而去。王复问祇婆曰:我前请佛而老母受决。今日设福而园监受决。我独何故初无所获。心甚於悒。当复宜作何等功德耶。祇婆曰:王虽频日设福。但用国藏之财。使人民之力。心或贡高意或瞋恚。故未得决。今宜割损身中自供之具,并脱璎珞七宝珠环以作宝华。当与夫人太子并力合掌。自就功勤一心上佛。佛照王至诚必得决也。於是王减彻厨膳昼夜斋戒。脱身上诸宝。合聚诸师曰前作华。王及夫人太子皆自著手。至九十日所作悉成。敕外驾当往上佛。傍臣白言:闻佛前到鸠夷那竭国。已般泥洹也。王闻心大悲号。涕泪哽咽曰:我故至心手作此华。佛虽般泥洹。我故当赍诣耆阇崛山。以上佛坐处展驰我意也。祇婆曰:佛者无身亦无泥洹。亦不常住无灭无在。惟至心者为得见佛。佛虽在世间无至心者为不见佛。大王至诚乃尔。佛虽般泥洹往必见佛。便至耆阇崛山中。见佛且悲且喜。垂泪而进。头面作礼以七宝华前散佛上。华皆住空中化成宝盖正当佛上。佛便授与王决曰:卻後八万劫劫名喜观。王当为佛。佛号净其所部如来。刹土名华王。时人民寿四十小劫。阿阇世王太子。名旃陀和利时年八岁。见父授决甚大欢喜。即脱身上众宝以散佛上曰:愿净其所部作佛时。我作金轮圣王得供养佛。佛般泥洹後我当承续为佛。其所散宝化为交露帐正覆佛上。佛言:必如汝愿。王为佛时必当作金轮圣王。寿终便上生兜率天上。寿尽便下作佛。在药王刹土教授。佛号栴檀。人民寿命国土所有。皆如净其所部。佛时授决適竟王及旃陀和利。前为佛作礼便?然不见佛所在。

猜你喜欢
  卷三十九·道世
  卷第四十八(禽畜生部中虫畜生部下)·宝唱
  大般涅槃經卷第十·欧阳竟无
  续补·怀信
  卷之二·密云圆悟
  卷第二十三·志磐
  卷第三十六·德清
  商人蒙记品第二十四·佚名
  虚舟省禅师语录卷之二·虚舟普度
  佛化青年之模范·太虚
  破山禪師語錄卷第十·海明
  卷第二十七·佚名
  卷第二十·费隐通容
  卷四·佚名
  佛教为中国文化及智慧的宗教·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六十七·彭定求

        卷467_1 【春日山亭】牟融   醉来重整华阳巾,搔首惊看白发新。莫道愁多因病酒,   只缘命薄不辞贫。龙鱼失水难为用,龟玉蒙尘未见珍。   正是圣朝全盛日,讵知林下有闲人。   卷467_2 【寄周韶州】牟融

  • 第二折·郑光祖

    (外扮刘文静引卒子上,云)小官刘文静是也。自从唐元帅与众将征伐洛阳去,未见回来,左右门首看者,若来时,报复我知道。(卒子云)理会的。(袁天罡同众将上,云)某袁天罡是也。俺众将星夜来到咸阳,火速临朝,先见刘文静去。可早来到也

  • 东观集卷九·魏野

    宋 魏野 撰和詶张井见赠溪上闲居四十春春溪兰佩蕙为绅自知吟咏非经济谁道机谋学渭滨三尺焦桐胜面友数家老叟是比隣少年多谢擕诗什来访疎慵潦倒人啄木鸟二首爪利嘴还刚残阳啄更忙千林螙如尽一腹馁何妨形小过槐陌声髙

  • 卷五十五·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槀卷五十五 宋 陆游 撰 记东村父老言 原上一缕云水面数点雨夹衣已觉冷秋令遽如许行行适东村父老可共语披衣出迎客芋栗旋烹煮自言家近郊生不识官府甚爱问孝书请学公勿拒我亦为欣然开卷发端绪讲

  • 卷一·孟郊

    钦定四库全书孟东野诗集卷一     唐 孟郊 撰乐府上列女操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贞妇贵狥夫舍生亦如此波澜誓不起妾心井中水灞上轻薄行长安无缓步况值天景暮相逢灞滻间亲戚不相顾自叹方拙身忽随轻薄伦常恐失所避

  • 志第二十七 经籍一(经)·魏徵

    夫经籍也者,机神之妙旨,圣哲之能事,所以经天地,纬阴阳 ,正纪纲,弘道德,显仁足以利物,藏用足以独善。学之者将殖焉,不学者将落焉。大业崇之,则成钦明之德;匹夫克念,则有王公之重。其王者之所以树风声,流显号,美教化,移风俗,何莫由乎斯

  • 卷之二百五十四·佚名

    洪武三十年秋七月庚戌朔享太庙○置都知监秩正四品掌内府各监行移一应关支勘合设太监一人正四品左右少监各一人从四品左右监丞各一人正五品典簿一人正六品又置银作局掌造内府金银器用设大使一人正五品副使一人从五品○

  • 卷之二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一千一百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虞戴德第七十·戴德

    公曰:“昔有虞戴德何以?深虑何及?高举安取?”子曰:“君以闻之,唯丘无以更也;君之闻如未成也,黄帝慕修之。”曰:“明法于天明,开施教于民;行此以上明于天化也,物必起,是故民命而弗改也。”公曰:“善哉!以天教于民,可以班乎?”子曰:“可哉

  • 五德志 第三十四·王符

    自古在昔〔二〕,天地开辟〔三〕。三皇迭制,各树号谥,以纪其世。天命五代,正朔三复〔四〕。神明感生〔五〕,爰〔六〕兴有国。亡于嫚以〔七〕,灭于积恶。神微精以〔八〕,天命罔极〔九〕。或皇冯依〔一0〕,或继体育〔一一〕。太■

  • 卷二十·刘因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集义精要卷二十   元 刘因 撰【阙】

  • 第五章 2·辜鸿铭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辜讲随后孔子继续评价另一位学生(子贱,姓宓,名不齐,字子贱。孔子曾称赞他是真君子),说:“他是那么聪明而高尚!恐怕在一个国家很难找到第二个这样聪明高尚的人,其他人怎么能修炼成他

  • 卷十四·敖继公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说卷十四    元 敖继公 撰士虞礼第十四注曰虞于五礼属凶继公谓此篇言士丧始虞之礼士虞礼 特豕馈食【食音嗣】注曰祭祀自孰始曰馈食馈食者食道也继公谓祭而

  • 卷第二十二(声闻无学沙弥僧部第十一)·宝唱

    经律异相卷第二十二(声闻无学沙弥僧部第十一)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middot;双德双福二沙弥遇佛成道一&middot;须陀耶在冢生长遇佛得道二&middot;均提沙弥出家并前身因缘三&middot;沙弥救蚁延寿精进得道四&middot;沙

  • 目录·别庵性统

    卷上  临济宗卷中  曹洞宗卷下  沩仰宗  云门宗  法眼宗附  三身四智说  八识拈评

  • 三茅真君加封事典·张大淳

    三茅真君加封事典,南宋上清派道士张大淳编集。二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谱录类。卷首有丁卯年(1267)作者自序,内称:宋理宗时,道士司徒师坦乞请加封三茅真君,理宗允之。于淳祐九年(1249)加封大茅君为「太元妙道冲虚圣佑真君东

  • 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佚名

    唐不空译,与大集经虚空藏菩萨品同本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