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則 雲門六不收
第四十七則雲門六不收
舉:僧問照州雲門山光奉院文偃禪師:如何是法身?門云:六不收。
老子說:「反者道之動」,法身都帶有反的意味兒,所以孫悟空天上地下都不能收留他。孔子也是,唐明皇說他:
夫子何為哉?栖栖一代中。
孔子就是法身,他的栖栖沒有個落腳處,就是雲門說的「六不收」。
六不收也是說法身不可被收在哪一類型。五祖宏忍大師一日云:
釋迦牟尼佛下賤客作兒
庭前柏樹子一二三四五
這樣的把釋迦牟尼佛的妙相莊嚴來解放了,可以叫他拿掃帚簸箕,掃清山門內柏樹下的地,這就開了後來吳道子畫拾得的發想。便像這樣,他也是真的釋迦,真的妙相。
生於佛境,山川草木皆是法身,連那幾株柏樹亦是法身。
可是古來一班仙佛也使人想念。且聽雪竇禪師頌曰:
一二三、四五六碧眼胡僧數不足
少林謾道傳神光捲衣又說歸天竺
天竺茫茫無處尋夜來卻對乳峰宿
末一句還是有安頓,如孔子的在闕里,雖無時俗的名利。但是有在於人世的位分。林黛玉亦是她的處境未有個著落,像晴雯更是什麼亦沒有,然而兩人的位分是在寶玉的心上,亦即是在大觀園的風景裏了。
猜你喜欢 卷第二·元来 卷上·佚名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序·圆瑛 金刚顶经大瑜伽秘密心地法门义诀卷上·不空 卷第二·呆翁行悦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六十四·欧阳竟无 三二 阿吒曩胝经·佚名 卷五十三(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解深密經卷第三·欧阳竟无 四 种德经·佚名 释摩诃衍论 第二卷·龙树 文殊师利菩萨根本大教王经金翅鸟王品一卷·佚名 卷之七·佚名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一之二·子璇 卷第六(弥沙塞)·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