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則 慧忠國師無縫塔
第十八則慧忠國師無縫塔
舉:肅宗皇帝問慧忠國師:百年後所須何物?國師云:與老僧作個無縫塔。帝曰:請師塔樣。國師良久。云:會麼?帝云:不會。國師曰:吾有付法弟子耽源,卻諳此事,請詔問之。國師遷化後,帝詔耽源,問此意如何?源云:湘之南,潭之北,(雪竇著語云:獨掌不浪鳴。)中有黃金充一國。(雪竇著語云:山形柱杖子。)無影樹下合同船,(雪竇著語云:海晏河清。)琉璃殿上無知識。(雪竇著語云:拈了也。)
釋迦在世時說法,如船行大海中,開出一道浪頭波紋來,然而船過水無痕,大海依然是個鴻濛。慧忠國師百年之後的無縫塔,即是說的大自然的這鴻濛。但是先頭的船過去了,後頭還有船來,所以國師說吾有付法弟子耽源。
帝詔問耽源無縫塔的式樣。耽源若直答是大自然的鴻濛,豈不簡截了當?當初帝問國師時,國師就該這樣答了,為何取牠個綽號兒,叫做無縫塔?徒然叫人去猜。因為我們對於所尊敬的與親昵的人往往是不直叫其名,而杜撰出綽號來代替,尤其女孩兒們在杜撰綽號上頑皮喜樂。我妹妹說她一班裏的女生都有綽號兒,禪宗的也是這種杜撰的活潑。如紅樓夢裏襲人與寶釵閑話兒,稱「我們的那一位」,確是比直稱寶二爺的好。原來文明的一切格式都是人給大自然取的綽號。
然而耽源又可怎麼答呢?待要也來答個無縫塔,則是再來不值半文錢。待要直接答是大自然的鴻濛,那更是沒著沒落的。於是他答個非常現實:「湘之南,潭之北,中有黃金充一國。」這是可比紹興城裏人說「鑑湖之陽,龍山之背,巖壁裏有金抽屜,銀抽屜」,都是以杜撰來說明大自然的無限的富。雪竇的著語:
「孤掌不浪鳴」,是說若無國師杜撰了個無縫塔在先,耽源一人亦不會杜撰出這個來。還有著語「山形柱杖子」,則大概是說耽源在皇帝面前用柱杖畫地,說明湘之南云云。其實也沒有湘之南,潭之北,也沒有黃金充一國,有的只是杜撰用來畫地說明的柱杖。大自然的鴻濛,他與他的師是無影樹下同船之人。雪竇著語「海晏河清」是本來什麼事也沒有。
末云:「琉璃殿上無知識」,並不是說的肅宗皇帝到底也不懂,很可遺憾之意,依文章來看,倒是與上句相連的好話。琉璃殿上無知識是連國師也在內的一個風景。試想像無影樹下同船的境界,再來想像「琉璃殿上無知識」的境界,兩句合起來是一個大自然的鴻濛的風景。
然而雪竇說:這個風景可以拈出來,如女孩兒的拈起手中針線與人比並,他的頌曰:
無縫塔,見還難,澄潭不許蒼龍蟠。
層落落、影團團,千古萬古與人看。
猜你喜欢 佛说文陀竭王经·佚名 卷三百六十·佚名 卷十六·佚名 卷一百一十一·佚名 禅门宝藏录卷下·真静天頙 菩提資糧論大科·欧阳竟无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四十七·澄观 卷第九·佚名 卷第三十三·佚名 第八章 诸方之教化·佚名 第九十二則 世尊一日陞座·胡兰成 黄梅在佛教史上之地位及此后地方人士之责任·太虚 佛说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佚名 卷第十一·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五十七卷·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