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华严经决疑论序

东方山逝多林寺比丘照明撰

北京李长者皇枝也。讳通玄。性禀天聪。智慧明简。学非常师。事不可测。留情易道。妙尽精微。放旷林泉。远于城市。实曰王孙。有同舍国。年过四十。绝览外书。在则天朝。即倾心华严经。寻诸古德义疏。掩卷叹曰。经文浩博。义疏多家。惜哉后学。寻文不暇。岂更修行。幸会华严新译义理圆备。遂考经八十卷。搜括微旨。开点义门。上下科节。成四十卷华严新论。犹虑时俗机浅。又释决疑论四卷。又略释一卷。又释解迷显智成悲十明论一卷。至于十玄六相。百门义海。普贤行门。华严观。及诸诗赋。并传于世。恐寒暑迁谢。代变风移。略叙见闻。用传知己。起自开元七年。游东方山。隐沦述论。终在开元十八年三月二十八日卒。时夜半山林震惊。群鸟乱鸣。百兽奔走。白光从顶而出。直上冲天。在于右近。道俗无不哀嗟。识者议曰。惟西域净名遍行是其流。此方孔老非其类。影响文殊普贤之幻有也。照明亲承训授。屡得旨蒙。见其殂终。嗟夫圣人去世。思望不及。时因访道君子。询余先圣之始末。不敢不言。谨序之。尔时大历庚戌秋七月八日述。

猜你喜欢
  致遍能常恩书(三通)·太虚
  卷第十八·元来
  卷第十八(第三诵之五)·佚名
  卷第四·佚名
  刍品第三十二·佚名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佚名
  十种力品第六·佚名
  大般涅槃经疏 第三卷·灌顶
  佛说戒香经·佚名
  卷第十九·佚名
  五灯会元续略目录·远门净柱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佚名
  第四十八卷·佚名
  佛日普照慧辩楚石禅师语录卷第五·楚石梵琦
  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卷第二·智旭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吴参政当·顾嗣立

    当字伯尚,幼清之孙也。少侍其祖至京师,补国子生,至正初。以荫入仕,荐为国子助教。预编纂宋、辽、金三史,除翰林修撰,累迁直学士。江南兵起,拜江西肃政廉访使。为忌者所构,左迁抚州 【路】 【络】 总管,寻罢之。已而知其功状,擢

  • 三集卷七十·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七十古今体九十一首【戊子二】重华宫集廷臣及内廷翰林等三清茶聨句复得诗二首外藩华讌紫光回堂陛重宣翰席开讵是言欢太频数【入声】适因余暇共追陪略存禁体倡生面弗许雕文骋颂才雪护麦田茶泛

  • 卷十六·李攀龙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诗删卷十六明 李攀龙 编唐七言律诗古意【沈佺期】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鳯城南秋夜长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兴庆池侍宴应制【沈佺期】

  • 卷第五十一·徐鼒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譔列传第四十四吴锡玉(黄克善、邱雟、项人龙)成启(彭永春、徐可行、董四明、孙大华)徐永泰 王乔栋 周二南(俞一鳞、吴愉、周侯、阳镇、龙孔蒸、洪业嘉)张继孟(陈其赤

  • 卷之一百五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六四三 军机大臣于敏中奏阅看发下高朴名下书籍情形折(附单二)·佚名

    六四三 军机大臣于敏中奏阅看发下高朴名下书籍情形折(附单二)乾隆四十四年八月十一日臣于<敏中>谨奏:前蒙发下高朴名下书籍各种,令臣阅看有无违碍。臣逐加披阅,内尤侗《西堂余稿》恭载世祖章皇帝与僧人道忞问答语,非臣下所

  • 史记集解卷七十四·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七十四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恵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

  • 魏学曾传·张廷玉

    魏学曾,字惟贯,陕西泾阳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中进士,授职户部主事,升郎中。有宦官为商人请求支取上万两粮草银。魏学曾坚持认为不可以,于是停止。不久,升为光禄少卿,又升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隆庆初年,当地少数民族大举进攻

  • 养吉斋丛录卷之八·吴振棫

    赐进士出身云贵总督翰林院编修臣吴振棫纂春秋世谱,以女娲为伏羲妹。又卢同因干凿度兄妹为夫妇之说,以女娲为伏羲妇。盖■言也。而陵殿旧时率壕女像,村妇祈嗣,香火极盛,庙祝因以为利。乾隆间,侍郎金公德瑛奉使往祭,奏请更正,得

  • 一·钱穆

    我们先问一句,什么叫文化?这两个字,本来很难下一个清楚的定义。普通我们说文化,是指人类的生活,人类各方面各种样的生活总括汇合起来,就叫它做文化。但此所谓各方面各种样的生活,并不专指一时性的平铺面而言,必将长时间的绵延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五十七·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七 洪武三年冬十月丙辰朔,监察御史袁凯言:“国家荡平四方,固资将帅之力,然今天下已定,将帅多在京师,其精悍雄杰之士智虽有余,而于君臣之礼,恐未悉究。臣愿于都督府延致通经学古之士,或五人,或三人,每

  • 卷一百六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六十七通政使司洪武三年初置察言司设司令掌受四方章奏寻革十年始置通政使司正三品衙门设通政使左右通政左右参议经历司经历知事诸司职掌本司官职专出纳帝命通达下情关防诸司出入公文奏报四方

  • 贤护分观察品第六之一·佚名

    尔时世尊复告贤护菩萨言:贤护。若诸菩萨摩诃萨即欲思惟此三昧者,当云何思。贤护。彼诸菩萨欲思惟者,即应当作如是思惟。如我世尊今者现在天人众中宣说法要。贤护。菩萨如是一心思惟。诸佛如来坐师子座宣说正法。具足成就

  • 成實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成實論卷第十九   成實論卷第二十   成實論卷第十二   訶梨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雜煩惱品第一百三十六   問曰.經中說三漏.欲漏有漏無明漏.何者是。答曰.欲界中除無明餘一切煩惱名爲欲  

  • 第五十五章 劫掠楞伽岛·佚名

    彼(塞那王)之殁后,彼弟玛兴达王子于殊胜之阿努罗达普罗,以白(王)伞遮蔽,(一)彼处由塞那将军掌管地方诸族之民众中,已为难住十年之间。(二)其时(王)万事缺经纶之手腕,示为柔弱,其人民不纳租税,(三)此王于第十年生计之资甚穷,以知行不得爱护

  • 锦绣万花谷·佚名

    宋人所编类书。编者姓氏不详,据卷首淳熙十五年(1188)自序,知为宋孝宗时人。分前、后、续3集,各40卷。分类隶事,据《四库全书总目》统计,前集245类,后集326类,续集1至14卷46类,15至40卷则全为类姓。书中所录,琐屑丛碎,参错失伦,颇

  • 周易传义附录·董楷

    南宋董楷撰。十四卷。《通志堂经解》本。此书将程颐《周易程氏传》和朱熹《周易本义》合为一帙,并采辑程、朱论《易》之说别见他书者作为附录,故题曰《传义附录》。《四库全书提要》指出:董楷之学“出于陈器之,器之出

  • 群牛譬经·佚名

    佛说群牛譬经,一卷,西晋法炬译。以群牛譬好比丘,以驴譬恶比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