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史记集解卷七十四

宋 裴骃 撰

史记七十四

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

太史公曰余读孟子书至梁恵王问何以利吾国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利诚乱之始也夫子罕言利者常防其原也故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自天子至于庶人好利之弊何以异哉

孟轲驺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恵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逺而濶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彊兵楚魏用呉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徳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其后有驺子之属齐有三驺子其前邹忌以鼓琴干威王因及国政封为成侯而受相印先孟子其次驺衍后孟子驺衍睹有国者益淫侈不能尚徳若大雅整之于身施及黎庶矣乃深观隂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余万言其语闳大不经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先序今以上至黄帝学者所共术大并世盛衰【竝蒲浪反】因载其禨祥度制推而逺之至天地未生窈防不可考而原也先列中国名山大川通谷禽兽水土所殖物类所珍因而推之及海外人之所不能睹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徳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于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谓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其术皆此类也然要其归必止乎仁义节俭君臣上下六亲之施始也滥耳王公大人初见其术惧然顾化其后不能行之是以驺子重于齐适梁恵王郊迎执宾主之礼适赵平原君侧行襒席如燕昭王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碣石宫身亲往师之作主运其游诸侯见尊礼如此岂与仲尼菜色陈蔡孟轲困于齐梁同乎哉故武王以仁义伐纣而王伯夷饿不食周粟卫灵公问陈而孔子不答梁恵王谋欲攻赵孟轲称大王去邠此岂有意阿世俗茍合而已哉持方柄欲内圜凿其能入乎或曰伊尹负鼎而勉汤以王百里奚饭牛车下而缪公用霸作先合然后引之大道驺衍其言虽不轨傥亦有牛鼎之意乎自驺衍与齐之稷下先生如淳于髠慎到环渊接子田骈驺奭之徒各著书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岂可胜道哉 淳于髠齐人也博闻彊记学无所主其陈説慕晏婴之为人也然而承意观色为务客有见髠于梁恵王恵王屏左右独坐而再见之终无言也恵王怪之以譲客曰子之称淳于先生管晏不及及见寡人寡人未有得也岂寡人不足为言邪何故哉客以谓髠髠曰固也吾前见王王志在驱逐后复见王王志在音声吾是以黙然客具以报王王大骇曰嗟乎淳于先生诚圣人也前淳于先生之来人有献善马者寡人未及视会先生至后先生之来人有献讴者未及试亦防先生来寡人虽屏人然私心在彼有之后淳于髠见一语连三日三夜无倦恵王欲以卿相位待之髠因谢去于是送以安车驾驷束帛加璧黄金百镒终身不仕 慎到赵人田骈接子齐人环渊楚人皆学黄老道徳之术因发明序其指意故慎到着十二论【徐广曰今慎子刘向所定有四十一篇】环渊着上下篇而田骈接子皆有所论焉 驺奭者齐诸驺子亦颇采驺衍之术以纪文于是齐王嘉之自如淳于髠以下皆命曰列大夫为开第康庄之衢【尔雅曰四逹谓之衢五逹谓之康六逹谓之庄】高门大屋尊宠之覧天下诸侯宾客言齐能致天下贤士也

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驺衍之术迂大而闳辨奭也文具难施淳于髠久与处时有得善言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炙毂【徐广曰一作乱諣】过髠【刘向别録曰驺衍之所言五徳终始天地广大尽言天事故曰谈天驺奭修衍之文餙若雕镂龙文故曰雕龙别録曰过字作輠輠者车之盛膏器也炙之虽尽犹有余流者言淳于髠智不尽如炙輠也左思齐都赋注曰言其多智难尽如炙膏过之有润泽也】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李斯尝为弟子已而相秦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滑稽乱俗于是推儒墨道徳之行事兴壊序列着数万言而卒因葬兰陵而赵亦有公孙龙为坚白同异之辨【晋太康地记云汝南西平县有龙渊水可用淬刀剑持坚利故有坚白之论云黄所以为坚也白所以为利也或辨之曰白所以为不坚黄所以为不利】剧子之言【徐广曰案应邵氏姓注直云处子也】魏有李悝尽地力之教楚有尸子长庐【刘向别録曰楚有尸子疑谓其在蜀今按尸子书晋人也名佼秦相卫鞅客也卫鞅商君谋事画计立法理民未尝不与佼规之也商君被刑狡恐并诛乃亡逃入蜀自为造此二十篇书凡六万余言卒因葬蜀】阿之吁子焉【徐广曰阿者今之东阿】自如孟子至于吁子世多有书故不论其传云葢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墨子曰公输般为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墨子闻之至于郢见公输般墨子解帯为城以牒为械公输般九设攻城之机变墨子九距之公输般之攻械尽墨子之守固有余公输般诎而言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者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国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冦矣虽杀臣不能絶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城矣】或曰竝孔子时或曰在其后

猜你喜欢
  乌丸鲜卑东夷传第三十·陈寿
  卷四百七十二·列传第二百三十一·奸臣二·脱脱
  卷二百五十一 列传三十八·赵尔巽
  卷二百七十六 熙寧九年(丙辰,1076)·李焘
  卷二十一·谷应泰
  卷三·赵元一
  卷二十一·佚名
  卷之二十六·佚名
  绎史卷九十六上·马骕
  历代名贤确论卷三十六·佚名
  卷六十九 赵充国辛庆忌传 第三十九·班固
  李光传·脱脱
  耶律隆运传·脱脱
  郑士利传·张廷玉
  乐四·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补遗卷二十二·陈元龙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厯代赋彚补遗卷二十二人事竹岩赋【有序        明】费 宏故河南左布政使程公用也以竹岩自号取其所乐者也而其心志节操实与竹类且冩竹逼真位不满德委祉遗?今大叅君时昭侍御君时言文与行皆世

  • 卷一百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八李元紘李元紘字大纲京兆万年人本姓丙氏曾祖粲率衆归高祖因赐姓元紘初为雍州司户太平公主占民碾磑元紘断还民雍州长史窦怀贞惧势促令改断元紘大署判後曰南山可移此断不可揺开元初擢京兆

  • 卷五·本纪第五·脱脱

        世宗   世宗孝和庄宪皇帝,讳阮,小字兀欲。让国皇帝长子,母柔贞皇后萧氏。帝仪观丰伟,内宽外严,善骑射,乐施予,人望归之。太宗爱之如子。会同九年,从伐晋。大同元年二月,封永康王。   夏四月丁丑,太宗崩于栾

  • 卷一百七十三·毕沅

      ◎宋纪一百七十三 ∷起上章掩茂正月,尽玄黓困敦十二月,凡三年。   ○理宗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明圣安孝皇帝   淳祐十年蒙古定宗皇后称制二年   春,正月,辛未,诏:“刑部及大理寺奏报罪案,各守条限,申严诸路宪司

  • 卷一·阮旻锡

    阮旻锡撰甲申,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三月,北京陷,崇祯亡。五月十五日,诚意伯刘孔昭、司礼监韩赞周等立福王(讳由崧,神宗之孙)于南京,改元弘光。兵部尚书史可法请督师(江)北,凤阳总督马士英入专国政。封福建总兵郑芝龙南安伯,赐

  • 卷三十八·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三十八宋 宋敏求 编诸王加实封潞王周王上柱国别食实封制加相王封制加邠王守礼实封制庆王等食实封制逊佐温王逊位制封郡王降亲王为郡王制封某王男某郡王制封怀寜郡王制嗣江王禕封郡王制加乐

  • 卷五 公冶长第五·邢昺

    [疏]○正义曰:此篇大指明贤人君子仁知刚直,以前篇择仁者之里而居,故得学为君子,即下云“鲁无君子,斯焉取斯”是也,故次《里仁》。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孔曰:“公冶长,弟子,鲁人也。姓公冶,名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原文】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译文】 子贡问怎样修养仁德。孔子说:“工匠要做好工作,必须先磨快工具。住在一个国家,要侍奉大夫中的贤人,与士人中的仁人

  • 经济文衡前集卷二·佚名

    宋 滕珙 撰太极图説类论周子作图之义先生年谱云乾道二年丁亥秋八月朔先生如湖南见南轩先生张公此论乃后五年壬辰冬今具录首末于此以见二先生相与游从之歳月云此段谓周子授之程子程子不轻以语人太极图立象尽意剖析幽

  • 卷十九·陈经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十九宋 陈经 撰西伯戡黎【商书】此篇乃商家之亡周家之兴皆自此而始西伯即武王非文王也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商有君民之大德有事君之小心必无戡黎之事至武王时人心去商久矣孟子曰取之而燕

  •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第二·法藏

    魏国西寺沙门法藏撰初篇盗戒第二将释此戒十门同前。初制意者。略辨十种。一业道重故。谓非理偷劫障道尤深。负此重愆岂堪入道。二坏禁法故。古来诸国无不同制盗为重罪。佛教道俗大小乘戒悉制为重。三生恼深故。谓财即

  • 乐邦文类卷第五·宗晓

    四明石芝沙门宗晓编次赋铭(各一家) 神栖安养赋 智觉禅师 延寿 进安养赋奉制文 吴越钱王 俶 日观铭 慈云忏主 遵式偈(六家) 画阿弥陀佛像偈 东坡居士苏 轼 释华严贤首赞佛偈 慈云忏主 遵式 依修多罗立

  • 卷第九·通云

    嘉兴大藏经 雪窦石奇禅师语录雪窦石奇禅师语录卷第九嗣法门人行正等编录法语上示无似禅人承汝檀越谢居士远惠信物斋仪等。要山僧上堂。汝不知山僧通身是病。调养犹自不暇。更有何法可说。何堂可上。山僧纵为汝说得

  • 顾亭林诗文集·顾炎武

    诗文别集。清顾炎武著。十七卷。凡《亭林文集》六卷,《亭林余集》文一卷,《蒋山佣残稿》文三卷,《亭林佚文辑补》一卷,《亭林诗集》五卷,《熹庙谅阴记事》一卷。为现存顾氏诗文集中较完备的一种。内《残稿》系据旧抄本排印

  • 晁氏墨经·晁说之

    晁说之撰。制墨之书

  • 归田录·欧阳修

    笔记。宋欧阳修(1007—1072)撰。二卷。修有《欧阳文忠公集》已著录。本书成于治平四年(1067),自序称:“朝廷之遗事,史官之所不记,与夫士大夫笑谈之余而可录者,录之以备闲居之览也。”跋尾又称以李肇《国史补序》为法,“言报

  • 唐书直笔·吕夏卿

    史评著作。四卷。北宋吕夏卿撰。嘉祐五年(1060年)成书。吕夏卿,字缙叔。约生于天禧二年(1018年),卒于熙宁三年(1070年)。北宋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庆历进士,为江宁尉。仁宗时,参与修《新唐书》,充任编修官。学长于

  • 拈八方珠玉集·佚名

    凡三卷。全称佛鉴佛果正觉佛海拈八方珠玉集。宋代僧祖庆重编,理宗宝祐五年(1257)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九册。系佛鉴太平慧翘、佛果圜悟克勤、正觉方庵宗显、佛海石溪心月等四人,对禅门八方珠玉集内之古则、公案三一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