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大清会典卷五十六

礼部

主客清吏司

宾礼

朝贡

凡四夷朝贡之国东曰朝鲜东南曰琉球苏禄南曰安南暹罗西南曰西洋缅甸南掌【西北番夷见理藩院】皆遣陪臣爲使奉表纳贡来朝

勅封国王朝贡诸国遇有嗣位者先遣使请

命於

朝廷朝鲜安南琉球

钦命正副使奉

勅往封其他诸国以

勅授来使齎囘乃遣使纳贡谢

恩○朝鲜国王王妃与王同封子长则请封世子皆三品以上官充正副使服色仪从各从其品安南琉球以翰林院科道礼部五品以下官充正副使

特赐一品麒麟服以重其行仪从皆视一品使归还

其服於所司

凡贡期朝鲜岁至琉球间岁一至安南六岁再至暹罗三岁苏禄五岁南掌十岁一至西洋缅甸道远贡无定期

凡贡道朝鲜贡使渡鸭緑江入境由凤凰城陆路至

盛京入山海关赴

京师琉球由福建闽安镇苏禄由厦门西洋由广东澳门暹罗由虎门皆浮舟於海经涉重洋入境安南由广西太平府缅甸由云南永昌府南掌由普洱府皆陆行款关入境各至省城督抚具疏以

闻由部覆准

命下廼礼遣入京

凡贡物各将其国之土实非土产者勿进朝鲜安南琉球缅甸苏禄南掌皆贡有常物西洋暹罗无常贡惟其所献或输内务府或入武备院或纳銮仪卫或留於

盛京及边省各付所司备用有因事庆贺及谢

恩加贡者廪饩赉予如常贡其方物则留充正贡之

凡从人朝鲜贡使从书状官一人大通官三人护贡官二十四人有赏从役三十人无赏从役无常数琉球西洋暹罗苏禄贡舟无过三每舟人无过百赴京无过二十安南缅甸南掌入贡人无过百赴京无过二十其不赴京者留於边境边吏廪饩之竢使囘至边率之归国

凡进表各国贡使就馆次日黎明礼部设案於堂正中提督会同四译馆鸿胪寺少卿朝服率贡使暨从官各服其国朝服由馆赴部入左角门竢於阶下礼部侍郎一人出立於案左仪制司官二人鸿胪寺鸣赞二人立於左右楹南咸朝服馆卿先升立於阶前鸣赞赞进表司宾序班二人引贡使奉表升阶副使从官随升赞跪正使以下皆跪赞接表侍郎恭接陈於案正中复位立赞跪叩兴正使以下行三跪九叩礼毕序班引退仪制司官奉表送内阁恭竢

命下纳方物於所司

凡朝仪贡使至京遇大朝常朝之期

皇帝御太和殿王公百官朝贺毕序班引贡使暨从官各服其国朝服就丹墀西班末听赞行三跪九叩礼

赐坐

赐茶皆如仪【详见仪制司】若不遇朝期由部奏请

召见

皇帝御便殿领侍卫内大臣侍卫左右侍立礼部尚书一人采服引贡使服其国朝服入至丹墀西行三跪九叩礼毕引由右阶升通事一人从升至

殿门外跪礼部尚书传

旨慰问贡使以其国语对通事译言礼部尚书代奏礼毕引出如待以优礼则议政大臣内大臣八旗大臣咸补服入

殿侍立礼部尚书引贡使至丹墀西行三跪九叩礼升右阶入

殿右门立右翼大臣之末廼

赐坐贡使随衆跪一叩坐

赐茶跪接坐饮皆行一叩礼

皇帝慰问贡使起跪奏对如前仪礼毕引出

赐食於朝房翼日诣

午门外谢

恩如常仪

赐予由部疏请得

旨行诸司供具届期设案於

午门外

御道左户部工部内务府司官各陈

赐物於案上驷院陈马於庭【各国惟朝鲜国王及贡使  赐马】礼部堂官一人立案南西面主客司官随後立御史四人鸿胪寺鸣赞二人序班二人夹

御道左右东西面立咸朝服提督会同四译馆鸿胪寺少卿朝服率贡使暨从官各服其国朝服由

长安左门入至

午门外立

御道右东面鸣赞赞排班序班引贡使从官北面序立听赞行三跪九叩礼毕廼颁

赐於国王主客司官奉授贡使贡使跪受转授其从

人次颁

赐於正副使及从官从人主客司吏奉授各跪受讫

廼谢

恩行三跪九叩礼毕引贡使退堂官以下皆退凡馆饩各国贡使就馆工部饰房宇备器具给炭薪户部支粟米刍豆光禄寺日具脯资饩牵【详见精膳司】皆馆卿稽察而均调之

赐燕各国贡使朝贡事竣

赐燕於部将归燕於馆舍【详见精膳司】主席以礼部堂官一人归及边境燕於省城主席以司道一人凡迎送朝鲜贡使以礼部通官迎於凤凰城送亦如之各国贡使由各省督抚遣丞倅迎於边界即令伴送至

京及

朝贡礼毕安南琉球暹罗缅甸苏禄均疏列礼部满汉司官各二人引

见恭候

钦点一人送至各省会城督抚遣官伴送出境南掌仍以伴送来京之人送往西洋贡使以内务府司官暨西洋人之供职钦天监者迎送於广东皆往来乘传所需舟车夫马次舍饔饩有司官凭邮符供备经过地方递拨官军防护以达远人

凡市易各国贡使入境其舟车附载货物许与内地商民交易或就边省售於商行或携至

京师市於馆舍所过关津皆免其徵若夷商自以货物来内地交易者朝鲜於

盛京边界中江每岁春秋两市会宁岁一市庆源间岁一市以礼部通官二人宁古塔笔帖式骁?校各一人监视之限二十日毕市海外诸国於广东省城每夏乘潮至省及冬候风归国均输税於有司与内地商民同

凡禁令外国有事陈请专差陪臣齎文赴部或外由督抚爲之转奏专达於

朝者禁贡使入境及贡道所经各定地界不由正道越行他省者禁私买违制服色史书兵器铜铁油蔴焰硝及带内地人口米谷出境者禁江海相际越境渔采者禁陆界瓯脱之地中外军民设屯堠辟田庐逋逃寄寓者禁封疆文武官不因公事通文书於外国者禁奉使出疆多受馈遗往来送迎私索土宜者禁有干禁令者论如法

凡賙恤朝鲜安南琉球国王卒其嗣子遣使告哀乃

赐故王諡以

勅封嗣王之使兼充

谕祭使齎祭文香帛白金往其国

谕祭贡使殁於内地在京遣祠祭司官在道遣所在有司致祭愿携柩归国者听愿葬内地者有司择地封窆立表以识之费资於官其国有大饥馑遣使乞籴者令邻疆官吏发仓庾以平其价仍以粟賙之

凡拯救外国商民船有被风飘至内洋者所在有司拯救之疏报难夷名数动公帑给衣食治舟楫候风遣归若内地商民船被风飘至外洋者其国能拯救资赡治舟送归或附载贡舟以还皆

降勅褒奬该国王

赐其陪臣有差

宾馆

凡宾馆设广厦以待诸国贡使之至置象译以通言语习番夷书曰会同四译馆

凡馆舍一在御河桥一在宣武门内一在正阳门外贡使将至行工部庀治以除燥湿既至馆卿率大使稽其出入视其脯资饩牵毋有不给○贡使至次日奉表诣部纳贡遇朝期随廷臣後朝贺事竣

赐燕於部及馆

颁赏於午门外皆馆卿率使臣行礼○馆内日给饔饩由光禄寺供备食米刍菽器用薪炭由户工二部支应刍草依五城所报时价和买运费草价均领於户部事竣具其数申部察核移所由各衙门奏销防护官兵奏交兵部拨送○馆舍或倾圮应修费巨者奏请费轻者移工部委官暨馆卿会计修理

凡象译朝鲜安南琉球表章皆用中国书惟习朝鲜言语设译生二十人於各旗朝鲜子弟内选充习囘囘西番书设西域馆译生四人习暹罗缅甸苏禄南掌书设百夷馆译生四人均於顺天府属儒童内选充

凡授职大使员阙咨吏部以序班序补通官及序班员阙均以译生选补咨吏部注册

马馆

凡设馆以牧外藩马驼在宣武门内者曰内馆在广渠门外者曰外馆下嫁外藩公主郡主暨额驸归宁外藩王公台吉来朝及索伦贡貂乘来马驼均入牧焉

凡刍牧之期以冬十月一日入馆至次年夏四月一日出馆由理藩院具外藩马驼之数移馆以稽出入

凡刍牧之数外藩亲王马驼六十匹郡王五十贝勒四十贝子三十有五公二十有五扎萨克台吉十台吉等八都统子副都统五○固伦公主马驼六十五匹额驸视贝勒和硕公主视亲王额驸视贝子郡主视郡王县主视贝勒郡君视贝子额驸均视公县君视公额驸暨公主之子戚畹封台吉者均十有五乡君视扎萨克台吉

凡刍牧需费每马驼十有三匹用夫一名豆支於户部柴支於工部盐支於光禄寺草依五城所报时价和买雇直运费草价均於户部支领监督一年期满具册申部察核仍咨各衙门奏销

凡监视刍牧内馆旗员一人外馆二人防护骁?校如之兵各二十名由兵部移八旗均委轮直

钦定大清会典卷五十六

猜你喜欢
  卷一百四十二 慶曆三年(癸未,1043)·李焘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八十八·李心传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三十五·李心传
  宋史全文卷二十中·佚名
  卷之三百十四·佚名
  ●卷三·余继登
  卷五十一·苏辙
  第一卷 物产一·缪荃孙
  目录·佚名
  汉纪·张居正
  郑孝穆传·令狐德棻
  循吏传序·李延寿
  ●皇朝通典卷八十一·佚名
  提要·孔毓圻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楔子·武汉臣

    (正末扮刘从善同净卜儿、丑张郎、旦儿、冲末引孙、搽旦小梅上)(正末云)老夫东平府人氏,姓刘名从善,年六十岁。婆婆李氏,年五十八岁。女孩儿引张,年二十七岁。女婿张郎,年三十岁。老夫有一兄弟是刘从道,所生一子,小名引孙

  • 二集卷七十七·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七十七古今体八十一首【戊寅三】题倪瓒龙门独步图即用所书张雨诗韵松石间无尘世意上人独步曳方袍声名何必龙门托三士由来费二桃题玉兰堂依花老屋署题新便觉花

  • 卷506 ·佚名

    章采 秋日过清江傅聘君石溪隐居 有美人如玉,招寻故意长。 山衣犹芰制,野饭只菰粱。 秋入遥空白,霜飞一叶黄。 年年三径里,来往有求羊。 章采 滕王阁 佩玉鸣銮一笑空,至今华观叠青穹。 西山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十二·佚名

    万历二十五年七月庚寅朔黄花镇雷火毁台垣及神火器具○壬辰大学士张位廿□寺以戒谕百官请 上御文华门面发谕文旨暂免○礼部上戒谕群臣及诏告天下仪注○吏科给事中张正学言天变异常辅臣张位言矿店二事逢迎迁就甚为欺罔

  • 中篇·陆圻

    ○人参饲犬羊宗光中朝,天宫道士袁本盈进春方:用人参饲羊,羊饲犬,细切狗犬拌入草中喂驴,候驴交峻作时,割其势以陷至尊,御宫人,多以洪巨创死。后跻道士太常少卿,用黄盖双棍。乙酉正月初六曰,上传天财库召内监五十三人进宫演戏饮酒

  • 卷之三百三十·佚名

    光绪十九年。癸巳。十一月。己卯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皇太后安。至己丑皆如之。外记注  ○山西巡抚张煦奏、查明阳曲等厅州县夏麦秋禾被灾歉收。先行设法抚恤情形。报闻。摺包  ○又奏

  • 八十二 江宁织造曹寅再奏洪武陵冢蹋陷褶·佚名

    康熙四十七年七月十五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本月十二日,臣家人赍报明陵摺子回南,伏蒙御批:此事奏闻的是,尔再打听,还有甚麽闲话,写摺来奏。钦此钦遵。该臣细访得彼时民间讹称,洪武冢陷下深广十馀丈

  • 徐孝嗣传·萧子显

    徐孝嗣字始昌,是东海郯县人。其祖徐湛之,在宋朝官至司空;其父徐聿之,官著作郎,都被太初(刘劬)杀害。徐孝嗣当时还在母腹中,故幸免于难。孝嗣少年时便很能自立,风仪端庄清简。八岁时,袭爵为枝江县公,谒见宋孝帝,一上台阶就流泪,直

  • 卷一百五十·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五十经籍考经【礼】宋史艺文志礼类一百十三部一千三百九十九卷【不着録者二十六部四百六十九卷】辽金元三史不立艺文志散见各纪传中明史艺文志

  • 景公从畋十八日不返国晏子谏第二十三·晏婴

    景公畋于署梁,十有八日而不返。晏子自国往见公。比至,衣冠不正,不革衣冠四字疑衍,望游同旒,音留,旌旗下垂饰物。而驰。公望见晏子,下而急带急速其带,谓整顿威仪。曰:“夫子何为遽?国家无“无”上当有“得”字有故乎?”晏子对曰:“

  • 卷八·江永

    钦定四库全书乡党图考卷八婺源江永撰器用车通考明堂位鸾车有虞氏之路也钩车夏后氏之路也大路殷路也乗路周路也注鸾有鸾和也钩有曲舆者也大路木路也乗路玉路也疏曲舆谓曲前阑也○考工记轸之方也以象地也盖之圜也以象

  • 卷十三 聘礼第八之三·李如圭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释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释卷十三   宋 李如圭 撰聘礼宾朝服问卿郑注不皮弁别于主君卿每国三人卿受于祖庿郑注重宾礼也祖王父也下大夫摈郑注无士摈者旣接于君所急见之释曰不必备士摈摈者

  • 四十七、兜率三关·慧开

      兜率悦和尚,设三关问学者:“拨草参玄,只图见性,即今上人性在甚处。识得自性,方脱生死。眼光落时作么生脱?脱得生死,便知去处,四大分离向甚处去?”   无门曰:若能下得此三转语,便可以随处作主,遇缘即宗。其或未然,粗餐易饱,细

  • 明报应论译文·慧远

    问:佛经认为杀生是重罪,要下地狱受惩罚。冥界中的审判,如影相随,音响相应。我有怀疑,为什么呢?按拂教说,地、水、火、风&ldquo;四大&rdquo;结合而成身体,身体是灵魂寄居的地方。灵魂寄居,使人身体津液通畅、智慧聪明。灵魂虽依

  • 国清百录 第一卷·灌顶

    国清百录 第一卷国清百录序隋沙门灌顶撰先师以陈太建七年岁次乙未。初隐天台。所止之峰旧名佛陇。询访土人云。游其山者多见佛像。故相传因而成称。至太建十年岁在戊戌。降陈宣帝敕名修禅寺。吏部尚书毛喜题篆

  • 卷第二十九·居顶

    续传灯录卷第二十九目录 大鉴下第十六世 &middot; 太平勤禅师法嗣十六人 &middot;文殊心道禅师 &middot;南华知昺禅师 &middot;龙牙智才禅师 &middot;蓬莱卿禅师 &middot;何山守珣禅师 &middot;泐潭择明禅师 &middot

  • 第一百章 奇提西利罗奢西哈王·佚名

    彼[王]如常敬轮[宝]祭齿舍利,以素馨、瞻波、芬那伽、那伽、黄花、启达奇、红莲、青莲等种种之花,以旃檀、阿伽如等之良香,于样样有种种之芬香、薰香,以糖蜜等,以椰子梓脑、荺酱等之佳药种,以美味之食物、粥、硬食类等之食物,以金

  • 庸闲斋笔记·陈其元

    近代文言笔记集。12卷。陈其元著。有扫叶山房(上海)宣统三年(1911)石印本、申报馆(上海)铅印本、进步书局(上海)石印本;又见《清代笔记丛刊》第7函、《笔记小说大观》第1辑。卷首有同治十三年(1874)俞樾《序》。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