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要第一輯叙
經律論最要者爲第一輯.是爲要中之要.猶呪中之心中心也。可以便讀.可以知概。
凡二十五種.經十一.律三.論十一。經十一者.菩薩舉十.聲聞舉一。菩薩乘有正軌.有
便道.乘乎正軌又有不易之則曰境行果.依此抉擇而得四經。一曰大般若經.二曰
華嚴經.行菩薩行有不易之則一曰因果二曰差别.因果者運用之妙般若盡之.差
别者境界不同華嚴盡之.故般若華嚴者菩薩正軌之行也。三曰楞伽經.古學一百
八句.一切自心所現.今學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知法知義於此廣博.故楞伽經
者菩薩正軌之境也。四曰大涅槃經.我皆令入涅槃而滅度之.此佛出世大事因緣.
********************
對機則四鄔柁南.畢竟則常樂我淨.見性而已又多乎哉.是故大涅槃經者菩薩正
軌之果也。解深密經.境行果三都約其要。菩薩藏經.但約行中因果差别。勝鬘明識.
屬隸楞伽。無量夀經.是方便道。法華則經中之楬櫫者也。聲聞舉一.曰雜阿含.佛言
諸佛世尊具大智力.總攝諸法安處四種鄔柁南中.輾轉傳來是名阿含.傅此四句
是名阿含.瑜伽五分釋雜含多.大小溝通.阿含亦大故也。律三者.地持善戒譯非全
文.是故戒本羯磨.應抉瑜伽爲大乘律。北方小戒.論其圓通僧祗爲最.究其嚴密十
誦爲尤.四分五分及迦葉維.嚴不及十誦.通不及僧祗.是故戒本羯磨唯獨取於十
誦。南方小戒.此土傳來但善見律.錄序而已。論十一者.摩訶衍義創始於龍樹.充量
於無著.合之則相圓.分之則義窒.豈空有之或異.實徧依之各詳。中論談徧計空.辯
中邊論談依他有.中之義備也。大智度論.釋經論中詳一切法.而詳於對小。瑜伽師
地論.宗經論中詳一切法.而詳於自大。龍樹毗曇爲智論.無著毗曇爲集論。是則乘
之事備也。唯識爲入道之體.攝論創始於其先.二十唯識成唯識論昌於其後。因明
********************
爲揀外之用.而理門論者則又基本之作也。毗曇多種.六足爲精.集論爲大乘毗曇
之終.品類足論爲小乘毗曇之始.龍樹無著皆所宗矣。其餘部執.則異部宗輪亦足
知概。此藏要第一輯總略如是也。至於二十五種法義.其亦各有略說.各隨其品目
而發.分之弁各種之首.合之爲提要之匯焉。
********************
猜你喜欢 卷三十七·赜藏主 焚薪卷第一(或曰析薪膏肓)·师会 十一面神咒心经义疏·慧沼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十八·念常 三山来禅师疏语卷中·灯来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三·法藏 十二門論·欧阳竟无 重刻准提净业序·谢于教 爱恩斯坦相对论与唯识论·太虚 毗沙门天王经·佚名 四分律卷第三十三(二分之十二)·佚名 佛说弘道广显三昧经卷第三·佚名 卷二百四十八·佚名 第二則  趙州至道無難·胡兰成 吹万禅师语录卷之十四·吹万广真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