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灌顶随愿往生十方净土经卷第十一

    东晋天竺三藏帛尸梨蜜多罗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鸠尸那竭国娑罗双树间。尔时世尊般涅槃时。十方国土无央数众。天龙八部悉皆悲号叹息。禽兽杂类悉皆如是。来到佛所稽首作礼毕讫却坐。世尊告曰若有疑者今皆当问。正觉灭度多所矜愍。设有问者为究竟说。

  尔时他方国土有一菩萨名曰普广。从座而起稽首作礼。而白佛言四辈弟子。临终之日若已终者。愿欲往生十方国土。修何功德而得往生。

  佛告普广菩萨摩诃萨。汝能愍念四辈弟子及未来世诸众生等。问此愿生因缘之福。汝今谛听吾当为汝而演说之。

  佛告普广菩萨摩诃萨。若四辈弟子若临终时若未终者。愿生东方香林刹者。其佛号曰入精进菩萨。无央数国土庄严。若人临终之日。愿生彼者随愿往生。

  佛告普广菩萨摩诃萨。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临终之日。愿生东南方金林刹者。其佛号曰尽精进菩萨。无央数国土庄严。若人临终愿生彼者随愿往生。

  佛告普广菩萨摩诃萨。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临终之日。愿生南方乐林刹者。其佛号曰不舍乐菩萨。无央数国土庄严。若人命终愿生彼者随愿往生。

  佛告普广菩萨摩诃萨。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临终之日。愿生西南方宝林刹者。其佛号曰上精进菩萨。无央数国土庄严。若临终时愿生彼者随愿往生。

  佛告普广菩萨摩诃萨。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临终之日。愿生西方华林刹者。其佛号曰习精进菩萨。无央数国土庄严。若人临终愿生彼者随愿往生。

  佛告普广菩萨摩诃萨。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临终之日愿生西北方金刚刹者。其佛号曰一乘度菩萨。无央数国土庄严。若人临终愿生彼者随愿往生。

  佛告普广菩萨摩诃萨。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临终之日。愿生北方道林刹者。其佛号曰行精进菩萨。无央数国土庄严。若人临终愿生彼者随愿往生。

  佛告普广菩萨摩诃萨。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临终之日。愿生东北方青莲刹者。其佛号曰悲精进菩萨。无央数国土庄严。若人临终愿生彼者随愿往生。

  佛告普广菩萨摩诃萨。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临终之日。愿生下方水精刹者。其佛号曰净命精进菩萨。无央数国土庄严。若人临终愿生彼者随愿往生。

  佛告普广菩萨摩诃萨。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命终之日。愿生上方欲林刹者。其佛号曰至诚精进菩萨。无央数国土庄严。若人临终愿生彼者随愿往生。

  佛告普广菩萨摩诃萨。若四辈男女临终之日。愿生十方佛刹土者。当洗除身体著鲜洁之衣。烧众名香悬缯幡盖。歌咏三宝读诵尊经。广为病者说因缘。譬喻言辞微妙经义。苦空非身四大假合。形如芭蕉中无有实。又如电光不得久停。故云色不久鲜当归败坏。精诚行道可得度苦。随心所愿无不获果。

  佛又复告普广菩萨摩诃萨。十方妙土通洞无穷不可度量。诸佛如来所居净土。亦复无量不可称数。今我于此大众之中。为诸四辈未来之世像法众生。说是十方诸佛国土及佛名号。不可称说略演少耳。普广菩萨摩诃萨又白佛言。世尊十方佛刹净妙国土有差别不。佛言普广无差别也。普广又白佛言。世尊何故经中赞叹阿弥陀刹。七宝诸树宫殿楼阁。诸愿生者。皆悉随彼心中所欲应念而至。

  佛告普广菩萨摩诃萨。汝不解我意。娑婆世界人多贪浊。信向者少习邪者多。不信正法不能专一。心乱无志实无差别。令诸众生专心有在。是故赞叹彼国土耳。诸往生者悉随彼愿无不获果。

  普广菩萨复白佛言。若四众男女。若命未终若已终者。我今当劝修诸福业。得生十方诸佛刹也。佛言善哉普广菩萨摩诃萨。随意教导十方人也。普广菩萨语四辈言。若人临终未终之日。当为烧香然灯续明。于塔寺中表刹之上。悬命过幡转读尊经竟三七日。所以然者命终之人。在中阴中身如小儿。罪福未定应为修福。愿亡者神使生十方无量刹土。承此功德必得往生。亡者在世若有罪业应堕八难。幡灯功德必得解脱。若善愿应生父母在异方不得疾生。以幡灯功德。皆得疾生无复留难。若得生已。当为人作福德之子。不为邪鬼之所得便种族豪强。是故应修幡灯功德。诸过命者修行福业。至心恳恻应代亡者。悔过众罪罪垢即灭。为亡者修福。如饷远人无不获果。譬如世间犯罪之人。心中思惟望诸亲属。求诸大力救其危厄。今日烧香望得解脱。为亡者称其名号修诸功德。以福德之力缘是解脱亦复如是。径生十方无愿不得。

  普广菩萨又白佛言。若人在世不归三宝不行法戒。若其命终应堕三涂受诸苦痛。其人临终方欲精诚归命三宝。受行法戒悔过罪衅。发露忏谢改更修善。临寿终时闻说经法。善师化导得闻法音。欲终之日生是善心得解脱不。佛言普广菩萨摩诃萨。若有男子善女人等。临终之时得生此心。无不解脱众苦者也。所以者何如人负债依附王者。债主便畏不从求财。此譬亦然天帝放赦阎罗除遣。及诸五官伺候之神。反更恭敬不生恶心。缘此福故不堕恶道解脱厄难。随心所愿皆得往生。

  普广菩萨复白佛言。又有众生不信三宝不行法戒。或时生信或时诽谤。或时父母兄弟亲族。卒得病苦缘此命终。或堕在三涂八难之中。受诸苦恼无有休息。父母兄弟及诸亲族。为其修福为得福不。佛言普广。为此人修福七分之中为获一也。何故尔乎。缘其前世不信道德。故使福德七分获一。若以亡者严身之具。堂宇室宅园林浴池以施三宝。此福最多功德力强。可得拔彼地狱之殃。以是因缘便得解脱。忧苦之患长得度脱。往生十方诸佛净土。

  普广菩萨复白佛言。若四辈男女善解法戒。知身如幻精勤修习行菩提道。未终之时逆修三七。然灯续明悬缯幡盖。请召众僧转读尊经。修诸福业得福多不。佛言普广其福无量不可度量。随心所愿获其果实。普广菩萨白佛言。世尊若四辈男女。若临终时若已过命。是其亡日我今亦劝。造作黄幡悬著刹上。使获福德离八难苦。得生十方诸佛净土。幡盖供养随心所愿至成菩提。幡随风转。破碎都尽至成微尘。风吹幡尘其福无量。幡一转时转轮王位。乃至吹尘小王之位。其报无量。灯四十九照诸幽冥苦痛众生蒙此光明皆得相见。缘此福德拔彼众生悉得休息。

  佛告普广若四辈男女。若行斋戒心当存想。请十方僧。不择善恶持戒毁戒高下之行。到诸塔寺请僧之时。僧次供养无别异想。其福最多无量无边。若值罗汉四道果人及大心者。缘此功德受福无穷。一闻说法可得至道无上涅槃。

  佛告普广及大众人民天龙八部诸鬼神等。各各谛听思惟吾言。我今欲于此大众之中。说那舍长者本昔因缘罪福之事。此大长者居罗阅只国。恒修仁义饥穷乏者。沙门婆罗门诸求索者。悉欲供养无所遗惜。父母大悭无供养心。长者有缘行至他方。晨朝澡洗著衣结束已毕。跪拜父母叉手白言。今有缘事往至他方。有少财物分为三分。一分供养供给父母。一分珍宝施诸沙门及贫之者。余有一分自欲持行。父母言受。于儿行后修诸福德。若有人来从求索者悉当施与。于是长者便辞父母远至他方。如是去后父母邪见无念子心。沙门婆罗门及贫乏者往从乞丐。悭贪邪见无施与心。子行去后。若干日数应还到舍。父母计其应还归家。往到市所。取猪羊骨头蹄膏血。果蓏杂谷持散家中。那舍长者从远方还。见其父母欢喜无量。接足礼拜问讯起居。父母亦复欢喜踊跃语那舍言。我于汝行后为汝设福。沙门婆罗门国中孤老贫穷乞者。以汝财物悉施与之。儿闻设福布施贫乏心大欢喜。又语儿言我亦复请诸沙门设福始竟。今日家中草秽狼藉犹未扫除。儿见狼藉相貌如是。信其父母为设福德。倍复欢喜踊跃无量。久后之间父母衰老。得诸病苦便即命终。那舍即便殡殓尸骸。安厝粗毕。从父母命终转读尊经。烧香礼拜歌咏赞叹无一时废。竟于三七经声不绝。作是思惟我父母在世。极忧念我多修福德。今我又复请诸圣众。想我父母缘此功德故。应往生十方刹土。供养恭敬面见诸佛。

  于是那舍忽得重病。奄便欲死唯心上暖。家中大小未便殡敛。至七日后乃得苏解。家中问言那舍长者病苦如是。本死今苏从何而来。长者那舍语其家言。我数日来。善神将我。示以福堂无极之乐。又到地狱靡不经历。眼中所睹唯苦痛耳。今我又见饿鬼住处。所生父母在中受苦。见我来看悲号懊恼。欲求免脱不能得出。我思父母在世之时。大修福德意谓生天。而更堕在饿鬼狱中受诸苦恼。那舍长者说此语已。向其家中懊恼流泪。我今家中当作何方功德之力。拔我父母使得解脱。那舍长者又自思惟。我父母昔病苦之时。大修福德欲终未终。及命终已然灯续明。转经行道斋戒一心。乃至三七未曾懈废。而今父母而更生此罪苦地狱。必当有意便问亲族及诸耆宿。耆宿答言我不了此深妙之事。可往咨问佛世尊也。于是长者便往到佛所。头面作礼胡跪合掌。而白佛言欲有启请。唯愿世尊慈愍不怪。佛言便说。长者那舍说向因缘。父母在世常修福德。及命终后为供三七至安厝毕。谓言生天而更堕在地狱中。已问耆宿耆宿不了。今故问佛为我决疑。缘我重病奄便欲死。七日乃苏。善神将我经历地狱靡不周遍。以是因缘得见父母在苦剧地。修福如此而更堕罪。不解所以今故问佛。唯愿世尊解释我疑。修何福业令我父母。解脱厄难不遭苦患。悉得生天封受自然。快乐无极得涅槃道。

  佛语长者汝一心谛听我之所说。汝前欲行往至他方。留财宝物与汝父母。令汝父母修诸福德。父母邪见欺诳于汝。实不修福妄言为作修诸福缘。以悭贪故堕彼地狱。长者闻佛神口所说。疑惑永除作如是言。是我之过非父母咎。即于佛前代其父母。悔过此罪悭贪之殃。长者父母于彼地狱小得休息。

  佛语长者今我借汝天眼。使汝得见父母。休息长者于是承佛。威神见其父母皆得。休息那舍长者又白佛言今者又当作何福业使我父母解。脱彼苦。佛语长者今请诸圣众。安居三月行道欲竟。可还家中作百味饮食之具种种甘美。以好净器盛持供养。及好衣服种种华香。金银珍宝杂碎供具以施于僧。令汝得福使汝父母解脱此难。不复更受饿鬼形也。

  长者那舍即如佛言。还家供办不违尊教作供养已。缘此生天封受自然无为快乐。汝今欲见汝父母所生宫殿处不。今更以威神。令汝得见不复受苦。长者承佛威神之力。见其父母生在天上。诸天娱乐自在随意无复挂碍。佛告那舍罪福如是不可不慎。如长者眼所见心所开。故言自作自得非天与人。如长者父母。虽在饿鬼其罪小轻。一切饿鬼受罪甚重不可具说。长者父母其罪轻者。有小福德扶接使尔。长者修福竟于三七日。于诸饿鬼受罪轻也。所以然者前章中言。若人在世不识三宝。不修斋戒无善师教。过命已后兄弟父母。亲属知识为其修福。七分之中为获一也。是故长者父母有罪。虽在地狱饿鬼之中。受罪轻者缘修福故七分获一。今修福德供养众僧。以是因缘解脱众难故得生天。

  佛告普广菩萨摩诃萨。若人未终临终之日。若已终竟又是终日。父母亲族知识朋友。为命终者修诸福业。斋戒一心洗浴身体著鲜洁之衣。一心礼敬十方诸佛。又当称扬十方佛号。别以华香供养诸佛。可得解脱忧苦之患。得升天上证泥洹道。

  佛告普广菩萨摩诃萨。若未终时礼拜十方诸佛。命终之人所生之处常得值佛。千劫万劫亿万劫数。重罪之殃无不得脱。亦复当为说是灌顶无上章句。三世诸佛天中之天各皆顺本。三世如来说是无上总持章句。普广菩萨摩诃萨。汝当谛听我今为汝。及一切众生诸病苦者。若其临终若已终竟复是终日。闻此章句。所生之处当得见佛。不堕八难远于恶道。于是世尊在大众中。宣说诸佛无上章句。即作偈颂而说之曰。

  波利富楼那  遮利三慢陀

  达舍尼罗佉  摩诃毗罗诃

  伽帝三慢陀  毗陀摩伽帝

  摩诃伽利波  波帝婆弥陀

  娑婆娄伽提  修钵利富那

  阿利那达摩  摩诃毗波提

  帝利毗波伽  修勒波僧祇

  醯帝三博叉  摩诃三慢陀

  阿陀摩罗尼  阿利摩罗多

  毗鼓三慢陀  达尼佉罗陀

 

  佛语普广菩萨摩诃萨。是为灌顶无上章句。必定不二。解除亡者无量罪厄。令过命者得生天上。随心所愿往生十方。此大章句真实之言。在所生处常见十方微妙净土。若在世时应当受持如是章句。斋戒一心为过命者。七日七夜受持八禁长斋菜食。礼敬十方诸佛世尊。当发大誓愿我获得僧那僧涅。诸众生辈使向无上正真大道。

  尔时世尊说是语已。告诸大众善男子善女人等。及天龙八部一切鬼神。汝等众辈。闻说十方净佛国土。复闻说是那舍长者因缘罪福。生信心不。

  普广菩萨复从坐起。白世尊言。说是十方诸佛净土无量功德庄严快乐。复得闻是那舍因缘。世尊又说众事因缘。甚善心大欢喜踊跃无量。世尊说是多所利益。后世众生缘此解脱以为轨则。不复贪吝资生之物。闻此经言但生施心无所爱惜。随意施与贫乏使足。国土丰饶施心平等。如是渐渐积功累德悉成佛道。

  普广菩萨摩诃萨又白佛言。若四辈男女欲修学是愿生净土灌顶经典。有几事行得此经法。佛言普广有十二事。可得修学是经典也。一者不信九十五种邪见之道。二者坚持禁戒至终不犯。三者勤学禅定教未学者。四者忍辱不嗔见恶不恼。五者常乐布施愍念孤老。六者常勤精进昼夜不懈。七者若行来出入朝拜塔像。及诸尊长然后舍去。八者合集众人为作唱导普得信心。九者不贪世荣衣服伎乐资生之物。常好苦行依四依法。十者行此法时无所悕望。但欲利益诸众生辈。不于其中悕人利养。十一者至终不谄邪命自活。十二者行此经时不择富贵豪乐之人。贫苦求者等心看之无有异想。是为十二正化之事。时普广闻此心大欢喜。我当奉行至终不犯。

  佛说经竟。是诸大众无不欢喜。阿难因从坐起。演说法竟当何名之。佛语阿难此经名为普广所问十方净土随愿往生。亦名那舍罪福因缘。又名灌顶无上章句。佛说是经已。四众人民天龙八部。闻佛所说作礼奉行。

  灌顶经卷第十一

猜你喜欢
  华严七字经题法界观三十门颂卷上·本嵩
  松隱唯菴然和尚語錄後序·德然
  福盖正行所集经 第五卷·龙树
  三宜禪師語錄目次·明盂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四·佚名
  卷中·佚名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念常
  答张子韶侍郎书·大慧宗杲
  广释菩提心论卷第三·佚名
  卷八十三·佚名
  金刚錍显性录卷第四·智圆
  梵行品第十六·欧阳竟无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二卷·圆照
  净土五会念佛诵经观行仪卷下·法照
  佛说赖吒和罗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二折·王仲文

    (正旦上,云)媳妇儿去了半月也,再没一个消息,怎生得个人去接他回家也好。(卜儿上,云)转过隅头,抹过屋角,此间便是杨家门首。我自入去。(见科,云)亲家母,好么,好么?(正旦云)亲家母,多时不见。(卜儿云)亲家母怎生失信?自从说着我

  • ●雌木兰·沈泰

    (山阴文长徐渭编公安中郎袁宏道评西湖仲修胡、潜邹生姚学孟阅) △第一出 (〔旦扮木兰女上〕妾身姓花名木兰,祖上在西汉时,以六郡良家子,世住河北魏郡。俺父亲名弧字桑之,平生好武能文,旧时也做一个有名的千夫长。娶过俺母亲贾

  • 列传第二十六 太宗诸子·刘昫

    ○恆山王承乾 楚王宽 吴王恪  子成王千里 孙信安王祎 濮王泰庶人祐 蜀王愔 蒋王恽 越王贞  子琅邪王冲 纪王慎 江王嚣 代王简赵王福曹王明 太宗十四子:文德皇后生高宗大帝、恆山王承乾、濮王泰,杨妃生吴王

  • 唐臣传第十二·欧阳修

    ○郭崇韬郭崇韬,代州雁门人也,为河东教练使。为人明敏,能应对,以材干见称。庄宗为晋王,孟知祥为中门使,崇韬为副使。中门之职,参管机要,先时,吴珙、张虔厚等皆以中门使相继获罪。知祥惧,求外任,庄宗曰:“公欲避事,当举可代公者。”

  • 卷六十五·表第三·公主表·脱脱

        ◎公主表   《鬏》之法,王姬下嫁书于策,以鲁公司之国为之婚主故尔。古者,妇讳不出门,内言不出梱。公主悉列于《传》,非礼也。然辽国专任外戚,公主多见《纪》、《传》间,不得不表见之。礼,男女异长,不当与皇子

  • 卷上·李肇

    元鲁山自乳兄子,数日,两乳湩流,兄子能食,其乳方止。崔颢有美名,李邕欲一见,开馆待这。及颢至,献文,首章曰:“十五嫁王昌。”邕叱起曰:“小子无礼!”乃不接之。玄宗令张燕公撰《华岳碑》,首四句或云一行禅师所

  • ◎礼十三(军礼)·徐天麟

    ○亲征汉五年十二月,围羽垓下。(刘项战争本末具高纪,不详录。)七月燕王臧荼反,上自将征之,九月虏荼。利几反,上自击破之。七年十月,上自将击韩王信于铜鞮,斩其将,信亡走匈奴,与其将曼邱臣王黄,共立故赵后赵利为王,收信散兵,与凶奴共

  • 一五一四 军机大臣庆桂等奏酌议续办四库全书事宜情形折·佚名

    一五一四 军机大臣庆桂等奏酌议续办四库全书事宜情形折嘉庆八年四月二十日臣庆桂等跪奏,为酌议续办书籍大概事宜,先行具奏,仰祈圣鉴事。窃照本月初二日钦奉谕旨,以高宗纯皇帝圣制诗四集以后、文自二集以后及钦定续办各书

  • 一四九九 军机大臣奏呈纪昀等补写文源阁《盐铁论》缺篇并文津阁本漏写情形片·佚名

    一四九九 军机大臣奏呈纪昀等补写文源阁《盐铁论》缺篇并文津阁本漏写情形片乾隆五十九年五月初八日前发下文源阁四库全书内,汉桓宽《盐铁论》六册,缺写卷末《杂论》一篇,业将原校官等照例议处外,兹据纪昀等补行缮写,谨将

  • 九九五 续办缮写四库全书处为移取分校事致典籍厅移会·佚名

    九九五 续办缮写四库全书处为移取分校事致典籍厅移会乾隆四十八年九月初八日续办缮写四库全书处为移取事。照得本馆续缮四库全书三分,所有分校人员不敷派校,前经续取在案。查贵衙门现在额外行走人员未经兼馆者尚多,亦应

  • 十二、我爱鸟而恶狗①·林语堂

    ①原题为《买鸟》。我爱鸟而恶狗。这并不是我的怪癖,是因为我是个中国人。我自自然然地有这种脾气,正和所有的中国人一样。因为中国人喜欢鸟,可是要是你对他们谈到爱狗的事,他们便会问你道,"你讲甚么话?"我永远不明白为什么

  • 卷三·陈骙

    钦定四库全书南宋馆阁録卷三     宋 陈騤 撰储藏秘书省初复士庶始有以家藏国史实録宝训会要等书来献者国有大礼大事于兹有考焉【见程俱麟台故事後序按中兴会要绍兴元年三月十八日进士何克忠上太祖皇帝实録国朝

  • 文公(元年~十八年)·公羊高

    文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三月癸亥朔,日有食之。天王使叔服来会葬。其言来会葬何?会葬礼也。夏四月丁巳,葬我君僖公。天王使毛伯来锡公命。锡者何?赐也。命者何?加我服也。晋侯伐卫。叔孙得臣如京师。卫人伐晋。秋,公孙敖会

  • 卷四十四 丧大记第二十二·郑玄

    (陆曰:“郑云‘以其记人君以下始死、小敛、大敛、殡葬之大事’,故以《大记》为名。”)[疏]正义曰:案郑《目录》云:“名曰《丧大记》者,以其记人君以下始死、小敛、大敛、殡葬之事,此于《别录》属《丧服》。”《丧大记》者,刘元

  • 卷四·沈棐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比事卷四     宋 沈棐 撰鲁成公事晋背齐宣公委身事齐遂免侵伐及成公即位元年臧孙许及晋侯盟始背齐即晋齐由是致怨於鲁故二年春齐侯伐我北鄙鲁始坚晋之好免齐之难故是年因郤克憾齐四卿请於晋师

  • 卷二百三十六·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五十五善现,大慈清净故真如清净。真如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大慈清净。若真如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大慈清净故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

  • 卷五十三(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月藏分第十二咒轮护持品第十五尔时世尊,复告四天王言:我今与汝大力雄猛不可害轮大明咒句。如是咒句。过去亿百千万诸佛之所演说。汝若持此大力雄猛不可害轮大明咒句。一切诸魔及魔眷属尚不敢近何能触尧。尔时世尊,作是

  • 卷第七·佚名

    补续高僧传卷第七 明吴郡华山寺沙门 明河 撰 习禅篇 宋 大阳玄传 大阳禅师警玄。江夏张氏子也。其先盖金陵人。仲父为沙门。号智通。住金陵崇孝寺。师往依之。年十九为大僧。听圆觉。即能辩屈讲者。讲者叹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