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

钦定四库全书

南宋馆阁録卷三     宋 陈騤 撰

储藏

秘书省初复士庶始有以家藏国史实録宝训会要等书来献者国有大礼大事于兹有考焉【见程俱麟台故事後序按中兴会要绍兴元年三月十八日进士何克忠上太祖皇帝实録国朝宝训名臣列传六月十六日故金吾上将军张楙妻王氏以家藏六朝实録会要国史志等书来上诏付秘书省】绍兴元年四月十四日诏秘阁书除供禁中外并不许本省官及诸处关借虽奉特旨亦不许关借二年四月诏分经史子集四库仍分官日校【权秘书少监王昂言本省承节次降下御府书籍四百九十二种今又有曾旼家藏书二千六百七十八卷未经校正欲依故例分库拨充秘阁专人各行主管置进账簿库牌经日校二十一板于卷尾亲书臣某校讫字置课程每月结押旬申本省照会遇入伏传宣住校内有损坏脱落大段错谬不堪批凿者许将别本参考重行补写所有进账簿纸并装背物料等及校书朱红雌黄纸札故从本省遇合用报户部下左藏库支供诏可】十三年七月九日诏求遗书【诏曰国家用武开基右文致治自削平于僭伪悉收籍其图书列圣相承明诏屡下广行访募法汉氏之前规精校遗亡按开元之旧目大辟献书之路明张立赏之科简编用出于四方卷帙遂充于三馆藏书之盛视古为多艰难以来散失无在朕虽处干戈之际不忘典籍之求虽下令于再三十不得其四五今幸臻于休息宜益广于捜寻夫监司縂一路之权郡守寄千里之重各谕所部悉上送官苟多献于  当优加于褒赏】十四年五月七日秘书郎张阐言本省年例入夏暴晒书籍自五月一日为始至七月一日止从之【见中兴会要】五月二十八日诏秘书省复置补写所【馆阁録熙寜七年置补写所抄写求访到书籍书写讫送三馆秘阁至是秘书郎张阐以馆阁成请复置书写校勘黄本书籍也】十六年诏书籍尚未备可立赏格行下【按此条原本误列在前十四年之上今移正】二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诏秘书省书籍除本省官关请就省校勘外依旧制并不许诸处借出长贰常切觉察【已上见中兴会要】乾道二年十月摹勒御制御书光尧夀圣太上皇帝圣政序上石【是年闰九月二十九日进高宗皇帝圣政十月三日孝宗皇帝亲制序文仍书赐提举编类圣政事蒋芾芾请以宸翰勒之秘府制曰可芾等恭跋於後】

校雠式【绍兴六年六月史馆修撰范冲秘书少监吴表臣参定】诸字有误者以雌黄涂讫别书或多字以雌黄圈之少者于字侧添入或字侧不容注者即用朱圈仍於本行上下空纸上标写倒置於两字间书一字诸点语断处以侧为正其有人名地名物名等合细分者即於中间细点诸点发字本处注释有音者即以朱抹出仍点发其无音而别经传子史音同有可参照者亦行点发或字有分明如传记之传【柱恋切】为邮传之传【林恋切】又为传习之传【重缘切】断絶之断【徒玩切】为断絶之断【都管切】又为决断之断【都玩切】轻重之重【直陇切】为再重之重【储用切】又为重叠之重【传容切】春夏之夏【亥驾切】为华夏之夏【亥雅切】远近之近【巨谨切】为附近之近【巨靳切】之类虽本处无音亦便行点发点有差误却行改正即以雌黄盖朱点应黄点处并不为点点校讫每册末各书臣某校正所校书每校一部了毕即旋申尚书省

秘阁诸库书目【在道山堂如遇省官亲开检閲即时书名封锁着庭亦如之】秘阁御札六百七轴三十五册五道太上皇帝圣政六十一册日历一千二册【并藏阁上】经史子集四类一万三千五百六卷三千九百五十八册【分四库在东西廊旧制秘阁书用蘖黄纸栏界书写用黄绫一様装背碧绫面签黄绢垂签编排成帙及用黄罗夹复檀香字号牌子入柜安顿黄纸幷装禠物料等并杂买务收买】御前书经史子集四类二千五百二卷六百十四册【附秘阁东西库】四库书经史子集二万三千五百八十三卷六千五百十二册续捜访库经史子集二万三千一百四十五卷七千四百五十六册诸州印板书六千九十八卷一千七百二十一册

御容四百六十七轴

图画 御画十四轴一册人物百七十三轴一册鬼神二百一轴畜兽百十八轴山水窠石百四十四轴花竹翎毛二百五十轴屋木十一轴

名贤墨蹟一百二十六轴一册

古器四百十八砚七十五琴七

碑刻 太上皇帝御书右文之殿【一座】秘阁【一座 按前省舍门秘阁石刻载在西廊而此复列于东厢前後互异疑有错误】琴赋【六段】文赋【九段】千文【三段】神女赋【四段】舞赋【三段】古意【三段】史节【二段】养生论【二段】登楼赋【二段】高唐赋【三段已上在秘阁东厢】史集帖【八段】乐毅论【一段】五色章【一段】跋四生图【一段】锦里诗【一段】今上皇帝御书光尧夀圣太上皇帝圣政序【一座】用人论【一座】春赋【一座已上皆在秘阁西厢】宰辅三馆题名【一座】馆阁续题名【二座】道山【唐李阳氷篆山南东道着作佐郎黄钧掇二字刻之已上在道山堂】石渠【吴说隶书二字在石渠之南】着作之庭【礼部侍郎胡铨隶书大理寺丞虞似良刻】淳熙四年进实録题名【校书郎胡晋臣书已上在捜访库】羣玉题名一【中书舍人范成大隶在东廊拜阁待班所】进日历题名一【校书郎石起宗书】米芾帖【十八段在碑石库】暴书会题名【绍兴十六年七月十七年七月二十九年七月三十年八月已上在东廊拜阁待班所绍兴十四年八月十五年七月二十六年九月二十七年八月二十八年八月已上皆在西廊拜阁待班所】

猜你喜欢
  卷三十七·志第七·地理志一·脱脱
  雍正上谕 吕留良怎么得罪了圣祖皇帝在天之灵,而落致·雍正
  第五回 策淮南严可求除逆 战蓟北刘守光杀兄·蔡东藩
  ●卷七·陶宗仪
  建康实録卷八·许嵩
  卷二十九·朱轼
  索虏传·沈约
  杨约传·李延寿
  卷之四十五  三朝聖諭錄上(明)楊士奇 撰·邓士龙
  周文君免工师籍·佚名
  卷十·赵汝愚
  卷五十一·佚名
  第一章 时代、故乡、家世·李宗仁
  职官一七·徐松
  三十三年(上)·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五出 密筹·李渔

    〖凤凰阁去尾〗(生冠带,引众上)盘根错节,利器偏遭磨折。生平绝少皱眉时,此际偏教愁绝。下官袁滢,自从行兵以来,屡奏肤功,数平大难。临危不作愀然之色,赴义偏多慷慨之容。谁想来到此间,忽遭奇变。那女寇的猖獗,虽是可忧,若肯竭力支

  • 卷四百八十五·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八十五蚊蝇类五言古蚊蟆          【唐】白居易巴徼炎毒早二月蟆蚊生呕肤拂不去绕耳薨薨声斯物颇微细中人初甚轻如有肤受谮久则疮痏成痏成无奈何所要防其萌麽虫何足道

  • 满田牵郭传第二十六·陈寿

    满宠字伯宁,山阳昌邑人也。年十八,为郡督邮。时郡内李朔等各拥部曲,害于平民,太守使宠纠焉。朔等请罪,不复钞略。守高平令。县人张苞为郡督邮,贪秽受取,干乱吏政。宠因其来在传舍,率吏卒出收之,诘责所犯,即日考竟,遂弃官归。太祖

  • 卷四百一十一·列传第一百七十·脱脱

        汤璹 蒋重珍 牟子才 朱貔孙 欧阳守道   汤璹,字君宝,浏阳人。淳熙十四年进士,调德安府学教授,转三省枢密院架阁,迁国子博士。时召朱熹为侍讲,未几辞归,朝廷从其请,予祠。璹上疏言:"熹以正学为讲官,四方颙望其

  • 第三节 英国·老舍

    二十七岁,我上了英国。为了自己,我给六十多岁的老母以第二次打击。在她七十大寿的那一天,我还远在异域。那天,据姐姐们后来告诉我,老太太只喝了两口酒,很早的便睡下。她想念她的幼子,而不便说出来。一、头一天那时候(一晃几十

  • 卷之四百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一四六三 江西巡抚陈淮奏各属续收应毁书籍情形片·佚名

    一四六三 江西巡抚陈淮奏各属续收应毁书籍情形片乾隆五十七年十一月初六日臣陈淮跪奏: 再,查江西省设局收缴违碍书籍,历经前抚臣奏明解毁在案。兹乾隆五十七年分各属续收原禁应毁书十六种,计五十四本,俱发局员详查,由藩司

  • 九六六 谕苏州织造四德查明《通鉴纲目续编》板片刷印存贮情形·佚名

    九六六 谕苏州织造四德查明《通鉴纲目续编》板片刷印存贮情形乾隆四十八年三月二十二日乾隆四十八年三月二十二日奉上谕:昨据闵鹗元覆奏《通鉴纲目续编》系宋荦在江苏巡抚任内校刊,其板片交织造衙门存贮,现在委员解京等

  • 卷之六十四·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六十四 传第四十八 扎萨克多罗贝勒卓特巴列传【今袭镇国公】 卓特巴喀尔喀部人姓博尔济吉特扎萨克图汗格埒克延丕勒族祖父乌巴岱为赉瑚尔汗次子号达尔玛什哩珲台吉子二长

  • 第三章 紫禁城内外 一 袁世凯时代·溥仪

    紫禁城中的早晨,有时可以遇到一种奇异的现象,处于深宫但能听到远远的市声。有很清晰的小贩叫卖声,有木轮大车的隆隆声,有时还听到大兵的唱歌声。太监们把这现象叫做“响城”。离开紫禁城以后,我常常回忆起这个

  • 卷二百九上·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九上 朱批杨永斌奏摺 雍正八年二月二十四日湖南布政使【臣】杨永斌谨 奏爲恭谢 天恩敬请 圣训事窃【臣】天末庸才至微极陋由顺天府大城

  • 六年·

    (庚申)六年大明弘治十三年春正月1月1日○朔丙辰,傳曰:「水紬三十匹入內。」○王進宴于兩大妃殿,仍御仁政殿,行會禮宴。○平安道成川地震。1月4日○己未,內禁衛金彦謙前爲山羊會權管,領軍偵賊被虜,至是刷還。承政院啓:「彦謙身爲

  • 景公信用谗佞赏罚失中晏子谏第八·晏婴

    景公信用谗佞,赏无功,罚不辜,晏子谏曰:“臣闻明君望圣人而信其教,不闻听谗佞以诛赏。今与左右相悦颂也,曰:‘比死者勉为乐乎!吾安能为仁而愈黥民耳矣!’故内宠之妾,迫夺于国,外宠之臣,矫夺于鄙,执法之吏,并荷百姓。民愁苦约病,而奸驱

  • 卷第二十六·李遵勖

    天圣广灯录卷第二十六   [宋碑]益州灵庆院海渊禅师有僧问。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 师云。石人抚掌歌三曲。木马嘶时满归路 进云。恁么则芭蕉儿孙。天彭嫡子 师云。莫乱道。问。如何是新繁境

  • 金刚萨埵说频那夜迦天成就仪轨经卷第一·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尔时金刚萨埵。说此最上第一仪轨。能于一切众生。作种种成就利益之事。乃至息灾增益敬爱调伏等无不成就。于意云何。此大金刚萨埵秘要法门。有大威德。志心依法必

  • 宋朝事实类苑·江少虞

    又称《事实类苑》、《宋朝类要》。类书。南宋江少虞辑。63卷。少虞字虞仲,衢州常山(今属浙江)人。政和进士,调天台学官,历任建、饶、吉三州太守。因见北宋朝野事迹散见于诸家记录者甚多,然零散不联贯,难于稽考。遂采辑稗乘

  • 诗格·王昌龄

    唐代诗论著作。原署王昌龄著。又名《王少伯诗格》。书中分诗为“十七势”,即17种结构体例。讲诗的“入作”、即“言题目意”,并有例诗为说明,探讨了诗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及写景与情意表达的关系,注重写景为“入作”服务

  • 无能胜大明心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成就一切吉祥事业,消除众罪,寿命延长,远离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