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无二平等最上瑜伽大教王经卷第二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

    无二平等最胜大仪轨王真实摄部三摩地分第三

  尔时金刚手菩萨大秘密主。复入一切如来妙月曼拏罗。而复以自身相。现大毗卢遮那佛相。安住法界大曼拏罗中。如是安住已。还复自相。说真实摄部三摩地法门。

  当想清净大乳海  最上四宝所庄严

  优钵罗华现海中  谛心想彼大明字

  智部曼拏罗相应  此观想法复最上

  从忿怒相而出生  相应光明善观照

  即彼光明遍一切  想现金刚萨埵相

  依法复观自影像  亦于光明中安住

  此名摄部三昧金刚法门。本部大明曰。

  唵(引一句)萨哩嚩(二合)怛他(引)誐多(二)僧屹啰(二合)贺倪也(二合引)那莎婆(引)嚩(引)怛摩(二合)酤[亢*欠](三)

  此大明王。从本部仪轨王出生。依本部仪轨观想。此中自影像者谓吽字相。一切观想法当依此而想。彼如是法仪皆吽字出生。此字微妙不可思议。于一刹那中出生诸贤圣。从自影像等现平等光明。自心种子成曼拏罗。彼心正思惟即诸法相应。彼文字相即法智相。是故如理相应观想。此名一切如来三昧金刚法门。

  依法五处若相应  观想五钴金刚杵

  从彼大明文字生  观想金刚萨埵相

  依法出现大光明  普遍佛刹而照耀

  此名金刚手最上子法门。

  自相金刚手相应  即想金刚手幖帜

  当知诸佛影像生  广大光明照世间

  此名自影像智法门。

  自心金刚手相应  焰鬘炽盛所庄严

  从菩提心而出生  广大光明照世间

  此名自相利法门。

  想此佛刹现光明  焰鬘普遍而照耀

  从自相想金刚钩  依自影像而安布

  依法钩召诸如来  一切来入光明中

  此名一切如来主法门。

  于自影像众相应  想彼大明诸文字

  依法出现大光明  观想金刚萨埵相

  菩提心生自影像  定心观想真实理

  由观真实理相应  一切魔怨皆破散

  若有一切魔怨起  作诸忿怒怖畏事

  当想菩提心出生  广于世界现变化

  想日轮中现自相  广大利光所庄严

  由是出生诸仪法  羯磨金刚妙清净

  诸法本从相应生  而善安住坚固心

  如理宣说诸法仪  本来相应自平等

  优钵罗华中现相  种种色光而普遍

  一切贤圣相相应  如是应当最上观

  遍三界中大明句  乃至虚空曼拏罗

  皆从诸佛影像生  白色光明妙清净

  清净妙月曼拏罗  于中依法而观想

  没捺誐啰相相应  依法应常如是观

  想于[巾*(穴/登)]像亦如是  金刚萨埵光明照

  自影像光极炽然  摩摩枳等庄严相

  又想金刚萨埵生  广诸世界变化事

  一一坚固智所现  忿怒相应而谛观

  依法出现大光明  与自影像光明合

  是故日曼拏罗中  智观自相而无碍

  想五钴大金刚杵  广于世界现变化

  忿怒影像所出生  本部大明字庄严

  依法观想大轮相  于其轮中想佛身

  相应光明而普遍  如是名为相应观

  此名金刚自性法门。

  复于轮中想自身  宝剑庄严光相现

  菩提心即光明鬘  普遍出现神通相

  次于心想妙莲华  梵光炽盛而严饰

  从菩提心所出生  大明文字广安布

  优钵罗华想心现  有种种色妙光明

  依法安住菩提心  定中观想大明字

  又想于自心出现  微妙帝青大光明

  大智相应所出生  于中观想佛影像

  又复想自影像中  现诸微妙炽盛光

  于心想现文字相  彼文字中观影像

  此名坚固智法门。

  又当观想一肘量  最上微妙曼拏罗

  中想自影像文字  金刚焰光而普遍

  又当观想一肘量  最上大智曼拏罗

  中想自影像出生  定中持念大明句

  又当观想一肘量  清净日轮曼拏罗

  中想金刚手出生  定中持念大明句

  又当观想一肘量  成就羯磨曼拏罗

  中想降伏诸魔怨  定中持念大明句

  又想一多罗树量  最上大智曼拏罗

  于中观想自影像  即成毗卢遮那佛

  又想莲华曼拏罗  其量等一多罗树

  想自影像于中现  左右复观诸佛相

  又想微妙曼拏罗  其量等一俱卢舍

  想自影像于中现  普遍世界现变化

  此名金刚大士法门。

  又想净月曼拏罗  其量等一俱卢舍

  想佛影像于中现  左右逾始多安布

  应当想彼逾始多  常现五种妙光明

  光中复现悦意华  种种微妙香云等

  如是最上供养具  观想供养诸如来

  此名金刚眼法门。

  依法观想逾始多  其相黄色妙庄严

  佛座周匝各安布  想从相应而出生

  如彼出生如所作  观想金刚萨埵相

  金刚萨埵出生故  依彼部法而观想

  又想一俱卢舍量  大智微妙曼拏罗

  自他影像悉相应  谛心观想于中现

  自依最上金刚法  应观五色分五相

  白色当知大智部  黑色表真实摄部

  红色名为莲华部  黄色是名迦摩部

  左噜妙色为最上  众庄严中表庄严

  妙色开敷大莲华  即自金刚所作事

  此名金刚大秘密主法门。

  如是相应秘密法  不相应者勿表示

  自相若住坚固门  乃至他法亦成就

  作此相应观想者  想现逾始多身相

  妙色最上众庄严  见应爱乐勿生怖

  又想金刚萨埵相  满此佛刹而遍现

  诸佛影像坚固事  大金刚法而普摄

  此名三金刚破法门。

    无二平等最胜大仪轨王法部三摩地分第四

  尔时金刚手大执金刚者复说法部三摩地法门。

  一切所作依此说  大曼拏罗即相应

  此中如是依法仪  法部成就当观想

  取相分别应舍离  乃住诸法相应相

  一切相应观想门  法部大明如是称

  唵(引一句)萨哩嚩(二合)怛他(引)誐多(二)达哩摩(二合)倪也(二合引)那莎婆(引)嚩(引)怛摩(二合)酤[亢*欠](三)

  此明依法想念诵  大三昧邪即相应

  从一切性所出生  此中非性非无性

  此名观自在法门。

  当想清净妙莲华  是华以表贪清净

  清净即成曼拏罗  自清净相想中现

  又想大明王出生  广大炽盛光明聚

  彼焰光明悉周遍  光中想现观自在

  此复名观自在法门。

  自相想现月轮中  种种色光而周遍

  其光一切悉照明  乃至遍满虚空界

  次当于其自心中  观想最胜大明相

  自相观想彼相应  即诸佛智所庄严

  又想法曼拏罗中  出现明王最胜相

  从观自在所出生  广于世界现变化

  又于法曼拏罗中  谛心观想观自在

  彼从金刚萨埵生  广于世界现变化

  此名普贤法门。

  又于法曼拏罗中  想现最胜观自在

  金刚萨埵真实生  五处相应依法观

  此复名观自在法门。

  复次于心想微妙  最上大法曼拏罗

  从净莲华所出生  诸变化事如应现

  又复于心想微妙  无垢大法曼拏罗

  中现妙色净莲华  华中谛想诸佛相

  又于自心当谛想  最上大法曼拏罗

  于中想现观自在  是即观想五佛相

  又于脐轮当谛想  最上大法曼拏罗

  于中想现观自在  是即观想五佛相

  于法曼拏罗中想  自相等一多罗树

  想从自相所出生  曼拏罗中诸仪法

  其所出生诸仪法  广作一切供养事

  此名持莲华法门。

  又想大法曼拏罗  其量等一俱卢舍

  于中谛心想自身  是即观自在身相

  又想莲华曼拏罗  其量等一俱卢舍

  左右想现逾始多  以诸印作供养事

  自心曼拏罗相应  即法曼拏罗观想

  普遍一切世界中  广现供养诸仪轨

  自心曼拏罗相应  即想大轮曼拏罗

  依日曼拏罗仪轨  想自影像入其中

  顶上观想大明字  乃至虚空无过越

  观想五种妙莲华  莲华无垢光明现

  应当依法而了知  中方观想自影像

  东方想于佛影像  从是出生而观想

  南方即彼摄部等  所作平等而相应

  西方最上法所作  北方迦摩部出生

  金刚轮于智部用  金刚剑用法部中

  金刚杵作摄部法  三叉通彼三部仪

  当知遍满虚空界  随彼诸部所作法

  皆从圣剑金刚杵  最上法等所出生

  迦摩焰光极炽盛  乃至广大遍法界

  从金刚杵三叉生  于自影像不破坏

  自心曼拏罗相应  当知即于智部转

  大智曼拏罗相应  当知即于摄部转

  妙法曼拏罗相应  当知即于法部转

  妙月曼拏罗相应  即于迦摩部中转

  日轮曼拏罗相应  当于一切部中转

  此复名持莲华法门。

    无二平等最胜大仪轨王迦摩部三摩地分第五

  尔时金刚手大执金刚者。以一切如来大金刚杵。安于智部等诸秘密部中。入彼大智相应曼拏罗。建立所作事。于其大曼拏罗中。安自影像相及诸佛菩萨贤圣等相。依法相应已。即说迦摩部三摩地法门。

  一切所作依此说  大曼拏罗即相应

  依法想者得成就  异此而观非观想

  所有迦摩部法仪  本部大明如是称

  唵(引一句)萨哩嚩(二合)怛他(引)誐多(二)迦(引)野倪也(二合引)那莎婆(引)嚩(引)怛摩(二合)酤[亢*欠](三)

  如是微妙大明句  于法平等而相应

  从大莲华所出生  清净光明悉周遍

  依此法想曼拏罗  于中复想自影像

  迦摩焰光影像生  广于世界现变化

  自相迦摩法相应  乃至虚空无过越

  梵王影像所出生  种种焰光普严饰

  从迦摩焰生影像  广于世界现变化

  如是一一依法仪  三种影像当观想

  此名迦摩焰光法门。

  又当观想妙莲华  纵广可其一肘量

  于莲华中想光明  梵王影像光中现

  又当观想大莲华  最上一百八肘量

  从迦摩焰影像生  观想三佛影像相

  又当观想大莲华  最上一百八肘量

  那罗延天影像生  华中观想诸佛等

  当知从佛影像生  梵王影像变化事

  从法影像所出生  那罗延天影像相

  金刚手相坚固用  迦摩焰相从是生

  如应所作相应法  普遍世界而出现

  又想大梵王影像  其像广彼千肘量

  从是梵王心出生  诸佛影像想中现

  诸佛影像依法现  那罗延天相亦然

  此复名迦摩焰光法门。

  又想迦摩焰光生  那罗延相千肘量

  从是心中所出生  诸佛影像想中现

  所有一切佛影像  迦摩焰法悉相应

  随所出生依法仪  梨罗庄严而最胜

  乃至影像法相应  彼逾始多即成就

  此名最胜迦摩焰光法门。

    无二平等最胜大仪轨王三昧最上智一切成就分第六

  尔时金刚手大执金刚者复说此法门。

  诸求悉地者  于本部法中

  曼拏罗相应  自影像出生

  依法想日天  如本部仪轨

  住三摩呬多  即相应成就

  大智观影像  遍满虚空界

  想诸色相等  住三摩呬多

  彼诸天等相  当依法了知

  是即希有法  非诸恶能破

  大印如是法  此如理而说

  四种大明句  依法而所作

  彼一切所作  与三昧相应

  诸观想不离  三摩呬多门

  而诸所起心  为众生普利

  自相所观想  内心而广大

  若于三昧法  起疑惑心者

  佛说彼等人  具下劣种性

  若了此法者  应具大福德

  如是依法知  异此非观想

  如泥中出生  优钵罗华等

  彼一切应知  即心相无垢

  菩提心坚固  诸佛所摄受

  从金刚手生  异此而非生

  地等诸大种  随所依出生

  此清净亦然  智部最上法

  此名普贤法门。

    无二平等最胜大仪轨王一切佛甚深秘密供养分第七

  尔时金刚手大执金刚者。于一切如来坚固妙月曼拏罗相中。加持而住。是时普贤菩萨摩诃萨。即入一切金刚三昧出生大智加持三摩地。即于此三摩地中。转入一切相应三昧智加持三摩地。从是三摩地出已。说一切三昧相应秘密成就智出生无生法门。

  佛影像出生  种种色光明

  曼拏罗相应  轮等成就法

  住三摩呬多  想左拏迦量

  普遍曼拏罗  住定心观想

  大明字安额  依法一月中

  观想求成就  或于两月内

  见华满空现  是华甚殊妙

  想成曼拏罗  此华为幖帜

  即表成就相  想金刚萨埵

  如小麦分量  焰鬘光庄严

  此出生相应  五钴金刚杵

  想现于鼻端  帝青等相应

  想如是色相  优钵罗华等

  想成曼拏罗  此一切所说

  皆智部法仪  从法界法中

  出生而观想  现广大光明

  遍满虚空界  想相应莲华

  其华有八叶  如枣之分量

  清净光普遍  依法住定心

  勿起异思惟  离初中后分

  平等而观想  妙色莲华等

  想遍十方现  依迦摩部法

  想现净光明  又想彼三叉

  如小麦分量  焰光明庄严

  表迦摩部相  日曼拏罗现

  随应诸供养  施戒忍辱等

  坚固义亦然  是诸大明法

  悉平等加持  自心大明光

  如月而普照  入自心大明

  金刚杵平等  余一切方隅

  非所作观想  彼所说平等

  是即智部法  彼三部和合

  金刚手德生  依彼所出生

  所作住禅定  不破羯磨法

  说诸相庄严  彼优钵罗华

  智部摄部用  迦摩部法部

  用钵讷摩华  当依秘密法

  十十二十六  于智部摄部

  法部如次用  二十依法仪

  迦摩部中用

  此名一切如来秘密三昧法门。

  又依秘密法  作庄严等事

  从佛所出生  作平等供养

  栴檀香庄严  即成羯磨法

  若疑惑心生  破曼拏罗法

  一切平等事  疑惑即不生

  若起疑惑时  佛说不成就

  此名一切如来心法门。

  修行者依法  沐浴而庄严

  于诸相分中  无破无阙减

  若依此三昧  即成就相应

  若越三昧门  而不得成就

  此秘密法门  是最上真实

  若通达无碍  无疑怖成就

  当依法而画  四肘曼拏罗

  依本部大明  诵五洛叉数

  依法求成就  异此而不成

  此名一切如来光明法门。

  从金刚萨埵  真实所出生

  画胜曼拏罗  纵广一肘量

  大忿怒明王  甘露军拏利

  彼依法平等  施最上成就

  坛中依法仪  安金刚钩等

  以香华供养  彼即得成就

  又于大海边  或山间静处

  依法随力画  本部曼拏罗

  以诸宝供养  供养金刚手

  及观自在尊  谛心而作法

  当于夜二时  谓初夜中夜

  作法者入坛  求真实悉地

  如是经半月  所作得相应

  设极重罪者  求此法亦成

  此法平等门  离取相分别

  金刚手加持  咸得胜成就

  秘密主出生  诸世界平等

  得彼阿僧祇  逾始多成就

  变现诸佛身  等须弥山量

  从金刚手生  作众生利益

  佛说无二平等最上瑜伽大教王经卷第二

猜你喜欢
  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佚名
  卷第十一·通云
  清净品第十六·佚名
  卷第二十五·费隐通容
  白云守端禅师语录卷下·守端
  评唯民月刊·太虚
  观经正宗分散善义卷第四·善导
  中国佛学·太虚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八·澄观
  中四下·元照
  天宫事经·佚名
  地藏菩萨仪轨·佚名
  教 观 诠 要·太虚
  大方广佛华严经合论序·李通玄
  卷第四十一·呆翁行悦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四十九·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四十九  明 冯惟讷 撰 别集第五 品藻三 宋 孝武帝   南平王铄   建平王宏 宋孝武帝诗宋南平王铄诗宋建平王宏诗孝武诗雕文织彩过为精密为二藩希慕见称轻巧矣【诗品】 南平穆王铄

  • 平定三逆方略卷二·佚名

    卷二   康熙十三年正月戊辰,遣都统领罗巴尔布、护军统领伊勒都齐、额司泰率护军骁骑先赴荆州。巴尔布等将行,上谕之曰:顷侍卫阿尔赛自荆州驰还,奏称彼土邻境居民震恐;尔等兼程驰赴,能早至荆州,则兵民可安。然勿以行急,致使

  • 卷之一百四十一·佚名

    成化十一年五月己酉朔擢理刑知县高安胡璘为监察御史安四川道琰陕西道○调兵科给事中萧璇为滁州判官以乞假省祭违限年久故也○免直隶镇江府秋粮五万四千八百余石镇江卫屯田子粒五千二百余石以水灾故也○庚戌升工部左侍

  • 卷之四百九十·佚名

    光绪二十七年。辛丑。十一月。戊寅。热河都统色楞额奏、建南败贼。句股回窜经官军奋击获胜。分路追捕。并咨调关内兵队出口会剿。在事出力员弁。存记候奖。其打仗阵亡之都司毛殿扬等三员。恳予优恤。得旨、着即督饬<

  • 明名臣琬琰续録卷二十一·徐紘

    (明)徐纮 撰副都御史谢公墓志铭  李东阳公姓谢氏讳士元字仲仁其先上虞县人在宋徙玉融州今福青地也国初徙长乐县始定居焉曽祖钟祖琬考盘封建昌府知府妣陈氏封恭人公以县学生举景泰癸酉乡荐登甲戍进士授户部主事分纳京

  • 第二十九册 天命六年十一月·佚名

    第二十九册 天命六年十一月二十日,遗书海州参将曰:“著参将尔仍回海州驻尔衙门。令海州汉人居户住北关厢。倘房屋不敷,亦可住南城。著参将,分尔炮兵为三队。一队驻耀州,一队驻牛庄,一队与尔同住海州。耀州以北各屯之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 谥略中·纪昀

    谥略 【中】宋苏洵嘉佑谥法增多谥苏洵嘉佑谥法新义郑樵谥略增多谥明通用谥法增多谥○宋苏洵嘉佑谥法增多谥(臣)等谨按谥法之书自周书独断而后见于隋唐宋志及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者有刘熙谥法三卷沈约谥法十卷贺琛谥法五卷

  • 十国春秋卷三十三·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南唐十九列传僧休复僧无殷僧縁徳木平和尚僧应之僧文益僧深 僧慧朗僧智明行因禅师 僧清禀僧行言僧智筠僧文遂僧匡逸僧守讷僧寂小长老僧休复北海王氏子也幼出家十九纳戒烈祖创清凉道塲延居之保大元年十

  • 卷三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三十六礼略【臣】等谨按自古帝王经国治世之典莫大於礼礼也者事神理人班朝治军由仁孝诚敬之思以达於尽伦尽制之实治法所由大备也自有虞氏命典三礼成周始有吉

  • 和性第三十八·佚名

    夫欧冶铸剑,太刚则折,太柔则卷。欲剑无折,必加其锡;欲剑无卷,必加其金。何者?金性质刚而锡性质柔,刚柔均平,则为善矣。良工涂漆,漆缓则难晞,急则弗牢,均则缓急,使之调和,则为美也。人之含性,有似于兹;刚则伤于严猛,柔则失于软懦,缓者悔

  • 卷一百十四·山井鼎

    <经部,五经总义类,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十四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二存旧礼记正义卷第三【宋板】从于先生至长者所视【曲礼上】考异古本经则必乡长者所视乡作向注老人敎学

  • 第28章·老子

    【原文】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1)。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2)。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恒德乃足,复归于朴(3)。朴散为器,圣人用之,则

  • (五)·钱穆

    《近思录》卷五改过迁善克己复礼,凡四十条。伊川言:“颜渊问克己复礼之目。夫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四者身之用也。由乎中而应乎外,制于外所以养其中也。颜渊请事斯语,所以进于圣人。后之学圣人者,宜服膺

  •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七·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林品第五(有十经)(第二小土城诵)二林.观心二达.奴波.法本优陀罗.蜜丸瞿昙弥在后(一○七)中阿含林品林经第一我闻如是。一时。佛游舍卫国。在胜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比丘者。依一林住

  • 卷五·晁迥

    宾谈可采予皆书之甞有一杂五品常参官与予谈道引易为证云复卦次以无妄卦者盖縁返本还源方为无妄予闻之深以为然因检周易序卦云复则无妄矣故受之以无妄又无妄卦有注云有妄之道灭无妄之道成予自思之而见暗合之理楞严经云

  • 读诗偶得·庐隐

    庐隐作品精选集,收录了庐隐的作品:读诗偶得,文学与革命,创作的我见,我的创作经验,文学家的使命,小说的小经验,著作家应有的修养,研究文学的方法 ,近世戏剧的新倾向绪论,整理旧文学与创造新文学,中国小说史略,云端一白鹤,祝《晨报》

  • 纂得确二集·石成金

    予曾将人事之好歹,两两并列,撰书一卷,令伥伥者读之而知所趋避矣。年来复见人之言行举止,不当于理,而犯天人之恶者,比比皆然。因又另续十类,各以“惜”字贯首。要知“惜”者,有怜爱痛惜之义存焉。惟人不知此“惜”也,所以易染种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羯耻那衣事·佚名

    一卷,唐义净译。明功德衣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