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瑜伽大教王经卷第四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印相大供养仪品第六

  尔时世尊大遍照金刚如来。告金刚手菩萨言。汝今谛听当为汝说三金刚大智所生秘密印相法。若持诵者依法结印。能灭一切罪业。复能观想真理。即得证于无上菩提。何况别求成就之事。

  复次作印相法。先以二手作拳。二拇指平竖立。此是大遍照如来安身印。不改前印。以左手拇指入掌内。右手拇指竖立。此是无量寿佛安语印。

  不改前印。以右手拇指入于掌内。左手拇指竖立。此是阿閦佛安心印。

  复以二手作拳。左手头指竖立入右拳内。此是大遍照金刚如来根本印。

  复次半跏趺坐垂左足。左手安脐轮。垂右手触地。此是阿閦佛根本印。

  不改前印。以右手作施愿相。此是宝生佛根本印。

  不改前印。以二手安脐轮如禅定相。此是无量寿佛根本印。

  不改前印。以右手作无畏相。此是不空成就佛根本印。

  复次以二手作金刚缚。二中指竖立如针。此是萨埵金刚菩萨印。

  不改前印。二中指微屈头节如宝形。此是宝金刚菩萨印。

  不改前印。二中指作环如莲花形。此是法金刚菩萨印。

  不改前印。二中指如羯磨杵。此是羯磨金刚菩萨印。

  复次以二手作合掌。二头指捻二拇指头如目形。此是佛眼菩萨印。

  复次以二手作金刚缚。二中指展舒。二头指捻中指第三节如金刚形。此是摩摩枳菩萨印。

  复次以二手合掌令十指头各不相著。微屈如莲花形。此是白衣菩萨印。

  复次以二手作合掌。二头指捻中指甲。二拇指入掌内如优钵罗花形。此是多罗菩萨印。

  复次以二手作合掌。二头指捻于中指中节如环。二拇指安二边。此是尊那菩萨印。

  复次以二手作金刚缚。二头指与拇指。各头节微屈。此是宝光菩萨印。

  复次以二手展舒。二拇指捏小指甲。余指不相著如金刚形。此是颦眉菩萨印。

  复次以二手作金刚拳。小指与头指相交如锁。此是金刚锁菩萨印。

  复次以二手作拳。二拇指与小指如针。二中指与无名指相背。二头指屈向拇指如环。拇指亦微屈如轮。此是焰鬘得迦明王印。

  复次以左手作金刚拳安心。头指竖立。右手如掴势。此是钵啰研得迦明王印。

  复次以二手作金刚拳。二小指相交如锁。二头指相背如针安于额上。此是钵纳鬘得迦明王印。

  复次以二手拇指。捏小指甲。余指如金刚形。二手相交安于髆上。此是尾觐难得迦明王印。

  复次以左手拇指无名指。与小指相捻指甲如剑鞘。右手如取剑势。此是不动尊明王印。

  复次二手作金刚拳。右手在上二拳相背。二小指相交如锁。二头指竖立如降伏势。此是吒枳明王印。

  复次以左手作金刚拳安心。头指竖立。右手展舒头指亦竖立如杖势。此是你罗难拏明王印。

  复次以左手安心。右手作拳如挥拳势。此是大力明王印。

  复次以二手各作拳。头指拇指中指微展舒如开花势。此是慈氏菩萨印。

  复次以二手作合掌。头指捻无名指甲如优钵罗花势。此是妙吉祥菩萨印。

  复次以左手安脐轮。右手如象势。此是香象菩萨印。

  复次以左手作拳竖立如幢。右手如幡势。此是智幢菩萨印。

  复次处于贤座。二手合掌安心。此是贤护菩萨印。

  复次以二手展舒如龟行势。指钩于掌内。此是海意菩萨印。

  复次以左手作金刚拳安心。右手作施愿相。此是无尽意菩萨印。

  复次以左手作拳安于脐轮。右手作弹指。此是辩积菩萨印。

  复次以二手如圆满莲花形。此是得大势至菩萨印。

  复次以二手作磔散势。此是除一切罪障菩萨印。

  复次以二手作合掌如打掷势。此是破一切忧闇菩萨印。

  复次以二手指展舒如炽焰势。此是炽盛光菩萨印。

  复次以右手作施愿相。左手如月轮势。此是月光菩萨印。

  复次以二手如持阏伽瓶作灌顶势。此是甘露光菩萨印。

  复次以左手作金刚拳安脐轮。右手亦作拳。旋转扪摸虚空势。此是虚空藏菩萨印。

  复次以左手展舒。右手头指拇指安左掌中。此是除盖障菩萨印。

  复次以左手作金刚拳安心。竖立头指。右手亦作金刚拳。如挥拳势现忿怒相。此是钵兰那舍嚩哩菩萨印。

  复次以左手拇指与头指。如持物势。右手如持针势。此是日前菩萨印。

  复次以二手如蛇头形。安顶上如伞盖势。微现忿怒相。此是穰虞梨菩萨印能除一切毒。

  复次如前吒枳明王印。以二头指竖立。此是降三界明王印。

  不改前印。右头指如钩现忿怒相。此是金刚明王钩印。用此印法可请召一切如来。

  复次以二手作金刚拳。小指屈如牙。二手相交安口门。如牙及出舌现忿怒顾视。此是金刚牙明王印。

  不改前印。屈二小指二头指如钩势。现忿怒顾视。此是金刚拏吉你印。

  复次以二手作金刚拳。二头指展舒。二手相交于头上磔散。此是曼拏罗印。

  不改前印。良久之间亦磔散手。此是开门印。

  复次以二手作拳。二拳相交以胁挟之。现忿怒顾视右绕而行。此是破一切恶曜印。

  复次以左手覆。舒右手覆安左手背。二拇指动摇。此是破阿修罗咒法。及降伏阿修罗女印。

  复次以二手拇指与小指相交如锁。余指如幡势现大忿怒相此是嚩日啰(二合)播多罗明王印。

  复次以左手作金刚拳头指展舒。此是金刚橛印。

  复次以二手作金刚缚。二头指展舒如钉橛势。此亦是金刚橛印。

  复次以右手作金刚拳如钉椎势。此是椎印亦成骨朵印。

  复次以二手作金刚拳。二头指展舒复如金刚缚势。此是一切如来金刚缚印。

  复次以二手作金刚拳。复作挥拳势。此是金刚讫啰(二合)哥左印。

  复次以二手如持月势。扪摸于面。复展舒现忿怒顾视。此是闪电炽盛罗刹女印。

  复次以二手相交如锁。头指与拇指竖立如持刀势。此是金刚刀印。此印能止风雨。

  复次以二手作拳。二头指屈如环现大忿怒相。复展舒二手。此是破坏他咒法印。

  复次以二手覆拇指入掌内。余指动摇如翅翼翘一足而立。出舌现忿怒顾视。连诵吽字依法行步。此是金翅鸟印。结此印时能解三界毒。

  复次以二手作金刚拳。复如四方射箭势。此是金刚箭印。此印能破坏他军。

  复次以二手作拳。二中指如针。复屈如宝形。二拇指展舒捻二头指甲如环。此是佛轮印。此印能救军阵之难。

  复次以左手作拳中指如针。右手如开敷莲花。此是诃逻曷罗菩萨印。

  复次以二手作拳。二小指相交。二头指如针。相背安于额上。此是呬噜哥明王印。此入尸陀林能破诸鬼神。

  复次以左手如持髑髅势。右手如持三叉势。此是自在天印。

  复次以左手展舒。指不相著如无畏势。拇指入掌内。右手作拳竖立。如持宝棒势。此是那罗延天印。

  复次以二手作展舒。如莲花形。此是大梵天印。

  复次以二手作花合掌。此是一切族母印。

  如是萨埵金刚等四亲近菩萨所结印相。当与灌顶印同。如是阿阇梨随曼拏罗。诸贤圣印法一一了知已。复于曼拏罗秘密供养圆满了知。

  所有戏鬘歌舞香花灯涂。随彼菩萨各各供养作献物势。如是种种装严。及种种殊妙衣服幢幡伞盖阏伽水等。悉皆各作献物势已。手持铃杵即振铃。而开曼拏罗门诵此真言曰。

  唵(引)嚩日啰(二合)健致(引)罗拏(一)钵啰(二合)啰拏(二)三钵啰(二合)啰拏(三)没驮叱怛啰(二合)左(引)里你(引)(四)钵啰(二合)倪也(二合引)播(引)啰弥多(引)(五)那(引)捺莎婆(引)吠(引)(六)嚩日啰(二合)达啰纥哩(二合)那野(七)散都杀尼(引)(八)吽(引)吽(引)吽(引)(九)

  时阿阇梨诵此真言已。以右手掷金刚杵。左手振金刚铃即以歌赞供养贤圣。如是依金刚大乘。作最上真实供养已。诸佛贤圣悉皆欢喜。彼诸如来即说颂曰。

  若人断除诸疑惑  常作菩提观想行

  恒以清净身口意  供养圣贤为最上

  若人不断诸疑惑  而复信重缘觉乘

  修习小乘声闻教  彼人供养非最上

  依法供养诸如来  圣贤欢喜叹希有

  尔时诸佛如来。赞遍照佛言。善哉善哉能为众生。分别显示瑜伽大教菩提之法。而说颂曰。

  金刚遍照圆明智  随机开演大乘门

  能令除断贪嗔痴  观想菩提微妙理

  善哉无上大乘法  甚深方广济群生

  如是真实法宝藏  彼佛大觉能宣演

  尔时诸菩萨。闻诸如来出微妙音颂赞佛已。皆大欢喜。亦以伽陀赞遍照佛曰。

  佛身无边无生灭  无住无说无文字

  寂灭离相如虚空  有相是佛方便说

  所说教相福含生  引导令登菩萨位

  菩萨获居佛刹中  皆因秘密三摩地

  时诸佛及大菩萨。各以伽陀赞叹佛已。

  尔时大遍照金刚如来。说妙歌赞。

  嚩惹虎惹(引)拏壹(一)稣诃乌钵帝(引二)婆(引)嚩尾婆(引)网(三)末虎乌钵帝(引)(四)惹馨吠(武母切)噜阿努(五)钵茶谟刚[口*(隸-木+士)](引)(六)戌驮尾戌提(引)(七)[寧*頁]弥阿没提(引)(八)末虎尾诃噜微孕(二合)(九)满驮呼摩(引)朗(十)钵那摩诃当当(十一)摩(引)野惹(引)朗(十二)嚩(引)仵钵半际(引)(十三)耻乌路伊萨噜(十四)萨哩微(引二合)遏朅哩(引)盘(引)妮乌输萨噜(十五)祢拏阿努捺弥遏乌(十六)萨呬乌摩(引)你(引)微(引)(十七)末虎尾诃哩提(十八)伊拏呬阿酤(引)微(引)(十九)穰呬遏拏啰(引)阿努(二十)稣啰遏萨诃(引)吠(引)(二十一)入舞(二合引)尾壹遏萨体(引)(二十二)萨冒提遏乌婆(引)吠(引)(二十三)那(引)呬拏喝体(二十四)羯哩洗嚩儒(仁祖切二十五)嚩(引)弥(引)健吒(引)啰尼阿稣萨儒(上同)(二十六)萨阿逻你(引)微(引)(二十七)弥里阿(引)嚩儒(引)三摩夜(引)播(引)微(引)(二十八)割哩阿(引)割儒(引)(二十九)伊哥(引)陵誐拏(三十)嚩(引)嚩拏喝他(引)(三十一)微(引)阿努啰(引)阿拏(三十二)稣啰阿萨末他(三十三)帝(引)阿(引)酤(引)吠(引)(三十四)泼罗虎摩(引)隶(引)(三十五)怛馨左乌提(引)吻(微引切)达壹(三十六)苏啰阿(引)嚩拏(引)(三十七)儒伊馨倪(引)(三十八)伊馨儒(引)婆(引)晚帝(引)(三十九)稣啰阿嚩惹(引)虎(四十)帝(引)窣虎播(引)晚帝(引)(四十一)

  尔时大遍照金刚如来。说此妙歌赞已。复说供养真言曰。

  唵(引)阿耨怛啰(一)萨哩嚩(二合)布(引)惹(引)弥(引)伽(二)乌讷誐(二合)帝(引)塞颇(二合)啰呬[牟*含](引)(三)誐誐那刚吽(引)(四)发吒(半音)娑嚩(二合引)贺(引)(五)

  时持诵者诵此真言三遍已。想此供养遍满虚空。即成一切供养。献于一切贤圣皆大欢喜。

    佛说瑜伽大教王经观想菩提心大智品第七

  尔时一切如来及诸菩萨。异口同音劝请世尊大遍照金刚如来。唯愿慈悲演说。甚深无上大觉菩提心法。

  尔时世尊受彼请已而告众言。谛听谛听我今说之。

  佛言此菩提心即是身相。身相性空即真菩提。身既无别语相亦然。尔时诸佛如来闻佛说已。住一切如来身口意三密相中。心离取舍而说颂曰。

  希有普贤身语心  本无生灭亦无著

  体无文字及诸相  远离戏论绝分别

  尔时诸佛说此颂已。时世尊阿閦如来。入语相金刚三摩地。从定出已说菩提心。本离生灭湛然清净如虚空故。而说颂曰。

  菩提心本无生灭  性净无法无所受

  无著无染如虚空  是即坚固菩提心

  如是阿閦如来说此颂已。

  尔时宝生如来。入一切如来无相金刚三摩地。从定出已。说菩提心。颂曰。

  此性本来无有性  无相无为体凝寂

  此法源从无我生  是即坚固菩提心

  如是宝生如来说此颂已。

  尔时无量寿如来。入最胜炽盛金刚三摩地。从定出已说菩提心。颂曰。

  法界本来无所生  寂然无性亦无相

  洞达空理无边际  此即菩提真实心

  如是无量寿如来说此颂已。

  尔时不空成就如来。入无上智金刚三摩地。从定出已说菩提心。颂曰。

  诸法自性皆清净  本来寂静无所有

  亦无菩提亦无佛  及彼众生并寿者

  有见如梦如幻化  无见之见亦复然

  离有离无取舍亡  是即坚固菩提心

  如是不空成就如来说此颂已。

  尔时慈氏菩萨等诸大菩萨。闻诸如来以金刚身语心。说清净菩提心法。叹未曾有而说颂曰。

  唯佛最上尊  善说微妙法

  法从无我生  稽首菩提心

  字从无字生  佛从无相显

  一切如幻梦  稽首金刚心

  如是慈氏菩萨等说此颂已。

  尔时大遍照金刚如来。复说观想法。持诵者先跏趺坐。观想五趣处与非处。以净三业真言。普皆清净令住净。法然后想自本心为其吽字。吽字变成佛身。佛身即自身。现贡高势以金刚钩请召贤圣已。而现三昧作结界法。然后依法献座。及献阏伽等种种供养。令一切贤圣生大欢喜。然后自作相应法。此有三种。一祈求诸佛慈悲加护。想微妙字化成佛相。二起自本身清净菩提心成大智佛。三所成佛相及菩萨等。依法了知印相圆满。如是三种相应仪法具足。刹那之间神通变化成毕竟大智。

  复次持诵者先安住三昧已。发大菩提心洗除心垢。诵净三业真言。一刹那中心垢清净。以真言威力开发菩提心。观一切法如幻如化。本自性空无有坚实。依此菩提心想为月轮。于月轮上想有唵字为身金刚。次想阿字成语金刚吽字成心金刚。如是三字成金刚身语心已。想。

  钵字化成莲花。乘此莲花相好具足。想于佛身色相执捉仪法已。想自身作贡高势。我身即是金刚如来。一切装严圆光照曜。如是本身即是毕竟菩提大智。然后依五如来法。以真言印相为弟子甲胄器仗。即与授于灌顶。是时阿阇梨观想。诸佛遍满虚空作大神变。复想十方各有明王部领四兵一切诸佛及大明王。各结本印手持器仗。遍满十方作种种神变。此是五如来演畅瑜伽真理。四谛六度诸波罗蜜等如羯磨金刚。作大利乐救济众生。

  时阿阇梨观想。诸佛遍满虚空各坐莲花。诸相圆满一切装严。复想诸佛及彼花座相合为一。此则佛身一多无二。理事无碍法界同体。然后依法仪则。献戏鬘歌舞香花灯涂等种种供养。或作于观想。心有疲倦当即持诵。须正定身心离诸散乱。不急不缓文句周正。或持诵疲倦即持铃杵。依法掷杵振铃。而作供养已发送贤圣。乃至作己身拥护随意行住。或复再欲请召贤圣当用百字真言。时阿阇梨如是依法观想持诵。如天满月无有亏盈。不久之间证大菩提。此人圆满金刚乘成就羯磨法。亦如宝生佛等五部如来。为一切明主。

  佛说瑜伽大教王经卷第四

猜你喜欢
  庐山莲宗宝鉴念佛正宗卷第三(八章)·优昙普度
  净土圣贤录卷九·彭希涑
  杂阿毗昙心论 第五卷·佚名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三·佚名
  卷一百五十八·佚名
  卷第三十九·呆翁行悦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三·圆晖
  僧格之养成·太虚
  佛说首楞严三昧经卷下·佚名
  卷五·佚名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八·佚名
  辩正论卷第三·法琳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六卷·湛然
  与挪威哲学博士希尔达论佛学·太虚
  禅苑蒙求卷之中·志明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四折·关汉卿

    (李克用、李存信、康君立领番卒子上)(李克用云)塞上羌管韵,北风战马嘶。缕金画面鼓,云月皂雕旗。某乃李克用是也。昨朝与众番官饮酒,我十分带酒,说道存孝孩儿来了也。小番,与我唤存孝孩儿来者!(李存信云)如之奈何?(刘夫人上,云)李克用

  • 卷十八 楚语下·左丘明

    1昭王问于观射父,曰:“《周书》所谓重、黎实使天地不通者,何也?若无然,民将能登天乎?”对曰:“非此之谓也。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之,如是则明神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二·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六年六月丁酉朔上谓赵鼎曰朕于宫中亲种一方稻数日雨既沾足昨日令人验之顿长四寸半真可喜也 诏提举淮南盐事蒋璨提督措置控扼海道事务先是分海舟八十艘屯通州之料角故命璨领之己亥权尚书吏部侍郎晏敦

  • 第三回 奉密令冯国璋逞威 举总统孙中山就职·蔡东藩

      却说京内官民,闻袁钦差到京,欢跃得什么相似,多半到车站欢迎。袁钦差徐步下车,乘舆入正阳门,当由老庆老徐等,极诚迎接,寒暄数语,即偕至摄政王私邸,摄政王载沣,也只好蠲除宿嫌,殷勤款待。请他来实行革命,安得不格外殷勤?老袁确

  • ◎闻兰亭的两个“宝贝孙子”·佚名

    主持米统会海上“三老之一”之闻兰亭已与其他汉奸数十人,同被拘捕,将来若何科罪?自有法院侦查,姑置之勿论。夫闻兰亭以七十高年,犹复实行下水,揆厥原因,则外强中干,不得不借恶势力捞些钞票,故甘为鹰犬,要亦大可怜矣。

  • ●卷六·夏仁虎

    ◎考试考试取士为清代登进人才唯一之途径,然至于末年,风亦稍稍替矣,但京官仕途尚不芜杂。凡以别途进者限制极严,差缺升途皆无望也。其有纳赀为郎者,率皆科举之士,先纳一官,以为留京应试,揣摩风气之地,天下英才入吾彀中。殆人主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二十二·阿桂

    八月丁丑阿桂丰升额海兰察额森特奏言【臣】等于十五日十六日由托古鲁山腿赶挐木栅而下该处距贼寨甚近而科布曲山腿鎗礮及转经楼等处鸟鎗均可相及贼又伏于各寨内不时出扰我兵迎住截杀殱戮颇多但托古鲁山腿迤将尽处有

  • 卷七之四·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七之四 朱批孔毓珣奏摺 雍正七年二月二十八日广东总督【臣】孔毓珣谨 奏为敬聆 天语恭摺 奏谢事窃【臣】前奏恭谢 御赐克食一摺奉到 朱

  • 榕村语录卷二十七·李光地

    治道一天下有道不止是朝廷清明连士庶人都依傍着道理上行方算清明在上重浊在下其实息息相应如天气清朗则地下百物滋生人靣上光润则体中无病果然朝廷清明便百姓殷实矣草木无根岂能开花结实学问不有心得总不相干功名亦然

  • 九 西方人在中国·林语堂

    在马可?波罗到达中国时,中国第一个成功的外来入侵者蒙古人踌躇满志地打败宋朝,并把他们赶到南方。但是中国社会仍然是高度文明的,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记述的许多事情让西方读者惊奇不已。其中提到一件烧黑色岩块(煤炭)的

  • 君臣上第三十·管仲

    为人君者,修官上之道,而不言其中;为人臣者,比官中之事,而不言其外。君道不明,则受令者疑;权度不一,则修义者惑。民有疑惑贰豫之心而上不能匡,则百姓之与间,犹揭表而令之止也。是故能象其道于国家,加之于百姓,而足

  • 五阴分别现止章第四·佚名

    所然持甘露种浇五盛阴。为五阴薪从慧明卻坏恶火。从三界礼我施礼。为持甘露灭三毒者,从五阴钻所生随应。持智慧意灭恶火意。三界中尊敬者,我亦尊敬意叉手。自从慧智力慧者自得。如自得知佛便教弟子所说应行。听说从是意

  • 目录·白岩净符

    宗门拈古汇集目录卷第一 七佛   释迦(一)卷第二 七佛   释迦(二) 诸经(附)卷第三 应化圣贤(西天)   文殊 善财   无边身 维摩   殃崛摩罗 天亲   舍利弗 城东老姆   广额屠 波罗提  

  • 佛说护身命经一卷·佚名

      界 比丘道真佛说救护身命经济人疾病苦厄尔时佛在娑罗双树间临般涅槃时。舍利弗阿难及无量无边诸大菩萨诸大弟子一切诸天皆来集会。佛还正坐告阿难言。吾当入般涅槃。我灭度后五浊恶世中。一切众生当为恶魔恶鬼娆

  • 皇甫持正集·皇甫湜

    别集。唐代皇甫湜(字持正)作。此集“唐志作三卷。晁公武读书志作六卷,杂文三十八篇”(见《四库全书总目》)。后经五代兵乱,原本已佚。现存明毛晋刻本与影印宋刻本《皇甫持正文集》6卷,为宋人所重编,亦被《四库全书》

  • 禹贡锥指·胡渭

    中国古代历史地理著作。清胡渭撰,题二十卷。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成书。此书在前人注释《禹贡》的基础上,旁征博引。主要对 《禹贡》的逐句加注,《禹贡》原文字分句顶格,作者博考载籍,凡郡县分合异同,山川形势,道里远

  • 天妃显圣录·佚名

    《天妃显圣录》刻本一册,原为日据时期台湾总督府博物馆所购,后移交总督府图书馆典藏,故书上既有博物馆购书日期的签注,又盖有“台湾总督府图书馆藏”之篆章。台湾光复后,该书归台北“国立图书馆台湾分馆”收藏。1970

  • 春秋释例·杜预

    晋杜预撰,15卷。杜预,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西晋将领、学者。曾任镇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封当阳县侯。长于《春秋》、《左传》,此书外,另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是今存最早的《左传》注本。杜预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