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与挪威哲学博士希尔达论佛学

──十一年五月四日──

希尔达系挪威大学哲学教授,此次以赴耶教同盟大会来中国,在北京闻太虚法师之名,折道来汉臬,至佛教会投剌进谒,并递上北京王虚亭居士之介绍函。由理事李君电佛学院,请法师至会。师叩其来意,希以来求佛学对。师于是语之以佛学之大旨,希闻而乐甚。今特记二人之谈话于下:

希:吾在北京闻师系佛学巨子,故特来请教,若蒙开示,则吾感激无涯矣!

太:君既如是热心学佛,君亦知佛学是何等之法乎?

希:吾在欧亦尝涉及译本佛经与论,确知佛学非宗教之神话,而实为世界最有价值之哲学也!

太:佛学不特非宗教,且非世之所谓哲学。夫世之所谓哲学者,不外本体论、知识论、与宇宙之说明三种。若自佛学观之,彼等之所谓本体论者,正是妄见所执,但有名言,都无实义。所谓知识论者,但用独头意识之比非量,仅知心之少分。所谓宇宙之说明者,但缘似带质境、独影境而倒妄计度,不知宇宙乃唯心变现之幻象,是犹痴人说梦也。且所谓佛者,乃觉者之谓;众生者,乃和合连续之假者之谓。凡有情皆众生摄,是以有情皆假名相耳,有情不自觉其假名相为迷心变现之梦心梦境,展转相寻,流转生死;惟佛乃空诸幻妄,朗然妙觉。哲学在迷执觉,佛学从觉化迷,故佛学亦不同哲学也。

希:诚如君言,然则佛本来是觉者耶?抑由有情修成者耶?又有情者本是无觉性者欤;或先是觉者而后迷欤?抑由何时而始入迷欤?又或虽迷而终必自悟欤?抑或需其他之开启而后能觉欤?愿更闻其旨!

太:梦觉一心,佛与吾人之体性本无差别,顾以无始之无明妄动,妄见有我,有我而有差别之心,与众生之相,及宇宙之象;又有我则必有贪爱取舍,贪爱取舍之不

已,故宇宙与众生皆生死成坏不已,苦业苦果随之而不能已也。然达尔文妄认宇宙万物为进化者,即此和合相之连续变化耳!

          ┌佛       ┌一、無形體的            │菩薩    │天┤二、無男女性的      ┌正覺─佛─┤辟支佛   │人└三、超過人類的      │     └阿羅漢   │神    心─┤            │動物(禽獸魚虫等)       │     ┌有情─動──┤鬼       └夢─世間─┤      │地獄            └器界─植── 眾生─(動植之總名)               └────世界

君細觀此表,則可辨夢境與覺境之殊,而知妄真非一非二之理矣。且佛之未成佛時,與眾生亦無異也,惟能反觀自性,照空諸幻,故澈三界唯心之理而契本性之明妙,透萬法唯識之相而得覺果之圓滿也。由斯觀之,有情確可成佛也。但吾等多被無始以來之迷妄周匝重裹,不能頓覺,故須藉已覺者之開啟,猛勇精進,廣修萬行而後可也。君能如此,佛道不遠君矣!

希:承誨茅塞頓開,數年疑團,一旦冰釋。曩日聞人稱佛學為無上之學,實非虛語也!但學佛之方法若何?更請開示!

太:一、當常親近善知識,二、應發菩提心,三、宜解理修行,四、貴親證。希:佛學之派別有幾?今世何地盛行何派?

太:佛學分大小二乘,小乘惟印度、南洋盛行;大乘分顯、密二教,由印度傳來中國後,今密教盛行於西藏、日本,而大乘之顯教,則以中國為最完全。

希:今日得聆法音,聞所未聞,實足以愉快平生,感謝之誠,匪可言喻!余在北京時,已罹疾病,此時非就醫於上海不可。待賤恙愈後,當再來求教,輪船將開,敬此告別!

記者按:希爾達博士一經開示,即能了解,其根智之利可知矣!帶病而來,其對於求學之心,可謂勤矣!觀其語氣之謙遜,其於佛法之敬仰可知矣!噫嘻!吾國人之醉生夢死靦然忘返者,與夫競力於蠻觸之世界者,對於希氏能無愧乎!吾人其可以猛醒也已!胡君震東與記者共任譯語,故泚筆記之。陳維東記。(見海刊三卷七期) 

 


猜你喜欢
  卷首题词并序·印光
  金陵清凉院文益禅师语录·文益
  谈中印古代关系之偶感·太虚
  北方毗沙门多闻宝藏天王神妙陀罗尼别行仪轨·佚名
  维摩经略疏卷第三·智顗
  不尽品第二十六·佚名
  大乐金刚萨埵修行成就仪轨一卷(出吉祥胜初教王瑜伽经)·佚名
  卷二十四·道世
  论知行难易·太虚
  卷第二十五·佚名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二十九[宋磻]·惟白
  御选语录卷五·雍正
  摄大乘论释 第八卷·世亲
  解脱道论 第一卷·佚名
  妙法蓮華經卷第二·欧阳竟无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李裕翁·唐圭璋

      摸鱼儿   春光   计江南、许多风景,繁华只在睛昼。些儿淡沲冲融意,到处粘花著柳。疏雨后。更艳艳绵绵,泼眼浓如酒。飞浮宇宙。但借日浮香,随烟著物,巧笔画难就。   惆怅处,曾记苏堤携手。十年惊觉回首。苍埃霁景

  • 古今滑稽联话十三·范左青

    谚语各处皆有,多古人经验之言,即小可以悟大。周遵道《豹隐记谭》、郎瑛《七修类稿》、沈德符《野获编》、冯犹龙《谈概》、缪艮《文章游戏》、寅半生《天花乱坠》,及近日坊间所出各种楹联书等,载浙谚集对甚伙,惟工而能趣者

  • 第九出 初晤·周履靖

    【霜天晓角】〔老旦上〕东风送暖。碧草闲阶满。惆怅良人去远。眼前花事空姸。莺燕芳菲节。其如离别何。弱女本非男。慰情良胜无。相公出去。止我母子在家。女儿素耽幽寂。另处一室。两日因有义妹之子远来。与他盘桓

  • 韵语阳秋卷十·葛立方

    宋 葛立方 撰李白乐府三卷于三纲五常之道数致意焉虑君臣之义不笃也则有君道曲之篇所谓风后爪牙常先太山稽如心之使臂小白鸿翼于夷吾刘葛鱼水本无二虑父子之义不笃也则有东海勇妇之篇所谓淳于免诏狱汉主为缇萦津妾一

  • 御选元诗卷四十四·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四十四七言律诗二杨仁风送杨治中例免北归不及瓜时谢政还离筵草草送归鞍将身许国心元壮立事无功兴易防万叠云山孤劒晩一鞭风雪短亭寒马头依旧长安道未是人间行路难张野寿李秋谷璿阶曽共近清辉一

  • 第五回 商三官急难求兄弟 二相公舍死傲阎罗·蒲松龄

    却说老王到了明日,领着许多衙役,上诸葛村来了。 [耍孩儿]王知县做事差,想邪人恶人扒,声声还把商家骂。三官屡屡显灵圣,怎么还敢亵渎他?真是没眼的老孙化。领着一大些衙役,一骑马直到商家。 大相公迎进去,老王站在门外,喝叫动

  • 卷一三四 宋紀十六·司马光

      起柔兆執徐(丙辰),盡著雍敦牂(戊午),凡三年。   蒼梧王元徽四年(丙辰,公元四七六年)   春,正月,己亥,帝耕籍田,大赦。   二月,魏司空東郡王陸定國坐恃恩不法,免官爵為兵。   魏馮太后內行不正,以李奕之死怨顯祖,密行鴆毒,夏

  • 卷十九 崇祯十六年癸未·计六奇

      元旦失朝(新史)  廷臣待漏,待天子也,恐天子早临,廷臣先天子而待漏也。待漏之时,鼓未严,鼓严而肃班矣。肃班而鸣钟,钟歇而圣驾登殿,静鞭响矣。鞭响而两班廷臣有容无息,有意无声,仰瞻殿上,祇见千百红袍掀袖,示令而已。乃癸未

  • 通志卷五十五·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职官略第五武官第八上将军总叙 左右衞【并亲衞官属附】左右骁衞 左右武衞 左右威衞 左右领军衞 左右金吾衞左右监门衞 左右千牛衞 左右羽林军 左右龙虎军【左右神虎军

  • 第七章 外交家之李鸿章·梁启超

    天津教案 法越之役 中日天津条约议和日本 停战条约及遇刺 中日和约及其功罪李鸿章之负重望于外国也以外交,李鸿章之负重谤于中国也亦以外交。要之李鸿章之生涯,半届外交之生涯也。欲断定其功罪,不可不以外交为最大之

  • ●皇朝通典卷九十六·佚名

    州郡七 ○州郡七 雲南省 貴州省 △雲南省 【 東西距二千五百十里南北距一千一百五十里東至廣西泗城府界七百五十里西至神護關接野夷界一千七百六十里南至交趾界七百五十里北至四川寧遠府會理州界四百里東南至廣西鎮安

  • 佛说治意经·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西晋录佛言。安般守意具行如法已。欲次第学。如如佛说为在天下得明如阴解。月出立身立意立坐卧亦尔。已比丘立意。如是前后会有所益。已前后有所益。使不复见怪意。已止意亦守六衰。常守莫中止。便知无为

  • 福盖正行所集经 第八卷·龙树

    福盖正行所集经 第八卷龙树菩萨集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佛言。大王。当知世间一切众生。由净施故。所受福报。冤不能坏。设百千人。亦不能夺。随所至处。福为前导。乃

  • 第二十七章 瞿毗旃陀罗王等时期·多罗那他

    此后毗瑟纽罗阇逝去时,从摩腊婆旧工统中王统曾未断绝的一族中出了跋他梨王。这个国王的姐姐嫁给毗摩罗旃陀罗王,生了瞿毗旃陀罗王。法称去世时约当此王即位时或接近即位时。这俩个国王为成道者阇烂陀梨波和阿阇梨黑行所

  • 二曲集·李颙

    明清之际李颙撰,门人王心敬汇编。共二十六卷,第一至第十五卷为讲学之语,或自著,或由弟子辑录。第十六卷至二十二卷是杂文,第二十三卷至二十六卷为追思其父的诗文,内附其母彭氏的传记诗文。嘉庆十五年(1810年)刻,咸丰元年(185

  • 皇明诸司公案·余象斗

    又名《续廉明公案》。白话短篇小说集。明余象斗编。六卷五十九则。系分类编辑的公案小说。人命类九则,奸情类九则,盗贼类十一则,诈伪类十一则,争占类十则,雪冤类九则,主要是颂扬清官。余象斗编述卷内封题“全像续廉明

  • 诚斋诗话·杨万里

    南宋杨万里作。万里号诚斋,故名。一卷。成书年代未详。《诚斋诗话》主要论诗,亦涉及书法、古文、四六文、箴、祭文、对等。杨万里论诗,一方面受到江西诗派的某些理论束缚,如认为学习古人,应“以故为新,夺胎换骨”;另

  •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佚名

    三千佛名经之下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