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五阴分别现止章第四

所然持甘露种浇五盛阴。为五阴薪从慧明卻坏恶火。从三界礼我施礼。为持甘露灭三毒者,从五阴钻所生随应。持智慧意灭恶火意。三界中尊敬者,我亦尊敬意叉手。自从慧智力慧者自得。如自得知佛便教弟子所说应行。听说从是意定五阴分别见。为从慧力所守者,知清净自佛从所意知便现事者,是佛所说应行见行可知。听说意从是定分别五阴行道者,当知分别五阴。行者当那分别知五阴。譬如四衢中堕一贯真珠裹。一人当见已见。便喜爱意喜欲得珠。人见意在珠。是为色阴种。所喜可意是为痛痒种。若上头如是名为贯珠。是为思想种。若意生欲取贯珠。是为行种。从是知为识种。如是五种意在一贯珠俱行。便若干作行亦自行。如是在一贯珠一时俱行。五阴更如是,眼所见色并俱行五行。更耳闻声。鼻闻香。口更味。身更粗细。身中四阴无有色种生。如是五阴种各自分别知。後有说道德者,分别说如是已,得是经说。未得道者受著心。心如是行说我亦现。是说道行五阴分别现止章。

猜你喜欢
  中观论疏卷第三(本)·吉藏
  般若灯论释 第八卷·清辨
  卷第三十三·佚名
  第七十六章 罗至那普罗之攻略次第·佚名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四·智顗
  跋齐尔博士所著自由哲学·太虚
  深密解脱经卷第四·佚名
  摩诃止观卷第二上·智顗
  卷三·心圆
  卷第四·佚名
  卷五十四·佚名
  卷三十一·彭绍升
  邵武龙湖闻禅师·惠洪
  卷五十五(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卷第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百七十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七十三李兼题洛阳县壁【李果迁洛阳令民吏畏服时有李兼夜闻衢中有人语曰李令正人此中不可久居启门视之寂无影响方知其妖兼遂书其壁云云】猾吏畏服县妖破胆好録政声闻於御览杜兼题书卷後语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一·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八百八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岳父之重婚罪·李定夷

    某邑某甲之女,初嫁于乙,旋再嫁于丙。乙控于审判厅,推事竟判甲以重婚罪,已呈报大理院。现为总检察厅所发觉,以该推事不解法文,妄事判决,玷辱司法,莫此为甚。若不平反,何以服人心?已向大理院提起非常上诉矣。

  • 九十四 内务府郎中倭和等奏清茶房太监领内用参须摺·佚名

    康熙四十八年三月二十四日 据查:去年十一月月摺内奏闻,二十四日,副总管太监刘进忠、李进朝遣清茶房大太监孙国安、明自忠来称取去内月参须一两,二十八日,副总管太监刘进忠、李进朝谴清茶房大太监孙国安、明自忠来称取去内

  • 庄宗本纪·薛居正

    (一)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讳名存勖,是武皇帝的长子。母亲是贞简皇后曹氏,唐光启元年(885)十月二十二日在晋阳宫生下庄宗。曹后怀孕时曾梦见神仙穿黑衣执扇子在身旁伺候。生育时,紫气从窗户涌出。庄宗在婴儿时体貌奇特,厚重

  • 铁失传·宋濂

    铁失在英宗即位之初,以翰林学士承旨、宣徽院使的头衔,任太医院使。不到一月,又特命领中都威卫指挥使。明年,至治元年(1321)皇帝赐他珍珠、燕服。三月,特授光禄大夫、御史大夫、金虎符忠翊侍卫亲军都指挥使,依前仍任太医院使

  • 六 第一次中国内地的旅行·胡适

    在君的第一次中国内地旅行,见于他的《漫游散记》的第一部分。(《独立评论》第五、六、八、九、十期)5月12日,他到了昆明。那时叶浩吾先生(瀚)在云南高等学堂做监督,他指导在君改服装,做铺盖,雇人夫。他在昆明住了两个多星期。5

  • 经说下第四十三·墨子

    止:彼以此其然也,说是其然也;我以此其不然也,疑是其然也。谓四足兽,与生鸟与,物尽与,大小也。此然是必然,则俱。为麋同名。俱斗,不俱二,二与斗也。包、肝、肺、子,爱也。橘茅,食与招也。白马多白,视马不多视,白与视也。为丽不必丽,不

  • 原序·陆陇其

    或有问于余者曰陆稼书先生所著有以问学录名者何义也余应之曰先生服膺考亭素矣于四书讲义与困勉录不既彰彰乎兹编之作仍以尊考亭也曰自尊德性道问学并见于中庸而世之言教者谓考亭主于道问学象山主于尊德性之说果然乎曰

  • 卷下·王应电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传__周礼图说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图説卷下明 王应电 撰井邑丘甸 通成终同 同封畿 侯封实封食禄攷比闾族防州乡   伍两卒旅师军【已上图并见六卷上治地事宜】字学六义贯珠图  乐舞

  • 士师/朝士·佚名

    士师的职责,掌管有关五禁之法,以辅助刑罚[禁止民众为非作歹]:一是有关王宫的禁令,二是有关官府的禁令,三是有关都城的禁令,四是有关[都城外]田野的禁令,五是有关军中的禁令。都摇响木铎宣示于外朝,并书写出来悬挂在各处的闾巷

  • 佛教正信会缘起·太虚

    万物唯心,一心元觉;但常觉而不迷,便即心而是佛。何况人生难得,生性最灵,禀亲证一真如之妙明,具遍造十法界之威力!反性而究极之,自觉之道不胜其用焉;推物而普及之,觉他之道不胜其用焉;发挥之为万行,充足之为万德,觉行圆满之道不胜其

  • 卷四·佚名

    释初品中菩萨【经】复有菩萨摩诃萨。【论】问曰:若从上数,应先菩萨,次第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菩萨次佛故;若从下数,应先优婆夷,次第优婆塞、比丘尼、比丘、菩萨。今何以先说比丘,次三众,后说菩萨?答曰:菩萨虽应次

  • 宗镜录卷第八十五·延寿

    夫称一心无外境界者。云何华严经十地品。说。初地见百佛。乃至地地增广。见于多佛。答。所见多少。皆从念生。心狭见少佛。心广鉴多形。舒。卷由心。开合在我。离心之外。实无所得。大集经云。憍陈如复作是念。我当云

  • 显扬圣教论 第十九卷·无著

    显扬圣教论 第十九卷无著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摄胜决择品第十一之三论曰。如是已说界事决择。于杂染事胜决择中。烦恼杂染胜决择。今当先说。颂曰意相应四惑  遍行而俱起无记最后灭  随所生彼性论曰

  • 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陆修静

    《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是陆修静专为授度灵宝经箓、法位而创制的科仪,在道教科仪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

  • 山水情·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全称《新编绣象山水情传》,二十二回。不题撰人,首有倬庵主人序。此书国内无传本,仅日本东京大学图书馆藏一清初刻本,半叶八行,行二十字,无封面,有图四叶,每回后有评语。书叙宋卫旭霞和邬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