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护身命经一卷

  界 比丘道真

佛说救护身命经济人疾病苦厄

尔时佛在娑罗双树间临般涅槃时。舍利弗阿难及无量无边诸大菩萨诸大弟子一切诸天皆来集会。佛还正坐告阿难言。吾当入般涅槃。我灭度后五浊恶世中。一切众生当为恶魔恶鬼娆扰。吸人精气者求人长短者横来杀人者。阿难汝好勤流布此经。令恶世中一切众生无有病苦。无有横死。众邪蛊毒悉皆消灭。

阿难我所嘱消者唯有此经。若有众无男无女。有能读诵此经一句一偈者。众邪恶鬼不得忌近。若在旷野中。若在急难中。若在大火中若在大水中。常当读诵是经。能悉断除。何以故。此经有大威神力故常读之。若不能读者。但当书写安著怀中至心受持。是经者则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神力。若欲远行常当持去。诸恶毒兽无能近者。若到处处村落。一心为人演说有能须申。听者所愿悉得。阿难佛不虚言。此经佛所秘要甚难可得。譬如妙药。能愈毒病。能辟毒气。能断恶毒。有人将行者。诸恶毒虫众邪蛊毒欲来侵害。闻此药气四向散去不敢回视。此经亦复如是。若有病痛者。当净洗浴一心读诵。众患消除。佛告阿难。若有恶魔众邪蛊毒不随我语者。我当使此魔遭众邪蛊毒。如押油殃悉皆消灭无有遗余。佛即举七佛名宇。第一维卫佛。第二式佛。第三随叶佛。第四拘楼秦佛。第五拘那含牟尼佛。第六迦叶佛。第七释迦牟尼佛。若有苦厄病痛者。便当读诵此七佛名字。诸恶蛊毒悉皆消灭无能侵近。佛说此经已。复告阿难言。我今复怜愍众生故。便当更说六神名字。一名波奈罗。二名迦奈罗。三名禅吒迦。四名勤迦。五名摩头。六名摩祁。此是六神名字。阿难若有众生。无男无女无贵无贱有苦厄者。皆当称说六神名字。所患消除。众恶役气不得来近。一切灭尽无有遗余。

佛告无量无边诸大菩萨摩诃萨及天神王一切天人等。我灭度后。若有受持我嘱法者。汝等常当昼夜拥护令得安隐。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世尊我当于佛灭度后。将二十五菩萨。于恶世中有能读诵此经处。我等昼夜在其左右拥护是人。众邪魍魉不得来近。常使是人卧觉俱安。修行善法。佛赞文殊师利等。善哉善哉。汝能拥护我百千万亿劫中所可修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尔时四天神王偏袒右肩右膝著地。一心合掌白佛言世尊。我常于如来灭后。各将眷属案行国界。有能读诵书写受持是经者。我等眷属常来随逐是人。昼夜拥护令不见恶。是人欲行旷野中。我常随逐是人导从前从。勤心拥护不离是人。不令恶魔忌来侵近。常得充足不令饥渴无所之少。可欲求者我等神王悉令供给。如其所愿无所之少。何以故。是人能流布此经故。修行善法供养三宝故。不令断绝。

尔时乾闼婆王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各各[跳-兆+互]跪于如来前。一心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天人常当飞行 于恶世中间有读诵书写受持是经者。我等天人与其眷属共到是人所住之处。听受此经法。常当守护昼夜不离在其四面。拥护是人。众魔恶鬼不得侵近。不得夺其精气。不得横来绝命。不得横来娆害。不得求其长短。不得触犯。令毒气不行。我等眷属常来在是人所住之处。我于空中。是人若遇大火。我等眷属随其方便拥护其身不令火烧。若遇大水。急驶漂去。我等眷属即于空中来接是人。令不见溺水。即还停得度水难。若遇大贼。我四面救护是人。能令贼心刀杖不举即发慈心。若遇官法系缚枷锁昼夜愁苦。我等眷属于虚空中。能令其官心生欢喜悉令放流皆得解脱。我等眷属一心救护。不令他人而得娆乱。于无量无边劫中。常念此经。何以故。此经世尊殷勤所嘱之法。令久流布。佛复赞诸天人等。善哉善哉。汝等眷属曾于阿僧祇劫中。值遇百千万亿诸佛。复能拥护我百千万亿劫中弟子。能令流布此经。读诵书写方便救济。不令见恶。常行善心。尔时乾闼婆王等各与眷属。顶礼佛足一心奉行。

佛告阿难。吾以右手摩汝顶上。汝好用心。吾所嘱累唯有此经。阿难勤流布此经。令一切众生悉得闻知。阿难汝最是吾心中弟子。我所出法悉付嘱汝等。吾今怜愍一切众生故。欲令解脱故。佛还正坐付嘱此法。阿难此经尊猛极有威神。劝令一切族姓男女供养香花杂彩燃灯续明。复能流转读诵。皆救人疾苦厄之者。现世安吉。将来往生无量寿国即生莲华躯体金色身相具足。智慧勇健如上辈者。功德如是不可称计。佛告阿难。当用好纸好笔好墨。至心书写我所出法。上下句偈如佛所说。无令妄失一画一点。阿难我怜愍众生故。唯嘱汝法。皆令一切有形之类悉得闻知。心开意解常行善法。

尔时阿难在世尊前一心合掌。身毛悉竖战战兢兢。一心谛听佛语不敢忘失一句一偈。流泪而言。世尊所嘱至心受持。广令流布此经。阿难复言。受天尊教。顶礼佛足一心奉行。

修福受乐报  所欲皆自然

超然生死流  上言至涅槃

若人好为福  天神自然护

所愿皆自然  众魔不得坏

薄福多诸恼  福能消众患

福德既牢强  速成坚固定

生天受快乐  人中亦自在

斯由功德故  所往皆自然

因此福方便  永离生死苦

得□至涅槃  不灭复不生

救护身命经一卷

猜你喜欢
  募刻祖翁异和尚广录序·元来
  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五·佚名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佚名
  第五品 婆罗门品·佚名
  十后悔·佚名
  四分律卷第二(初分之二)·佚名
  卷八·佚名
  中阿含经卷第十七·佚名
  御选语录卷十四·雍正
  覆日本佐伯定胤书·太虚
  一切经音义卷第六十六(小乘论音)·唐慧琳
  佛说罪福报应经·佚名
  护国言论集及全缅视察录序·太虚
  卷第九·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四十·澄观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四集卷四十六·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四十六古今体六十二首【戊戌二】春祭社稷坛斋居有作去岁阙春祈其阙不可言【昨岁春祭  社稷坛正当百日缟素期内不能躬诣行礼】兹当过小祥大祭躬始安预斋应从吉素

  • 四集卷十六·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十六古今体九十一首【癸巳八】立秋【六月九日】何处而无秋信迎山庄秋信最分明西南风至农经验【月令占候图云立秋晡时申西南凉风至宜粟谷今日□申特立秋而风自西南

  • 石延年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石延年(994—1041)字曼卿,一字安仁,宋城(今河南商丘)人。屡试不中,真宗年间以右班殿直,改太常寺太祝,累迁大理寺丞。官至秘阁校理、太子中允。康定二年卒,年四十八。《宋史》、《东都事略》有传。《全宋词》录其词一首

  • 卷九·本纪第九·脱脱

        仁宗一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讳祯,初名受益,真宗第六子,母李宸妃也。大中祥符三年四月十四日生。章献皇后无子,取为己子养之。天性仁孝宽裕,喜愠不形于色。七年,封庆国公。八年,封寿

  • ●卷二十·徐梦莘

      政宣上帙二十。   起宣和七年正月二十日壬辰,尽其日。   宣和七年正月二十日壬辰诏差奉议郎尚书司封员外郎许亢宗充贺大金皇帝登宝位国信使武义大夫广南西路廉访使者童绪副之管押礼物官锺邦直。   宣和乙巳

  • 卷八·舒赫德

    戊寅何煟奏言本月二十五日接奉上谕令【臣】等发兵与舒赫徳等定期防查本月二十日【臣】在滑县途次先已准山东抚【臣】徐绩札称定于二十四日防【臣】即于二十日驰抵内黄将现到满汉官兵一千一百余名派令河北镇总兵黄

  • ●卷十八·赵翼

    ○新书改旧书文义处《河间王孝恭传》,《旧书》孝恭破降萧铣,高祖大悦,使画工图其貌而视之。案孝恭乃高祖从子,岂不相识而欲图其貌乎?《新书》则云,诏图破铣之状以进。《长孙顺德传》,《旧书》顺德坐事免,发疾,太宗鄙之曰:&ldquo

  • 庚申夷氛纪略·佚名

    恭惟我国家厚泽深仁,君贤臣良,比隆三代,远迈汉唐。四夷臣服,寰海镜清,方隅砥平,承平二百余年,金瓯无少欠缺,古未曾有。庚申变乱,亦开辟未闻,虽曰天数,岂非人事哉。上年己未,僧王屯军天津海口。夫僧王者,外藩科尔沁蒙古郡王也,名僧格

  • 卷十三·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续编卷十三乾隆二十六年八月庚午谕参赞大臣阿桂等速奏追捕塞卜腾情形上谕军机大臣曰阿桂奏称询问从哈萨克来投之厄鲁特等据供伊等系辉特属人为塞卜腾所擒中途抛弃今塞卜腾已入俄罗斯等语所

  • 卷十·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十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顔师古注 成帝纪第十 孝成皇帝【荀悦曰讳骜字太孙骜之字曰俊应劭曰諡法安民立政曰成师古曰骜音五到反】元帝太子也

  • 庭闻录卷二·[清]刘健

    镇秦徇蜀顺治二年,三桂帅师入陕西,由西安驻汉中府。三年,流贼张献忠踞四川西充县,日肆杀掠,将士人人自危。其下刘进忠导我师击之,肃王豪格射献忠,中其乳,坠马死。其养子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等收败卒,奔重庆。四年,可

  • 卷二十 宗弼兵略·李有棠

    太宗天会四年春正月戊辰,宗弼侵宋,取汤阴县,降其卒三千。宗弼,本名乌珠,又作兀术,亦作斡出,或作晃斡出,太祖第四子也。希尹获辽护卫实讷埒,知辽主在鸳鸯泺。都统杲出青岭,宗弼从宗望率百骑与马和尚逐越卢、孛古、伊勒希等,驰击,败

  • 余日章·周诒春

    余日章 年三十五岁。生于湖北武昌。永久通信处。上海靑年会。父文卿。圣公会会长。弟日宣。留学美国。已婚。子二女三。初学于武昌文华书院。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以国文得江督周玉山所赠奖品。又以英文得奖。任武

  • 第19章·老子

    【原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1)。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2)。见素抱朴,少私寡欲(3),绝学无忧(4)。【题解】本章大意,也是从前章推演而来,老子认为人们迷失本性,是

  • 卷十一·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左氏传说卷十一    宋 吕祖谦 撰昭公晋侯饮酒乐膳宰屠蒯请佐公使尊而遂酌以饮工【九年】晋平公饮酒乐膳宰屠蒯请佐公使尊而遂酌以饮工公愧悔之心隐然而生本欲废知氏缘此遂止看此一事犹见得三代工执

  • 佛说未曾有因缘经卷上·佚名

    萧齐沙门释昙景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目犍连。汝今往彼迦毗罗城。问讯我父阅头檀王并我姨母波阇波提。及三叔父斛饭王等。因复慰喻罗睺罗母耶输陀罗。令割恩爱放罗睺罗。令作沙弥。

  • 卷第十七·宗密

    圆觉道场禅观修证广文卷第十七 终南山草堂寺沙门 宗密 述 ○坐禅法八门 (一总标 二调和 三近方便 四辨魔 五治病 已上五门在此卷)。 初 总标 夫像季之中。人无定力。说法则如聋奏乐。闲居乃类象无钩。不务调

  • 匹克威克外传·狄更斯

    英国作家狄更斯于1836—1837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家以幽默风趣的笔法,嘲笑了英国政治制度中所谓“自由”、“民主”的虚伪性,揭露了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空虚与堕落的生活,反映了一些下层人民的苦难处境。作品写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