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处胎品第六

佛告诸比丘,冬节过已,於春分中毗舍佉月。丛林花叶鲜泽可爱。不寒不热。氏宿合时三界胜人。观察天下白月圆净。而弗沙星正与月合。菩萨是时从兜率天宫没。入於母胎。为白象形。六牙具足。其牙金色首有红光。形相诸根悉皆圆满。正念了知。於母右胁降神而入。圣后是时安隐睡眠。即於梦中见如斯事。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胜人讬生为白象,皎洁如雪具六牙。鼻足姝妙首红光,支节相状皆圆满。降身右胁如游戏,佛母因斯极欢喜。未曾得见及未闻,身心安隐如禅定。

尔时圣后身心遍喜。即於座上以众妙宝庄严其身。无数采女恭敬围绕。下於胜殿诣无忧园。到彼园已,遣信白输檀王言:要欲相见。王宜暂来。王闻是信心甚欢喜。从宝座起。与诸臣佐及诸眷属。前後翊从诣无忧园。既至园门举体皆重。不能前进。而说偈言:

忆昔赴强敌,身犹不为重。今者忽如是,此变当问谁。时净居天子。於虚空中现其半身。为输檀王。而说颂曰:菩萨大威德,下於兜率宫。

讬在圣后胎,为王之太子。众行皆圆满,人天所恭敬。具慈悲福慧,灌顶当受职。

时输檀王闻是偈已,合掌稽首作如是言:我今见此希有之事。於是入见圣后。自除憍慢。前问圣后欲何所求。惟愿为说。尔时圣后。以偈答曰:我於睡梦中,见象如白银。

光色超日月,身相甚严净。六牙有威势,难坏如金刚。支体甚坚好,来入於我腹。尔後多瑞相,愿王今善听。

我见三千界,弘敞广严饰。每於寝寐时,诸天来赞我。贪瞋等烦恼,结使皆销灭。我心寂静乐,如在禅定中。

宜唤占梦人,明解围陀论。善闲八耀法,能辨吉凶者,速召彼人来,为我解斯梦。时王闻此语,即召占梦人。

而语彼人言,宜占圣后梦。圣后时告彼,己所梦因缘。汝既称善占,吾今为汝说。我梦象如雪,逾於日月光。

威势有六牙,支体甚严好。妙色极光净,坚密如金刚。来入我腹中,我梦如是事。其人闻圣后,说所梦因缘。

皆曰无不利,斯梦甚为吉。种族当兴盛,必生胜相子。在家作轮王,威力统所化。出家成佛道,哀愍诸世间。

当洒甘露法,为天人所敬。

时输檀王。闻婆罗门解梦因缘。心甚欢喜。即以上妙衣服种种美食。而赐与之令归本处。佛告诸比丘,时输檀王。於四城门四衢道中。为菩萨故设大施会。须食与食。须衣与衣。乃至香花卧具田宅骑乘一切所求。皆悉给与。王时念言:於何宫殿安置圣后。令得无忧欢乐而祝时四天王来至王所。作如是言:惟愿大王善自安隐勿思此事。我与菩萨取妙宫殿。时天帝释即来王所。而说偈言:

护世宫为劣,不堪圣后居。忉利有胜殿,持来奉菩萨。时夜摩天子。复来王所。而说偈言:我有胜妙殿,超过忉利宫。

在彼夜摩天,今持奉菩萨。兜率天子。复来王所。而说偈言:兜率妙天宫,菩萨本居止。是为最殊胜,还持奉菩萨。

化乐天子。复来王所。而说偈言:我有宝宫殿,随心所化生。庄严甚奇妙,愿以奉菩萨。他化自在天子。复来王所。而说偈言:

我有妙宫殿,超过诸欲天。众宝所庄严,清净悦心意。光明甚奇耀,周匝散香花。愿以安圣后,持来奉菩萨。

佛告诸比丘,是时欲界诸天子等。为供养故。各各赍彼所有宫殿来至输檀王宫。其王亦为菩萨造妙宫殿。绮饰精丽人间所无。尔时菩萨以大严三昧威神力故。令彼一切诸宫殿中。悉现摩耶圣后之身。皆有菩萨。於母右胁结加趺坐。诸天子等各各自谓。菩萨之母惟住我宫。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大严三昧,神化难思。诸天悦豫,父王欢喜。

说是经时。会中有诸天子生如是念。四天王天闻此人间污秽不净。况乎此上三十三天乃至兜率诸大天耶。云何菩萨世间之宝。最胜清净殊妙香洁。乃舍兜率处在人间。於母胎中经於十月。尔时阿难承佛威神。长跪合掌而白佛言:世尊,女人之身多诸欲恶。云何如来为菩萨时。乃舍兜率处於母胎右胁而祝佛告阿难。菩萨昔在母胎。不为不净之所染污。恒处宝殿严净第一。如是宝殿为欲见不。当示於汝。阿难白佛言:世尊,愿垂显示。令诸见者皆生欢喜。尔时如来即以神力。令娑婆世界主梵天王与六十百千亿梵天。下阎浮提来诣佛所。恭敬稽首。右绕三匝卻住一面。尔时世尊,知而故问梵天王言:我昔为菩萨时。在胎十月。所居宝殿今为所在。汝可持来。梵天王言:今在梵世。时娑婆世界主。稽首作礼忽然不现。於刹那顷昇于梵宫。告妙梵天子言:汝宜次第下至三十三天。高声唱言:今日梵王。欲将如来处胎之时所居宝殿还至佛所。若欲见者宜可速来。尔时梵王。即持菩萨之殿置梵殿中。其梵殿量纵广正等三百由旬。而与八万四千拘胝梵天恭敬围绕。从於梵世下阎浮提。是时欲界无量诸天。皆悉雲集於如来所。以天妙衣种种伎乐花鬘妙香天庄严具而为供养。时天帝释乃至他化自在。永不能睹菩萨之殿。虽审观之亦不能见。时四天王问帝释言:我等作何方便能睹斯殿。帝释报言:当请如来乃得见耳。时天帝释与四天王。稽首请佛。是时大梵天王先与诸梵。捧菩萨殿置於佛前。其殿三重周匝莹饰。皆以牛头栴檀天香所成。其香一分价直三千大千世界。光明照耀。以天众宝而严饰之。床座器物皆称菩萨。微妙绮丽人天所无。惟除菩萨旋螺之相。大梵天王所著天服。至菩萨座犹如水渍钦婆罗衣。其三殿内周匝皆有净妙天花。其殿坚牢不可沮坏。凡所触近皆生妙乐。如迦邻陀衣。欲界一切诸天宫殿。悉现菩萨宝殿之中。

佛告诸比丘,菩萨入胎之夜。下从水际涌出莲花。穿过地轮上至梵世。纵广正等六十八洛叉由旬。如此莲花无能见者,除诸如来并诸菩萨及大梵天王。於三千大千世界之中。所有清净殊胜美味,犹如甘露现此花中。大梵天王以毗琉璃器。盛此净妙甘露之味。奉上菩萨。菩萨於是受而食之。比丘当知。世间众生。无有能食如是甘露之味。惟除十地究竟最後身菩萨方能食耳。诸比丘,菩萨以何善根而感斯味。由昔长夜行菩萨道时。能以医药救济病苦。所有欲愿皆令满足。一切恐惧能施无畏。又以上妙花果供养如来及佛塔庙。一切圣众父母尊长。如是施已然後自受。由斯福报感大梵王每持甘露之味而以奉献於宝殿内。上妙衣服诸庄严具种种器物。菩萨本愿力故随意能现。阿难。一切菩萨将入胎时。於母右胁先有如是宝庄严殿。然後从兜率天宫降神入胎。於此殿中结加趺坐。阿难。十方世界一切摩耶圣后。皆於梦中见白象来。释提桓因及四天王。二十八夜叉大将。皆悉随从而卫护之。复有四天女。一名邬佉梨。二名侔佉梨。三名幢至。四名有光。亦与眷属常来卫护。

尔时菩萨处母胎中。身相光明,犹如夜暗於山顶上然大火炬。亦如真金在琉璃中。光明洞照普遍世界。四大天王二十八夜叉大将与其眷属。每於晨朝恭敬供养。皆见菩萨安慰问讯。徐举右手指座令坐。为其说法示教利喜得未曾有。若欲去时。菩萨徐举右手使之而去。顶礼围绕辞退而去。释提桓因与三十三天。每於中时恭敬供养。为听法故皆见菩萨安慰问讯。徐举右手指座令坐。为其说法示教利喜得未曾有。若欲去时。菩萨徐举右手使之而去。顶礼围绕辞退而去。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每於申时与无量百千梵众天子恭敬供养。为听法故皆见菩萨安慰问讯。徐举右手指座令坐。为其说法示教利喜。生欢喜心得未曾有。若欲去时。菩萨徐举右手使之而去。顶礼围绕辞退而去。阿难。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周遍十方无量百千诸菩萨众。於日入时恭敬供养。为听法故而来至此。尔时菩萨化作庄严师子之座。令诸菩萨各坐其上。互相问答辩析上乘。此等诸来大菩萨众。惟是同行同乘之所能睹摩耶圣后亦不能见。阿难。菩萨处胎之时,不令圣后身觉沈重及诸苦逼。柔软轻安怡怿欢畅。无有贪欲瞋恚愚痴热恼之患。亦无欲觉恚觉害觉。亦无冷热饥渴惛惑罪垢散乱。亦无不可意色及声香味触一切恶境。亦无恶梦。亦无女人贪诳谄曲嫉妒诸烦恼过。具足受持清净禁戒行十善道。不於他人而生欲心。亦无他人能於圣后而生欲想。於迦毗罗城及诸聚落并馀国土。所有男女若童男若童女。或为鬼神之所著者,见菩萨母皆自痊愈。或有众生得种种玻风黄痰气。盲聋哑痺。牙齿龋痛。瘰[W057]白癞。痟渴癫眩。癭疖疮瘢。种种诸玻见菩萨母舒手摩顶。自然销除。设有众生得如是玻不获亲来见菩萨母。圣后尔时折草为筹而以赐之。才执筹时所有病苦皆得销散平复如本。圣后若观菩萨之时,见於腹中右胁而祝如明镜中睹诸色像。欢喜和悦身心泰然。阿难。菩萨处胎之时,诸天常奏天乐雨众天花。供养菩萨。是时国界宁静景候调和。人民安乐好行恩惠。诸释种子皆悉弃恶修习善事。於诸节会游戏园林。受胜妙乐欢娱怡畅。时输檀王随顺法行不乐世荣。捐弃国务如苦行者,阿难。菩萨处母胎中神力现化成就如是,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汝等当观佛在胎时所居宝庄严殿。阿难言:唯然世尊,愿为显示世尊尔时即为阿难释提桓因及四护世并。馀天人。显示如来处胎之时宝庄之殿。皆大欢喜得未曾有生清净心。作是现已,大梵天王还持宝殿。归於梵世。佛告诸比丘,菩萨处胎之时,已能化导三十六那由他天人令住三乘。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最上胜人初入胎,大地山林皆震动。金色净光销恶趣,一切天人咸喜悦。为欲成此大法王,示现胎中宝严殿。导师所居之宝殿,栴檀妙香极严饰。

此香一分之价直,等彼三千界珍宝。下方涌出大莲花,其花高至于梵世。花中所承甘露味,梵王持以献菩萨。世间一切诸群生,无有能销一滴味。

惟除最後身菩萨,方能致斯甘露食。积劫所集福威力,服者身心得清净。帝释梵王四护世,稽首供养於导师。奉事顶礼闻妙法,欢喜右绕而辞去。

如是十方菩萨众,亦复因斯乐法来。坐於光明众宝床,闻大乘法生欢喜。各恣言谈两相顾,无量称扬还本国。四方男子及女人,为彼鬼魅所缠缚。

露首袒体心狂乱,若见佛母皆除愈。所有黄痰与癫癞,盲聋瘖哑种种疾。佛母舒手摩其顶,众病应时得销散。或有困笃在远方,折草作筹而惠之。

筹至病者寻平复,世间无不蒙众祐。由法医王在腹中,苦恼众生尽安乐。圣后自观菩萨体,犹如空中见明月。形相微妙甚端严,欢喜悦乐心安祝

无复贪瞋痴所扰,亦无爱欲嫉妒害。不为饥渴寒热侵,身心静然离众恼。人天上下更相见,音乐不鼓而自鸣。国土清宁甚安隐,眷属欣豫同无患。

龙天由斯降时泽,草木花果尽敷荣。惠施一切之所须,王宫七日雨珍宝。是时无有贫乏者,犹如帝释欢喜园。王修法行持净戒,虽处堂殿如林野。

由此圣后怀菩萨,每入後宫亲慰问。

猜你喜欢
  卷第十三(本末合)(尽出现品)·慧苑
  评中国学术史概论·太虚
  序·白岩净符
  西方合论 第七卷·袁宏道
  舍利品第三十八·佚名
  彻悟禅师语录卷上·彻悟
  大般涅槃经 第二十八卷·佚名
  目录·佚名
   第五十則 雲門塵塵三昧·胡兰成
  第十二章 摩哂陀之来岛·佚名
  卷二十四·佚名
  正法华经卷第三·佚名
  卷第五·佚名
  卷五·佚名
  隱元禪師語錄卷第六·隐元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序·龚鉽

    余居浮梁幕四年。浮梁去景德镇二十里。每常往返必过镇。尔时谒御窑厂探坯房窑户。看满窑辄经日二三。朋好多土著。为指窑瓷攻苦皆一。一穷其原委。余为谱之歌诗得百首闲及风俗。旣泛舟江淮乃失之时。隔七庚率从友人处

  • 那一点神明的火焰·徐志摩

    又是一个深夜,寂寞的深夜,在山中,浓雾里不见月影,星光,就只我:一个冥蒙的黑影,蹀躞的沉思,沉思的蹀躞,在深夜,在山中,在雾里,我想着世界,我的身世,懊怅,凄迷,灭绝的希冀,又在我的心里惊悸,摇曳,像雾里的草须;她在哪里?啊!她;这深夜,这浓雾,淹没

  • 默境·徐志摩

    我友,记否那西山的黄昏,钝氲里透出的紫霭红晕,漠沉沉,黄沙弥望,恨不能登山顶,饱餐西陲的菁英。全仗你吊古殷勤,趁别院,度边门,惊起了卧犬狰狞。墓庭的光景,却别是一味苍凉,别是一番苍凉境地:我手剔生苔碑碣,看冢里僧骸是何年何代,你

  • 二集卷七十四·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七十四古今体八十九首【丁丑九】秋日奉皇太后幸塞外启跸之作润尘夜雨听深更启跸旋看放午晴最喜晚田滋玉粒恰宜新爽应金行诚输属国咸来觐【每岁行围木兰四十九旗蒙古及喀尔喀例来谒因以行庆施

  • 醴陵士人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醴陵士人,姓名及生平不详《花草粹编》卷七录词一首。 ●一剪梅 醴陵士人 宰相巍巍坐庙堂,说着经量,便要经量。 那个臣僚上一章,头说经量,尾说经量。 轻狂太守在吾邦,闻说经量,星夜经量。 山东河北久抛荒,好去经量,胡

  • 列传十八·薛居正

    安重诲,其先本北部豪长。父福迁,为河东将,救兖、郓而没。重诲自明宗龙潜时得给事左右。及镇邢州,以重诲为中门使。随从征讨,凡十余年,委信无间,勤劳亦至。洎邺城之变,佐命之功,独居其右。明宗践祚,领枢密使,俄迁左领军卫大将军充

  • 第七十四回 刘锜力捍顺昌城 岳飞奏捷朱仙镇·蔡东藩

      却说王伦赴金议事,正值金蒲卢虎等谋反的时期,蒲卢虎自以太宗长子,跋扈日甚,遂与挞懒密谋篡弑,不幸事泄。蒲卢虎伏诛,挞懒以位处尊亲,更立有大功,特置不问,命为行台左丞相,杜充为行台右丞相。挞懒奋然道:“我是开国功臣,奈何

  • 卷十下·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十下 【丁未】孝安皇帝永初元年春二月司徒鲔卒○三月日食○夏四月封邓隲及弟悝弘阊皆为列侯隲辞不受考异【此封字下亦漏舅字】 【自和帝之丧邓隲兄弟常居禁中隲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二·佚名

    正德十年三月戊午朔孝宗太皇大后忌辰 奉慈殿行祭礼遣驸马都尉马诚祭 裕陵○升福建右布政使龚弘为湖广左布政使○己未以兵荒免四川西充蓬溪盐亭射洪等县今岁税粮有差○都察院覆开封府知府贺锐奏言王府官有罪例请旨有司

  • 卷三·王明清

    ●卷三○熙宁以来宰相封国公宋兴已来,宰辅封国公者,已见宋次道《春明退朝录》。自熙宁以后者,今列于后:陈丞相(秀)王文公(舒、荆)王文恭(郇、岐)韩献肃(康)章子厚(申)韩文定(仪)蔡元长(嘉、卫、魏、楚、陈、鲁)童贯

  • 第二六五收管状同治九年十月十一日一一七○一--四·佚名

    澚甲具看守大枋收管状具收管状香山港澚甲金顺兴,今当大老爷台前,收管得封过大枋贰块,并量明:大块长三丈伍尺捌寸,阔壹尺柒七寸伍分,厚玖寸;小块长三丈贰尺伍寸,阔壹尺捌寸,厚柒寸伍分。交兴看守,合具收管状

  • 惜时第五十三·佚名

    夫停灯于缸,先焰非后焰,而明者不能见;藏山于泽,今形非昨形,而智者不能知。何者?火则时时灭,山亦时时移矣,天回日转,其谢如矢,騕褭迅足,神马弗能追也。人之短生,犹如石火,炯然以过,唯立德贻爱,为不朽也。昔之君子,欲行仁义于天下,则与时

  • 礼记析疑卷二十·方苞

    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乐记先儒以为公孙尼子所论譔然于荀子论乐篇所取过半颇有删易且不循其节次而分剟以他从则为汉初所采集审矣自史记以前文有篇法者惟三传国语国策其他诸子陈义指事意至言从多不可求以篇法况捃摭众説乎

  •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十一·自融

    伏龙千岩长禅师千岩禅师。讳元长。越之萧山董氏子也。出天目中峰本和尚之门。开化乌伤伏龙山圣寿寺。其接物利人。灼类于本。当元季时。其著我田衣者。无不藉赖。朝廷褒重。而高其声价。公居伏龙。惟力田博饭而已。君

  • 大光明始发无上心缘品第六十四·佚名

    【古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罗阅祇迦兰陀竹园。尔时阿难。在林树间。静坐思惟。欻[欻:xū 指忽然。]生此念。如来正觉。诸根具足。功德慧明。殊妙难量。世尊先昔。本何因缘。发此大乘无上之心。修习

  • 圭塘小稿·许有壬

    诗文别集。十三卷,别集二卷,续集一卷,附录一卷。元许有壬撰。此集为有壬所自辑,元顺帝至正二十年庚子(1360),其弟有孚抄录并作序。有壬尚有《至正集》,殁后散亡,而有孚所携此本独存,于是重加编次,得诗文二百四十三首,

  • 星命总括·耶律纯

    三卷,旧题辽耶律纯撰。此书前有耶律纯原序,称其为“翰林学士,奉使高丽议地界”,得高丽国师传授“星躔之学”;篇末署“统和二年(984)八月十三日”。“统和”为辽圣宗耶律隆绪年号,查《辽史》本纪,统和二年及三年均无遣使高丽

  • 续玄怪录·李复言

    唐代传奇小说集。系续牛僧儒《玄怪录》之作。宋代亦改名《续幽怪录》。李复言撰。原书《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为5卷,据《郡斋读书志》记载,分仙术、感应等3门,现存南宋刻本4卷,23篇,不分门。《四部丛刊续编》据此影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