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金刚顶降三世大仪轨法王教中观自在菩萨心真言一切如来莲花大曼拏攞品一卷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欲于此降三世仪轨法王会中说自心真言。世尊若才称说一切如来。三昧现前一切怖畏厄难灾障。及诸病恼皆得消灭。

  尔时薄伽梵。告观自在菩萨言。善哉善哉汝应善说。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承佛圣旨即说自心真言曰。

  阿噜礼迦(半)娑嚩(二合引)贺(引)

  适说此心真言时。一切如来从本刹土。云集苏迷卢顶毗卢遮那大会之中。围绕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复说自心真言大曼拏攞。

  院位擘方设  内四角四门

  善度最中央  井形拼四道

  显成于八位  分为八叶花

  是色应用朱  中台观自在

  于彼一一叶  图画大觉形

  中院不为门  内外八线道

  微妙建立已  阿阇梨当入

  应对曼拏攞  结大莲花契

  端身定支节  住于三摩地

  次结盎俱施  奉请于圣者

  若一切有情  入此曼拏攞

  虽处于凡位  贪嗔罪垢灭

  犹如于莲花  不为水所著

  胜生亦如是  不为欲所染

 

  阿阇梨即以大莲花印。屈进力度如钩。请观自在菩萨。莲花钩真言曰。

  唵(引)摩诃(引)跛娜摩(二合)吽惹

  即时观自在菩萨便至道场现微妙色身。或放光明。阿阇梨次当如法引弟子入。是诸弟子应著白衣。复以白缯掩覆其服。又以净帛缠系其头。既引入已而说偈言。

  犹如于莲花  不为水所著

  胜生亦如是  不为诸欲染

 

  即应左手授与弟子莲花。右手授与念珠。又说偈言。

  诸佛大莲花  于诸曼拏攞

  最为其上首  常须分别思

  身奉观自在

 

  然后教印及三摩地门。

 

  心真言莲花曼拏攞品

 

  复次如前建立曼拏攞。行者应坐中台之上。入一切如来开敷莲花三摩地。诵一洛叉即得观自在身。

 

  心真言三昧耶曼拏攞品

 

  复以如前建立曼拏攞。应取一千莲花。一花一诵安中台以为奉献。然后引弟子入告三昧耶言(谓诸欲清净誓也)。

 

  羯磨曼拏攞品

 

  复次如前建立曼拏攞。以四种供养。复次成就像法。于清净绢[疊*毛]上。画观自在菩萨。坐苏弥卢顶八佛围绕。起白月一日于此像前。一切时无间断入三摩地念诵。乃至画像放光。于光明中流出观自在菩萨及诸如来。入行者眉间灌顶之处。坚固而住。即时行者体同观自在。刹那顷便见极乐世界。一切众生皆见去时寿命无量。

  我今又说成就之法。诵一洛叉。一切盖障皆得清净。诵二洛叉。所有五无间等一切诸罪尽灭无余。诵三洛叉。一切福德来集。一切如来等备具。一切成智现前。

  复次若结大印(谓五相成就)诵洛叉数。经夜无限念诵。比至晨朝一切如来入行者心。即体同如来。若入于口即体同观自在。

  复次成就事业。诵一遍护身。两遍护他及城邑聚落。三遍即能成办一切事业。若阿尾舍应烧檀香(加持八百遍炉中烧薰支分)若息诸鬼魅者。加呬唎(二合)字诵之。令一切有情顺。加持金刚花与之(赤花代之)令恶心不动。以白土止息之(真言首加书朱书之名后即卷置一瓶之中以白土实之安于一坑之中后土填之想室彼兑即安须弥山于其上下亦得耳)令悉底利敬爱。加持苏末那花。与之伏从。又欲令一切禽兽随处不动转白芥子令一切禽兽不能动。加持白芥子遥向掷之。欲有所示现。加持孔雀尾遥转。欲梦中知一切事。三念诵其夜见之。又欲除恶梦者。以油麻护摩。又欲止息口舌取鸡翅翎护摩。若处子婆誐蕊淫女月帛护摩。悉嚩始迦罗拏。若求一切事应广供养观自在。八日一日夜不食念诵满一切愿。又于观自在菩萨前。三时时别诵三遍。满三月菩萨满其所愿。又于佛像前三时时别诵三遍。满三月佛满其愿。

 

  印品

 

  合掌以二水二风交地空各开竖。二火相合是根本印。芙蓉合掌是为大莲花印。不易大莲花开竖地空。是禳夺诸罪印。又外叉金刚缚。合二风如莲花叶。二空竖相逼是三昧印。又分二手作莲花拳。便以慧拳旋绕定拳。作开八叶势是羯磨印(请如来)呬唎(二合)字观于心月莲。是法印。观诸法如莲花不著于水。诸法亦然不染欲等。是智印。莲花阿阇梨。欲授弟子阿阇梨位。以莲花授与弟子二掌中。又加持莲花鬘一千八遍。系弟子头上。加持。

  真言曰。

  唵(引)跛娜么(二合)么(引)攞(引)鼻诜左路(引)计湿嚩(二合)啰数索

  由是得为莲花部中阿阇梨。我今说莲花部修行禁戒仪。则先供养观自在菩萨。应服一掬遇牟怛啰若少分摩夷。即一切清净。然观自身作观自在菩萨。日诵一千遍乃至七日。禁戒得成就。从此已后一切食一切处作。皆不为污染。我今说普通一切供养仪。则二手为金刚拳。各安于腰侧。向左小低头。是为恭敬礼。又二手从额分向后系鬘势。历度下垂带。是为献花鬘。又二手从于脐渐上至口写。是为献歌咏。又二手从口檀慧历展相旋绕上顶虚合掌。是献金刚舞。由是供养如来位尚不难得。况余悉地。何以故。一切乐不如此金刚萨埵故。

 

  金刚顶经降三世大仪轨法王教中观自在菩萨心真言一切如来莲花大曼拏攞品一卷

猜你喜欢
  卷八十四·佚名
  卷六·水鉴慧海
  说无垢称经卷第三·佚名
  合部金光明经卷第五·佚名
  卷第十·普瑞
  卷一百一十七(西晋三藏竺法护译)·佚名
  佛说身毛喜竖经卷中·佚名
  净名玄论卷第七(会处上)·吉藏
  宗镜录卷第一百·延寿
  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九·佚名
  卷第六十五·佚名
  妙法莲华经文句卷第十下·智顗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中二·良贲
  出国宏化临别之演辞·太虚
  卷第一·永觉元贤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四·黄以周

      神宗   △熙宁二年(己酉,一○六九)   1、正月(案:钱大昕《四史朔闰考》:是月己巳朔。) 乙酉,枢密院进一。(案:此上有脱误。) 减住营尚多,而驱策之方犹少,但如种古之徒已不获自尽。(《纪事本末》卷六十六。)   2、辛卯,知同

  • 卷五·张廷玉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卷五 【起癸未明成祖永乐元年尽己丑明成祖永乐七年】凡七年 【癸未】成祖文皇帝永乐元年春正月复周齐代岷四王国【帝即位复四王爵辽王植改封荆州至是四年皆子

  • 卷之一千六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三十卷 仕绩 二 一·缪荃孙

    镇 江 府 三 清吴赞元吴赞元,字蓉城,丹阳人。崇祯庚午举人。顺治初,由中书舍人擢监察御史,巡按江西。时豫章初入版籍,四方反侧未安,赞元抚辑有方,威信大布,遂收建、饶、广、赣诸郡。又以袁、瑞二府困于浮粮之累几三

  • 三国史记卷第三十三。·金富轼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三三卷志二零零零零杂志第二。色服车骑器用屋舍。三三卷志二色服零零(+色服)。三三卷

  • 刘正传·宋濂

    刘正字清卿,清州人。好学,十五岁就学习衙门公事,初任制国用使司令史,后升迁尚书户部令史。至元八年(1271)取消转运司,设局核实拖欠租税,由刘正主管此事。大都运司欠赋税银五百四十七锭,逮捕了倪运使等四人,经审查确实不欠,却长

  • 卷一百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十五宗庙考【九】太庙功臣配享【臣】等谨按从享庙廷诸臣之名已见於前时享仪设神座文中兹叙其蒙国厚恩列庑先後之岁永昭勲伐焉崇德元年四月丙戍以武功郡王礼敦巴图鲁配享庙廷【王妃并配

  • 陈蔗青·佚名

    陈蔗青先生小传陈先生名介字蔗青湖南湘鄕人湘鄕为曾文正公故鄕闾里子弟无不悦学先生少年即以能文称已而清廷废科举兴学校考派学生赴日留学先生与焉卒业东京帝国大学转入德国柏林大学攻法制经济复漫游欧洲考察政俗辛亥

  • 四十六年·佚名

    (庚子)四十六年清康熙五十九年 二月2月4日○辛丑,右議政李健命請寢京城女巫驅逐之令。先是,妖巫肆行閭閻,民風日蠱,臺閣請依舊典逐去,漢城府旣盡驅出矣。爲大臣者,不思修舊典革巫風,而乃反汲汲招入,崇長之不暇,其與西門豹沈巫之

  • 问神卷第五·扬雄

    或问“道”。曰:“道也者,通也,无不通也。”或曰:“可以适它与?”曰:“适尧、舜、文王者为正道,非尧、舜、文王者为它道。君子正而不它。”或问“道”。曰:“道若涂若川,车航混混,不舍昼夜。”或曰:“焉得直道而由诸?”曰:“涂虽曲

  • 履信第八·佚名

    信者行之基,行昔人之本。人非行无以成,行非信之无以立。故信之行于人,譬济之须舟也;信之于行,犹舟之待楫也。将涉大川,非舟何以济之?欲泛方舟,非楫何以行之?今人虽欲为善而不知立行,犹无舟而济川也;虽欲立行而不知立信,犹无楫而行

  • 卷一百七·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七    宋 卫湜 撰君既葬王政入於国既卒哭而服王事大夫士既葬公政入於家既卒哭弁絰带金革之事无辟也郑氏曰此权礼弁絰带者变丧服而吊服轻可以即事也孔

  • 般若灯论释 第一卷·清辨

    般若灯论释 第一卷般若灯论释序释慧赜述般若灯论者。一名中论。本有五百偈。龙树菩萨之所作也。借灯为名者。无分别智。有寂照之功也。举中标目者。鉴亡缘观。等离二边也。然则灯本无心。智也亡照。法性平等。

  • 卷第五十五(第九诵之四)·佚名

    十诵律卷第五十五(第九诵之四)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问顺行法第五优波离问佛。颇有比丘。即是别住人。即是别住竟人。即是行摩那埵人即是行摩那埵竟人耶。答有。若比丘出精。得僧伽婆尸沙罪。是罪不覆藏。是人从僧

  • 卷第十六·佚名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第十六 宋池州报恩光孝禅寺沙门法应 集元绍兴天衣万寿禅寺沙门普会续集 祖师机缘 六祖下第四世之二(南岳下前第三世之二) 【增收】洪州黄蘗希运禅师(嗣百丈)初游天台逢一僧。与之言笑如旧相识。

  • 第十四卷·圆瑛

    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圆瑛弘悟述 受法弟子明旸日新敬校寅三 六识圆通 分六  卯初 鹙子眼识  二 普贤耳识  三 难陀鼻识  四 满慈舌识  五 波离身识  六 目莲意识  今初舍利弗,即从座起,

  • 卷六·水鉴慧海

    嘉兴大藏经 天王水鉴海和尚六会录水鉴海和尚六会录卷六嗣法门人原青等编偈寄武昌黄明震参军鄂城原是楚王宫深隐还如在万峰树色鸟声清耳目廓然何事不从容寄杨明克学使名遂功成身退易了生脱死实为难君今若肯言前荐十

  • 药味集·周作人

    精选周作人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一年的作品,据作者自己说,此集“内容‘敝帚自珍’,以为其中颇有可看之小文”,是他一生中最优秀的集子之一。周氏散文风格向被形容为“闲适”,在他看来这可分为“小闲适”与“大闲适”,后者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