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福盖正行所集经 第八卷

福盖正行所集经 第八卷

龙树菩萨集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

佛言。大王。当知世间一切众生。由净施故。所受福报。冤不能坏。设百千人。亦不能夺。随所至处。福为前导。乃至他世。福亦如是。犹如伴侣。常所随逐。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由先世积集  广大诸福行

今得为人王  具吉祥尊贵

百千诸营从  住立于王前

福力所摄故  瞻仰咸悚栗

当知彼福业  如眼腹手足

常爱护任持  令相续不断

我昔修施行  一切皆能舍

唯留于一象  随意乘所往

乐依止山林  修习诸禅定

时彼诸人民  皆悉来相从

或手执白拂  或持于伞盖

及以诸茵蓐  所至敷床座

彼各白王言  我等无福慧

今愿咸亲近  同修诸善行

福为最胜财  常得真实乐

福为第一亲  引至安隐处

福如如意宝  置于己掌中

作最上吉祥  所愿皆成就

具殊妙色相  受五欲快乐

语言人乐闻  善巧极明了

寿命得长久  安隐无忧恼

一切诸众生  见之若亲友

若诸有情。于胜福田。顺其正理。专注而施。决定此生现得富饶相应福报。如金鬘夫人。闻佛功德。心生赞仰。以己先有微妙金鬘。奉上如来。又善思王女。以妙饮食。供养尊者须菩提。又修发婆罗门女。自剪首发。以鬻其直。饭彼尊者大迦旃延。发复如故。是三女人。由净施故。现身皆得为国之后。又福严长者。躬往请佛及诸罗汉。就舍营斋。库藏复溢。如牧牛女。持旃檀香。及田舍女。以麦[禾*肙]花。供养佛塔。皆得生天。如是得受现报因缘。如胜军王经所说。佛住舍卫城。时胜军大王末利夫人。始生一女。具十八种极丑之状。年渐长大。当求所适。彼诸贵族。不乐为姻。其下种姓。王意不许。时有外国一长者子。久住此城。费用皆尽。俜伶周行。未有所偶。臣吏白王。即可其请。王乃召对。而谓之曰。我有长女。纳卿为婿。若相从者。永终富贵。设欲还国。亦可偕往。时彼王女。即以上妙珍奇杂宝。严饰其身。而以妻之。及与无数种种财物。时长者子。即娶为妇。未久之间。同归本国。既至家已。彼诸亲族。求见设礼。长者子曰。我妻王女。观何容易。若须见者。必当择日。后诸亲属。复至其家。长者子言。却后七日。出城花园。于彼相见。众复审曰。此言决定。若不往者。我当罚钱五十万数。至七日已。彼长者子。具办种种美妙饮食。先取一分。置其房中。白妇知已。固锁其门。时长者子。赍其所罚。及诸饮食。往彼园中。是时众人在园。遥见彼长者子。乃只独来。咸相谓曰。是人诞妄。不依先议。既至园已。白亲属曰。幸无见怒。愿输所罚。众曰。子妻尊崇。藏于深室日月之光。尚不令见。岂况我曹。何能得睹。时彼王女。即自嗟念。我虽年少。形容极丑。是何恶业。招斯鄙陋。厉声叹曰。苦哉苦哉。使其丈夫。受多惭耻。常作虚言。及遭谴罚。如斯处世。虽活奚为。即以缯带。自经其颈。时守宅神见是事已。谓此王女。我当释之。保全其命。使无中夭。当知世尊无尽大悲。常乐救度彼彼有情。每作是念

我今当于何等众生。为说法要。令生信解

我今当于何等众生。令彼洗除贪欲垢秽

我今当于何等众生。令彼息除嗔恚过患

我今当于何等众生。令彼灭除愚痴暗钝

我今当于何等众生。令彼增长一切善根

我今当于何等众生。令彼出离生死淤泥

我今当于何等众生。令彼超越轮回苦海

我今当于何等众生。令彼解脱烦恼结缚

我今当于何等众生。令彼拔除恶慧毒箭

我今当于何等众生。截四瀑流。令至彼岸

我今当于何等众生。令免三涂种种楚毒

我今当于何等众生。施其法水。令除渴爱

我今当于何等众生。令彼厌患境界痈疽

我今当于何等众生。令破无始无明卵[谷-禾+卵]

我今当于何等众生。令彼摧伏我慢高山

我今当于何等众生。令远诸恶。着惭愧衣

我今当于何等众生。令彼具修戒定慧学

我今当于何等众生。令达诸法。心得自在

我今当于何等众生。令彼获得清净智眼

我今当于何等众生。令彼越入大解脱门

我今当于何等众生。令彼发起大菩提心

我今当于何等众生。以菩提鬘。而系其首

我今当令胜军王女。易丑陋形。得如所愿

是为世尊刹那刹那。念念观察一切众生。或近或远。或多或少。或胜或劣。上中下性。皆能救度。慧眼悉见。无有遗余。如有颂云

佛不舍众生  远近皆化度

如果成熟时  自然生甘味

是故牟尼尊  冤亲唯一想

利乐诸众生  亦不希其报

尔时世尊。先为摄化裸形外道尼干子故。现大人相坐宝莲华。身被红衣。如日初出。色相寂静。安住威仪。犹若金山。舒光无极。处于无数人天大会。如众星中。现其满月。亦如天宫宝多罗树。微风徐动。人乐依止。如珊瑚株。宝华庄严。如金盘中。然大灯炬。如白香象。入尼连河。为金莲华。[廿/止/(止*止)]尘所坌。亦如春时羯尼迦树。开发金华。众所爱乐。善能调御一切有情。入诸恶趣。不生疲厌。游化善道。善说诸法。皆使发心。得安隐乐。由诸有情。无始已来。相续造作。贪嗔痴等。种种恶行。若冤若亲。及非冤亲。平等怜慜。犹若一子。皆令出离轮回险难。如日破暗。令尽无余。是时世尊。以一切智声。为彼外道。略说法要。当知世间。动不动法。以智了达。皆悉空寂。由虚妄心。迷真实见。自性涅盘。本来清净。彼闻是说。心得开悟。则能断除坚执我慢。譬如师子发声震吼。自然而能裂其巨石。时彼如来。摧彼异见。论义为胜。现大神通。上升阿迦尼吒天。其中所有一切众生。皆悉称赞佛之功德。一切世间。无能胜者。又复显现最胜离垢无见顶相乌瑟尼沙。右旋绀青。润泽可爱。复放眉间白毫相光。如秋满月。是为如来第一功德。非同梵天小善所感。是佛利他大悲所起。设诸众生。如微尘聚。住正思惟。无能测彼乌瑟尼沙。非刚非柔。非成非坏。非忩非暇。非动非静。非速非缓。非强非弱。非沈非掉。非夷非险。非诤非默。非合非散。非着非离。非勤非懈。非虑非度。非病非恼。一切众生。平等共有。最胜吉祥。第一功德。时彼外道。心净信解。于佛法中。得安隐住。是时王女。处其室中。蒙佛光照。心安泰然。即作是念。今佛在世。利乐众生。有厄难者。皆蒙济度。唯愿世尊。不舍大悲。哀愍覆护。现身我前。作是语已。遥伸礼敬。悲泣泪下。佛知其意。令彼室中。忽然严净。是时如来。从地涌出。身真金色。相好端严。时彼王女。睹佛身相。叹未曾有。以妙花香。虔伸供养。珍宝璎珞。而以奉施。合掌作礼。恭敬亲近。佛影蔽身。顿获端正。心大欢喜。踊跃无量。住立佛前。以偈赞曰

最胜释师子  依枳罗岩窟

具少欲知足  离世间过失

智慧为利牙  惭愧为须鬣

降伏诸魔怨  如啮彼麋鹿

忍为坚甲胄  慈力以为弓

善发彼智箭  永害烦恼贼

八解脱为池  正行为堤岸

无垢精进水  开觉意莲花

勇猛离诸过  拔除三有根

施平等法药  愈贪恚痴病

具炽盛威德  相好而庄严

增长功德心  荷担于群有

善住于威仪  诸根无散乱

如拘嚩罗花  见者生爱乐

无怖无垢染  最胜心寂静

解脱一切缚  成就一切智

牟尼大牛王  世间无与等

能救诸众生  或病或忧恼

服红僧伽梨  湛然而不动

我以诸譬喻  净心而称赞

如金多罗树  耸干修且直

亦如融金柱  光明极晃耀

又如彼金聚  涂以旃檀泥

如是佛身相  比况不能知

或谓妙金山  一峰极峻峙

为猛风所吹  嶷然住于此

或谓阿修罗  与天主交战

坠彼金辇舆  忽然现于此

或谓帝释幢  浑金所成就

挺特复焕烂  忽然现于此

或谓多闻天  微妙宝楼阁

以众宝庄校  忽然现于此

或持地佛母  吐出妙宝藏

放种种光明  忽然现于此

佛施化已。倐然隐没。时彼王女。加趺而坐。一心专注。想念佛身。是长者子。先在园中。为诸亲友逼饮而醉。众相议曰。可于彼手。易取门钥。疾往其舍。开门视之。乃见彼妻。状如天女。咸皆愕然。不觉作礼。长者子归。见其端正。妇以上事。白夫令知。今佛世尊。最上福田。我今复往。恭敬供养。作佛事已。乃自誓言。若我此身。所有恶业。招斯丑报。愿不复受。乃至世间一切众生。离丑陋身。皆得端正。即于佛前。重说偈言

世尊妙色相  庄严皆具足

能令诸有情  见者得如意

以我今少善  普及诸有情

悉除丑陋因  皆获端严报

佛言。贤女。我不自赞。不作妄语。不求供养。随诸众生所受业报。起大悲心。而为救护。即说偈言

我为世间调御师  不求名称及利养

善能摧彼五欲幢  咸使众生心寂静

三明二行悉具足  当与人天作吉祥

我已降伏众魔怨  毕竟无有能胜者

永离三有诸过患  不生热恼心解脱

及彼习气尽无余  得受世间广供养

设有众生来加恶  其心不动如虚空

誓当荷负彼凡愚  得证圆明无漏智

若有比丘四众等  咸来我所乐闻法

皆令具足诸律仪  决定当得为智者

我是净饭王太子  乐修苦行栖山谷

得脱生老病苦源  由是得成无上道

由彼王女。于佛世尊。净心布施。现身获得端严色相。若人乐求最上快乐。当于佛所清净供养。是名佛说福盖正行。汝等比丘。常乐受持。于施戒定。当勤修学

猜你喜欢
  书太虚大师遗墨后·太虚
  卷第十四·佚名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六十二·欧阳竟无
  从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以明孛经大旨──佛法要旨·太虚
  楞严经卷第四文句·智旭
  卷第四·佚名
  胜鬘宝窟卷中(之末)·吉藏
  第一章 阿阇世王时代·多罗那他
  卷第四十二·佚名
  复俞慧郁陈慧昶书·印光
  卷第五十四·李通玄
  卷第十六·佚名
  十二门论疏 第一卷·吉藏
  缁门警训卷第二·如卺
  神变品第三·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魏了翁·唐圭璋

      了翁字华甫,蒲江(在今四川)人。生于淳熙五年(1178)。庆元元年(1195)登进士。开禧初,以武学博士对策,谏开边事,御史徐相劾其狂妄,遂辞去。筑室白鹤山下,授徒讲学。嘉定末,除起居郎,历任州郡。入朝权工部侍郎,旋贬靖州。理宗亲政,召

  • 秋色·闻一多

    (芝加哥洁閤森公园里)诗情也似并刀快, 剪得秋光入卷来。 ——陆游 紫得像葡萄似的涧水 翻起了一层层金色的鲤鱼鳞。几片剪形的枫叶, 仿佛朱砂色的燕子, 颠斜地在水面上 旋着,掠着,翻着,低昂着……肥厚得熊掌似的 棕黄色的大橡

  • 巻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元音遗响卷十      元 刘绍 撰秋怀【十七首】竟嵗寡欢绪时闲俯东轩秋风意萧瑟爱此寒荣妍晔晔浥朝露芳馨比荃兰飡英岂无志值此冰霜坚忽与念荣悴俛焉黙无言其二忽忽犬宇内殷忧日如麻十九不称情有懐

  • ●卷二十四·邵博

      晁说之以道,其姓名蚤列东坡先生荐贤中。崇宁初,又以应诏言事,编部党者,三十暑寒不赦。渊圣帝元年起入西掖,典制命,独以上辈旧学遇之,其初见帝之言,亦陈莹中《尊尧》之意也。曰:“臣窃以谓善观圣帝明君成天下之业者,不观其迹

  • 提要·张廷玉

    【臣】等谨案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四十卷乾隆四十年奉勅撰初大学士张廷玉等奉勅采明一代事迹撰通监纲目三编以续朱子商辂之书然廷玉等惟以笔削褒贬求书法之谨严於事迹多所挂漏又边外诸部於人名地名多沿袭旧闻无所考正

  • 元史续编卷八·胡粹中

    【壬子】仁宗皇帝皇庆元年春正月勅振举台纲【上谕御史大夫塔斯布哈曰凡大臣不法卿等劾奏毋避朕自裁之】以多尔济戬嗣淇阳王○癸丑太隂犯太微东垣上相○勅中书毋拟用翰林集贤儒臣【上谕省臣曰翰林集贤儒臣须朕自选用毋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八十四·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二百二十九·佚名

    光绪十二年。丙戌。六月。癸亥朔。上诣储秀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丙寅。皆如之。内起居以降调前兵部左侍郎黄体芳为通政使司通政使。  ○以殴妾致死。解礼部员外郎文润职。归案讯办。摺包  ○

  • 第三○四移光绪十一年四月初九日一二一○二--二·佚名

    新竹县儒学正堂、兼明志书院监院翁,向新竹县移领光绪十一年夏季分文庙香灯、俸斋、廪膳等银移文 印 新竹县儒学记 私记四月初九日到私记帮办新竹捐输、署新竹县儒学正堂、兼明志书院监院翁为移领

  • 通志卷七十·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艺文略第八别集四【后魏 北齐 后周 陈 隋 唐】后魏孝文帝集四十卷 司空髙允集二十卷 司农卿李谐集十卷 太常卿卢元明集十七卷 司空祭酒袁跃集十三卷 著作佐郎韩显宗

  • 别集上卷二·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録别集上卷二 宋 李幼武 纂集 陈康伯 鲁国文正公 字长卿信州弋阳人宣和三年中丙科调平江长洲簿改京畿运属为太学正建炎初除勅令所删定官书成赏改秩倅衢州绍兴六年为常博寻江东提举八年为

  • 第55章 派特务监视各界民众慰劳团的蒋介石·冯玉祥

    一九四四年年底,天已下着大雪,在前方作战的官兵们,短衣缺食。重庆的各界民众、教会的团体,组织了慰劳团,买了许多肉菜和实用的东西,用大汽车运到贵州的前方去。这还不是真心真意地帮助抗战么?但是蒋介石派他的男女特务夹杂在

  • 陈彭年传·脱脱

    陈彭年,字永年,抚州南城人。他的父亲陈省躬,曾任鹿邑县令。陈彭年幼年好学,他母亲只有他一个儿子,所以宠他爱他,不准他在晚上苦读书。陈彭年只好在密室里点灯,不让母亲知道。他十三岁时,就写了一篇一万多字的《皇纲论》,受到江

  • 卷二百十七之一·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十七之一 朱批石麟奏摺 雍正四年五月十八日江南安徽布政使【臣】石麟谨 奏为奏 闻事窃【臣】於本年三月二十日到任将各项钱粮备细查得江

  • 卷二十九·陆九渊

    卷二十九 庸言之信庸行之谨 庸言之必信,庸用之必谨,是知所以成己矣。知所以成己,则诚岂有外乎此哉?又惧乎邪之为吾害而闲之也严,使无一毫非僻之习以侵之,则诚日益至,而在己者不期存而自存矣。 成己成物

  • 大般涅槃经疏 第三卷·灌顶

    大般涅槃经疏 第三卷隋章安顶法师撰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纯陀品上释品为三。一辨疏密。二辨德行。三释名。初意者依天竺文犹属寿命品。开破今昔常无常义。于义则密于文则疏。谢氏从人从事题纯陀品。于文则密于义

  • 費隱禪師語錄卷第十·费隐通容

    嗣法門人隆琦等編小參春日小參,僧問:「陽春一布萬物皆輝即不問,陽春一布是如何?」師云:「燒痕方轉緣。」進云:「恁麼則有意氣時添意氣,不風流處也風流?」師云:「含雨未萋萋。」乃云:「春光曉,聞啼鳥,頭頭明,物物了,就瞥然,無剩少,一躊

  • 学诗百法·刘坡公

    近人刘坡公撰,上海古籍书店1982年9月,根据世界书局1928年版复印。《学诗百法》这本书专为学诗的人指示门径,从声韵、对偶、字句、章法、规则、忌病、派别、体裁八方面入手,按五七言古体、五言律绝、七言律绝的顺序,由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