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四十二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一切众生差别身三昧?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三昧,得十种无所著。何者为十?所谓:于一切刹无所著,于一切方无所著,于一切劫无所著,于一切众无所著,于一切法无所著,于一切菩萨无所著,于一切菩萨愿无所著,于一切三昧无所著,于一切佛无所著,于一切地无所著。是为十。

“佛子!菩萨摩诃萨于此三昧云何入?云何起?佛子!菩萨摩诃萨于此三昧,内身入,外身起;外身入,内身起;同身入,异身起;异身入,同身起;人身入,夜叉身起;夜叉身入,龙身起;龙身入,阿修罗身起;阿修罗身入,天身起;天身入,梵王身起;梵王身入,欲界身起;天中入,地狱起;地狱入,人间起;人间入,余趣起;千身入,一身起;一身入,千身起;那由他身入,一身起;一身入,那由他身起;阎浮提众生众中入,西瞿陀尼众生众中起;西瞿陀尼众生众中入,北拘卢众生众中起;北拘卢众生众中入,东毗提诃众生众中起;东毗提诃众生众中入,三天下众生众中起;三天下众生众中入,四天下众生众中起;四天下众生众中入,一切海差别众生众中起;一切海差别众生众中入,一切海神众中起;一切海神众中入,一切海水大中起;一切海水大中入,一切海地大中起;一切海地大中入,一切海火大中起;一切海火大中入,一切海风大中起;一切海风大中入,一切四大种中起;一切四大种中入,无生法中起;无生法中入,妙高山中起;妙高山中入,七宝山中起;七宝山中入,一切地种种稼穑树林黑山中起;一切地种种稼穑树林黑山中入,一切妙香华宝庄严中起;一切妙香华宝庄严中入,一切四天下下方、上方一切众生受生中起;一切四天下下方、上方一切众生受生中入,小千世界众生众中起;小千世界众生众中入,中千世界众生众中起;中千世界众生众中入,大千世界众生众中起;大千世界众生众中入,百千亿那由他三千大千世界众生众中起;百千亿那由他三千大千世界众生众中入,无数世界众生众中起;无数世界众生众中入,无量世界众生众中起;无量世界众生众中入,无边佛刹众生众中起;无边佛刹众生众中入,无等佛刹众生众中起;无等佛刹众生众中入,不可数世界众生众中起;不可数世界众生众中入,不可称世界众生众中起;不可称世界众生众中入,不可思世界众生众中起;不可思世界众生众中入,不可量世界众生众中起;不可量世界众生众中入,不可说世界众生众中起;不可说世界众生众中入,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众生众中起;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众生众中入,杂染众生众中起;杂染众生众中入,清净众生众中起;清净众生众中入,杂染众生众中起;眼处入,耳处起;耳处入,眼处起;鼻处入,舌处起;舌处入,鼻处起;身处入,意处起;意处入,身处起;自处入,他处起;他处入,自处起;一微尘中入,无数世界微尘中起;无数世界微尘中入,一微尘中起;声闻入,独觉起;独觉入,声闻起;自身入,佛身起;佛身入,自身起;一念入,亿劫起;亿劫入,一念起;同念入,别时起;别时入,同念起;前际入,后际起;后际入,前际起;前际入,中际起;中际入,前际起;三世入,刹那起;刹那入,三世起;真如入,言说起;言说入,真如起。

“佛子!譬如有人为鬼所持,其身战动不能自安,鬼不现身令他身然;菩萨摩诃萨住此三昧亦复如是,自身入定他身起,他身入定自身起。佛子!譬如死尸以咒力故而能起行,随所作事皆得成就,尸之与咒虽各差别,而能和合成就彼事;菩萨摩诃萨住此三昧亦复如是,同境入定异境起,异境入定同境起。佛子!譬如比丘得心自在,或以一身作多身,或以多身作一身,非一身没多身生,非多身没一身生;菩萨摩诃萨住此三昧亦复如是,一身入定多身起,多身入定一身起。佛子!譬如大地其味一种,所生苗稼种种味别,地虽无差别,然味有殊异;菩萨摩诃萨住此三昧亦复如是,无所分别,然有一种入定多种起,多种入定一种起。

“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三昧,得十种称赞法之所称赞。何者为十?所谓:入真如故,名为如来;觉一切法故,名之为佛;为一切世间所称赞故,名为法师;知一切法故,名一切智;为一切世间所归依故,名所依处;了达一切法方便故,名为导师;引一切众生入萨婆若道故,名大导师;为一切世间灯故,名为光明;心志圆满,义利成就,所作皆办,住无碍智,分别了知一切诸法故,名为十力自在;通达一切法錀故,名一切见者。是为十。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三昧,复得十种光明照耀。何者为十?所谓:得一切诸佛光明,与彼平等故;得一切世界光明,普能严净故;得一切众生光明,悉往调伏故;得无量无畏光明,法界为场演说故;得无差别光明,知一切法无种种性故;得方便光明,于一切法离欲际而证入故;得真实光明,于一切法离欲际心平等故;得遍一切世间神变光明,蒙佛所加恒不息故;得善思惟光明,到一切佛自在岸故;得一切法真如光明,于一毛孔中善说一切故。是为十。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三昧,复得十种无所作。何者为十?所谓:身业无所作,语业无所作,意业无所作,神通无所作,了法无性无所作,知业不坏无所作,无差别智无所作,无生起智无所作,知法无灭无所作,随顺于文不坏于义无所作。是为十。

“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三昧,无量境界种种差别。所谓:一入多起,多入一起;同入异起,异入同起;细入粗起,粗入细起;大入小起,小入大起;顺入逆起,逆入顺起;无身入有身起,有身入无身起;无相入有相起,有相入无相起;起中入,入中起。如是皆是此之三昧自在境界。佛子!譬如幻师,持咒得成,能现种种差别形相;咒与幻别而能作幻,咒唯是声而能幻作眼识所知种种诸色、耳识所知种种诸声、鼻识所知种种诸香、舌识所知种种诸味、身识所知种种诸触、意识所知种种境界。菩萨摩诃萨住此三昧亦复如是,同中入定异中起,异中入定同中起。佛子!譬如三十三天共阿修罗斗战之时,诸天得胜,修罗退衄;阿修罗王其身长大七百由旬,四兵围绕无数千万,以幻术力将诸军众,同时走入藕丝孔中。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已善成就诸幻智地,幻智即是菩萨,菩萨即是幻智,是故能于无差别法中入定、差别法中起,差别法中入定、无差别法中起。佛子!譬如农夫田中下种,种子在下,果生于上。菩萨摩诃萨住此三昧亦复如是,一中入定多中起,多中入定一中起。佛子!譬如男女赤白和合,或有众生于中受生,尔时名为:歌罗逻位,从此次第,住母胎中,满足十月;善业力故,一切肢分皆得成就,诸根不缺,心意明了;其歌罗逻与彼六根体状各别,以业力故,而能令彼次第成就,受同异类种种果报。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从一切智歌罗逻位,信解愿力渐次增长;其心广大,任运自在,无中入定有中起,有中入定无中起。佛子!譬如龙宫依地而立,不依虚空,龙依宫住,亦不在空,而能兴云遍满空中;有人仰视所见宫殿,当知皆是乾闼婆城,非是龙宫。佛子!龙虽处下而云布上。菩萨摩诃萨住此三昧亦复如是,于无相入有相起,于有相入无相起。佛子!譬如妙光大梵天王所住之宫,名:一切世间最胜清净藏;此大宫中,普见三千大千世界诸四天下天宫、龙宫、夜叉宫、乾闼婆宫、阿修罗宫、迦楼罗宫、紧那罗宫、摩睺罗伽宫;人间住处及三恶道、须弥山等,种种诸山、大海、江河、陂泽、泉源、城邑、聚落、树林、众宝,如是一切种种庄严,尽大轮围所有边际,乃至空中微细游尘,莫不皆于梵宫显现,如于明镜见其面像。菩萨摩诃萨住此一切众生差别身大三昧,知种种刹,见种种佛,度种种众,证种种法,成种种行,满种种解,入种种三昧,起种种神通,得种种智慧,住种种刹那际。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到十种神通彼岸。何者为十?所谓:到诸佛尽虚空遍法界神通彼岸,到菩萨究竟无差别自在神通彼岸,到能发起菩萨广大行愿入如来门佛事神通彼岸,到能震动一切世界一切境界悉令清净神通彼岸,到能自在知一切众生不思议业果皆如幻化神通彼岸,到能自在知诸三昧粗细入出差别相神通彼岸,到能勇猛入如来境界而于其中发生大愿神通彼岸,到能化作佛化转法錀调伏众生令生佛种令入佛乘速得成就神通彼岸,到能了知不可说一切秘密文句而转法錀令百千亿那由他不可说不可说法门皆得清净神通彼岸,到不假昼夜年月劫数一念悉能三世示现神通彼岸。是为十。佛子!是名:菩萨摩诃萨第八一切众生差别身大三昧善巧智。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法界自在三昧?佛子!此菩萨摩诃萨于自眼处乃至意处入三昧,名:法界自在。菩萨于自身一一毛孔中入此三昧,自然能知诸世间,知诸世间法,知诸世界,知亿那由他世界,知阿僧祇世界,知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见一切世界中有佛出兴,菩萨众会悉皆充满,光明清净,淳善无杂,广大庄严,种种众宝以为严饰。菩萨于彼,或一劫、百劫、千劫、亿劫、百千亿那由他劫、无数劫、无量劫、无边劫、无等劫、不可数劫、不可称劫、不可思劫、不可量劫、不可说劫、不可说不可说劫、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劫,修菩萨行常不休息;又于如是无量劫中住此三昧,亦入亦起,亦成就世界,亦调伏众生,亦遍了法界,亦普知三世,亦演说诸法,亦现大神通,种种方便无著无碍;以于法界得自在故,善分别眼,善分别耳,善分别鼻,善分别舌,善分别身,善分别意,如是种种差别不同,悉善分别尽其边际。菩萨如是善知见已,能生起十千亿陀罗尼法光明,成就十千亿清净行,获得十千亿诸根,圆满十千亿神通,能入十千亿三昧,成就十千亿神力,长养十千亿诸力,圆满十千亿深心,运动十千亿力持,示现十千亿神变,具足十千亿菩萨无碍,圆满十千亿菩萨助道,积集十千亿菩萨藏,照明十千亿菩萨方便,演说十千亿诸义,成就十千亿诸愿,出生十千亿回向,净治十千亿菩萨正位,明了十千亿法门,开示十千亿演说,修治十千亿菩萨清净。

“佛子!菩萨摩诃萨复有无数功德、无量功德、无边功德、无等功德、不可数功德、不可称功德、不可思功德、不可量功德、不可说功德、无尽功德。佛子!此菩萨于如是功德,皆已办具,皆已积集,皆已庄严,皆已清净,皆已莹彻,皆已摄受,皆能出生,皆可称叹,皆得坚固,皆已成就。

“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三昧,为东方十千阿僧祇佛刹微尘数名号诸佛之所摄受,一一名号复有十千阿僧祇佛刹微尘数佛,各各差别;如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彼诸佛悉现其前,为现诸佛清净刹,为说诸佛无量身,为说诸佛难思眼,为说诸佛无量耳,为说诸佛清净鼻,为说诸佛清净舌,为说诸佛无住心,为说如来无上神通,令修如来无上菩提,令得如来清净音声,开示如来不退法錀,显示如来无边众会,令入如来无边秘密,赞叹如来一切善根,令入如来平等之法,宣说如来三世种性,示现如来无量色相,阐扬如来护念之法,演畅如来微妙法音,辩明一切诸佛世界,宣扬一切诸佛三昧,示现诸佛众会次第,护持诸佛不思议法,说一切法犹如幻化,明诸法性无有动转,开示一切无上法錀,赞美如来无量功德,令入一切诸三昧云,令知其心如幻如化、无边无尽。

“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法界自在三昧时,彼十方各十千阿僧祇佛刹微尘数名号如来,一一名中各有十千阿僧祇佛刹微尘数佛同时护念,令此菩萨得无边身;令此菩萨得无碍心;令此菩萨于一切法得无忘念;令此菩萨于一切法得决定慧;令此菩萨转更聪敏,于一切法皆能领受;令此菩萨于一切法悉能明了;令此菩萨诸根猛利,于神通法悉得善巧;令此菩萨境界无碍,周行法界恒不休息;令此菩萨得无碍智,毕竟清净;令此菩萨以神通力,一切世界示现成佛。

“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三昧,得十种海。何者为十?所谓:得诸佛海,咸睹见故;得众生海,悉调伏故;得诸法海,能以智慧悉了知故;得诸刹海,以无性无作神通皆往诣故;得功德海,一切修行悉圆满故;得神通海,能广示现令开悟故;得诸根海,种种不同悉善知故;得诸心海,知一切众生种种差别无量心故;得诸行海,能以愿力悉圆满故;得诸愿海,悉使成就,永清净故。佛子!菩萨摩诃萨得如是十种海已,复得十种殊胜。何等为十?一者于一切众生中最为第一,二者于一切诸天中最为殊特,三者于一切梵王中最极自在,四者于诸世间无所染著,五者一切世间无能映蔽,六者一切诸魔不能惑乱,七者普入诸趣无所挂碍,八者处处受生知不坚固,九者一切佛法皆得自在,十者一切神通悉能示现。佛子!菩萨摩诃萨得如是十种殊胜已,复得十种力,于众生界修习诸行。何等为十?一谓勇健力,调伏世间故;二谓精进力,恒不退转故,三谓无著力,离诸垢染故;四谓寂静力,于一切法无诤论故;五谓逆顺力,于一切法心自在故;六谓法性力,于诸义中得自在故;七谓无碍力,智慧广大故;八谓无畏力,能说诸法故;九谓辩才力,能持诸法故;十谓开示力,智慧无边故。佛子!此十种力是广大力、最胜力、无能摧伏力、无量力、善集力、不动力、坚固力、智慧力、成就力、胜定力、清净力、极清净力、法身力、法光明力、法灯力、法门力、无能坏力、极勇猛力、大丈夫力、善丈夫修习力、成正觉力、过去积集善根力、安住无量善根力、住如来力力、心思惟力、增长菩萨欢喜力、出生菩萨净信力、增长菩萨勇猛力、菩提心所生力、菩萨清净深心力、菩萨殊胜深心力、菩萨善根熏习力、究竟诸法力、无障碍身力、入方便善巧法门力、清净妙法力、安住大势一切世间不能倾动力、一切众生无能映蔽力。佛子!此菩萨摩诃萨于如是无量功德法,能生,能成就,能圆满,能照明,能具足,能遍具足,能广大,能坚固,能增长,能净治,能遍净治。此菩萨功德边际、智慧边际、修行边际、法门边际、自在边际、苦行边际、成就边际、清净边际、出离边际、法自在边际、无能说者。此菩萨所获得、所成就、所趣入、所现前、所有境界、所有观察、所有证入、所有清净、所有了知、所有建立一切法门,于不可说劫无能说尽。

“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三昧,能了知无数、无量、无边、无等、不可数、不可称、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说、不可说不可说一切三昧。彼一一三昧,所有境界无量广大,于境界中若入、若起、若住,所有相状,所有示现,所有行处,所有等流,所有自性,所有除灭,所有出离,如是一切靡不明见。佛子!譬如无热恼大龙王宫流出四河,无浊无杂,无有垢秽,光色清净犹如虚空。其池四面各有一口,一一口中流出一河,于象口中出恒伽河,师子口中出私陀河,于牛口中出信度河,于马口中出缚刍河。其四大河流出之时,恒伽河口流出银沙,私陀河口流出金刚沙,信度河口流出金沙,缚刍河口流出琉璃沙;恒伽河口作白银色,私陀河口作金刚色,信度河口作黄金色,缚刍河口作琉璃色,一一河口广一由旬。其四大河既流出已,各共围绕大池七匝,随其方面四向分流,澒涌奔驰入于大海。其河旋绕,一一之间有天宝所成优钵罗华、波头摩华、拘物头华、芬陀利华,奇香发越,妙色清净;种种华叶,种种台蕊,悉是众宝,自然映彻,咸放光明,互相照现。其无热池周围广大五十由旬,众宝妙沙遍布其底,种种摩尼以为严饰,无量妙宝庄严其岸,栴檀妙香普散其中,优钵罗华、波头摩华、拘物头华、芬陀利华及余宝华皆悉遍满,微风吹动,香气远彻,华林宝树周匝围绕。日光出时,普皆照明池河内外一切众物,接影连辉成光明网。如是众物,若远、若近,若高、若下,若广、若狭,若粗、若细,乃至极小一沙一尘,悉是妙宝,光明鉴彻,靡不于中日轮影现,亦复展转更相现影;如是众影不增不减、非合非散,皆如本质而得明见。佛子!如无热大池,于四口中流出四河入于大海;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从四辩才,流出诸行,究竟入于一切智海。如恒伽大河,从银色象口流出银沙;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以义辩才,说一切如来所说一切义门,出生一切清净白法,究竟入于无碍智海。如私陀大河,从金刚色师子口流出金刚沙;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以法辩才,为一切众生说佛金刚句,引出金刚智,究竟入于无碍智海。如信度大河,从金色牛口流出金沙;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以训词辩,说随顺世间缘起方便,开悟众生,令皆欢喜,调伏成熟,究竟入于缘起方便海。如缚刍大河,于琉璃色马口流出琉璃沙;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以无尽辩,雨百千亿那由他不可说法,令其闻者皆得润洽,究竟入于诸佛法海。如四大河,随顺围绕无热池已四方入海,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成就随顺身业、随顺语业、随顺意业,成就智为前导身业、智为前导语业、智为前导意业,四方流注,究竟入于一切智海。佛子!何者名为菩萨四方?佛子!所谓:见一切佛而得开悟,闻一切法受持不忘,圆满一切波罗蜜行,大悲说法满足众生。如四大河围绕大池,于其中间,优钵罗华、波头摩华、拘物头华、芬陀利华皆悉遍满;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于菩提心中间,不舍众生,说法调伏,悉令圆满无量三昧,见佛国土庄严清净。如无热大池,宝树围绕;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现佛国土庄严围绕,令诸众生趣向菩提。如无热大池,其中纵广五十由旬,清净无浊;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菩提之心其量无边,善根充满,清净无浊。如无热大池,以无量宝庄严其岸,散栴檀香遍满其中;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以百千亿十种智宝严菩提心大愿之岸,普散一切众善妙香。如无热大池,底布金沙,种种摩尼间错庄严;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微妙智慧周遍观察,不可思议菩萨解脱种种法宝间错庄严,得一切法无碍光明,住于一切诸佛所住,入于一切甚深方便。如阿那婆达多龙王,永离龙中所有热恼;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永离一切世间忧恼,虽现受生而无染著。如四大河,润泽一切阎浮提地,既润泽已入于大海;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以四智河润泽天、人、沙门、婆罗门,令其普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智慧大海,以四种力而为庄严。何者为四?一者愿智河,救护调伏一切众生常不休息;二者波罗蜜智河,修菩提行饶益众生,去、来、今世相续无尽,究竟入于诸佛智海;三者菩萨三昧智河,无数三昧以为庄严,见一切佛,入诸佛海;四者大悲智河,大慈自在普救众生,方便摄取无有休息,修行秘密功德之门,究竟入于十力大海。如四大河,从无热池既流出已,究竟无尽,入于大海;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以大愿力修菩萨行,自在知见无有穷尽,究竟入于一切智海。如四大河,入于大海,无能为碍令不入者;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常勤修习普贤行愿,成就一切智慧光明,住于一切佛菩提法,入如来智无有障碍。如四大河,奔流入海,经于累劫亦无疲厌;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以普贤行愿,尽未来劫修菩萨行,入如来海不生疲厌。佛子!如日光出时,无热池中金沙、银沙、金刚沙、琉璃沙及余一切种种宝物,皆有日影于中显现;其金沙等一切宝物,亦各展转而现其影,互相鉴彻,无所妨碍。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住此三昧,于自身一一毛孔中,悉见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诸佛如来,亦见彼佛所有国土道场众会一一佛所听法、受持、信解、供养,各经不可说不可说亿那由他劫而不想念时节长短,其诸众会亦无迫隘。何以故?以微妙心,入无边法界故,入无等差别业果故,入不思议三昧境界故,入不思议思惟境界故,入一切佛自在境界故,得一切佛所护念故,得一切佛大神变故,得诸如来难得难知十种力故,入普贤菩萨行圆满境界故,得一切佛无劳倦神通力故。

“佛子!菩萨摩诃萨虽能于定一念入出,而亦不废长时在定,亦无所著;虽于境界无所依住,而亦不舍一切所缘;虽善入刹那际,而为利益一切众生,现佛神通无有厌足;虽等入法界,而不得其边;虽无所住、无有处所,而恒趣入一切智道,以变化力普入无量众生众中,具足庄严一切世界;虽离世间颠倒分别,超过一切分别之地,亦不舍于种种诸相;虽能具足方便善巧,而究竟清净;虽不分别菩萨诸地,而皆已善入。佛子!譬如虚空,虽能容受一切诸物,而离有无。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虽普入一切世间,而离世间想;虽勤度一切众生,而离众生想;虽深知一切法,而离诸法想;虽乐见一切佛,而离诸佛想;虽善入种种三昧,而知一切法自性皆如,无所染著;虽以无边辩才演无尽法句,而心恒住离文字法;虽乐观察无言说法,而恒示现清净音声;虽住一切离言法际,而恒示现种种色相;虽教化众生,而知一切法毕竟性空;虽勤修大悲度脱众生,而知众生界无尽无散;虽了达法界常住不变,而以三轮调伏众生恒不休息;虽常安住如来所住,而智慧清净,心无怖畏,分别演说种种诸法,转于法錀常不休息。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第九法界自在大三昧善巧智。”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二

猜你喜欢
  卷第十四·祖琇
  云溪俍亭挺禅师语录卷之五·净挺
  念佛一法不以开悟为事·印光
  嘱累品第十二·佚名
  卷第十六(第三诵之三)·佚名
  卷第七十六·德清
  佛说阿难陀目佉尼呵离陀邻尼经·佚名
  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第四·圆照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七·自融
  大方广佛华严经吞海集卷中·道通
  说无垢称经疏卷第一(本)·窥基
  幻化品第二十六·佚名
  净名玄论卷第三(名题下)·吉藏
  潮音草舍诗存外集(二)·太虚
  卷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九十九·吴之振

    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九十九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谢翺曦发集钞谢翺字臯羽慕屈平托远游乃号曦发子福之长溪人文丞相开府延平翺以布衣谘议参军天祥卒亡匿所至辄感哭挟酒登浙江子陵钓台设天祥主亭隅再拜号哭以竹如意击石

  • 卷三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十五许敬宗许敬宗字延族杭州新城人善心子也隋时官直谒者台奏通事舍人事入唐为着作郎兼修国史寻贬洪州司马累转给事中复修史迁太子右庶子高宗即位擢礼部尚书历侍中中书令右相卒諡曰缪集八十

  • 第十九回 天子爱妃齐夺翠 姐儿嫖客共含羞·蒲松龄

    话说王龙问大姐的法儿,大姐说:"他是个军家,只会跑马射箭,他知道什么。吃酒中间,你就说哑酒难吃,咱行个令。他若不会行,输了酒,咱可取笑。"那王龙听的说这话,就等不得,一盅酒干了,叫赛观音:"拿过令盅来,咱行一个令。" 有王龙叫长官,

  • 卷之一千六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和尚行医之黑幕·李定夷

    洞庭西山,法华寺僧人月峰,曾受业于医生费某,习歧黄术。出而施治,亦偶有见效者,而以妇女疾病为多。近来三指生涯,亦复不恶。惟该僧年尚少壮,颇为一般人所注目。近日忽有旅沪东海氏者,刊发《劝惩歌》十首之传单。兹录如下。 僧

  • 一五 安徽巡抚裴宗锡奏现得书名部数及酌定章程饬办情形折·佚名

    一五 安徽巡抚裴宗锡奏现得书名部数及酌定章程饬办情形折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安徽巡抚臣裴宗锡谨奏,为钦奉上谕事。窃臣接准大学士刘统勋寄字内开,乾隆三十七年十月十七日奉上谕:前以历代流传旧书及国朝儒林撰述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十六·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石工部扬休墓志范镇君讳扬休字昌言其先江都人唐兵部郎中览之后徙京兆七代祖藏用右羽林大将军员外置同正员明于歴数既致仕召家人谓曰天下将有变而蜀为最安处又多佳山水吾将避地焉乃去依其亲眉州刺史李滈遂

  • 第十章 山东道上·冯玉祥

    巨流河秋操完了,山东第五镇也举行校阅。我们第一混成协派去两个人参观,一个是我,一个是第七十九标的标统萧广川先生。和我们作伴同去的,有第二混成协选派的段雨村先生和李排长,还有第三镇的几个官长。我们由新民府动身,乘火

  • 薛孤延传·李延寿

    薛孤延,代地人,少小骁勇果敢,跟随神武帝高欢起兵,因建立军功多次受封,位至仪同三司。跟随高欢西征,到达蒲津。当时窦泰与宇文泰交战失利,高欢率军撤退。薛孤延断后,且战且退,一天砍断了十五把刀。高欢曾在北边的草原检阅骑兵,路

  • 通制条格卷第十三·拜住

     禄令  俸禄职田至元八年八月,中书省户部呈:照得旧例,职官上任不过初二日,罢任已过初五日,并给当月俸。后官已到前官差出者,其禄两支。都省准呈。至元十八年七月,中书省御史台呈:六月二十三日,本台官玉速帖木儿大夫行宫里奏

  • 第三十七卦:《家人卦》·佚名

    家人:利女贞。【白话】《家人卦》象征家庭:特别注重女人在家中的作用,如果她能够坚守正道,始终如一,将会非常有利。《象》曰: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白话】《象辞》说:《家人卦》的卦象是离(火

  • 卷十五·李光坡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述注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述注卷十五安溪李光坡撰○大卜掌三兆之灋一曰玉兆二曰瓦兆三曰原兆注曰兆者灼于火其形可占者其象似玉瓦原之璺鏬是用名之焉上古以来作其灋可用者有三原原田也杜

  • 佛说放钵经·佚名

    安公云元阙译人今附西晋录佛在舍卫祇洹精舍。时与诸菩萨。无央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王释梵。及阿须伦鬼神龙。诸人非人。无央数悉会坐。佛说菩萨法无央劫勤苦泥犁。禽兽薜荔。一切忧劳。十方布施。金银珍宝

  • 卷第十一·晦翁悟明

    联灯会要卷第十一 住泉州崇福禅寺嗣祖比丘 悟明 集 南岳下第七世 袁州仰山西塔穆禅师法嗣 吉州资福如宝禅师(凡四) 僧问。古人拈槌竖拂。意旨如何。师云。古人与么那。僧云。拈槌竖拂。又作么生。师便喝出。 云门

  • 卷第一·晦翁悟明

    联灯会要卷第一 住泉州崇福禅寺嗣祖比丘 悟明 集 过去庄严劫。第九百九十八尊。毗婆尸佛 偈曰。 身从无相中受生  犹如幻出诸形像  幻人心识本来无  罪福皆空无所住 长阿含经云。人寿八万岁。佛剎利种。姓拘

  • 第八 婆耆沙长老相应·佚名

    [一]第一 出离一如是我闻。尔时,尊者婆耆沙与乃师尊者尼俱律陀劫波,共住于阿腊毗之阿伽罗婆奢提耶。二其时,尊者婆耆沙乃出家不久之新比丘,被留作精舍之看守人。三其时众多妇人为参观精舍,装饰打扮而来阿兰若。四时尊者婆耆

  • 金色的机遇·阿加莎·克里斯蒂

    《金色的机遇》是英国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创作的推理小说,利斯特戴尔勋爵的离奇失踪;一个恐惧丈夫的新婚女子;藏在樱桃篮里的珍贵项链;因谋杀罪被捕的推理作家;一个破天荒的结婚计划;只需两便士就能娶到媳妇儿?当然,只要你抓

  • 平宋录·刘敏中

    一名《大元混一平宋实录》,又称《丙子平宋录》。史书。元刘敏中撰。三卷。是书旧题杭州路司狱燕山平安庆撰,实为刊刻时未加详究之误。前有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郑琦、方回、周明三人之序。卷一、卷二记载元丞相伯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