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十六

阿毗昙八揵度论卷第十六

迦旃延子造

符秦罽宾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译

行犍度害众生跋渠第三

颇害众生众生害不尽。颇不害众生众生害尽耶。颇害众生众生害尽。颇不害众生众生害不尽。颇不害众生众生害不尽。彼行受报必生地狱耶。颇行不善苦痛行不熟。彼行彼初受报彼必染污心。颇害众生命。后不受戒。当言一切众生中净耶。若一切众生中净。彼一切众生中受戒耶。设一切众生中受戒。彼一切众生中净耶。若身成就彼有身行耶。设成就身行彼有身耶。若成就身彼有口行耶。设成就口行彼有身耶。若成就身彼有意行耶。设成就意行彼有身耶。若成就身彼有身行口行耶。设成就身行口行彼有身耶。若成就身彼有身行意行耶。设成就身行意行彼有身耶。若成就身彼有口行意行耶。设成就口行意行彼有身耶。若成就身彼有身行口行意行耶。设成就身行口行意行彼有身耶(身竟)。若成就身行彼有口行耶。设成就口行彼有身行耶。若成就身行彼有意行耶。设成就意行彼有身行耶。若成就身行彼有口行意行耶。设成就口行意行彼有身行耶(身行竟)。若成就口行彼有意行耶。设成就意行彼有口行耶。若行欲未尽彼报欲未尽耶。设报欲未尽彼行欲未尽耶。若行欲尽彼报欲尽耶。设报欲尽彼行欲尽耶。若行有果彼行一切有报耶。设行有报彼行一切有果耶。若行无果彼行一切无报耶。设行无报彼行一切无果耶。若行不善彼行一切颠倒耶。设行颠倒彼行一切不善耶。若行非不善一切彼行非颠倒耶。设行非颠倒彼行一切非不善耶。若成就不善行。彼成就色无色界行耶。设成就色无色界行。彼成就不善行耶。若成就欲界善行。彼成就色无色界善行耶。设成就色无色界善行。彼成就欲界善行耶。若成就欲界行。彼成就色界行耶。设成就色界行。彼成就欲界行耶。若成就欲界行。彼成就无色界行耶。设成就无色界行。彼成就欲界行耶。若成就欲界行。彼成就色界行无漏行耶。设成就色界行无漏行。彼成就欲界行耶。若成就欲界行。彼成就无色界行无漏行耶。设成就无色界无漏行。彼成就欲界行耶。若成就色界行。彼成就无色界行无漏行耶。设成就无色界行无漏行。彼成就色界行耶。若成就无色界行。彼成就无漏行耶。设成就无漏行。彼成就无色界行耶。若成就欲界行色无色界行无漏行。彼命终后生何处。此章义愿具演说。

颇害众生众生害不尽耶。答曰。有如断众生命。方便不息求。颇不害众生众生害尽耶。答曰。有如不害众生命方便息求。颇害众生众生害尽耶。答曰。有如害众生命方便息求。颇众生不害众生害不尽耶。答曰。有如不害众生命方便不息求。颇不害众生众生害不尽。彼彼行受报必生地狱耶。答曰。有如作无救方便中间命终。颇行不善苦痛行未熟。彼行彼初受报彼必染污心耶。答曰。有如作无救行。彼初受地狱中阴。颇害众生命彼后不受戒。当言一切众生中净耶。答曰。有如方便欲害众生中间值法。若一切众生中净(见谛人)。彼一切众生中受戒耶(受戒改往)。答曰。或一切众生中净。彼非一切众生中受戒(此言质约译人欲示)。云何一切众生中净。彼非一切众生中受戒。答曰。如不受戒中间值法。是谓一切众生中净。彼非一切众生中受戒。云何一切众生中受戒。彼非一切众生中净。答曰。如受戒越戒。是谓一切众生中受戒。彼非一切众生中净。云何一切众生中净。彼一切众生中受戒。答曰。如受戒不越戒。是谓一切众生中净。一切众生中受戒。云何不一切众生中净。彼不一切众生中受戒耶。答曰。除上尔所事。若成就身彼有身行耶。答曰。或成就身非身行。云何成就身非身行。答曰。卵膜渐厚处母胎凡夫人。若生欲界不有威仪。不处非威仪身。无教设有教便失。是谓成就身非身行。云何成就身行非身耶。答曰。无垢人生无色界。是谓成就身行非身。云何成就身身行。答曰。卵膜渐厚处母胎无垢人。若生欲界处威仪不处威仪。不威仪亦不不处威仪。身有教设有教不失。若生色界是谓成就身身行。云何不成就身非身行。答曰。凡夫人生无色界。是谓不成就身非身行。若成就身彼有口行耶。答曰。或成就身非口行。云何成就身非口行。答曰。卵膜渐厚处母胎凡夫人。若生欲界不威仪亦非不处威仪。口无教设有教便失。是谓成就身非口行。云何成就口行非身。答曰。无垢人生无色界。是谓成就口行非身。云何成就身口行。答曰。膜渐厚处母胎无垢人。若生欲界处威仪不处威仪。不威仪亦不不处威仪。口有教设有教不失。若生色界是谓成就身口行。云何不成就身非口行。答曰。凡夫人生无色界。是谓不成就身非口行。若成就身彼有意行耶。答曰。如是。若成就身彼有意行。颇成就意行非身耶。答曰。有生无色界也。若成就身彼有身口行耶。答曰。或成就身非身口行。及身行非口行及口行非身行及身口行。云何成就身非身口行。答曰。卵膜渐厚处母胎凡夫人。若生欲界非威仪亦不不处威仪。身口无教设有教便失。是谓成就身非身口行。云何成就身及身行非口行。答曰。若生欲界非威仪亦不不处威仪。身有教设有教不失。口无教设有教便失。是谓成就身及身行非口行。云何成就身及口行非身行。答曰。若生欲界不威仪亦不不处威仪。口有教设有教不失。身无教设有教便失。是谓成就身及口行非身行。云何成就身及身行口行。答曰。膜渐厚处母胎无垢人。若生欲界处威仪不处威仪。不威仪亦不不处威仪。身口有教设有教不失。若生色界。是谓成就身及身口行。设成就身口行彼成就身耶。答曰。或成就或不成就。云何成就。答曰。向所说是谓成就。云何不成就。答曰。无垢人生无色界。是谓不成就。若成就身彼成就身行意行耶。答曰。或成就身及意行。无身行及身行意行。云何成就身及意行非身行。答曰。卵膜渐厚处母胎凡夫人。若生欲界不威仪。亦不不处威仪。身无教设有教便失。是谓成就身及意行非身行云何成就身及身行意行。答曰。卵膜渐厚处母胎无垢人。若生欲界处威仪不处威仪。不威仪亦不不处威仪。身有教设有教不失。若生色界。是谓成就身及身行意行。设成就身行意行。彼成就身耶。答曰。或成就或不成就。云何成就。答曰。向所说是谓成就。云何不成就。答曰。无垢人生无色界。是谓不成就。若成就身彼成就口意行耶。答曰。或成就身及意行。非口行及口行意行。云何成就身及意行非口行。答曰。卵膜渐厚处母胎凡夫人。若生欲界不威仪亦不不处威仪。口无教设有教便失。是谓成就身及意行非口行。云何成就身及口行意行。答曰。卵膜渐厚处母胎无垢人。若生欲界处威仪不处威仪。不威仪亦不不处威仪口有教设有教不失。若生色界。是谓成就身及口行意行。设成就口意行彼成就身耶。答曰。或成就或不成就。云何成就。答曰。向所说是谓成就。云何不成就。答曰。无垢人生无色界。是谓不成就。若成就身彼有身口意行耶。答曰。或成就身及意行。非身口行及身意行。非口行及口意行。非身行及身口意行。云何成就身及意行非身口行。答曰。卵膜渐厚处母胎凡夫人。若生欲界不威仪亦不不处威仪。身口无教设有教便失。是谓成就身及意行非身口行。云何成就身及身意行非口行。答曰。若生欲界不威仪亦不不处威仪。身有教设有教不失。口无教设有教便失。是谓成就身及身意行非口行。云何成就身及口意行非身行耶。答曰。若生欲界不威仪亦不不处威仪。口有教设有教不失。身无教设有教便失。是谓成就身及口意行非身行。云何成就身及身口意行。答曰。卵膜渐厚处母胎无垢人若生欲界。处威仪不处威仪。不威仪亦不不处威仪。身口有教设有教不失。若生色界。是谓成就身及身口意行。设成就身口意行彼成就身耶。答曰。或成就或不成就。云何成就。答曰。向所说是谓成就。云何不成就。答曰。无垢人生无色界。是谓不成就(身竟)。若成就身行彼成就口行耶。答曰。或成就身行非口行。云何成就身行非口行。答曰。若生欲界不威仪。亦不不处威仪。身有教设有教不失。口无教设有教便失。是谓成就身行非口行。云何成就口行非身行。答曰。若生欲界不威仪。亦不不处威仪。口有教设有教不失。身无教设有教便失。是谓成就口行非身行。云何成就身口行。答曰。卵膜渐厚处母胎无垢人。若生欲界处威仪不处威仪。不威仪亦不不处威仪。身口有教设有教不失。若生色界无垢人生无色界。是谓成就身口行。云何不成就身口行。答曰。卵膜渐厚处母胎凡夫人。若生欲界不威仪亦不不处威仪。身口无教设有教便失。若生无色界凡夫人。是谓不成就身口行。若成就身行彼成就意行耶。答曰。如是。若成就身行彼成就意行。颇成就意行非成就身行。答曰。有卵膜渐厚处母胎凡夫人。若生欲界不威仪亦不不处威仪。身无教设有教便失。若凡夫人生无色界。若成就身行彼成就口意行耶。答曰。或成就身行及意行。非口行及口意行。云何成就身行及意行非口行。答曰。若生欲界不威仪亦不不处威仪。身有教设有教不失。口无教设有教便失。是谓成就身行及意行非口行。云何成就身行及口意行。答曰。卵膜渐厚处母胎无垢人。若生欲界处威仪不处威仪。不威仪亦不不处威仪。身口有教设有教不失。若生色界无垢人生无色界。是谓成就身行及口意行。设成就口意行彼成就身行耶。答曰。或成就或不成就。云何成就。答曰。向所说是谓成就。云何不成就。答曰。若生欲界不威仪。亦不不处威仪。身无教设有教便失。口有教设有教不失。是谓不成就。若成就口行彼成就意行耶。答曰。如是。若成就口行彼成就意行。颇成就意行非口行耶。答曰。有卵膜渐厚处母胎凡夫人。若生欲界不威仪亦不不处威仪。口无教设有教便失。凡夫人生无色界。若行淫未尽彼报淫未尽耶。答曰。如是。若行淫未尽彼报淫未尽。颇报淫未尽非行耶。答曰。有须陀洹见谛所断行淫尽。彼报淫未尽。若行淫尽彼报淫尽耶。答曰。如是。若报淫尽彼行淫尽。颇行淫尽非报耶。答曰。有须陀洹见谛所断行淫尽。彼报淫未尽。若行有果彼行尽有报耶。答曰。如是。若行有报此行有尽有果。颇行有果彼行无报耶。答曰。有无记无漏行。若行无果彼行尽无报耶。答曰。无行不有果。颇行无报耶。答曰。有无记无漏行。若行不善彼行尽颠倒耶。答曰。或行不善此行非颠倒。云何行不善彼行非颠倒。答曰。犹如有一有见果实。如是见如是语。有行有行果报。彼身恶行口意恶行。犹如有一不见有见想。不闻不别不识有识想。彼不以此想。不以此忍。不以此见。不以此欲不以此智慧。我不见不闻不别不识。犹如有一见无见想。闻别识无识想。彼不以此想。不以此忍。不以此见。不以此欲。不以此智慧。我见闻别识。是谓行不善彼行非颠倒。云何行颠倒此行非不善。答曰。犹如有一无见无果实。如是见如是语。无行无行果报。彼身妙行口意妙行。犹如有一无见有见想。不闻不别不识有识想。彼以此想。以此忍。以此见。以此欲。以此智慧。我见闻别识。犹如有一见无见想。闻别识无识想。彼以此想。以此忍。以此见。以此欲。以此智慧。我不见闻别识。是谓行颠倒彼行非不善。云何行不善彼行颠倒。答曰。犹如有一见无见无果实。如是见。如是语。无行无行果报。彼身恶行口意恶行。犹如有一不见不见想。不闻不别不识有不识想。彼不以此想。不以此忍。不以此见。不以此欲。不以此智慧。我见闻别识。犹如有一见有见想。闻别识有识想。彼不以此想。不以此忍。不以此见。不以此欲。不以此智慧。我不见不闻不别不识。是谓行不善彼行颠倒。云何行非不善彼行非颠倒。答曰。犹如有一见有果实。如是见。如是语。有行有行果报。彼身妙行口意妙行。犹如有一不见有不见想。不闻不别不识有不识想。彼以此想。以此忍。以此见。以此欲。以此智慧。我不见不闻不别不识。犹如有一见有见想。闻别识有识想。彼以此想。以此忍。以此见。以此欲。以此智慧。我见闻别识。是谓行非不善此行非颠倒。非亦如是。若成就不善行。彼成就色无色界行耶。答曰。如是。若成就不善行彼成就色无色界行。颇成就色无色界行。非成就不善行耶。答曰。有若生欲界欲爱尽。若生色界若成就欲界善行。彼成就色无色界善行耶。答曰。或成就欲界善行。非色无色界善行。云何成就欲界善行。非色无色界善行。答曰。若生欲界不断善本。不得色无色界善心。是谓成就欲界善行。非色无色界善行。云何成就色无色界善行。非欲界善行。答曰。若生色界得无色界善心。是谓成就色无色界善行非欲界善行。云何成就欲界善行。色无色界善行。答曰。若生欲界得色无色界善心。是谓成就欲界善行色无色界善行。云何不成就欲界善行。非色无色界善行。答曰。善根本断。是谓不成就欲界善行。非色无色界善行。若成就欲界行彼成就色界行耶。答曰。如是。设成就色界行彼成就欲界行耶。答曰。如是。若成就欲界行。彼成就无色界行耶。答曰。如是。若成就欲界行。彼成就无色界行耶。颇成就无色界行。彼不成就欲界行。答曰。有若生无色界。若成就欲界行。彼成就无漏行耶。答曰。或成就欲界行。不成就无漏行。云何成就欲界行。非无漏行耶。答曰。若凡夫人生欲色界。是谓成就欲界行非无漏行。云何成就无漏行非欲界行耶。答曰。无垢人生无色界。是谓成就无漏行非欲界行。云何成就欲界行无漏行耶。答曰。无垢人若生欲界色界。是谓成就欲界行无漏行。云何不成就欲界行无漏行。答曰。凡夫人生无色界。是谓不成就欲界行无漏行。若成就色界行。彼成就无色界行耶。答曰。如是。若成就色界行。彼成就无色界行耶。颇成就无色界行。非成就色界行耶。答曰。有生无色界若成就色界行。彼成就无漏行耶。答曰。或成就色界行非无漏行。云何成就色界行非无漏行。答曰。凡夫人生欲界色界。是谓成就色界行非无漏行。云何成就无漏行非色界行。答曰。无垢人生无色界。是谓成就无漏行非色界行。云何成就色界行无漏行。答曰。无垢人生欲界色界。是谓成就色界行无漏行。云何不成就色界行无漏行。答曰。凡夫人生无色界。是谓不成就色界行无漏行。若成就无色界行。彼成就无漏行耶。答曰。如是。若成就无漏行。彼成就无色界行。颇成就无色界行非无漏行耶。答曰。有凡夫人。若成就欲界行。色无色界无漏行。此命终后当生何所。答曰。或欲界。或色界无色界。或无处所。

阿毗昙害众生品第三竟(梵本三百九首卢四千六百三十一言)。

阿毗昙八揵度论卷第十六

猜你喜欢
  卷九·野竹福慧
  破山禪師語錄卷第十四·海明
  佛说随勇尊者经·佚名
  心 理 建 设·太虚
  卷五百四十四·佚名
  卷第一百一十三·佚名
  卷第一百三十·佚名
  卷三百七十九·佚名
  幻事品第四·佚名
  祖庭事苑卷第一·睦庵善卿
  第六·宗鉴
  雲峨喜禪師語錄卷上·佚名
  卷二十六·道世
  卷四百一十五·佚名
  卷二十六·赞宁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吴昌龄·隋树森

    套数 【正宫】端正好 美妓 墨点柳眉新,酒晕桃腮嫩,破春娇半颗朱唇,海棠颜色红霞韵。宫额芙蓉印。 【滚绣球】藉丝裳翡翠裙,芭蕉扇竹叶樽。衬缃裙玉钩三寸,露春葱十指如银。秋波两点真,春山八字分。颤巍

  • 草泽狂歌卷三·王恭

    (明)王恭 撰○五言律诗九日落叶满秋山亲朋杳霭间江村多雨外世难几人还白髪偏能长黄花好是闲聊将一杯酒暂尔解离颜寄别陈大坐罪之京师泪沾行子衣不得顾庭闱祖席君难醉朋簮我独违风波千里别淮海几人归剩把乡书寄新秋有雁

  • 二集卷六十二·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六十二古今体八十一首【丙子三】少岱少岱泰岱之右臂起伏蜿蜒数百里以少於岱因得名元方季方兄弟比平原旷望行半月罨目真教见山喜寻脉东瞻乃不穷堂堂霍霍依稀是或为乾辟或坤阖半倚天边半云里肤

  • 卷二十九·梅鼎祚

    钦定四库全书古乐苑卷二十九明 梅鼎祚 编舞曲歌辞【杂舞】杂舞【二】拂舞歌诗晋拂舞歌诗【晋书乐志曰拂舞出自江左旧云吴舞检其歌非吴辞也亦陈于殿庭晋曲五篇一曰白鸠二曰济济三曰独禄四曰碣石五曰淮南王齐多删旧辞

  • 东林列传卷十五·陈鼎

    ○明郭正域传郭正域字美命湖广江夏人万厯十一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才气髙朗博览羣书与寜波沈一贯相左功名遂以坎■〈土禀〉终一贯者正域馆师也正域服阕补原官不复执弟子礼衔之又一贯之戚仝中允为曹给事所纠一贯疑机发

  • 雍正实录卷之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  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卷一百八十·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八十明 杨士奇等 撰去邪宋哲宗时监察御史龚夬弹章惇疏曰切以宰相之任代天理物佐人主出令苟非其人害及天下臣伏见左仆射章惇性质凶邪敢为奸

  • 度製第二十七·苏舆

      孔子曰:“不患貧而患不均。”故有所積重,則有所空虛矣。大富則驕,大貧則憂。憂則為盜,驕則為暴,此眾人之情也。聖者則於眾人之情,見亂之所從生。故其製人道而差上下也,使富者足以示貴而不至於驕,貧者足以養生而不至於憂。

  • 卷十五·顾栋高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类释卷十五国子监祭酒顾栋高撰释木榛陆氏玑曰榛栗属有两种其一种皮叶皆如栗子小形如杼子味亦如栗所谓树之榛栗者也其一种叶如木蓼生高丈余作胡桃味山有榛之榛是也辽东上党皆饶有之子似橡子枝茎可以为

  • 卷八·辅广

    钦定四库全书 童子问卷八       宋 辅广 撰颂四 周颂清庙之什四之一 清庙 一章【周雅当涵咏至於颂则尤不可不涵咏也如清庙之颂涵咏之则意味深长若用言语解着味便短周公祀文王於穆然清庙之中其显相诸侯之德

  • 禅关策进序·祩宏

    禅曷为有关乎。道无内外。无出入。而人之为道。也有迷悟。于是大知识关吏。不得不时其启闭。慎其锁钥。严其勘核。俾异言服私越度者。无所售其奸。而关之不易透。亦已久矣。予初出家。得一帙于坊间。曰禅门佛祖纲目。

  • 佛法金汤编卷第十四·岱宗心泰

    会稽沙门 心泰 编天台沙门 真清 阅南宋都杭。起高宗丁未。尽幼主丙子。七主。一百五十年。高宗帝讳构。徽宗第九子。母韦氏。徽宗梦武肃钱王入室已而生帝。初封康王。即位於宋州。丁未改建炎元年。【标】帝幸维扬

  • 伊犁略志·佚名

    (清)佚名撰,管兴才译,纪大椿整理。本书原为锡伯文抄本,成书年代未署,从内容看应是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以后作品。内容主要是记载乾隆中叶以降,驻防伊犁的满营、索伦营、锡伯营、厄鲁特营、绿营的建置,驻防官兵的待遇,伊犁的

  • 性理字训·程若庸

    南宋学者程端蒙为青少年学习理学基本知识而著的启蒙教材。程端蒙(1143—119),字正思,号蒙斋,江西鄱阳人,先师事江介,后受业于朱熹。《性理字训》共30条,基本上是4句成言,共428字。形式类似词典,内容是从《四书》和朱

  • 清庵莹蟾子语录·李道纯

    清庵莹蟾子语录,元朝全真道士李道纯撰述,弟子柴元皋、赵道可等人编集。约成书于至元戊子年(1288)。六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书中收录李道纯讲道语录及诗词丹诀,分别由柴元皋等六位弟子每人编成一卷。李道纯号清庵,又号

  • 续小儿语·吕坤

    吕坤的父亲吕得胜为了使儿童诵习有教育意义的儿歌,写了《小儿语》。吕坤觉得义犹未尽,还有话可说,便写了《续小儿语》。此书形式与《小儿语》相同,仍分四言、六言、杂言三部分。不过内容比《小儿语》更成人化了。宣传中庸

  • 鲲溟诗集·郭谏臣

    诗集。明郭谏臣(1524—1580)撰。四卷。谏臣字子忠,号鲲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嘉靖进士。曾官袁州推官、吏部主事、员外郎、江西布政司参政。罢归后起郧阳巡抚,未上而卒。谏臣为官刚直,先后劾严世蕃、忤张居正。屡

  • 诗地理考·王应麟

    宋王应麟撰,六卷。 其书全录郑玄《诗谱》,又旁采《尔雅》、《说文》、《地理志》、《水经注》及先儒之语中涉及《诗经》地名著作,荟萃成编,然采录遗失,皆案而不断,故得失往 往并存。有《津逮秘书》本,《学津讨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