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福盖正行所集经 第一卷

福盖正行所集经 第一卷

龙树菩萨集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

稽首礼诸佛  及菩萨圣众

能以净智眼  普导于群有

帝释具千眼  大自在三目

及日月光明  皆不能遍照

那罗延二目  变现诸色像

降伏阿修罗  恃憍慢嗔恚

唯佛具智光  灭恶除积暗

如以孔雀尾  拂除诸垢毒

如来大丈夫  顶舒白毫相

七匝右成螺  润泽极可爱

日月世灯明  隐蔽皆不现

诸天及世人  咸供养称赞

闻是说已。欲何所作。当于佛言。尊重爱乐。彼智光明。如灯远照。能破愚痴翳障黑暗。是故开示佛之智眼。犹如大云。能注甘雨。如秋满月。能除热恼。毕竟任持诸佛正法。增长一切佛之智慧。决定成就根力觉支。息除业惑二种风浪。不为爱河之所没溺。乘正法船。至于彼岸。于施等行。应善修作。以诸珍宝。持用布施。坏贪过失。增益义利。乐持净戒。读诵经典。如是作已。汝诸比丘。于其福盖。速得圆满

如佛所说。于十善业。何不修作。心为贪使。犹如僮仆。身着快乐。不悟无常。数数追求。无有休息。由愚痴故。而生我慢。于己财宝。悭惜守护。诸来乞者。[卑*页]面而去。未尝暂于空闲静处。修持净戒。习诸禅定。如佛所说利有情行。汝于是中。无所得也。又此财者。增长憍慢棹举散乱。多起忧恼。生诸怖畏。覆障善道。是散坏法。是堕落法。是无常法。无有主宰。无所归趣。于前后际。俱不可得。现在少乐。刹那不住。犹如梦境。幻化阳焰。乾闼婆城。及旋火轮。如彼芭蕉。中无有实。如水上沫。须臾散坏。愚夫不了。种种希取。以是缘故。多苦少乐。积集一切烦恼根本。是故应当作不坚想。作无常想。如是对治。则不为彼盗贼水火。官吏亲属。之所侵损。亦不为彼琰魔罗王之所吞啖。而于后世。决定成就快乐福报。由以财施。摄诸有情。是人同彼酤牟那花。荣盛开敷。众所乐见。所有积集一切罪障。刹那消灭。犹如炽火。焚其干薪。无有遗余。如于恒河。涤诸垢染。悉得清净。如摩尼宝。随意成就诸来乞者。皆使满足。咸共称赞。是所依止。作胜吉祥。真实功德。美名遐布。离诸过患。寿命长远。广修梵行。则能破坏贪恚痴毒。邪见等咎。乘功德乘。永无堕落。若染污心耽着欲境。造黑业已。如誐摩那娑罗天子速疾迁谢。当知女人。恶露可厌。愚痴有情。争竞贪着。是着欲者。如彼渴人。饮其醎水。心无止足。如断木根。不久枯槁。如山瀑流。不可堤障。如处蛇窟。为彼侵螫。如热铁团。触生苦恼。如食毒果。后必为损。如草泫露。不得久停。如空浮云。倏忽散灭。如沙为城。当亟摧毁。如坏为器。体非坚牢。如帝释弓。不久隐没。如乘破车。动即颠覆。犹如网罗。触则为缚。一切灾难。以为伴侣。是故正士应当舍离

又世尊言。若于五欲。不生贪着。现前获得无量乐报。彼则能截烦恼瀑流。乘正法船。能到彼岸。我于三大阿僧祇劫。积集福行。始能获得丰义味辩。为诸众生。平等开示。汝等当诣空闲静处。于我所说。研究思择。如于乳中。求酥酪醍醐。如是知已。积集法财。及清净物。以用布施。又诸如来。已出三界烦恼淤泥。成就清净无漏胜德。方便开示知足之法。如胜园林。居者清凉。离诸热恼。善修是行。得生梵天。我于是处。一切烦恼。不能动乱。一切怖畏。皆悉断除。以是缘故。破坏轮回。得成正觉

又诸如来。大悲相应。善能降伏一切外道。以清净智。观察拣择。以柔软言。摄受教诲。施以无畏。为说正法。令生信解。破坏魔网。于佛法中。心得安住。是大丈夫。能师子吼。如大龙象。威德特尊。兴大云雷。注甘露雨。无漏戒定。妙香薰修。诸有所作。皆不唐捐。为诸众生。宣说法要。离诸很恼。令众悦豫。如劫波树。敷柔软花。最上法药。蠲除心垢

如世尊说。持净戒者。则有善法。离诸忧怖。得安隐乐。能越苦海。到于彼岸。善破四魔。所语天魔。蕴魔。死魔。及烦恼魔。是人则能吹大法螺。击大法鼓。燃大法炬。心净欢喜。利益一切。教化天人。为作佛事。又诸如来。无量劫中。积功累德。修习智慧。而能成就无碍辩才。四无所畏。十种智力。方便通达菩提分法。能以智箭。破诸魔怨。现证如是诸功德已。于三界中。最为第一。为诸有情。作大慈父

又诸如来。由具十种殊胜智力。化诸外道。而为弟子。于佛智戒。深生乐欲。最初证圣。曰憍陈如。能决愚痴暗钝瞖膜。于正法中。最为殊特。曰摩诃迦叶。优楼频螺迦叶。于梵志中。为其上首。服佛法药。愈烦恼病。曰尊者舍利子。能以智钩。制心狂象。有大神力。曰大目干连。具修胜行。蹑正法梯。安处清净解脱楼阁。谓阿[少/兔]楼驮。宾头卢。颇罗堕阇。摩诃俱絺罗。阿难陀等。又能化度频婆娑罗王。于佛法中。深生信解。尊重恭敬。为佛弟子。是诸圣者。皆以智斧。伐缘生树。离诸妄念。希一切智。舍外道见。伏除我慢。悉能成就一切功德

若于四大毒蛇。五蕴空聚。妄为主宰。则无解脱。当以慧剑。而断裂之。又智眼观六处境界。犹如冤贼。十二处等。犹如丛棘。善入解者。不为内外烦恼爁焰之所烧逼。是人则为善持净戒。住忍辱地。得念处分。具智光明。破无明暗。彼则能饮八圣道水。复能开发菩提分花。是能超越三世楼阁。断诸有结。入智慧海。于菩提场。结伽趺坐。善住四禅无漏胜定。受用一切无上法乐

又诸愚夫。坏善法分。乐着世间五欲境界。如风触露。不能长久漂流苦海。不得解脱。见法桥梁。舍而远去

如经中说。昔婆罗门有一长者。欲以利剑。害彼女人。忽睹如来。高声唱言。愿佛救度。即得解脱。又如央崛摩罗。欲害母等。又能降伏长爪梵志。起大我慢。令入佛法。飡正法味。亦令一切愚痴之人。闻是说已。舍除憍慢。亦如恶龙。心怀热恼吐猛毒气。损伤苗稼。又如夜叉以恶眼视百千众生。而为损害。如众商人。没于大海。为底弥鱼。欲即吞啖。如是恐怖。诸恶险难。唯除如来能为救度。又如日月怖阿修罗。帝释天主怖堕恶道。梵王异执。计我为常。诸如是等。不真实见。轮回往来。受诸逼迫。使闻正法。咸得悟解。饮解脱味。破无明[声-耳+卵]。彼智光明。如月清净。是故当于如来言教。深生尊重。亲近法师。乐闻正法。究真实义。如教奉行。彼外道教。是轮回法。诸有智者。当善思之

又牟尼尊。说甘露法。为智光明。破诸痴暗。如处高峰。俯视群物。积聚非法。如堆粪壤。当以智锸。而屏去之。摧诸魔怨。破诸异论。令入解已。发生智心。皆得遣除身心热恼。一切罪恶。皆得消殄。彼牟尼言。如盖广荫。蔽烦恼日。而获清凉。若能彩画造作佛像。以香花鬘。随分供养。乃为生天之阶渐也。依佛言故。所有业障。刹那清净。禅定解脱。皆得现前。非如外道。一生虚掷。无所修作。起邪妄见。依恒河水。洗求解脱。如是知已。应当勇猛越魔境界。执持慧剑。破烦恼贼。坏生死轮。裂缠盖网。具净智眼。灭诸痴暗。息贪爱心。降嗔毒蛇。断诸邪见。摧我慢山。于佛生处。爱乐尊重。散娑罗花。而为供养。如意所求。皆得成就。离诸毁谤。解脱诸怖。安住诸佛真实正理。离生灭相。得寂静乐。应当一心乐欲闻法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众会。有二外道。曰迦毗罗大仙。乌嚧迦大仙。舍本邪见。入解佛智。善除痴暗。能越苦海。作是思惟。云何如来成就清净广大福盖功德乃尔。殊妙色相。如镕真金。巍巍挺特。犹若须弥。三十二种大丈夫相。及八十种随形妙好。显现分明。端严无匹。一切尘垢。所不能染。现丈六身。光明晃耀。尽虚空界。若幽若显。无不遍瞩。目如广大青莲花叶。眉间毫相。如秋满月。其面光泽。微妙可爱。发绀青色。如孔雀尾。顶相平满。如天帝盖。清净肉髻。如摩尼宝。举身金光。灿然相照。一切众生之所乐见。譬如群蜂采妙花香。一一相好。观无厌足。如春开发拘苏摩花。是时如来。如彼外道心之所念。以净智眼。观彼无量无边世界一切众生。生大怜愍。而告之曰。汝善男子。我于三大阿僧祇劫。修习无量清净正行。积集广大无边福智。非以少因。而能获得。安住无尽功德宝藏。以大悲心。决定拔济无量百千地狱众生。离冤亲想。咸令息苦

猜你喜欢
  大唐内典录卷第六·道宣
  外身现化品第十·佚名
  诸法众缘生唯识现·太虚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七·佚名
  成實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维摩义记卷第三(本)·慧远
  卷第十四(声闻无学第二僧部第三)·宝唱
  致林宰平先生书·太虚
  大乘广百论释论 第二卷·护法
  卷第八·佚名
  卷第九十一·霁仑超永
  佛学之人生道德·太虚
  六度集经卷第一·佚名
  第四 义释品·佚名
  普遍光明清净炽盛如意宝印心无能胜大明王大随求陀罗尼经卷上·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一折·李寿卿

    (卜儿同旦柳翠土,云)老身张氏。今年是夫主老柳十周年,准备下斋食,众师父每敢待来也。(长老同众行者上,诗云)寂寞萧条僧世界,清虚冷淡佛家风。万相观时空是色,一灵去后色还空。贫僧乃显孝寺住持的便是。柳妈妈,老僧与众僧都

  • 第六出 哭表 (仙吕调真文韵)·丁耀亢

    【卜算子】(末冠带上)触目伤心尽,万事愁难忍。痛哭当年报汉疏,多少孤臣恨。落叶长安不可闻,批鳞空自问高旻。丈夫热血凭谁洒,夜半挑灯泣古人。下官沈炼。别号青霞。官任锦衣卫经历。禄微官卑,虽无谋政之权,肠热

  • 卷四十四·乾隆

    卷四十四山阴陆游诗三西岩翠屏阁把酒孤亭半日留。西岩独擅鹤山秋。也知绝境终难赋。且喜闲身得纵游。鹘起危巢时磔磔。鹿鸣深涧暮呦呦。人生适意方为乐。甲第朱门只自囚。原选者评。五六造语幽绝。寂历之境。宛然在目

  • 张仲素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 约769—819)字绘之,河间(今属河北)人。 贞元进士,官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全唐诗》存其诗三十九首,多为乐府歌词,以写闺情见长。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 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 征衣未寄莫飞霜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九十五·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一·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九景泰元年夏四月甲戌朔 太上皇帝在迤北 帝享 太庙 遣中官祭司灶之神 初胡寇犯边大军失利沿边马营独石龙门雕鹗等处守将撤兵内徒各遗刍草粮粮万议遣人塞其城门候事宁之日搬运宣府备用既而游击将军杨

  • 自序·吕思勉

    我在上海光华大学,讲过十几年的本国史。其初系讲通史。后来文学院长钱子泉先生说:讲通史易与中学以下的本国史重复,不如讲文化史。于是改讲文化史。民国二十七年,教育部颁行大学课程;其初以中国文化史为各院系一年级必修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三十·阿桂

    六月乙丑阿桂奏言【臣】奉防驰赴南路统兵进业于五月十八日起程二十三日过省惟是南路事宜若俟【臣】抵营商办未免稍稽时日现已飞行宋元俊将汉土官兵现有若干火药铅丸备贮若干并器械是否足敷配执之处星速寄知以便先期

  • 一 伏见馆·周作人

    鲁迅往日本留学,头一次往东京是在壬寅(一九〇二)年二月,至丙午(一九〇六)年夏回乡结婚。秋天再往东京,这里所说的是第二次的事情。那时他已从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中途退了学,住在本乡区汤岛二丁目的伏见馆里,房间在楼上路南这一排

  • 狄青传·脱脱

    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县人。精通骑马射击。早期是隶属于御马直的一名骑兵,后选做散置。宝元初期(1038~1040),西夏赵元昊反叛,朝廷下诏选择卫士到边疆,任命狄青为三班差使、殿侍兼延州指使。当时前线的偏将屡次被敌军打败,士兵

  • 卷三·王葆心

    罗田王葆心撰山砦列传山砦列传荆王朱常■〈巛上水下〉梅之焕姚明恭李如初(子延庆等)晏清靖科元(子乃心等)刘侨王■〈火鼎〉(子光富等)周损(从子羽仪)曹胤昌程继善熊梦祥胡伯吴国宇(弟士恺等)卢希储(弟希圣等)王祚昌卢之懔阮启屺梁

  • 文献的重要性·孔子

    【原文】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①不足征②也;殷礼,吾能言之,宋③不足征也。文献④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注释】 ①杞:杞国,夏禹后代的封国,故城在今河南杞县。②征:证明。③宋:宋国,商汤后代的封国,故城在今河南商丘

  • 淡定地向前走·李叔同

    淡定指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镇定程度,它形容一种勇气。淡定又是一种思想境界,是一种心态,是生活的一种状态。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这种心态,在生活中才会处之泰然,宠辱不惊,不会太过兴奋而忘乎所以,也不会太过悲伤而痛不欲生

  • 第十五章 29·辜鸿铭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辜讲孔子说:“知错不改,就是真的过错。”

  • 卷十二·陈大章

    <经部,诗类,诗传名物集览钦定四库全书诗传名物集览卷十二  庻吉士陈大章撰木无折我树杞朱传柳属生水旁树如柳叶麄而白色理防赤葢里之地域沟树也尔雅旄泽桺邢疏柳生泽中者别名旄郑注柳也生泽中如芦荻可编为棬箱陆疏

  • 卷二十八·王与之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订义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二十八   宋 王与之 撰角人下士二人府一人徒八人贾氏曰角人至掌蜃亦是徴敛之官故在此○郑锷曰齿者象之牙骨则麋鹿骨之类独以角名官何耶以弓人为弓攷之角也者

  • 卷五·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五学五教人 人伦师友佛经云佛为一大事因縁出现于世圣人亦是为这一大事出来这个道理虽人所固有若非圣人如何得如此光明盛大你不晓得底我说在这里教你晓得你不防做底我做下様子在此与你做只

  • 卷第七十二·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尔时,善财童子入菩萨甚深自在妙音解脱门,修行增进。往诣开敷一切树华夜神所,见其身在众宝香树楼阁之内妙宝所成师子座上,百万夜神所共围绕。时,善财童子顶礼其足,于前合掌而作是言:“圣者!我已先发阿耨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