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心密言念诵仪轨经卷上

    开府议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补陀落山大圣观自在宫殿中。其山无量娑罗。多么罗。瞻卜。无忧阿底目。多迦种种花树庄严。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复有九十九俱胝那庾多百千菩萨俱。无量百千净居天众。自在大自在梵王天子而为上首。前后围绕而为说法。时观自在菩萨与无量持明仙围绕。往诣世尊所至佛所已。头面礼足右绕世尊三匝。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有心密语名十一面。十一俱胝如来同共宣说。我今说之。利益安乐一切有情。能除一切疾病。止诸不吉祥恶梦。及制非命。不净信者令净信。能除一切障尾曩夜迦。心所希望皆称遂故。我不见于天世魔世梵世及沙门婆罗门众。以此心密语加护救济摄受。息灾吉祥免治罚。离刀杖毒药故。若有能违越者无有是处。唯除宿业不决定心受持此密语一切如来称赞护念。一切如来随喜世尊我念过去。殑伽沙等数劫过后。有如来名百莲花眼髻无障碍无染力光王如来。我于尔时为大仙人。从彼如来受此心密语。才受得已十方一切如来现前。得见一切如来故便获得无生法忍。此密语有如是大功德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净信心殷重心。忆念作意。现世得十种胜利。何等为十。一者离诸疾病。二者一切如来摄受。三者任运获得金银财宝诸谷麦等。四者一切怨敌不能沮坏。五者国王王子在于王宫先言慰问。六者不被毒药蛊毒。寒热等病皆不著身。七者一切刀杖所不能害。八者水不能溺。九者火不能烧。十者不非命中夭。又获四种功德。一者临命终时得见如来。二者不生于恶趣。三者不非命终。四者从此世界得生极乐国土。世尊我念过去。十殑伽沙劫过后。有佛名曼陀罗香如来。我于是时为长者。从彼如来受此心密言。超四十万劫生死弃舍。我由此密言昼夜念诵作意。得一切佛住大悲智藏菩萨解脱法门。所有系缚临当刑戮。水火风贼蛊毒厌祷。人非人等种种苦难。由此我于一切有情。能作归依救护安慰。洲渚室宅胜趣。以此密言力。收摄一切暴恶药叉罗刹等先令发起慈心哀愍。然后安置立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我此密言。有如是大威德。由诵一遍灭除四重皆得清净。及犯五无间罪蠲除悉皆无余。何况诸罪而不除灭。彼人获得一切无量俱胝那庾多佛积集善根。若闻此心密言若诵若持。一切意愿皆得满足。若族姓男族姓女苾刍苾刍尼近仕男近仕女婆罗门刹利毗舍首陀及余类。于白月十四日或十五日。为我不食一日一夜。清斋念诵。超四万劫生死。一切有情才称念我名。超称百千俱胝那庾多如来名号。皆得不退转。离一切病患。免一切夭死灾横。远离身口意不善行。若能依教相应。作意观行。佛菩提如在掌中。时婆伽梵赞观自在菩萨言。善哉善哉佛子。汝于一切有情起大悲愍。汝能以此方便。安立一切有情于无上正等菩提。我以授记深生随喜。汝当说之。

  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从座而起整理衣服。偏袒右肩顶礼佛足。说自根本密言。

  曩谟啰怛曩(二合下同)怛啰(二合下同)夜(引)也曩莫阿(引下同)哩夜(二合下同)枳穰(二合引)曩娑(引)誐啰吠[口*路]者曩尾喻(二合)诃啰惹(引)也怛他(引下同)蘖多(引)夜啰诃(二合下同)帝三藐三没驮(引)也曩莫萨嚩怛他蘖帝毗庾(二合)啰诃(二合)毗药(二合下同)三藐三没驮(引)毗药(二合)曩莫阿(引)哩夜(二合)嚩路枳帝湿嚩(二合下同)啰也冒地萨怛嚩(二合引下同)也摩诃萨怛嚩(二合)也摩诃迦(引下同)噜抳迦(引下同)也怛你也(二合下同)他(引下同)啰娜啰娜啰地哩地哩度噜度噜壹知(陟爰反下同)嚩知者隶者隶钵啰(二合)者隶矩苏铭矩苏摩嚩[口*(隸-木+上)]壹里弭里止里止致惹(引)罗么跛曩也跛罗么秫驮萨怛嚩(二合)摩诃迦(引)噜尼迦(引)娑嚩(二合引下同)诃(引下同)

  次说澡浴灌洒净衣密言。

  曩谟啰怛曩(二合)怛啰(二合)夜(引)也曩莫阿(引)哩夜(二合)嚩路枳帝湿嚩(二合)啰也冒地萨怛嚩(二合)也摩诃萨怛嚩(二合)也摩诃迦噜抳迦(引)也怛你也(二合)他诃诃诃诃壹里弭里止里尾里企隶徙隶娑嚩(二合)诃

  以此密言加持水。沐浴灌洒洁身净服等。应诵七遍。

  时观自在菩萨复说献焚香密言曰。

  怛你也(二合)他拄(陟古反下同)噜拄噜诃诃诃诃娑嚩(二合引)诃(引)

  以此密言加持香烧奉献。

  时观自在大菩萨复说献花密言曰。

  怛你也(二合引)他悉哩悉哩地里地里悉哩地哩娑嚩(二合引)诃(引)

  以此密言加持花及灯奉献当诵七遍。

  时观自在菩萨复说奉献饮食密言曰。

  怛你也(二合)他娑(引下同)黎娑黎悉哩悉哩素噜素噜娑嚩(二合引)诃(引)

  以此密言加持饮食等奉献当诵二十一遍。

  复次观自在菩萨说护摩密言曰。

  怛你也(二合)他诃徙么达徙者隶虎噜虎噜祖噜祖噜苏(上)噜苏(上)噜母噜母噜娑嚩(二合引)诃(引)

  以此密言加持惹底木燃火。以惹底木揾酥蜜酪。揾两头掷火中烧。昼夜不食。二十一遍投火供养。然后求成就事。

  时观自在菩萨复说结方隅界密言曰。

  怛你也(二合)他伊里弭里止里弭里底里呬里娑嚩(二合引)诃(引)

  以此密言加持水白芥子或灰应用结界当诵七遍。

  时观自在菩萨复说奉送圣众还宫密言曰。

  怛你也(二合)他弭致睹致止致孽縒孽縒婆誐挽(引)曩哩夜(二合)嚩路枳帝湿嚩(二合)啰娑嚩(二合)婆(引)嚩南娑嚩(二合引)诃(引)

  诵此密言想奉送圣者归本宫殿。

  我今说念诵福利。先不修持能成一切事业。若有人患寒热病。若一日一发或二日三日四日一发。若著鬼神弥怛拏毗舍遮。癫痫瘰疬白癞。及蛊毒毒虫等。加持土芥子和白檀香一七遍涂即愈。一切业障皆得清净。若患邪风加持油。涂即愈。若患耳痛以青木香油。和桦皮煎渧耳中。其痛即止。亦能治半头痛。一切病患处。才诵加持无不除愈。才诵即成就。

  若欲成就者。以坚好无隙白檀香。雕观自在菩萨身。长一尺三寸。作十一头.四臂。右边第一手把念珠。第二手施无畏。左第一手持莲花。第二手执君持。其十一面当前三面作寂静相。左三面威怒相。右三面利牙出现相。后一面作笑怒容。最上一面作如来相。头冠中各有化佛。观自在菩萨身种种璎珞庄严。像成已于有佛舍利处安置。持诵者身著净衣。若在家者持八戒。三时供养无限数念诵。从白月一日乃至八日后于净处置此观自在菩萨形像。面西吃乳或穬麦。烧沉香苏合檀香。随力。乃至十三日其日食三白食。广大供养。取菩提树木燃火。更别取菩提树木。长十指截。以苏合香油揾两头。一千八遍投护摩炉中。地即震动其像亦动。闻从像最上面口中出声赞修行者言。善哉善哉佛子汝能勤苦求愿。我皆令汝意愿满足。赐汝成就腾空隐形。持明仙转轮法王。乃至与我无异。汝必现获如是等成就。

  复次第二仪则。从白月十五日。于舍利塔中安像。昼夜不食。以一百八枚惹底花(苏末那花广府有)诵密言一遍一掷击像。即于像当前面。出大吼声。行者不应怖畏。则大地震动。念诵不应间断。即求请愿言。愿我能与一切无主无依众生。作大依怙。能满一切有情一切意愿。皆令满足得无障碍。

  复次密言者。于月蚀时取酥一两置于银器。对像前诵密言七遍。自吃及与他。一切疾病皆得除愈。况能从初蚀乃至月复盈满。念诵不获悉地。

  复次密言者。先澡浴清净洁服。取雄黄或牛黄。对像前诵心密言一千八遍。三种相现。然后点额得三种成就。随其功效上中下等。若以和水灌沐其身。除一切障难。远离一切恶梦不祥。获得吉祥荣盛一切。疾疫皆得除愈。

  复次法以香花奉献圣观自在。取烟脂加持一百八遍。涂左微忿怒面额。降伏一切他敌军阵。

  复次法若人疫牛疫及余畜疫。对观自在菩萨。取苦练木揾芥子油。应作护摩。以绯缕右槎作线。粗如铜箸。为两条。诵一遍作一结乃至七结。系于患者颈下或头髻。则疫病除息解脱。

  复次法被拏枳尔等诸魅所持者。取白线如前加持。系于寂静面经宿。然后取结二十一结。诵密言一遍一结。系病者颈下即得除愈。

  复次法若有他敌及疾疫灾祸。不令入国界欲结方隅界者。烧薰陆香作护摩。取五色线加持。系于寂静面。即成坚固大威德方隅界。

  复次密言者欲共怨敌异论。欲得胜者。应供养观自在菩萨。以嚩舍迦木烧芸台子。加持白线一百八遍。系于忿怒面。一切斗诤言讼皆悉得胜除息。若系于寂静面。能除一切障难。

  复次以众香和水。浴观自在菩萨。又加持浴观自在水。一百八遍浴毗那夜迦像。一切障难皆悉殄灭。

  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心密言念诵仪轨经卷上

猜你喜欢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 第四卷·宗泐
  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第五·圆照
  释迦方志序·道宣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朱棣
  叹品第二十七·佚名
  华严经章·佚名
  卷第二十四·呆翁行悦
  佛说贤首经一卷·佚名
  求得现世的安乐·李叔同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十(论本第三十五六 菩萨地第一第二)·窥基
  条陈整理宗教文·太虚
  楞伽义记序·太虚
  卷第一·李遵勖
  御制天圣广灯录序·李遵勖
  中論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十·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十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杨 基【四十九首】基字孟载其先蜀人居于吴为饶介客吴平安置临濠复徙河南旣而放归起知荥阳县谪钟离用荐为江西行省幕官坐罪落职居句曲山中久之起奉使湖南广右召还授兵部员外

  • 卷二十八·陈焯

    <集部,总集类,宋元诗会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二十八兵部主事陈焯编王 存【字正仲润州丹阳人幼善读书年十二辞亲从学於江西五年始归作古文数十篇郷先生叹为不及登庆历六年进士调嘉兴主簿擢上虞令除密州推官召为国子

  • 卷四百二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二十二元稹梦游春七十韵昔岁【一作君】梦游春梦游何所遇梦入深洞中果遂平生趣清泠浅漫流【一作溪】画舫兰篙渡过尽万株桃盘旋竹林路长廊抱小楼门牖相回互楼下杂花丛丛边绕鸳鹭池光漾霞影

  • 第三十四出 走到花园·佚名

    【四边静】走到花园心都碎。(生)娘仔着切做乜?(旦)也曾共君园内相随,共君相惜,心夭未饱醉。(生)娘仔强企行上几步。(旦)随趁君走,心头即开。三哥,我譬论你听。(生)譬论乜人?(旦)当初好烈女,★(???廾)死身为谁?舍身到只处,准做

  • 卷十九·本纪第十九·柯劭忞

      ○泰定帝   泰定皇帝,讳也孙扶木儿,裕宗之孙,显宗甘麻剌长子也。母曰宣懿淑圣皇后宏吉刺氏。世祖封显宗为晋王,出镇北边。统领太祖四大斡耳朵。至元十三年十月二十九日,生帝于北边。   成宗大德六年,显宗卒,帝袭封

  • ●三朝聖諭錄上·杨士奇

      永樂一  ○永樂一  永樂二年六月, (「永樂二年六月」,「二年」原作「元年」,據明朱當■〈氵眄〉(下簡稱朱氏)國朝典故本、東里文集本改。) 一日,進呈文華殿大學士講義,上覽畢,稱善。因曰:「先儒謂堯典克明俊德,一章一部,大

  • 卷下·王得臣

    姓氏  谱牒不修也久矣。晋东渡,五胡乱中原,衣冠流离而致然也。夫京房之先姓李也。牛洪之先尞姓也。疎之后,乃为束。是之后,乃为氏。两钞本均作氏之后乃为氏,误。案是姓为齐大夫氏氏之后,见《三国.吴志.是仪传》。疑此亦误,当

  • 后汉书补逸卷二十一·姚之骃

    司马彪续后汉书第四朱儁儁字公伟防稽人少好学为郡功曹察孝廉举进士以讨黄巾功拜车骑将军累迁河南尹董卓见儁外甚亲纳而心忌之儁亦阴备焉关东兵起卓议移都儁輙止卓卓虽惮儁然贪其名重乃表拜太仆以自副儁被召不肯受拜因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十九·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八百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史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皇王大纪卷二·胡宏

    宋 胡宏 撰五帝纪黄帝轩辕氏黄帝轩辕氏少典之后曰公孙氏母曰附宝有蟜氏女也感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于郊野之祥生轩辕于夀丘长于姬水为姬姓生而龙顔防而徇齐学于大真长而敦敏成而聪明有风后老天五圣知命规纪地典力牧【

  • 卷三十二·宇文懋昭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三十二 立楚国张邦昌册文 维天会五年岁次丁未二月辛亥朔二十一日辛巳皇帝若曰先皇帝肇造区夏务安元元肆朕纂承不敢荒忽夙夜兢兢思与万国同格於治粤惟有宋实乃通邻贡岁币以交欢驰星轺

  • 南唐书卷九·马令

    宋 马令 撰列传第四周本舒州宿松人汉南郡太守瑜之后祠庙陇亩皆在子孙守故土者犹数十户本少孤贫尝在田里独格猛虎唐末大乱投杨行宻军中以勇敢闻常先登深入防犯矢石身无完肌及归营自烧铁烙其创饮防言笑自若军猛将皆服

  • 汉纪二十六 孝哀皇帝中建平二年(丙辰、前5)·司马光

    汉纪十二六 汉哀帝建平二年(丙辰,公元前5年) [1]春,正月,有星孛于牵牛。 [1]春季,正月,有异星出现在牵牛星旁。 [2]丁、傅宗族骄奢,皆嫉傅喜之恭俭。又,傅太后欲求称尊号,与成帝母齐尊;喜与孔光、师丹共执以为不可。上重违大臣正

  • 中俄北京条约·佚名

    一八六〇年十一月十四日,咸丰十年十月初二日,俄历一八六〇年十一月二日,北京。清朝皇帝与大俄罗斯帝国沙皇详细检阅早年所立和约,议定数条以固两国和好、贸易相助及预防疑忌争端,所以,大清国钦派内大臣全权和硕恭亲王奕訢,大

  • 卷第一百一十·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一十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智蕴第三中七圣纳息第五之二诸法集智相应。彼法灭智相应耶。答不尔。设法灭智相应。彼法集智相应耶。答不尔。对道智空无相三摩地亦尔。所以者何

  • 摩诃止观卷第七下·智顗

    摩诃止观卷第七下又复当观无量劫来。多约名色及以想行而计我人。若其执作忽闻赞骂。云赞骂我。立行住坐卧一切事物皆计于我。如胶涂手随执随着。经云。凡夫若离我心无有是处。若遭贫穷失于本心。亦计我不息。若得富

  • 毗尼日用切要香乳记·书玉

    简称《毗尼切要香乳记》、《香乳记》。律学著述。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书玉笺记。二卷。系清读体集《毗尼日用切要》的注释书。全书立五门:教兴、藏摄、宗趣、释题、解文。将《切要》中采集《华严经净行品》的五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