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虚空藏菩萨能满诸愿最胜心陀罗尼求闻持法

出金刚顶经成就一切义品

大唐中印度三藏善无畏奉 制译

尔时薄伽梵。入诸波罗蜜平等性三摩地。从定起已即说此能满诸愿虚空藏菩萨最胜心陀罗尼曰。

南牟(一)阿迦(去引)舍(舒可反二)揭(鱼羯反)婆(去引)耶(余可反三)唵(四)阿唎(五)迦(入)么唎(六)慕唎(七)莎嚩诃(八)

薄伽梵言。此陀罗尼。是过去现在一切诸佛之所同说。若能常诵此陀罗尼者。从无始来五无间等一切罪障悉皆销灭。常得一切诸佛菩萨共所护念。乃至未成佛来。所生之处。虚空藏菩萨恒随守护。令诸有情常所乐见。诸有善愿无不满足。一切苦患皆悉销除。常生人天不堕恶趣。生生之处常忆宿命。设不加法但能常诵获福如是。若欲加法持此陀罗尼求闻持者。当于绢素白[疊*毛]或净板上。先画满月。于中画虚空藏菩萨像。其量下至不减一肘。或复过此任其力办。菩萨满月增减相称。身作金色。宝莲华上半加而坐。以右压左。容颜殊妙作熙怡喜悦之相。于宝冠上有五佛像。结加趺坐。菩萨左手执白莲华。微作红色。于华台上有如意宝珠。吠琉璃色黄光发焰。右手复作与诸愿印。五指垂下现掌向外。是与愿印相。画像了已。当于空闲寂静之处。或在净室塔庙山顶树下。随在一处安置其像。面正向西或容向北。净物覆之。别作一方木曼茶罗下。至一肘过此亦任。其坛下安四足。或以编附。上面去地恰须四指。其板若用檀沈作者最为殊胜。不尔或以柏等有香之木为之亦得。如法作已置于像前。次应严办五种供具。所谓涂香诸华烧香饮食灯明。涂香者磨白檀为之。华以随时药草所生者充。若无时华当以粳米。或烧荞麦或取橘柏等叶。或用丁香以充华用。烧香但以沉檀龙脑随应用之。食除薰秽每须新净。灯用牛酥油亦通许。当欲具办此物之时。必须晨朝盥洗手面护净如法。具办足已。置在坛边。然后出外。复以净水重洗手已。即作手印掌承净水。诵陀罗尼三遍便即饮之。其手印相。先仰舒右手五指。屈其头指与大母指相捻。状如捻香。此是虚空藏菩萨如意宝珠成办一切事印。复以此印如前承水。诵陀罗尼三遍竟已。洒顶及身。即令内外一切清净。次应往诣像所。至心礼拜面向菩萨半跏而坐。举去像上所覆之物。次即须作护身手印。其手印相。先举右手。然后以头指与大母指相捻。状若捻香。其头指屈第二节。其第一节极令端直。方始印相。如法作此印已。置于顶上诵陀罗尼一遍。次置右肩复诵一遍。左肩心喉亦皆如是。作此护身法已。一切诸佛及虚空藏菩萨。摄受此人。一切罪障即皆销灭。身心清净福慧增长。一切诸魔及毗那夜迦皆不得便。复作前印掌承净水。诵陀罗尼一遍。洒涂香等诸供养物并坛及近坛之地。复如前作护身手印。置涂香上诵陀罗尼一遍。余华香等乃至木坛。各皆如是作此法已。华香等物即便清净。复作护身手印右转三匝。兼指上下。但运其印身不动摇诵陀罗尼七遍。随其自心远近分剂。结十方界。次应闭目思惟。虚空藏菩萨真身即与此像等无有异。复用护身印作意。请虚空藏菩萨。诵陀罗尼二十五遍已。即举大母指向里招一度。头指如旧。复作此印诵陀罗尼三遍。[巾*(穴/登)]上莲华以之为座。复想菩萨来坐此华。即便开目见菩萨已。生希有心作真身解。又诵三遍手印如前作是念言。今者菩萨来至于此。是陀罗尼力非我所能。唯愿尊者暂住于此。次取涂香诵陀罗尼一遍。用涂其坛。次复取华亦诵一遍布散坛上。烧香饮食灯明次第取之。皆诵一遍手持供养。置在坛边复作念言。一切诸佛菩萨福慧熏修所生。幡盖清净香华众宝之具。悉皆严好。复作手印诵陀罗尼一遍。如前想念。诸供养物悉得成办。即持供养一切如来及诸菩萨。如是运心供养中最。如其不能办涂香等供养之物。但作第二运心供养。法亦成就。即以手印掏珠。诵陀罗尼明记遍数。诵时闭目。想菩萨心上有一满月。然所诵陀罗尼字。现满月中皆作金色。其字复从满月流出。澍行人顶。复从口出入菩萨足如自发言咨启菩萨足下。诵陀罗尼未止息来。所想之字巡环往来。相续不绝如轮而转。身心若惓即须止息。至诚瞻仰便坐礼拜。闭目复观满月菩萨。极明了已。应更运心令渐增长周遍法界。复渐略观。于最后时量如本已。方始出观。又作前手印诵陀罗尼三遍已。举大母指发遣菩萨。作是念言唯愿慈悲布施欢喜。后会法事复垂降赴。如是诵陀罗尼。随其力能或一日一上。或一日两上。从始至终每如初日。遍数多少亦如初上。不得增减。前后通计满百万遍。其数乃终亦无时限。然于中间不容间阙。后于日蚀或月蚀时。随力舍施饮食财物。供养三宝。即移菩萨及坛露地净处。安置。复取牛酥一两。盛贮熟铜器中。并取有乳树叶七枚及枝一条。置在坛边。华香等物加常数倍。供养之法一一同前。供养毕已。取前树叶重布坛中。复于叶上安置酥器。还作手印诵陀罗尼三遍。护持此酥。又以树枝搅酥。勿停其手。目观日月兼亦看酥。诵陀罗尼无限遍数。初蚀后退未圆已来。其酥即有三种相现。一者气。二者烟。三者火。此下中上三品相中。随得一种法即成就。得此相已便成神药。若食此药即获闻持。一经耳目文义俱解。记之于心永无遗忘。诸余福利无量无边。今且略说少分功德。如至却退圆满已来。三相若无法不成就。复应更从初首而作。乃至七遍。纵有五逆等极重罪障。亦皆销灭法定成就。

虚空藏菩萨能满诸愿最胜心陀罗尼求闻持法

猜你喜欢
  跋语·智旭
  卷第二十三·昙噩
  有德女所问大乘经·佚名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朱棣
  昭覺丈雪醉禪師語錄卷第八·丈雪通醉
  第二十九章 提婆波罗王父子时代·多罗那他
  卷七十九(鸠摩罗什译)·佚名
  卷第二(帝年次前汉新王后汉)·费长房
  恸 福 善·太虚
  卷二十二·佚名
  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三·佚名
  生经卷第四·佚名
  目次·佚名
  马喻品第十九·佚名
  南普陀访太虚上人记·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曾栋·唐圭璋

      栋字原隆,又字子隆,号月朋。   浣溪沙   落日蒸红山欲烧。短筇行药过山腰。松声隐隐晚来潮。   矮树依岩无败叶,梅花当路少全梢。水村时有短长桥。   过秦楼   曙色开晴,轻飔敷暖,日影才经檐角。倦来芳径,且

  • 卷468 ·佚名

    喻良能 次韵外舅黄虞卿为爱山园好八首 为爱山园好,芳篱占一涯。 自耘三径草,不断时四花。 柳絮风中雪,芙蓉水上霞。 银潢何处是,不拟问仙槎。 喻良能 次韵外舅黄虞卿为爱山园好八首 为爱山园

  • 卷二十二·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十二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夏英公杂诗夏竦字子乔江州德安人以父死事补官真宗朝举贤良除光禄丞仁宗朝累擢知制诰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英国公后改封郑卒赠太师中书令諡文庄有集上元

  • 列传第四十一·李延寿

    万俟普 子洛 可硃浑元 刘丰 破六韩常 金祚 刘贵 蔡俊 韩贤尉长命 王怀 任祥 子胄 莫多娄贷文 子敬显 厍狄回洛 厍狄盛张保洛 贺拔仁 曲珍 段琛 尉摽 摽子相贵 康德 韩建业 封辅相范舍乐 牒舍乐 侯莫陈相 薛孤延 斛律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三十二·杨仲良

      徽宗皇帝   讲议司   崇宁元年七月甲午,诏曰:『朕闻治天下者,以立政训迪为先;笃孝思者,以继志述事为急。盖制而用之存乎法,推而行之存乎人。虽华夏乂安,黎民乐业,而法难一定,事贵变通,损益之间,理宜稽考。况宗室蕃衍,而无

  • 第四十七回 闻警回銮下诏罪己 护丧嗣统边报惊心·蔡东藩

      却说教徒中弹坠下,放弹的人,是皇次子绵宁。皇次子时在上书房,忽闻外面喊声紧急,忙问何事?内侍也未识请由,出外探视,方知有匪徒攻入禁城,三脚两步的回报。皇次子道:“这还了得!快取撒袋鸟铳腰刀来!”内侍忙取出呈上。皇次子

  • 卷四十五·佚名

    十一月十二日(乙亥),李侍尧奏言:接奉上谕:『即使府城难支,或竟有疏虞之事,亦不难再为收复』等因。现在府城一两月以来,并无贼扰。常青遣丁朝雄前往收复东港,虽南路贼匪复思煽动,其党伙决不能如逆爽之多。诸罗虽被围困,昨接柴大纪

  • 附录一·冯玉祥

    冯玉祥将军致李济深将军最后的一封信任潮先生并转各位同志先生:在几个月以前,拜读任潮先生大函,希望祥到欧洲并到苏联看看,几个月来,同苏联朋友商酌已经准许,此次出发,也费了很多周折,因为祥之护照,已经过期,小袁世凯,同美国资本

  • 武昌王刘浑传·沈约

    武昌王刘浑字休渊,是宋文帝的第十个儿子。元嘉二十四年(447)刘浑九岁,被封为汝陽王享受二千户的租税待遇。当后军将军加官散骑常侍,魏人南侵,破坏了汝陽郡,改换刘浑当武昌王。他小时凶恶变态,曾经从石头城出外游玩,怨恨身边

  • 卷二百十七之四·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十七之四 朱批石麟奏摺 雍正十年二月初六日山西巡抚【臣】石麟谨 奏为奏 闻晋省得雪日期事窃照晋省各属地方上年十月得雪深透之後十一十

  • 卷二百九·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九封建考异姓封建明制封功臣及外戚公侯伯凡三等皆有流有世功臣则给铁劵封号四等佐太祖定天下者曰开国辅运推诚从成祖起兵曰奉天靖难推诚余曰奉

  • 考功部·佚名

    郎中员外郎主事掌文职官吏之考课   考核    官一凡在京六部太常司光禄司通政司大理寺国子监太仆寺钦天监翰林院太医院仪礼司属官五军都督府各卫军职文官应天府首领官并所属上元江宁二县官俱从本衙门正官考核应

  • 134.北魏的分裂·林汉达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曾经两次调动大军攻打南齐。由于南齐军民的抵抗,没有胜利。公元499年,南齐派兵攻打北魏。魏孝文帝带病抵抗,打退了齐兵。不久,孝文帝也病死了。魏孝文帝死后,魏宣武帝元恪继位,北魏又开始衰落。到了

  • 卷六·项安世

    钦定四库全书项氏家说卷六宋 项安世 撰说经篇六朝觐朝以行礼觐以献功行礼则异等衰辨仪物盛朝防之礼以示众庶故君于外而立臣分班而见也献功则面南而听治北面而致之故受之于内而一其向也朝者正礼之名觐主于见而已或以

  • 妙法莲华经如来寿量品第十六·佚名

    尔时、佛告诸菩萨及一切大众:&lsquo;诸善男子,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rsquo;复告大众:&lsquo;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rsquo;又复告诸大众:&lsquo;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rsquo;是时菩萨大众,弥勒为首,合掌白佛言:&l

  • 向重庆记者谈话·太虚

    日本近年对中国之大蹂躏,全出不明人我性空,自他体同,善恶业报,因果缘生之痴迷,及掠夺不已之贪,黩武不止之嗔,凌厉骄傲之慢等根本烦恼。我中国佛徒必须运大慈悲,以般若光照破其妄执邪见,以方便力降伏凶暴魔焰,速令日本少数侵略派

  • 注维摩诘经卷第一·僧肇

    维摩诘不思议经者。盖是穷微尽化。绝妙之称也。其旨渊玄。非言象所测。道越三空。非二乘所议。超群数之表。绝有心之境。眇莽无为而无不为。罔知所以然而能然者不思议也。何则夫圣智无知而万品俱照。法身无象而殊形并

  • 周礼订义·王与之

    八十卷。宋王与之撰。王与之生卒年不详,字次点,南宋温州乐清(今浙江乐清)人。曾从陈松溪学六官要旨。任宾州文学,泗州通判等。此书是淳祐二年(1242)行在秘书省准敕访求书籍时牒温州所得,特补一官授宾州文学,后终于通判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