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恸 福 善

福善:我在宁波因得了本光和松月的信,说你十二晚突然得病沉重,所以十七日虽大雪缤纷,春寒陡峭,多人挽劝缓行,我卒决然登了江亚轮船,于翌晨在苇一方丈等码头迎接的汽车中,回到了相别将两月的玉佛寺。一进寺门,苇一等要我先归自寮,但我不遑休息,即从库房上楼入你的卧室,一看卧著的病容,顿令惊恻万分,面皮发黑,口目肿不能开。你听到了我的唤声,两手抓住了我抚你的手,惨不能言。我终于说了几句安慰话,幸你的神志尚清,启导正念,默默祈佛菩萨加被。

归寮,苇一与远尘退居及寺中各职事等来晤告,震华退居虽卧病亦差僧致问。察全寺上下人等,皆对福善极爱护关切,并请有名医二人诊察调治,予心稍慰。余复为访得名医二人,有当日及次日先后诊治,断定为痘疹,颗粒不分,元气不能抵抗,难发浓浆结疤,病势临危,而汤药已不能饮下,祗有仗佛力感应。余遂于佛前默诵咒水半杯,持令服饮,乃神志独清,竟能自行坐起,完全饮下。看护人相告,似有起色。原看二医,仍为打针诊救。至翌晨二十日,时晕时醒,开口屡呼要出去,并云要到大师的地方去。寺中为集众佛殿,念药师普佛,忏悔业障,祈消灾延寿,余亦诣佛殿拈香礼祷,又亲持咒水至床,医生在续为打针间,仍能饮尽,并能开眼视余。而佛学院师生全体续为诵大悲咒观音菩萨,延至下午,余仍为持诵药师咒间,有人报云气已渐微,院僧已为至床前念佛,及三时乃告气息寂然,竟舍暖寿。呜呼!要出去,要出去,其已预知时至。要到余的地方去,要到余的地方去,今竟何去?兜率内院与十方净土,其随愿往生去。你之遗体,寺中主职自能善处;余已身意萧索,疲不能作矣,恸哉!

回忆汝初见我,乃民国二十六年秋。全面抗战初起,我由庐山入川,过武昌停留数日,视察世界佛学院图书馆,时汝为馆中研究部研究员,以研究论文呈阅,略致问答,有英挺聪俊矫然不群印象。但汝名则我于厦门的现实等刊物,早知道了。二十七年汝由武昌先迁入湘,后转来北碚缙云山研究。但二十八年一月余应请赴贵州昆明,曾未相习。不久,汝为助讲汉藏教理院新生学课,从此教学相长,教理之研究,弥加猛进。迨二十九年,我访问缅甸、印度归国,在缙云休夏,遂加深策发。于暑期训练班,命汝讲“怎样由凡夫学成菩萨”一题,汝于我亦时时入室叩求开示,冀为我诸弟子一不共之弟子。继至三十年夏,热烈之诚,有加无已,我于诸弟子平等护惜,分别教导,每每特抑止汝的躁进。默察汝于友生间不甚相得,遂应汝要求,命独居渝罗汉寺,编发海潮音月刊。自是奉海潮音迁成都,迁衡阳,迁贵阳,迁渝太寓,于胜利后迁汉口,终还首都。汝与海潮音生命联合者,凡五阅寒暑,中间尤于衡阳迁贵阳,贵阳还重庆,备历艰危,汝均能运其才智,终免于难。这五年,汝对于我的热诚益见坚强,我虽时亦嘉慰,但恐汝由憍矜致流夸诞,谆属厚其德以培福,涵其性以增寿,以期养成刚健弘毅之全才,故对于汝偶有过愆,立痛诫斥,不稍予纵容。然汝虽或一时忿发,旋即忏悔,倍加礼敬。尤于复居太寓一年间,汝为校印人生佛教,并代周旋诸文化团体等,极尽辛劳。而我益切其磨砺,使汝青年之狂热末由展舒,汝亦终无怨色。去春,汝转任玉佛寺监院,并主持寺内佛学院院务。我因受玉佛寺请住寺讲经,复因汝在寺兼办觉群周报、佛学分会等关系,我留沪时,遂常于玉佛寺居住。观汝心行渐臻平实,方喜汝学成而可任事,何期衰慵的我未死,汝方年富力强而先死,恸哉!汝到闽南佛学院时,余已退交常惺法师为院长。汝之尊敬常法师,仅次于余。余乍见汝时,即有英俊不下常惺之感;今以汝之死,又不禁哀及常法师之早死,思及常法师而倍加哀汝之更早死。以常法师死时已四十四岁,生平怀抱,已略见展敷;今汝学才成,而自主之事一未开始,身心俱健,医生检验亦除痘疹无他病。竟以偶然卒罹天花而遽死,秀矣而竟不能实,为住持佛教,为弘扬佛法,余何能不哀?恸哉!福善!你亦是一幻想家!你不时流露今后要怎样孝顺供养我,想像我活到八九十岁,你那时仍顽健如少年,服侍著老病以送我的终。现在、风烛残命的我,仍风中烛似的残存著;倒转来我来送汝的终,为汝封了缸。恸哉!卅六年二月廿一日灯下,在沪玉佛寺直指轩。(见觉群三十四卅五期合刊)


猜你喜欢
  第八十九章 灌顶祝典说明·佚名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八·智顗
  佛说大自在天子因地经·佚名
  卷三十八·性音
  卷十·道世
  佛说尊上经·佚名
  三宝感应要略录卷上目录·非浊
  佛说兴起行经卷上·佚名
  因果一错,则堕落有分,超升无由·印光
  佛藏经往古品第七·佚名
  倪端方墓志·太虚
  阿育王经 第六卷·佚名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四·佚名
  朱子论禅的方法·胡适
  卷第六·寒松智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武帝纪第一·陈寿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曹瞒传曰〕:太祖一名吉利,小字阿瞒。王沈魏书曰:其先出于黄帝。当高阳世,陆终之子曰安,是为曹姓。周武王克殷,存先世之后,封曹侠于邾。春秋之世,与于盟会,逮至战国,为楚所灭

  • 列传第四十一·李延寿

    万俟普 子洛 可硃浑元 刘丰 破六韩常 金祚 刘贵 蔡俊 韩贤尉长命 王怀 任祥 子胄 莫多娄贷文 子敬显 厍狄回洛 厍狄盛张保洛 贺拔仁 曲珍 段琛 尉摽 摽子相贵 康德 韩建业 封辅相范舍乐 牒舍乐 侯莫陈相 薛孤延 斛律

  • 南征录汇 全文·李天民

      二十六日,国相令宋使李若水入城,谕勿播迁。  宋遣使至寨哀恳,国相令回奏少帝,速请道宗出城。曰:“此非臣子所宜言。”国相怒云:“尔家太上事事失信,弗亲出城,便须出质妻女,此外更无计议。”  二十

  • 李春来朱桂珍之狱·佚名

    朱桂珍,吴门之山塘上人。其父业屠,殁后,母即改嫁棕棚匠。朱氏幼时,性嗜剧,且喜作男子装,有小棕栅之目。大观、庆乐两剧场,盖无日不有其母若女之踪迹焉。久之,其母以棚棕匠不遂所欲,遽与离异。黄朱氏亦届破瓜之年,吴俗故多轻薄子

  • 卷二百二十八·杨士奇

    永乐十八年八月丁酉朔○日有食之○是日遣官释奠先师孔子△升陕西都指挥佥事费瑾为都指挥使○戊戌○祭 太社太稷 命皇太子行礼 命故掌锦衣卫事都指挥佥事刘忠子昊袭为本卫指挥使食禄不视事○庚子○夜木星犯天樽东北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二十·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曾文肃公布传实録大观元年六月乙卯太中大夫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曾布薨布字子宣南丰人幼孤学于其兄巩擢嘉佑二年进士第熙宁初韩维知开封府自海州迁仁县令辟监本府检校库王安石始执政亦荐之因上书召见论事合

  • 卷二 国统志二·黄遵宪

    白河天皇立。讳贞明,后三条长子,母,藤原能信养女。教通关白,寻薨,代以赖通子师实。帝政自己出,相门敛手,而爱憎任意,好色信佛,竭民力以事浮屠佛像。在位十五年,改元四:日承保,日承历,日永保,曰应德。禅位后犹专政四十余年,国势大败,不

  • 卷三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三十八明 俞汝楫 编主客司职掌给赐迤北鞑靼及卫喇特【以下北夷】永乐宣德中赐卫喇特顺宁王彩段十表里妃五表里头目一等者五表里二等至四等者四表里正统二年赐鞑靼国王彩段十五表里虎斑绢十疋

  • 卷三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大金集礼钦定四库全书大金集礼卷三十一班位表奏班序       命妇牋表       奏事班序天眷二年五月十三日奏定朝防仪式内亲王宗室已命官者年十六以上并赴起居宗室随文武官班亲王班

  • 卷五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五十五礼部祠祭清吏司护日【护月附】凡日月食由钦天监豫推交食时刻及食之分秒具疏以闻旨下通行直省及四夷属国奉正朔者按钦天监所推时刻分秒随地测验祗行救护凡护日食之礼部委祠祭司郎中一

  • 目录·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十三钦定大清会典目录    政书类一【通制之属】卷一宗人府卷二内阁卷三吏部叙官文选清吏司官制一官制二卷四官制三官制四卷五铨政卷六考功清吏司考察致仕告病功过期限交代囘籍稽勲清吏

  • 三 徇私舞弊和礼俗·林语堂

    每个家族,在中国,实际系一互助小组织,在这个组织里头,各人尽其力而取所需。其间分子与分子的互助,发展到很高的程度,盖受着一种道德意识和家族光荣的鼓励。有时一个兄弟会渡海离家数千里,以恢复那破了产的哥哥的名誉

  • 跋·

    春秋或问跋春秋者几百家其説大抵以褒贬赏罚为主葢三倡之而诸儒和之也惟朱文公以为不然今其载于门人之所纪录者略见一二独恨未及成书耳广文吕先生加惠潮士诸士有以春秋请问者先生出五论示之咸骇未闻因并求全藳先生又

  • 周书·君陈·佚名

    周公既沒,命君陈分正东郊成周,作《君陈》。王若曰:“君陈,惟尔令德孝恭。惟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命汝尹茲东郊,敬哉!昔周公师保万民,民怀其德。往慎乃司,茲率厥常,懋昭周公之训,惟民其乂。我闻曰:‘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

  • 僧羯磨卷上并序(出四分律)·怀素

    西太原寺沙门怀素集原夫鹿苑龙城。启尸罗之妙躅。象岩鹫岭。开解脱之玄宗。于是三千大千。受清凉而出火宅。天上天下。乘戒筏而越迷津。内众于是敷荣。外徒由斯安乐。其后韬真细[疊*毛]多闻折轴之忧。掩正微言罕见浮

  • 第十九章 阿婆耶木杈伽摩尼·佚名

    [木杈伽摩尼]王以三十俱胝之施舍,建立高九层四角无价之殿堂。(一)[彼]以石灰土、大岩石、粘土、炼瓦、清净之土、铁网、香土(二)小石八层之石、十二[层之]水晶及银[营造大塔之基础]。(三)刹帝利使此等之基础工事集比丘僧伽,使测量支提

  • 道德情操论·亚当·斯密

    情感主义道德哲学著作。亚·斯密著。1759年出版,曾连续重版10余次。周辅成编、商务印书馆1987年出版的《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有选译。亚·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英国近代经济学家,伦理学家。本书以人的同

  • 禹贡会笺·徐文靖

    地理文献考证。清徐文靖撰。十二卷。文靖字位山,安徽当涂人。雍正举人。乾隆间举博学鸿词不第。官翰林院检讨。著有《周易拾遗》、 《竹书统笺》等。是书引蔡西山传而续之为笺。于乾隆十八年(1753)成书,约十万字。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