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十六

居士传五十六

知归子传

知归子者。不传其姓名。平生落落自喜。人莫识也。尝与空空子游。空空子异之。知归子世为儒。其父兄皆以文学官於朝。知归子年未冠。用儒言取科第。既益治古经注疏及世间文字。穷昼夜不自休。尝慕古抗直士如洛阳贾生之为人也。思欲考镜得失之故。陈治安之书。赫然着功名於当世。久之自省曰。此非吾务也。於是端点静思。反己修德。非礼弗履。久之复自省曰。吾未明吾心奈何。以问空空子。而空空子默然无言也。或告以道家修链术。习之三年不效。其後读佛书心开。以为道之所归在是矣。闻西方有无量寿佛。放大光明接引五浊众生往生净土。意忳然慕之。日面西而拜焉。空空子曰。是可不谓知归者乎。年三十。有司下檄召作七品官。知归子辞焉。作偈曰。绿草庭前。好风林下。乐我太平。无冬无夏。顷之遂断肉食。绝婬慾。作偈曰。我身尔身。尔肉我肉。大德曰生。与尔并育。又作偈曰。从妄有爱。万死万生。猛然斫断。天地清宁。未几隐去。遗一偈曰。来无所从。去无所至。极乐非遥。当念即是。空空子曰。或言知归子往来城市间。时与人遇。然予尝求之。弗见也。

罗台山赞曰。予与知归子游旧矣。吾不知其始。渺然相失。逖而万里。乾隆三十年。岁阳端蒙。岁名作噩。乃相遇於京师。且月炎天氷光满屋。脉脉心欢喜谈丹鼎考故童。昼暮追恋。尔我都忘。邀我闭关延寿寺街长洲舘。圆觉经一部。庄子一卷。或趺坐之幽幽。或说空之侃侃。出关行省其兄汶上县。於汶上县寄我书。书辞短短无他语要。我素贫贱。砥砺其廉。隅我时得书赞叹。谓奇特。如听朝阳凤咮。雝雝呜高梧。彼时我心刻刻有一知归子。彼时我欲彻究儒释黄老之原与其氐。凉凉求耦。欲奋而未奋。自得知归子。我胆廓廓斗觉新宽粗。知归子文章根性如梅如青莲。寒香寂静和祥扇为人慈竺貌臞然。畏避利势。疑懦顽。闻一善言。见一善行。意而有勇。健若霜中鸢。慊慊乎其如有求也。贪夫之徇财好。色者[献-鬲+鱼]色。渴夫之思饮。周饥者索食。日皇皇而不息。夜鳏鳏以水眸。最後闻无量寿佛名字。遂积念焉不休。其志灏然。若迦楼罗王之辟海水而吞龙也。其身飘然。若不系之舟。莲海无边而嵯峨乎中流。憺乎其几於不忧也。闵乎哓哓。唇敝舌焦。其啸侣而命俦也。吾之不见知归子三岁矣。一日十二时。十二时百刻。睇睐送遥睛。喉闲长格磔。自今以往。倘得相於茅屋三间。危峯镜湖。好华一瓶。名香一鑪。一个蒲团。一个盋盂。佛号数万声。华严一两卷。不亦乐乎。不亦乐乎。[鱼*孚]水弥弥。日往月来。云何不思。

乾隆四十一年岁易涒滩岁名柔兆陬月吉日造

猜你喜欢
  卷十七·普济
  卷第九·呆翁行悦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七·佚名
  卷三百六十二·佚名
  人生观的科学·太虚
  论 传 戒·太虚
  以佛法解决现世困难·太虚
  第七品 念处分别·佚名
  金刚顶胜初瑜伽普贤菩萨念诵法一卷·佚名
  (古今图书集成)释教部汇考卷第四·陈梦雷
  第六十八章 自国繁荣之行政·佚名
  差摩婆帝授记经全文·佚名
  卷二·心圆
  佛说七知经·佚名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七·圆晖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废园·闻一多

    一只落魄的蜜蜂,象个沿门托钵的病僧,游到被秋雨踢倒了的一堆烂纸似的鸡冠花上,闻了一闻,马上飞走了,啊!零落的悲哀?是蜂的悲哀?是花的悲哀?(曾收入《红烛》,1923 年,上海泰东图书局)

  • 三集卷二十五·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二十五古今体一百二首【壬午九】六月朔日喜晴作几片徂云散若流今朝始释苦霖忧晶荧日朗消霉础西北风来入小楼旋转初辰幸如愿徊徨弥月忆从头积赢廿九曾何谓不闰余闲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九·佚名

    万历七年七月乙巳朔上亲诣 太庙○户部题查开纳事例银两先是以边费日增帑积告匮故不得已为权宜之计至是通行催查自隆庆四年始至万历七年春季止将前项开纳银两每年终尽数解部其山西四川辽东都司银两虽抵充各边年例亦如

  • 卷之一百四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第一三牌示太岁(实则光绪)十七年十月十六日一一一○七-九·佚名

    新竹县都城隍、监理醮务,示告下属巡查驱邪监理醮务、新竹县都城隍,为悬牌示知事。本年十月十五日,据竹北一保联庄绅董彭殿华暨士庶人等佥称:「缘因去年夏秋间,(照词云云叙至)谨疏以闻」等情,到堂。据此,除

  • 通鉴纪事本末卷十三上·袁枢

    宋 袁枢 撰刘渊据平阳【杀太弟又附】汉灵帝中平五年春三月诏发南匈奴兵配刘虞讨张纯单于羌渠遣左贤王将骑诣幽州国人恐发兵无已于是右部防落反与屠各胡合凡十余万人攻杀羌渠国人立其子右贤王于扶罗为持至尸逐侯单于

  • 卷十五下·沈枢

    <史部,史钞类,通监总类> 钦定四库全书 通监总类卷十五下   宋 沈枢 撰 谦逊门 汉光武不许窦融让职 建武十三年以冀州牧窦融为大司空融自以非旧臣一旦入朝在功臣之右每召会进见容貌辞气卑恭已甚光武以此愈亲厚之

  • 卷六十七·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六十七雍正六年三月上谕四十一道初一日奉上谕前因明寿条陈永定河八欵朕嘉其留心河务而条奏事宜又毫不瞻顾观其人尚明白有力量因一时未得其人所以擢用分司伊自到任以来所奏所行甚是胆

  • 二十五年·佚名

    (己卯)二十五年清康熙三十八年 春正月1月10日○庚辰,領中樞南九萬,以年至,再疏請休致,上賜批隆重。略曰:卿之去國,閱四箇月矣。寤寐思想,久而冞深,卿豈獨無係戀之心乎?況丁丑春入對便殿,握手面諭之事,不啻情如饑渴,以卿體國深忠,胡不

  • 抗志第十·孔鲋

    曾申参之子谓子思曰、屈巳以伸道乎。抗志以贫贱乎。子思曰道伸。吾所愿也。今天下王侯其孰能哉。与屈巳以富贵。不若抗志以贫贱屈巳则制于人抗志则不愧于道。子思居卫、卫人钓于河、得鳏鱼焉、其大盈车、子思问之、曰

  • 经济文衡前集卷十一·佚名

    宋 滕珙 撰道体类论道即本之説未安答张南轩此段谓道体中自有要约根本处道即本也却恐文意未安盖莫非道也而道体中又自有要约根本处非离道而别有本也如云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此所谓本也无它达之天下也则是本既立而道生矣

  • 提要·陈师凯

    【臣】等谨案书蔡传旁通六卷元陈师凯撰师凯家彭蠡故自题曰东滙泽其始末则不可得详此书成于至治辛酉以鄱阳董鼎尚书辑录纂注本以羽翼蔡传然多采先儒问答断以已意大抵辨论义理而于天文地理律歴礼乐兵刑防河图洛书道徳

  • 原鬼译文赏析·韩愈

    译文有东西在房梁上呼啸,跟上去用烛火照,没看见什么。这是鬼吗?回答是:不是,鬼是没有声音的。有东西站在堂上,跟上去看看,没看见什么。这是鬼吗?回答是:不是,鬼是没有形的。有东西碰着了我的身体,跟上去要抓住它,没有抓到什么。这

  • 卷三百五十一·佚名

    △初分多问不二品第六十一之一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方便善巧。发心已来为经几时。佛言:善现,是菩萨摩诃萨发心已来。经於无数百千俱胝那庾多劫。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方便善

  • ●巴黎本神会录·神会

    〔一〕远法师言:&ldquo;和尚,此是庄严,即非庄严。&rdquo;和上言:&ldquo;经文所说,不尽有为,不住无为。&rdquo;法师重徵:&ldquo;以何者不尽有为,不住无为?&rdquo;和上答:&ldquo;不尽有为者,从初发心,坐菩提树,成等正觉,至双林入涅,

  • 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序·太虚

    钟居士益亭,原籍江宁,经商汉口,分业于上海、南京、长沙、重庆诸市。民十四,皈依佛教,法名仁益,自是专诚于佛法之修持,佛化之弘扬,学菩萨之慈悲救济:历任汉口佛教正信会副理事长,主办慈济团施诊施药救灾救难之事;并任世界佛教学苑

  • 金刚錍显性录卷第三·智圆

    孤山沙门释 智圆 集於是下四述智论名不互通再征佛性二初问先叙外仪次领解后咨疑外仪者前则逼前今乃恭退前则平立今乃[(吴-口+日)-大+(一/八)]跪前则抗难今乃咨询晓权实之文省波水之喻不敢执权如恭退知所解偏局如[(

  • 坊记集传·黄道周

    二卷。明黄道周撰。是书为崇祯十一年(1638)黄道周官少詹事时所进《礼记》注五篇之三。《坊记》为《礼记》篇名。是书以《坊记》为经,分为三十章,每章各立名目,上卷之自为大坊第一,去乱第二,已畔第三,章别第四,盍旦第五,远害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