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八

居士传三十八

刘万李王薛传

刘祖庭

名智旺。应天人也。早岁有孝行。已而坚持五戒。独处一楼修念佛三昧。居三年。心花发明。往参东山海舟和尚。遂蒙印可。景泰元年海舟示寂。以大衣尘拂付之。古溪澄公作东山顾命歌赠祖庭。其辞曰。金陵有个奇男子。参访明师求直指。见说传灯录上人。志气冲天奋然起。念弥陀如自己。拶得寒氷化为水。任他非佛与非心。务要禅河穷到底。昼亦然。夜亦然。銕牛不动痛加鞭。撒手悬崖知落处。千重慾网打不住。碧眼胡僧没奈何。分付袈裟为信具。赵州禅。真罕遇。截断南山老葛藤。明月清风送君去(明诗偶钞)。

万民望

名表。号鹿园居士。宁波卫人也。世袭指挥佥事。正德十七年登武科进士。官至南京中军都督佥书。少落落有大志。不事家人业。昼习骑射。夜烧烛读书。慕诸葛孔明之为人也。揭宁静淡泊四言於座右。嘉靖中与唐应德.王汝中.罗达夫为友。研穷性命之学。已而阅佛书有契。闻关西释自然者。以苦行炼磨得道。因与语。大悦之。自是参究不辍。一日被衲入伏牛山。晓行见日升。忽大悟。甞语学者言。学贵真悟。语言精切。不离见解。圣贤工夫。莫先格物。格物者格吾心之物也。扫荡一切。独观吾心。格之又格。愈研愈精。到得顿悟本来则彻底明净。不为一切情境所转。如镜照形。镜无留形。如鸟飞空。空无鸟迹。斯则融识归真。反情复性矣。一日与达夫论道於临江。达夫跃然而归。遗书曰。自闻教後。终日忻忻。若出樊笼。见大世界。若入巨海。见龙宫藏。举手动脚无非道妙。其折服如此。民望明习世务。论议英伟。闻四方有兵变。輙自奋迅。其所规画多中要害。海上倭起。民望方赴官南京。散家财。募死士。遇贼於苏州。奋击之。身中流矢不少挫。遂为巡抚。周珫画策悬赏格。以擕贼党进兵破贼海上。焚其舟。居官四十年。家无余资。野服翛然。时与衲子游处。年五十九。无疾端坐而逝。有大星陨於庭。光射数十丈(焦弱侯憺园集.明儒学案)。

李文进

蜀人也。嘉靖中官至都御史总督。宣大初在朝时以释氏为异端。请除之。上不从。归而不乐。有方山人者。见而问其故。曰。吾幼时读圣贤书。即知释氏为吾道蠧也。不达则已。达则必除之。今既达矣。复不能除。奈何。山人曰。敢问夫子之欲除释也。亦甞阅其书而得其所以蠧吾道者安在乎。文进曰。吾闻朱子之说。以为异端虗无寂灭之教。夫虗无寂灭岂不为仁义忠信之贼乎。山人曰。甚矣。夫子其不自重也。奈何以皓皓之明而蔽囿於他人之一言乎。且余闻之释氏。毗卢有万德。普贤有万行。安在其虗无寂灭耶。今夫子必欲除之。当熟翫其书。果无一善可取。力以除之。则天必助其成功。而无取诮於天下後世也。文进然之。遂阅佛书。过三月谓山人曰。荷子之诲。得见大圣人之心法。与吾圣人曾不少异。夫佛谓众生心者亦名如来藏。义有空不空。所谓空者。从本以来无私欲之染。无物累之患。廓然大公虗寥冲漠者也。所谓不空者。真体无妄。中实灵明。净德满足者也。然空与不空初无二物。唯吾一心。朱子所谓虗无寂灭者。但见其空而不识不空之德也。如来藏中有河沙性德。天地万物亦吾心之光影耳。吾甞以为天地生我。今知我生天地矣。山人曰。夫子破格矣。他日见道不难也。其後之官宣大。闻五台僧楚峯有道者也。请山人为介绍。而会於云中公舘。以昔悟告之。楚峯曰。噫。公见影矣。若吾法王之心。犹未梦见在。文进悚然曰。法王之心若为可见耶。楚峯曰。公欲究法王之心。必极其空而後可以契不空之德。不然则为物欲塞矣。情爱蔽矣。念绪纷纭生灭流注昏瞢汩没未有了时。尚何能见法王之心哉。文进乃退而修空三昧。六月目不受色。耳不受声。鼻不受香。舌不受味。六情悄然运动如偶。一日闻秋风落木声。忽尔念尽。廓然大定。楚峯一日见而问曰。公於此道信乎。文进曰只是个李文进。更信阿谁。楚峯曰公今信矣(清凉通传)。

王道安

名尔康。号性海居士。庐陵人。父育仁。终涪州。知州之官时。擕家宿旅亭。梦大比邱入门而生道安。道安生而渊默。儿时常乐趺坐。年十三见案上圆觉经窃观之。父遇问曰解否。应曰解。时道安实未晓文义。父遽指经语曰试解之。道安惶迫无以应。良久胸中砉然开裂。夙慧顿发。即为父宣说其义。父骇之。退而博览佛书。皆如夙所习。万历二十三年举进士。授行人。先後奉诏册封。诸王问遗无所受。遇名山輙留止。甞习静焦山。半岁乃出。初受戒於云栖宏公。修念佛三昧。复参求宗要。用力精猛。一日舆行干折。忽有省。及使唐时又得旨於松杏老人。语人云。吾至是始名舍两臂矣。居常行履纯密。夕每端坐至晓。自谓不过弹指顷。陶周望善道安。问曰。入道以何为功。曰道无功也。周望曰无功何以进道。曰无功之功至矣。既而复以书告曰。直心易。深心难。有功之功易。无功之功难。周望甚服之。二十九年谢病归。居招提中。为众讲起信论。着起信疏记。无何疡生左足。日讲楞严不辍。已而右足又生疡。渐剧。预知不起。舍田宅与僧。择日为券。其友请以十月朔後十日。道安曰吾不待也。易以朔。谓其友曰。後九日吾行矣。及期。见群僧绕案。有顷曰。天人至矣。遂瞑。敛之夕。地震动。屋瓦尽鸣。卒年三十八。道安在时甞止小楼诵华严经。妻刘氏梦大日轮悬楼上。光彩煜然。不可正视。寤而言之。道安为语佛法。欣然信受。屏荤血。清净自居。先道安三岁没。没时了然若无事者(陶石篑集)。

薛元初

名大春。凤阳亳州人。郎中蕙之孙也。儿时好宽衣大履。却纨绮不御。间遇疾。輙喃喃诵佛名。十岁即善言名理。多与佛经合。父官鸿胪序班。随之京师。经古贤遗墟。叹曰。伟哉丈夫。仅以一抔土供樵竖游乎。既而习举子业。始见老庄书及维摩.圆觉诸经。輙以孔孟语解之曰。世之诎二氏者。未知二氏也。且又不知孔孟学贵发明自性。何论异同哉。每读书必过夜半。一夕豁然有省。自是慧辨无碍。语次举当体全空。或难曰。天地间无物不在性中。何云空耶。曰正因空故无物不具耳。或言。欲知未发当会已发。曰性一耳。谁为未发。谁为已发。会得时如风樯阵马。不疾而速。必待已发又成担阁矣。或问。草木禽鱼皆可见性否。曰才涉拟议。是识非性。偶闻花香说偈曰。非动非定。非淡非浓。闻之满室。揽之还空。己梦观音大士导之河滨。涤以水曰。尔何蒙垢若此。浴已。摩其顶曰。急寻汝归路去。寻得疾急。家人相顾泣。元初语其父曰。四大假合。我非真我。我未生时。谁父谁子。即今之死。何异未生。如是谛观。慎勿悲悼。正襟趺坐而逝。年十五。事在万历二十八年(憺园集)。

知归子曰。刘万李王薛诸子。俱可谓用志不纷者。其能发明本有也。宜哉。世之学者。狥名象。牵训诂。知解益多。天真日凿矣。此阳明王先生所为发愤而太息也。

猜你喜欢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九·澄观
  卷二十二·佚名
  四分律卷第二十七(二分之六明尼戒法)·佚名
  不空罥索毗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一卷·佚名
  华香品第十二·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卷第一(之下)·智俨
  合部金光明經品目·欧阳竟无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二·玄奘
  卷第十九·佚名
  卷五十一·道世
  漳州罗汉琛禅师·惠洪
  ●后序·张商英
  大乘止观法门释要卷第四·智旭
  千山剩人和尚语录卷之五·函可
  第二十卷·圆瑛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109 ·佚名

    韩维 登上东门 朝发上东门,回首望帝宅。 宫城镇大野,瀍洛去不息。 是时雨新霁,云物有佳色。 嵩峰如迎人,百里见晴碧。 平川邈如画,日照崖脚赤。 道傍公卿坟,鳌背鱼脩石。 苍苔剥文字,十五尚

  • 列传第八十三 匈奴刘聪 羯胡石勒 铁弗刘虎 徒何慕容廆 临渭氐苻健 羌姚苌·魏收

    夫帝皇者,配德两仪,家有四海,所谓天无二日,土无二王者也。三代以往,守在海外,秦吞列国,汉并天下。逮桓灵失败,九州瓦裂,曹武削平寇难,魏文奄有中原,于有伪孙假命于江吴,僭刘盗名于岷蜀。何则?戎方椎髻之帅,夷俗断发之魁,世崇凶德,罕闻

  • 宋史全文卷十一·佚名

    宋神宗一戊申熙宁元年春正月甲戌朔,日有食之。诏改元。复命武臣同提点刑狱。壬午,诏州县春首检视暴骸,给钱葬祭之。丙申,权三司使唐介参知政事。执政坐待漏舍,故事,唯宰相省阅所进文书。介谓曾公亮曰:『介备位政府,而文书皆不

  • ●序·陈康祺

    近世卮言日出,著书益多,往往掇拾可喜可愕之事,不考虚实,不别是非,茶余酒后,苟以动听,犹借口曰:吾所言皆人事不涉神鬼。噫,俗语不实,成为丹青,不特无资于闻见,且恐遗误于浅识,是亦不可以已乎。鄞县陈钧堂大令,以高材擢甲科,浮沉郎署,载

  • 卷之一百二十一·佚名

    成化九年冬十月己未朔享 太庙 遣驸马都尉王增杨伟分祭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遣内官祭司井之神 户部奏山东救荒事宜一山东并北直隶河间府州县仓粮不足司府州县卫所官员俸粮俱月支二石生员廪米亦减支其余折支赃物

  • 续后汉书新注序·郝经

    续後汉书新注序 三国事涉汉晋参出互见百有余年诸所记注不啻数十百家其行於世者汉史则华峤汉书谢承後汉书司马彪续汉书袁宏汉纪袁暐献帝春秋张璠汉纪乐资山阳公载记王隐蜀记孙盛蜀世谱郭冲五事魏

  • 历代名贤确论卷十八·佚名

    桓公管仲不死【东坡】管仲相桓公【颍滨 东坡】管仲不能尊周【元结】管仲对害霸【李德裕】管仲四维论【栁州】管仲治兵【东坡 颍滨】管仲夺伯氏骈邑【东坡】管仲无后【东坡】管仲子路【颍滨】桓公用管仲易牙竖刁开方

  • 卷六·司马迁

    <史部,正史类,史记>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六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 宋中郎外兵曹参 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秦始皇本纪第六 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

  • ●卷十二·钱谦益

    ○海西侯纳哈出纳哈出,木华黎裔孙也。至正乙未,被我师所擒,纵之北还,官至署丞相,封开元王。洪武十九年五月归降,九月封海西侯,食禄二千石,赐铁券。二十一年七月辛丑,卒于武昌舟中。至正十五年乙未,大明兵克太平,执其万户纳哈出。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七十章 不我知·林语堂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语译我的言论很容易了解,很容易明白,那也就很容易实行。可是天下人却不能明白,又不肯照着去做:一再惑于

  • 洞山守初禅师·惠洪

    禅师名守初。出于傅氏。凤翔良原人也。儿时。闻钟梵声。辄不食危坐终日。母吕试之。不喂亦不索。年十六跪白求出家。吕许之。依渭州崆峒沙门志谂剃发。诣泾州舍利。律师净圆受具足戒。始游律肆。执卷坐睡。弃去历咸秦

  • 卷三十一·佚名

    △昔与魔竞品第三十四尔时菩萨。於彼初夜。以手指地。降伏魔众波旬眷属。是时此地六种震动。乃至大震。犹打铜钟。是时一切聚落城邑国土。所居有诸人众。彼等皆悉见大地动。闻震吼声。心并生疑。各各自往至相师边。或

  • 金色童子因缘经卷第四·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尔时日照商主涉渡大海获利成办。不日还复王舍大城。当入城时商主忽见不吉祥相。即时商主心生惊怖身极颤掉两目眴动。其相所谓群飞聚前厉声鸣噪。商

  • 卷第三十八·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三十八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业品第四之六诸有归依佛法僧者。为归何等。颂曰。归依成佛僧  无学二种法及涅槃择灭  是说具三归论曰。如本论言归依佛者为归何法。谓若诸法妙有现有

  • 法门锄宄·白岩净符

     清 净符着重刻法门锄宄(并)五家辨正序仲弓指绿林之徒目为梁上君子。岂意我法门中容此奸矣。白岩符公此编一出。宿奸老蠧无尔措足处。虽严灯及禅灯若干缔构。不足一捏而已。所以海市蜃楼多少骈阗。皎日丽天则悉为乌

  • 长安志·宋敏求

    城镇志。北宋宋敏求(1019—1079)纂。二十卷。敏求字次道, 平棘(今河北赵县)人。熙宁进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长安(今西安)为周、秦、汉、唐都城,历史悠久。敏求以唐韦述《两京记》仅详古迹,余多阙如,乃创体例,遍搜传

  • 巾帼英雄·周恩来

    全文约9000字。这是周恩来于1914年10月和1915年4月用笔名“飞飞”发表在南开学校的校报《敬业》第一、第二两期上的一篇小说。由于时代所限,小说在文字上保留了文白相杂的形式。当时,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已经被窃国大

  • 伏戎纪事·高拱

    明高拱撰。拱有《春秋正旨》,已著录。拱在内阁时,值俺答之孙把汉那吉率众来降。拱决策胁俺答内附,且定封贡、互市诸约。因记其前后本末为此书。考之《明史》,把汉那吉既降,总督王崇古上言,宜给官爵,丰馆饩,饰舆马,以示谙达。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