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九

居士传三十九

赵大洲传

赵大洲。名贞吉。字孟静。四川内江人也。母余氏。梦二小沙弥。一衣缁。一衣白。牵衣求托处。缁者先执母袂不脱。而大洲生。既而白者复来。而小洲生。小洲名蒙吉。字仲通。两人即三四岁时相爱也。每相引入坡谷僻处趺坐。抵掌语。闻人声敛容默然。或密听之。不辨也。诘之。不告也。少长并博通群书。大洲年二十学禅。时与小洲闭户习静。既居母丧。悟哀而不伤之体。两人先後中乡举。及大洲成进士。小洲遂不复应试。明世宗朝大洲官翰林。与四方豪杰讲习。廓摧俗学。发明本心。以天下为己任。着求放心斋铭云。乾为吾健。坤为吾顺。风行水流。日丽泽润。动处为雷。止处为山。无声无臭。充满两间。此名为心。别名为仁。无内无外。无损无增。自孝自弟。自聪自明。喜怒哀乐。未有一物。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有情无情。合为一体。未着躯壳。只有此耳。圣人以此洗而退藏。惟有圆圈可以形容。藏中何有。圈中何名。至精至一。为天地心。原此真心不分愚智。鱼跃鸢飞各适其职。蒙蒙我生。营营自戕。自斵自丧。自迷自狂。自筑其墙。自锢其防。自放於忧悲怆逸鄙吝贪妬之场而不悟其非真常也。呜呼。此独何心往而不复。夜半一声天心呈露。梦後周公。庙中西伯。元酒大羹。泊然无迹。辟彼渊泉。今见涓涓。辟彼大茎。今见萌根。无象之象。无形之形。根滋茎大。水到渠成。一时翕聚万古常灵。呜呼。易悟者心。难净者习。呼为习呼。吸为习吸。习心作主。须臾不离。辟彼家室。见夺於贼。退处奴隶。仆仆受役。反正之苦。禹平水土。涵养之力。稷艺稼穑。於是一念不起。境不触也。一见不倚。微不忽也。不离绳缚。自解脱也。不绝思虑。自澄寂也。以我视天地万物。未有我也。以天地万物视我。未有天地万物也。翼乎如鸿毛之遇顺风。浩乎如巨鱼之纵大壑也。然而不能无过也。夫不能无过者。习难净。自能改过者。性自定也。然後求为真求。放而不放。真悟真修。前後彻朗。愚非为下。智非为上。回也从事。参乎免夫。先立其大。白首着书太山。岩岩示我广居。学问无他。了此而已。实际其地庶为知耻。铭於东西。敢告同志。累迁中允掌司业事。嘉靖二十九年俺答犯都城。嫚书要贡。诏百官廷议。日中莫发一语。大洲奋然出班曰。城下之盟。春秋耻之。为今之计。请上速御正殿。下诏引咎。录周尚文之功。释沈东於狱。轻损军之令。重赏功之格。饬文武百司城守。遣官宣谕诸将。监督力战。退敌易耳。先是周尚文为大同总兵。力战败俺。答既卒。大学士严嵩格恤典不予。给事中沈束以为言。复下之狱。故大洲及之。时世宗遣中使瞰廷臣还报。心壮其言。令手疏便宜。立擢为左谕德兼监察御史。令齎金五万犒军。严嵩心嫉之。当撰敕。不令督战。不与一卒护行。时宼骑充斥。大洲单骑驰入诸将营。散金犒士。会宼引出。将出白羊口。大洲为仇鸾设画。谓贼轻重甚多。而白羊路险。若以奇兵趋出贼前。令贼回寻古北口故道。我以全军击之。可大克也。鸾不能用。尾之。反为贼败。既复命严嵩。复谗之。世宗怒其为尚文束游说。下之狱。杖於廷。谪茘波典史。稍迁至南京吏部主事。四十年召为户部侍郎。又以忤嵩罢。穆宗即位。起礼部右侍郎。充日讲官。每进讲。开陈心学究极存亡得失之几。穆宗甚重之。迁南京礼部尚书。既行。复召还。留直讲兼翰林学士。教习庶吉士课读楞严经。谓曰。诸君齿亦长矣。不以此时读此经。更何待耶。三年秋命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与高拱共事。议论多不合拱。以私怨考察科道。大洲疏言之。拱益不悦。讽言官劾大洲。大洲疏辨。遂致仕去居位。止一载。晚着书。号二通。曰经世通。曰出世通。通各二门。门各为部。既成。为文告古佛圣贤之神曰。贞吉夙生遇缘。幸染真熏。今出头来。不忘觉照。身居臣子之地。每怀经世之忧。心慕道德之途。时发出世之愿。如此展转四十余年。迩来垂白谢事。形志俱衰。顾影枯残。忽生勇猛。乃取架上旧书以类胪列。随文布点。各就部曲。曰统。曰传。曰制。曰志。属之史门。申治理也。曰典。曰行。曰艺。曰术。属之业门。明学术也。夫学术必助於治理。治理必原於学术。二门通矣。世可经矣。题曰内篇。取东土金经摘采要文。以便修习。曰经。曰律。曰论。属之说门。大智三昧所自出也。曰单传直指。属之宗门。大行三昧所自出也。夫行智二严。如震轮两足。阙一不可。二门通矣。世可出矣。题曰外篇。约要而言。经世者不碍於出世之体。出世者不忘乎经世之用。然後千圣一心。万世一道。圣人忧世之念可少慰矣。呜呼。虗空有尽。此愿无穷。劫石可消。斯言常在。唯神其鉴之。万历十年卒。年七十三。赠少保。諡文肃。小洲甞被荐出为国子监学。正一月即谢事。随大洲归。自陈其所证。大洲喜为作悟道诗。先大洲卒(大洲文集.明史)。

知归子曰。自唐以来。学士大夫儒佛之辨齗齗如也。大洲先生作而两家之难通。非深入夫不二之门者。恶足以与於斯哉。先生与友人书言。近得李长者华严合论。服之。拟以衰残身命供奉法界。总持二通之作。盖将游戏乎毗卢性海中也。呜呼。先生丈夫之雄哉。

汪大绅云。大洲先生与龙湖紫栢皆以英雄而入道者。入道愈深。我相愈重了。王摩诘.苏东坡.黄山谷俱以名士而入道者。入道愈深。我相愈有趣了。然则与不学道者何以分别。曰大洲三人学道。三人我相是雄的。不学道者。我相是雌的。王摩诘三人学道。王的我相香。苏的我相活。黄的我相瘦。不学道。我相便是臭的死的肥的。善学道者不要强做着无我。只要在我相上着工夫。我相雌的可厌。要修得他雄起来。臭的可厌。要修得他香起来。死的可厌。要修得他活起来。肥的可厌。要修得他瘦起来。此是渐门。倘遇性急的朋友。要请教我如何是顿门。我便对他道。为学只要了我相耳。我相不除。祸事不小。然又急切除不得。做工夫到得这里。十分着急。不妨回转头。将这我相做亲人看待。极力的覔这我相。覔来覔去。要覔他来见一面。覔到一面也不得见。这便是顿门。

猜你喜欢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八·智旭
  摩诃止观卷第三上·智顗
  谷山崇禅师·惠洪
  大乘义章 第三卷·慧远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十一·自融
  序·书玉
  佛鉴禅师语录卷第二·无准师范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略疏注卷下之二·宗密
  精诚团结与佛教之调整·太虚
  卷第八·呆翁行悦
  卷第七·白岩净符
  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四·智顗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十三卷·佚名
  卷十九·普济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五百二十二·彭定求

        卷522_1 【扬州三首】杜牧   炀帝雷塘土,迷藏有旧楼。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   骏马宜闲出,千金好旧游。喧阗醉年少,半脱紫茸裘。   秋风放萤苑,春草斗鸡台。金络擎雕去,鸾环拾翠来。   蜀船红锦重,越橐

  • 卷二十六·陈起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二十六    宋 陈起 编沈说庸斋小集 立秋 昨日午时秋西风夜转头吹来溪外雨藏却树间楼暝带栖鵶色凉催客燕愁一樽吟未了衰鬓早飕飕 仁福道中 山径少曾平人烟隔陇青浅流分石渡低树碍舆行税

  • 朝天续集钞·吴之振

    和陆务观见和归馆之韵君诗如精金,入手知价重。铸作鼎及鼐,所向一一中。我如驽并骥,夷涂不应共。难追紫蛇电,徒掣青丝鞚。折胶偶投漆,异榻岂同梦。不知清庙茅,可望明堂栋。平生怜坡老,高眼薄萧统。渠若有猗那,心肯师晋宋。破琴

  • 醴陵士人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醴陵士人,姓名及生平不详《花草粹编》卷七录词一首。 ●一剪梅 醴陵士人 宰相巍巍坐庙堂,说着经量,便要经量。 那个臣僚上一章,头说经量,尾说经量。 轻狂太守在吾邦,闻说经量,星夜经量。 山东河北久抛荒,好去经量,胡

  • ◎食货三·徐天麟

    ○算訾訾算。(景纪,后二年,服虔注云,訾万钱算百二十七。)○算车船武帝元光六年,初算商车。(本纪注云,始税商贾车船,令出算。)时公卿言,异时算轺车有差,请算如故,非吏比者,三老北边骑士,轺车一算,(师古曰,比,例也,身非为吏之例,非为三老,非为

  • 第二十二回 章邯乘胜北围赵 沛公仗义西入关·黄士衡

    话说项梁自由东河战胜秦兵,追至濮阳,复大破之。项羽、沛公又败秦兵于雍丘,阵斩李由。章邯谨守濮阳,等候救兵,不敢出战。项梁见连战皆捷,便自骄矜,全然不以秦兵为意。自己进攻定陶,命项羽、沛公引兵往攻外黄。项梁之客宋义,因见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六十八·佚名

    万历三十年二月甲子朔祭 三皇子 景惠殿以收回祭设赐辅臣○吏部左侍郎曾朝节<锍-釒>辞新命 上优诏不允○荫永嘉大长公主裔孙郭梦兆重庆大长公主玄孙周居经崇德大长公主曾孙杨天佐永淳长公主嫡孙谢<棥心>功各送国

  • 卷之一百零五·佚名

      顺治十三年。丙申。十二月。甲戌朔。以牛录章京黑勒布、为兵部理事官。  ○升河南河南道参政朱衣助、为山东按察使司按察使。广东提学道副使钱朝鼎、为浙江按察使司按察使。山西冀宁道参政王舜年、为江西按察

  • 朱滔传·刘昫

    朱滔,叛贼朱氵此之弟。平州刺史朱希彩任幽州节度使时,因朱滔和自己同姓,很是爱重他,常令他率领心腹亲兵。及至朱氵此任节度使,便派朱滔率三千强兵前往京师,奏请在诸军中率先守备边塞。自从安禄山反叛,山东、范阳虽表面上表示

  • 木邦土司传·张廷玉

    木邦,另名孟邦。元朝至元二十六年(1289),朝廷在此设立木邦路军民总管府,下领三个甸。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朝廷派兵平定云南后,将该地改为木邦府。建文末年,土知府罕的法派人向朝廷贡献马和金银器,皇帝则赏赐钞币给他们。永

  • 三十九年·佚名

    (癸巳)三十九年清康熙五十二年 春正月1月4日○壬午,領議政李濡,啓以聖上卽位四十年,請稱慶,且以該曹之尙無啓稟,請當該堂上,從重推考,上以乙卯紀元,今年未滿四十爲敎,命勿推勿擧行。〈史臣曰:「上敎至矣盡矣。雖滿四十年,臣子愛戴

  • 第八章 21·辜鸿铭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辜讲孔子说:“在古代帝王大禹 身上,我还未能发现什么品德上的缺陷。他生活极为简朴,总是粗茶淡饭,但在祭祀时所提供的祭

  • 卷二十四·林之奇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全解卷二十四宋 林之奇 撰洪范        周书书之名篇非成于一人之手盖歴代史官各以其意标识其所传之简册以为别异非如春秋之书尽出于夫子之所删定而可以一例通也故书之为体虽尽于典谟训诰誓

  • 答边润寰问(三则)·太虚

    边君来问,初系自述年来学佛之见解,次为基督徒对彼所发之问难。今答边君来问三节,且先广边君学佛之见解。来函谓:‘窃念一切唯心,万法唯识,不了唯心,终成魔外。彼耶、回、道等教,但是妄心之测度而已’。此段系边君自述所得佛法

  • 卷第四十·呆翁行悦

    列祖提纲录卷第四十 武林十八涧理安禅寺住持娄东行悦集 寒食提纲(三月) 云峰悦禅师寒食日上堂。诸上座。还会么。冬至寒食一百五。家家冢上添新土。翻思拾得与寒山。南北东西太莽卤。南泉不打盐官鼓。以拂击禅床下座

  • 知性:林徽因精品文集·林徽因

    《知性:林徽因精品文集》选编了林徽因大部分作品,基本上可以反映作者的思想和艺术取向。还收录了林徽因与朋友间的书信数通。管中窥豹,亦可看出民国知识分子在乱世爱国、爱人的态度。那种诗意的文人风度,几成绝响。林徽

  • 鹿皮子集·陈樵

    别集名。元代陈樵(号鹿皮子)作。本集有两种,一为杜储编,有元大德丙寅庞龙序。一为卢联编,比前一种多诗37首。四库馆臣即据以收入《四库全书》。共4卷。卷一有赋15篇,酷似《楚辞》。卷二为乐府、七言古诗、五言古诗、

  • 黄帝阴符经集解·袁淑真

    三卷。宋袁淑真撰。原书题“朝散郎行潭州长沙县主簿袁淑真解”。《黄帝阴符经集解》,简称《阴符经集解》,又称《阴符经疏》。唐代有两种《阴符经》注本为历代承传。即唐李筌三百字本和张果四百余字本。袁淑真取李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