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唐太宗追赠比干太师诏及祭文

唐太宗皇帝追赠诏

门下,昔望诸列国之相,汉主尚求其后;夷吾霸者之臣,魏君犹礼其墓。况乎正直之道,迈青松而孤绝;忠勇之操,掩白玉而振彩者哉!殷故少师比干,贞一表德,忠介成性;以明允之量,属旡妄之灾。玉马遽驰,愍其邦之殄瘁;宝衣将燎,惜其君之覆亡!见义不回,怀忠蹈节。谠言纔陈,轻其百龄之命;淫刑既逞,碎其七尺之躯。虽周王封墓,莫救焚骨之祸;孔圣称仁,宁迫剖心之痛:固以冤深终古,悼结彼苍!朕观风赵、魏,问罪辽碣;经途麦秀之墟,缅怀梓林之地。驻跸而瞻荒陇,愿以为臣;抚躬而想幽泉,思闻其谏。岂代终之义,久阙于往册:易名之典,无闻于后代!宜锡宠命,以展宿心。可追赠太师,谥曰「忠烈公」。仍遣三品持节祭告,四品为副;所在有司封崇其墓、修葺祠堂,春秋二时祀以少牢,给随近五户以供祭享及洒扫,主者施行。

〔唐太宗皇帝〕祭文

维大唐贞观十九年,岁次乙巳,二月己亥朔;三十日戊午,皇帝敬遣太府卿萧钦宗、正少卿驸马都尉长孙冲等,持节以少牢之奠,祭殷故少师比干之灵曰:朔闻龙跃凤翔,必资鳞羽;圣王御下必藉忠良。元首股肱,其道尚矣。惟君诞灵山岳,降德星辰;苞金石以为心,蕴松桂而为质。不以夷险易操,不以利害变节。孟津之师,挹高风而莫进;朝歌之灭,资至德而延期。且道丧时昏,好邪并用;暴君虐主,正直难居。是以江汉神龟残形,由于蕴兆;荆山和璞碎质,以其怀珍。丹耀彩而磨肌,翠含色而解羽。惊风拂野,大树先雕;零雨被枝,高花早坠:良由佩奇炫美,独秀孤贞。虽道烛存亡,讵能遣凶残之累;智周万物,不能离颠沛之门。然则大厦将崩,非一木之能支;天命既去,岂一贤之可全!且夫举过显谏、存诚不欺,忠臣之义也;三谏不入、奉身而退,圣人之道也。何必殉形于国,以速商殷之亡;剖心于朝,以深独夫之罪!每怀此根,正惜精忠!愚者睹朕斯言,以为饰非拒谏;智者明于此意。当知惜善爱仁。叹往哲之不迫,嗟后贤之未及!然则犯颜色、逆龙鳞、奋不辰、事不贰、蹈斯节者。罕有其人。非知之难,行之不易;所以永怀千古,驻驾九原。凄惨风烟,靡寻余迹;荒凉丘陇,空负其名。昔周武封墓,褒忠表德;姬文葬骨,异世同臣。虽今古殊途、年休冥漠,式遵故实,爰赠太师。清酌少牢,以陈薄礼;游魂不昧,鉴此嘉诚。

司徒、太子太师、赵国公长孙无忌。开府仪同三司、申国公高士廉。光禄大夫、民部尚书、莒国公唐俭。吏部尚书、驸马都尉、柱国安德郡开国公扬师道。中书令、江陵县开国子岑文本。正议大夫、守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马周。中大夫、守黄门侍郎楮遂良。

右贞观十九年二月三十日,长孙无忌等奏请,以赠比干诏并祭文刻石树碑,奉敕「依奏」。

前左宗卫铠曹参军事宜、弘文馆学士臣薛纯驼书。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四 文学下·姚思廉
  卷六十八·列传第六·脱脱
  卷之一百九十五·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一·佚名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佚名
  序·佚名
  卷之三十一·佚名
  跋·朱国祯
  四二五 浙江巡抚三宝奏续收应毁书籍缘由开单呈览折(附清单一)·佚名
  绎史卷七·马骕
  卷十三 晋语七·左丘明
  钱宁传·张廷玉
  卷三百十八·杨士奇
  卷四十七 宋元克蔡·李有棠
  纲鉴易知录卷八三·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上编·林庚白

    诗要有意境与才力。意与境又自不同,而才力则所以运用意境者,此不可不知也。古人谓“诗穷而后工”,又谓“愁苦之辞易工,欢愉之言难好”。世之为诗者,往往误解此二义。其实所谓“穷而后工”与

  • 卷二十三·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十三 明 曹学佺 编 初唐十 杜审言【字必简襄阳人】 南海乱石山作 涨海积稽天羣山高嶪地相传称乱石图典失其事悬危悉可惊大小都不类乍将云岛极还与星河次上耸忽如飞下临仍欲坠朝暾赩

  • 卷三百四十三·列传第一百二·脱脱

        元绛 许将 邓润甫 林希 蒋之奇 陆佃 吴居厚 温益   元绛,字厚之,其先临川危氏。唐末,曾祖仔倡聚众保乡里,进据信州,为杨氏所败,奔杭州,易姓曰元。祖德昭,仕吴越至丞相,遂为钱塘人。绛生而敏悟,五岁能作诗,九岁

  • 卷九十六·志第七十二·艺文一·张廷玉

        ◎艺文一   明太祖定元都,大将军收图籍致之南京,复诏求四方遗书,设秘书监丞,寻改翰林典籍以掌之。永乐四年,帝御便殿阅书史,问文渊阁藏书。解缙对以尚多阙略。帝曰:“土庶家稍有余资,尚欲积书,况朝廷乎?”遂命

  • ●卷四十二·徐梦莘

      靖康中帙十七。   起靖康元年二月二十六日壬戌,尽三月三日已巳。   吴。若。又以书贻中丞许翰。   《书》曰:若闻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爱人以姑息必进偷安之言爱人以德必进药石之论近世公

  • 第六十三回 请诛奸孙坚献议 拚杀贼傅燮捐躯·蔡东藩

      却说凉州乱事,连年未平,朝臣奉诏会议,又觉得聚讼盈廷,莫衷一是;司徒崔烈,且欲弃去凉州。时安定都尉傅燮,已入为议郎,亦得与议,听了崔烈言论,不由的鼓动热肠,正色厉声道:“司徒可斩!斩了司徒,天下乃安!”好大胆!三语说出,四座皆惊,

  • ◎亲迎不得妻·吴虞公

    浦东吴家厅陈宝姊在纱厂工作。薄具姿色,多外遇。母不能禁,故急于择婿。今春由其寄娘姚氏作伐,配陆家嘴张荣贵为妻。言定文定礼五十元,女家只受十元,余留乾宅作折妆。事定,始告宝姊。宝姊随即私逃。母拟向张退婚,而谓不妥。遂

  • 别集上卷十三·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别集上卷十三 宋 李幼武 纂集 李彦仙 字少严本名孝忠其先宁州人後徙于巩建炎初为陕州石濠尉二年三月以复陕功迁阁门赞舍就畀陕兼帅事迁宁州观察使河解同耀制置使四年虏陷陕战没张俊承制

  • 唐史论断卷上·孙甫

    (宋)孙甫 撰○高祖召突厥兵论曰义师之起本于世乱若威徳渐盛则四夷欵附矣故周武兴师致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之众助牧野之战汉髙平定天下亦有北貊燕人枭骑之助今唐师方起当以徳义为胜何乃听文静一时之谋遽求助于突厥斯自小也

  • 十一年·佚名

    (辛卯)十一年大明永樂九年春正月1月1日○壬戌朔,上率百官,遙賀帝正,停群臣朝賀,宴宗親于便殿,賜群臣宴。○吾都里指揮童猛哥帖木兒,使人獻熊鹿皮各一張。1月3日○甲子,與大臣議行楮貨之策。領議政府事河崙、左政丞成石璘,以如漢

  • 卷四十二·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四十二玉藻第十三之二始冠缁布冠自诸侯下达冠而敝之可也【冠古乱反布冠如字下并同敝音弊本亦作弊】正义郑氏康成曰缁布冠本太古耳非时王之法服也 孔

  • 效力篇第三七·王充

    【题解】本篇是论述如何考察和发挥人的能力,故篇名称为“效力”。王充认为,真正有能力的,不是能说一经的儒生,也不是会处理公文的文吏,而是胸怀先王之道,懂得各家学说,博览古今,下笔万言的文儒。文儒的能力胜

  • 卷一·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左氏传说卷一     宋 吕祖谦 撰隐公祭仲谏郑庄封叔段【元年】石碏谏卫庄宠州吁【三年】师服谏晋封桓叔【桓二年】左氏所载春秋以前事如第一第二卷尚有数段事可取如祭仲之谏郑庄公石碏之谏卫庄公师

  • ●附录·神会

    △胡适校大乘五更转一更初。妄想真如不异居。迷即真如是妄想,悟即妄想是真如。念不起,更无馀。见本性,等空虚。有作有求非解脱,无作无求是功夫。二更催。大圆宝镜镇安台。众生不了攀缘病,由斯鄣闭心不开。本自净,没尘埃,无染

  • 发菩提心论开题(注)·太虚

       一 释菩提    甲 菩提之名义    乙 菩提之类别    丙 菩提之自体    丁 菩提之相应    戊 菩提之能生    己 菩提之所断    庚 菩提之所缘    辛 菩提之所依    

  • 定斋集·蔡戡

    宋代诗文别集。20卷。蔡戡著。全书以奏议策论为主。《四库全书总目》谓其“集中所上奏札,条列明确,类皆侃直忠亮,为经世有用之言。其论边事,专以严备自守为主,而不汲汲于和战纷争,远虑深谋,亦非好事偷安者所可几及”。如《乞

  • 玉皇十七慈光灯仪·佚名

    玉皇十七慈光灯仪,撰人不详。约成书于元代或明初。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此篇为道教灯仪之一,用于祈福求愿。行道者依次在玉皇天尊神座前点燃宝灯,供奉十七慈光,礼拜赞颂,念诵《高上玉皇心印经》,并启告发愿,祈

  • 后汉书补逸·姚之骃

    清姚之骃辑。二十一卷。此书将失传之八家后汉史书加以辑逸,其中《东观汉记》八卷,谢承《后汉书》四卷,薛莹《后汉书》、张璠《后汉纪》、华峤《汉后书》、谢沉《后汉书》、袁山松《后汉书》各一卷,司马彪《续汉书》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