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二七八 江西巡抚何裕成奏本年缴换《通鉴纲目续编》部数折

一二七八 江西巡抚何裕成奏本年缴换《通鉴纲目续编》部数折

乾隆五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江西巡抚臣何裕成跪奏,为遵例具奏事。

窃照《通鉴纲目续编》附载《发明》、《广义》各条,语多偏谬,应遵照钦定改本逐一抽改。嗣复遵旨照依改本,于坊刻书版内一律铲改,刷印发换,将旧本缴销,每年改换若干部,例于年终汇奏,臣查前项书籍查办之始,缴换尚多,迨后终年并无缴换。臣思江右读书者多,藏书自应不少,何至竟无缴换之书?祇缘从前令有书之家先将旧本缴县解省,然后刷发新本,由县转给士民。因缴书领书层层守候,又虑胥役经手侵匿,以是观望不缴。臣察知其故,即将改正书版印刷多部,分委教官赍赴乡村,遍加访询,缴旧换新,随到随给。自此士民无守候侵匿之虑,无不踊跃缴出。上年卽据缴换一百四部,经臣汇奏在案。今乾隆五十二年分据各属陆续缴换,获有旧本八十三部,呈送到臣,发司收贮。兹届岁底,据布政使李承邺汇请核奏前来。臣覆查无异。【真按:不知是否为覆之讹!】

除俟饬交便员解京销毁,仍再饬属收换,务期净尽外,理合遵例恭折具奏,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五十二年十二月十八日奉朱批:览。钦此。(军机处录副奏折)

猜你喜欢
  卷十 成帝纪第十·班固
  卷十八·黄以周
  1945──中華民國三十四年乙酉·郭廷以
  第九回 责汪罕潜师劫寨 杀脱里恃力兴兵·蔡东藩
  资治通鉴后编巻五十九·徐乾学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四十六·佚名
  ●瀋館錄卷六·佚名
  二百六十四 江宁织造曹(兆页)请安摺·佚名
  卷之七十三·祁韵士
  南唐书卷十·马令
  闽游月记卷一·华廷献
  慕容垂传·魏收
  卷二百七十·杨士奇
  155.李白蔑视权贵·林汉达
  张廷金·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汪兆镛·龙榆生

    汪兆镛字伯序,号憬吾,广东番禺人,原籍浙江山阴。咸丰十一年(一八六一)生。光绪十五年(一八八九)举於乡,两应礼部试,不售,遂南归,为人佐治。辛亥后侨居澳门,闭户撰述。尝受业陈澧门下,治经、治史,一以师说为归。民国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九十二·杨仲良

      哲宗皇帝   讲读   元丰八年四月丁丑,资政殿大学士、银青光禄大夫吕公著兼侍读。公著时知扬州,召用之,遵先帝意也。朝奉郎、秘书少监孙觉兼待讲。   五月己亥,诏资政殿大学士、银青光禄大夫兼侍读吕公著乘传赴

  • ●卷十一·陈康祺

    ◎葛壮节公父子之忠节葛壮节公父子继世忠节,前卷纪之。顷读先师徐柳泉先生文集,有书公年谱后一篇,尤为详晰。公自号凌台,分字二公子:长曰以简,字小凌;季曰以敦,字小台。公殉节后,宣宗震悼,始用一品例,赏世职。复以文武二举人,分赐

  • 史记集解卷一·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一【凡是徐氏义称徐姓名以别之余者悉是骃注解并集众家义】五帝本纪第一黄帝者【徐广曰号有熊】少典之子姓公孙【谯周曰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也皇甫谧曰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

  • 攸哈剌拔都传·宋濂

    攸哈剌拔都,勃海人。初名兴哥,世代务农,善于射箭,以其英武裁决乡中之事。金末避居于大宁。蒙古兵到来之后,挺身而出保卫高州的富庶寨,靠射猎野兽为生。多次抢夺蒙古兵大营的牲畜,又射死那些前来追捕的兵卒。国王木华黎率兵攻

  • 卷三十八 奚酋僭号·李有棠

    天祚帝天庆八年夏六月丁卯,贼霍六格陷海北州,趣义州,军帅和勒博击败之。和勒博,一名翰,奚王忒邻之后。善骑射,与其兄必埒里齐名。天庆初,官北女直详衮,兼知咸州路兵马事,改东京统军。即而诸蕃入寇,悉破之,迁知奚六部大王,兼总知东

  • 卷二十三·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二十三雍正二年八月上谕十六道初二日刑部侍郎高其佩等议奏鲍钥侵欺官帑应着落徇庇之上司杨琳名下追完奉上谕尔等所奏甚属不合鲍钥侵欺官帑杨琳徇庇不行追解均干国法今杨琳既将应解银

  • 同治三年三月廿八日·曾国藩

    早饭后清理文件,旋见客,立见者三次,坐见者二次。外甥王昆人自金陵来,与之久谈,因命之速归省母。已初接信,则其母已于三月十四日未刻仙逝,因不遽告甥,而催令登舟速归,俾其途中姑得少宽,且免在此成服,耽阁数日也。吾兄弟姊妹九人,今

  • 记问第五·孔鲋

    夫子闲居、喟然而叹子思再拜、请曰意子孙不修。将忝祖乎。羡尧舜之道恨不及乎。夫子曰尔孺子安知吾志。子思对曰伋于进膳。亟闻夫子之教。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是谓不肖。伋每思之所以大恐而不解也。夫子忻然笑曰

  • 卷一百四十·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四十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二十八存旧附释音礼记注疏卷第三十七【补本】脍春用葱至士于坫一【内则】考异古本注释者曰膏下尔雅谓之榝下共有也字泠毛毳毛别聚于不觧者也无于

  • 无限与具足·钱穆

    在美学上,有无限与具足之两型。在人生理想上也该有此两型。西方人想像人生,常若一无限。中国人想像人生,则常见为具足。时间为生命之主要因素,请即就双方对时间观念之相异处作证。 西方人想像时间,殆如一直线,过去无限,将来

  • 卷五百一十·佚名

    △第三分现世间品第十五之一复次善现,如有女人生育诸子。或五或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若百若千。其母得病诸子各别勤求医疗作是念言:云何我母当得病愈长寿安乐。身无众苦心离忧愁。诸子尔时竞设方便。求安乐具覆护母身。

  • 论出家·印光

    ●(以下论出家)夫佛法者, 乃九法界公共之法。无一人不当修, 亦无一人不能修。持斋念佛者多, 推其效则法道兴隆, 风俗淳善。此则唯恐其不多, 愈多则愈美也。至于出家为僧, 乃如来为住持法道, 与流通法道而设

  • 法华玄义释签卷第十二·湛然

    三判粗妙中二。先约四教。次约五味。先约四教中二。即三粗一妙。前三为三。初三藏中为四。初明三相。次既是下明教意。三不见下引证。四半字下判决。初又二。初总明三法。次四念下明三法所至。言半字者。大经第五云。

  • 金光明经文句卷第三·智顗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门人灌顶录释忏悔品诸大乘经多分散明忏悔。此经专以忏悔当品。今先释名。忏者首也。悔者伏也。如世人得罪于王。伏款顺从不敢违逆。不逆为伏顺从为首。行人亦尔。伏三宝足下正顺道理。不敢作非。故名

  • 卷第三十六·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三十六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云门宗南岳下十三世法云本禅师法嗣临安府净慈楚明宝印禅师万粤张氏。上堂。祖师心印。非长非短。非方非圆。非内

  • 高太史大全集·高启

    或简称《大全集》。诗集。明高启撰。十八卷。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江畔的青丘,自号青丘子。明太祖洪武二年应诏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三年升户部侍郎,他坚辞不就,

  • 周忠愍奏疏·周起元

    二卷。周起元撰。周起元,明福建海澄(今龙海)人。字仲先,号绵贞。万历辛丑(1601)进士。历知浮梁、南昌、旋任御史,上疏力斥诋毁东林言论之谬,忌者甚多。巡按陕西,以东林故,谪为广西参议。天启三年(1623)以右佥都御史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