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明会典卷四十四

礼部三

登极仪

国初定

吴元年丞相率文武百官各具公服进表引礼官引班首捧表从奉天门入至丹墀执事官舁表案于丹陛上候班首置表于案给事中先于正殿设受表案于殿中又设收表案于御座东殿中跪奏请陞殿上位陞殿乐作殿中又跪奏请陞御座上位陞御座乐止引礼官引班首率文武百官自西阶分东西二路入班位立定通赞唱排班承传唱排班通赞唱班齐鞠躬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承传唱如之通赞唱班首陞殿引礼官引班首自丹陛西阶陞至丹陛中表案前搢笏捧表由正殿中门入宣表目官展表官宣表官同随班首自殿西门入侍仪引班首至御座前当中内赞唱跪丞相跪通赞唱衆官皆跪承传唱如之内赞唱进表以表授执事者殿中跪受表置于殿中表案上班首出笏宣表目官先跪于班首西内赞唱宣表目宣毕宣表目官先兴出殿宣表官展表官跪于班首东内赞唱宣中书省表文候宣毕给事中接表内赞唱以表复于案给事中受表复置殿中案收表于御座东表案宣表官展表官先兴出殿内赞唱就拜兴平身通赞唱就拜兴平身承传唱如之内赞唱复位侍仪引班首至殿西门引礼官自殿西门外引班首降自西阶入班通赞唱鞠躬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承传唱如之殿中跪奏礼毕请还宫通赞唱礼毕卷班百官以次出洪武元年圜丘告祭礼毕校尉设金椅於郊坛前之东南向设冕服案於金椅前候望瘗毕丞相诸大臣率百官於望瘗位跪奏曰告祭礼成请即皇帝位羣臣扶拥至金椅上坐百官先排班执事官举冕服案宝案至前丞相诸大臣奉衮冕跪进置于案上丞相等就取衮冕加于圣躬丞相等入班通赞排班班齐鞠躬乐作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乐止百官拜兴如之通赞唱班首诣前引礼官引丞相至上位前通赞唱跪搢笏丞相跪搢笏承传唱衆官皆跪百官如之捧宝官开盝取玉宝跪授丞相丞相捧宝上言皇帝进登大位臣等谨上御宝尚宝卿受宝收入盝内通赞唱就拜兴平身百官拜兴如之通赞唱复位引礼官引丞相自西降复位通赞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搢笏鞠躬三舞蹈跪左膝三叩头山呼山呼再山呼跪右膝出笏赞俯伏兴平身鞠躬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皇帝解严通赞唱卷班百官退礼毕具卤簿导从诣太庙奉上册宝追尊四代考妣仍告祀社稷还具衮冕御奉天殿百官上表称贺前期侍仪司设表案于丹墀中内道之西北设丞相以下百官拜位于内道上下之东西每等异位重行北面捧表官宣表官展表官位于表案之西东向纠仪御史二人位于表案之南东西相向宿卫镇抚二人位于东西陛下护卫百户二十四人位于宿卫镇抚之南稍後知班二人位于文武官拜位之北东西相向通赞赞礼二人位于知班之北通赞在西赞礼在东引文武班四人位于文武官拜位之北稍後皆东西相向引殿前班二人位于引武班之南举表案二人位于引武班之北举殿上表案二人位于西陛之下东向其丹陛上设殿前班指挥司官三员侍立位于陛上之西东向宣徽院官三员侍立位于陛上之东西向仪鸾司官位于殿中门之左右护卫千户八人位于殿东西门之左右俱东西相向鸣鞭四人位列于殿前班之南北向将军六人位于殿门之左右天武将军四人位于陛上之四隅皆东西相向殿上尚宝司设宝案于正中侍仪司设表案于宝案之南文官侍从班起居注给事中殿中侍御史尚宝卿位于殿上之东西向武官侍从班悬刀指挥位于殿上之西东向受表官位于文官侍从班之南西向内赞二人位于受表官之南东西相向卷帘将军二人位于帘前东西相向是日清晨拱卫司陈设卤簿列甲士于午门外之东西列旗仗于奉天门外之东西龙旗十二分左右用甲士十二人北斗旗一纛一居前豹尾一居後俱用甲士三人虎豹各二驯象六分左右左右布旗六十四门旗日旗月旗青龙白虎旗风云雷雨江河淮济旗天马天禄白泽朱雀玄武等旗木火土金水五星五岳旗熊旗鸾旗及二十八宿旗各六行每旗用甲士五人一人执旗四人执弓弩设五辂于奉天门外玉辂居中左金辂次革辂右象辂次木辂俱并列丹墀左右布黄麾仗黄盖华盖曲盖紫方伞红方伞雉扇朱团扇羽葆幢豹尾龙头竿信旛传教旛告止旛绦引旛戟氅戈氅仪鍠氅等各三行丹陛左右陈幢节响节金节烛笼青龙白虎幢班劒梧杖立瓜卧瓜仪刀铠杖戟骨朶朱雀玄武幢等各三行殿门左右设圆盖一金交椅金脚踏水盆水罐团黄扇红扇皆校尉擎执侍仪舍人二人举表案入就殿上鼓初严百官具朝服次严各依品从齐班于午门外以北为上东西相向通班赞礼及宿卫镇抚等官入就位诸侍卫官各服其器服及尚宝卿侍从官入鼓三严丞相以下文武官以次入各就位皇帝衮冕陞御座大乐鼓吹振作乐止将军卷帘尚宝卿以宝置于案拱卫司鸣鞭引班引文武百官入丹墀拜位北面立初行乐作至位乐止知班唱班齐赞礼唱鞠躬拜乐作四拜兴平身乐止捧表以下官由殿西门入内赞唱进表捧表官捧表跪进于案前受表官搢笏跪于案东受表置于案出笏兴退立于殿内之西东向内赞唱宣表宣表官诣案前搢笏取表跪宣于殿内之西展表官搢笏同跪展宣讫展表官出笏一人以表复置于案俱退立于位宣表官俯伏兴同捧表以下官出殿西门降自西阶复位赞礼唱鞠躬乐作四拜乐止唱搢笏鞠躬三舞蹈唱跪唱山呼各拱手加额呼万岁者三乐工军校齐声击鼓应呼之出笏俯伏兴乐作四拜贺毕遂遣官册拜皇后册立皇太子以即位诏告天下

洪熙元年定宣德以後同

公侯驸马伯文武百官及军民耆老等上笺劝进者三令旨俞允乃命本部择日具仪先期司设监等衙门於华盖殿陈设御座於中仍於奉天殿设宝座钦天监设定时鼓尚宝设宝案於奉天殿鸿胪寺设表案於丹陛上教坊司设中和韶乐设而不作鸿胪寺设诏案及锦衣卫设云盖盘於奉天殿内东别设云盖於承天门上设云舆於午门外设宣读案於承天门上西南向是日早遣官只告天地宗庙社稷上具孝服设酒果亲自诣大行皇帝几筵前只告受命毕即於奉天殿前设香案酒果等物具冕服行告天地礼随赴奉天殿谒告祖宗毕仍具衮冕诣大行皇帝几筵前行五拜三叩头礼毕诣母后前行五拜三叩头礼毕诣奉天殿即位是日早鸣钟鼓锦衣卫设卤簿大驾上服衮冕御华盖殿文武百官各具朝服入丹墀内侯鸿胪寺引执事官进至华盖殿行礼毕赞各供事赞请陞殿上由中门出陞宝座锦衣卫鸣鞭文武百官上表称贺上命百官免贺免宣表止行五拜三叩头礼毕百官出至承天门外俟翰林院官賫诏书用宝讫鸿胪寺官请颁诏翰林院官捧诏授礼部官由奉天殿左门出锦衣卫於午门前候捧诏置云盖中导至承天门开读行礼如常仪

明会典卷四十四

猜你喜欢
  卷九十七 晉紀十九·司马光
  目录·徐鼒
  卷之一千二百五十八·佚名
  第七辑·佚名
  卷七十八·佚名
  褚炫传·萧子显
  海陵王本纪·萧子显
  权景宣传·令狐德棻
  麻九畴传·脱脱
  沈思孝传·张廷玉
  卷五十六·阿桂
  卷二百六十九·佚名
  卷一百三十八·佚名
  卷七十·徐天麟
  纲鉴易知录卷三九·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论字法第十八·王骥德

      下字为句中之眼,古谓百炼成字,千炼成句,又谓前有浮声,后须切响。要极新,又要极熟;要极奇,又要极稳。虚句用实字铺衬,实句用虚字点錣。务头须下响字,勿令提挈不起。押韵处要妥贴天成,换不得他韵。照管上下文,恐有重字,须逐一点

  • 第三折 若水效节·冯梦龙

    [老旦、净扮金军押外上][外][集句七言绝]天似寒灰黯淡垂,谁来军府问钟仪。人生自古谁无死?付与皇天后土知。俺李若水,官拜宋朝吏部侍郎之职。金人来索金银甚急,又遣使再邀皇上到他营中议事,俺料无他虞,力劝皇上来了。则今看光景,

  • 卷301 ·佚名

    释惟一 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元正启祚,万物咸新。 觅一毫旧相,了不可得, 千年桃核里,元是旧时仁。 觅一毫新相,了不可得, 新旧之相既不可得,不可得亦不可得。 道泰时清万国宁,咸淳二年正月一。 释

  • 巻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元音卷四范梈【字德机临江人宪司知事】赠方永叔往教重庆路汲水得明月倒影上青天客行三十年未识蜀月圆中宵梦巴蜀秣马辞燕服成都虽云逺未到意已足逺意不可期宿夕宛见之云迷飞鸟道雨急卧龙祠干戈何草草秖说

  • ●自叙·毛先舒

    《诗辩坻》四卷,作于乙之首春,成于壬之杪冬,首尾八年,虽中多作辍,然用意亦勤矣。其初犹多,芟得简。盖古人神明,笔未易鬯,贵览之者一隅知反,故无取多焉。书成,以示客金子。金子叹曰:"美矣备矣,理而畅,旨微而显,语简而赅,辞修而雅,

  • 國朝獻徵錄卷之七十三·焦竑

      國子監(祭酒 司業 監丞 愽士 助教 學正 學錄 典簿)   ◆祭酒   國子監祭酒宋公訥傳(黃佐)   國子監祭酒兼侍講胡儼傳(實錄)   祭酒李忠文時勉公傳   祭酒王公恂傳(阮庶吉士)   祭酒陳公詢傳   國子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四 列传二百九十四·纪昀

    列传元 【四十八】○元四十八王都中王克敬任苏克陈思谦崔敬 吕思诚汪泽民王都中王克敬任苏克陈思谦崔敬吕思诚汪泽民△王都中王都中字符俞福宁州人父积翁仕宋为宝章阁学士福建制置使宋主纳土乃以全闽图籍来降除参知

  • 卷四十二·鄂尔泰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录卷四十二董鄂地方嵩佳氏孙扎理      苏法图晒       苏尔吉索格       索通阿拉哈和启以上俱有传古郎阿   

  • 卷十六·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卷十六雍正三年六月戊辰议叙驻藏官兵上谕兵部曰陜西四川云南进藏官兵朕从前俱已加恩议叙其康熙五十九年得藏之后四川云南两省官兵驻防藏内及察木多各处地方者久着勤劳甚属可嘉至今尚未

  • 卷三·江永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綱目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三      婺源江永撰冠昬記   嘉禮五補大宗伯以嘉禮親萬民以昬冠之禮親成男女【親其恩成其性春官】 黨正凡其黨之昬冠教其禮事掌其禁戒【其黨之民地官】

  • 卷十五·何楷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世本古义卷十五 明 何楷 撰 周夷王之世诗三篇 柏舟言仁而不遇也卫顷公之时仁人不遇小人在侧【出序 焦氏易林云泛泛柏舟流行不行耿耿寤寐心怀大忧仁不逢时退隐穷居孔丛子载孔子曰吾于柏舟见匹夫

  • 卷二百四十三·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六十二善现,阿罗汉果清净故鼻界清净。鼻界清净故一切智智清净。何以故?若阿罗汉果清净。若鼻界清净。若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阿罗汉果清净故香界鼻识界及鼻触鼻触为缘所生诸受

  • 菩提資糧論卷第四·欧阳竟无

      聖者龍樹本 比丘自在釋   隋天竺三藏達摩笈多譯   問.若如是者百須彌量福聚無有故.亦無一人能得菩提。答.   雖作小福德  此亦有方便. 於諸衆生所  應悉起攀緣。   若此菩薩雖作小福以有方便成大福

  • 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之下·智顗

        陈隋国师智者大师撰  三归戒初门第十三   一归佛 二归法 三归僧  次十善而辨三归者。如来未兴于世。尔时已有十善之化。是为世间旧善。岂有三宝之可归。大圣初成正觉。方因提谓长者。开授三归之戒。

  • 卷第七·居顶

    续传灯录卷第七目录 大鉴下第十二世 &middot; 石霜圆禅师法嗣五十人 &middot;黄龙慧南禅师 &middot;杨岐方会禅师 &middot;翠岩可真禅师 &middot;蒋山赞元禅师 &middot;武泉山政禅师 &middot;双峰省回禅师 &middot;

  • 述煮茶泉品·叶清臣

    宋代茶文。叶清臣撰,这不能算是一种茶书,只是一篇茶文。叶清臣,北宋名臣,苏州人。不仅是著述颇富的学者,还是甚有建树的经济学家。景祐三年(1036),他上请弛茶禁奏,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办法,促成了嘉祐四年(1059)的茶法通

  • 银灰色的死·郁达夫

    《银灰色的死》是郁达夫小说的处女作,写于1920年。虽则是处女作,但已经初具了郁式文风的精髓了。小说中诸如“灰色”、“朦胧的灯影”、“息息索索的黄叶”、“苍茫的夜色”等词语无不给人一种凄凉、苍茫的感觉,再加上虚

  • 宋季三朝政要·佚名

    编年体史书。六卷。宋末元初佚名者著。作者情况已不可考,根据书中内容推断,大概是宋朝遗老所作。《宋季三朝政要》采用编年体,按年月先后顺序主要叙述了宋理宗、度宗、恭帝(赵)三朝的史迹。前五卷记南宋理宗、度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