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二十四

嘉兴大藏经 百痴禅师语录

百痴禅师语录卷第二十四

嗣法门人超宣等编

书问

答玄密禅师

己卯春屏迹莲峰日以洗花删竹为事而世间交际意外因缘非敢问也因念友朋聚首不能多时两地各天徒增浩叹回思昔之携篮采笋杖策寻齑坐对青灯琢磨诗史今悉付之梦幻中矣足下出金粟住玉芝奕奕声光较予十倍第未识鞭麟挞凤之外亦向两湖绣石边想望予否某上座来闽接读法音知起居勇啖如常且欣且慰老人千万斤重担得足下一肩负荷可以无忧而树帜摧魔窃有赖于足下也。

答峻初严居士

自信录一册句句从本分中流露将来非数载苦工灼然知有者不能尔但旧套未除新条尚萎恐欲刻出行世难耸时流视瞻若谓是册已经明眼简过殊不知师家接引初机原具种种方便此意弗明秪管实执为是则操履无有进益终其身编言立句如斯而已近见负此病者甚多故不惜口道破幸加详审。

答漈滨吴檀护

董岩参寿昌机语弗契宝峰晤野衲气味相投非此工而彼拙也时节因缘有至未至耳况寿昌曾垂记云去后二十年才好遇人才有汝说话分昨台下云屈指恰二十年善知识记人不谬心甚信之即此益见台下之不辜负寿昌矣所问三教宗旨数条具答如左银杏阴浓想不吝曳杖入山再与拥膝拍肩尚论千古也。

答孝廉陈次升

嫩菊盈篱转盼绿杨夹岸矣山堂寂坐偶忆前言确信真诚在今希有所贵终始勿忘向光车骏马闹场中拶进一步便是心空及第底人而与从上裴杨诸大老同其正因乃贫衲厚望也春风渐老候谒未能以道自强为君三诵。

与修上人

佛法大有只是牙痛笔尖稍倦不欲多书适得青州布衫待汝归来奉送着得恰好又恐加一重矣慎慎。

答州牧唐瑞芝

太平坐享幸尔无虞杵护之功仰赖弗浅入春以来想福履迪吉倍增而此事精研尤所企望宋赵悦道闻雷有省作偈云默坐公堂虚隐几心源不动湛如水一声霹雳顶门开唤起从前自家底敢笔出为台下颂万无曰多口阿师拾人涕唾竟掷之案下也。

答灵熙徐居士

世路荆榛咫尺千里思之弗得怅也如何偶卧病床头忽闻有炊臼之戚生耶死耶不道不道惟冀鼓盆以自宽毋致过恸可矣未审居士信得及否。

答州牧吴万为

大慧老人用一条竹篦勘验龙蛇如大火聚近则燎身如太阿剑触则失命至于出言吐句又如巨澥长江一泻万千里不可止遏在今匡徒领众者安得仿佛其庶几耶来偈四则言言据本句句归宗大慧之面目俨然金粟之门庭有赖敬服敬服白鸟描空黄花点径山中一段真趣颇与隍市不同何时命驾青舸共拾残蕉败柿写此磊落胸怀亦世出世间人仰天俯地极畅快事也。

与韵峰首座

因缘未至不妨静以待时况世境纷更远行又何可亟乎上座宜三思之。

答仲木吴居士

子惊翁人山施针神技妙手诚如台翰所云惜仅宿两宵未免掣风负颠者有彼此弗均之叹昨澉城一僧来知稚老急为玉楼文召去哲人既萎丛林何不幸耶虽然脱体无依称独步大千世界尽风光稚老此行料出于寻常万万矣火云鼎沸努力健饭外弗多祝。

答胞兄明吾居士

一别二十春每以不得相见为恨岂骨肉友于之谊世外人果恝然耶山遥水阻前盾后戈鳞雁无踪芒鞋故此疏涩耳祐弟至须髯戟张非复少年面貌坐久细谈且喜且骇疑其似隔生也故乡风景想已萧索殆尽虽曰镬汤无冷处然吴越重地差较胜之人命无常如石火水沤倏忽变灭愿吾兄痛念生死大事旦暮勤修余惟守分随缘恬淡过日足矣先父母坟社尚图我国晏然移筇拜扫倘有便音幸乞再示以慰我。

答子谷蔡居士

捧读手教正触着贫衲近日痛处然身贫道不贫谅居士必有以自解也。

答茂甫李善友

来书所供甚是诣实但既知尽大地是自己真性为何到别处参问却开口不得方知居士未曾透脱即有所见亦是暂时岐路非究竟也若是透脱底人自然触物应机头头不滞更说什么病根及开示工夫种种语乎而今而后居士不必别觅玄妙话头只就此不得唤作拳头毕竟唤作甚么一句子时刻捱将去管取透脱有日在呵呵若到金粟相见手中拄杖也须痛饫一顿山僧恁么道试问居士还甘也无。

答可光上座

上座挂锡金鸡夙昔住山本怀于今始惬矣然既是金鸡因何不能展翅向这里下一语恰好则不用跃涉间关而已侍吾左右了也心绪繁冗未能缕陈料来僧亦解说。

与敬明柯总府

龟旌所指九十九峰头钝绿顽青顿添新彩惜握臂不多时有失缱绻至今衷肠犹觉怏怏然台台现宰官身久为禅林领袖谅不以区区世礼见责异日者于精蓝闹市中蓦面相逢与共谈毗耶法门又是野衲意外望矣拙刻二种公事之暇幸少览焉临楮无任虔祷。

答莲峰长老

慧圆赍书仪至方知吾徒春初受孤山之请以一瓣香遥谢我矣大慧杲寄福胜长老偈云真人十八界元空三十一人同姓吕分付游山各占山三十一人又同处谨笔为吾徒庆但当今丛席鬼混者多授受之际必加严慎法语拈颂秀色可餐更冀用心酌量削去汗漫所刊济宗尊宿录甚善非令祖莲山老人具大愿力曷肯如是乞序且缓缓未可潦草当俟识见精明文词超卓者为之余言弗赘。

答道安禅师

去春闻足下有闽中之行作寄怀诗一律未曾呈览秋初夏末方知错传而法驾已移涌泉入枫山矣台南美景古圣隐现之区非足下福德全彰如何得履斯地予自离武原入明发水乡僻冷权为避迹埋头兼以严统书兴洞宗嚣讼亦深叹末法之凌迟无力砥柱故尔甘心寥寂也迩来安禅结制实违本怀不过慰答檀那了个名色岂能与足下较量哉兹因附书上谢率尔具陈其余缕缕所欲言者似不必言抑亦置之言外可也。

答陆涛法侄

予自离鸥滩以来精神衰倦懒于应接一入斜泾看风帆野水鱼鸟上下此乐无极得做宇宙间闲人足矣不意贤侄诚心厚意以超果重任见招数日思惟郁郁弗快盖深以道德未备佛法未透为己忧而覆辙之虞恐贻傍观笑怪况此重任一荷百事尽在我躬予囊空如洗得力者稀人境生疏世缘浅薄此时此际固不能安然坐视贤侄亦岂能安然坐听乎即请自作主张毋烦推举使予仍旧优游于绿杨芳草畔是生平志愿也古尊宿中峰天如辈材德俱优尚不肯为住持绊予何人敢与名位缘境力争耶世故纭纷变换莫测中有不尽言处溥首座能言之惟冀贤侄默察之。

答季寅姚居士

茸城水秀群彦所钟愧无佛印手段拈出此瓣香者来谕云云予颜孔厚矣斜泾旧隐时常系念夏五后因种禾事届买棹一行虽溪光树色依然而阶上绿苔觉长数寸拟欲南来谒叙又恐天气炎蒸不敢作褦襶子故二宿而棹已旋也令公郎佳作次韵酬呈日夕起居万祈珍重保爱。

与尔迈秦居士

骊驹在道行色匆匆虽乏远赆之金敢效赠言之爱所愿尘中作主忙里偷闲大事顿明好音聿降而病懒头陀不至楼前索寞也。

与昊东张司理

浓花绣浒斑竹成林知是台下逃名处会心处安身处如雷灌耳有自来矣尊驾至偶因客司失裁以致贫衲频频扣问是闻亲而见疏也不反贻笑大方乎超果为茸城巨刹向不度德量力就此中插脚其负疚于古圣今贤者甚多然随缘而去未敢偷安且待雪冻冰枯别看梅开消息天热乞容秋凉拜候拙录呈上幸赐以五丁之斧。

答烟山铁关禅师

别处别时恍焉如昨其奈鸿音之杳隔也世变之沧桑也彼此形颜衰老不可复问矣断翁去春过访道及足下交谊厚情于不才谬加奖渥予何寸长千百里外徒怀愧感而已夏杪到盐得翰教于沈翁家并辱尊刻法偈捧读数帙光彩射人乃幡然庆曰龙池有子矣法道之崇兴宜哉蹉跎一载未便覆谢令侍者至喜如天降来因思断翁之不辜所托亦足见予之不辜所酬也二十年前旧交零落殆尽何日坐聆尘谈开我蔀塞临风无任怅怅。

答涌卍断疑禅师

烟山某侍者来十二月未酬之书与二十年未尽之谊且喜酬矣尽矣肝胆可少无疚矣然非足下受托直指旁通恐云间僻隅似非便路又不知蹉过几时谢谢涌卍邻乡静养为最予虽身居闹市此心常在萝青冰碧间何者攀缘富室曳裾朱门予所不能也酷暑珍调敢就尊言上祝。

答竖玉马居士

火云烁石度日如年法偈遥颁似惠我一帖清凉散热病顿瘳矣东土虽习染成风然南金自南金沙砾自沙砾随彼之来权以应之未有不适宜者也若云大冶所施则吾岂敢天台回幸即鼓华亭之楫庶几山中好光景好趣味我得细聆而与汝山中老人隔江相见也。

与鲜子胡太学

别来许久忽移杖子度茸城觉武原如隔天上生平亲知皆未能委悉致问非惟世相之骂门且亦自己多生愧悚也昨有僧至知尊夫人已转兜率陀天惊而又喜其所喜者无他以尊夫人修善胜报应如是耳吊慰之私曷敢违众惟祈节哀顺变照破人间生死事是乃第一受用处也秋清月冷再晤何时临楮不胜惓望。

答云将徐居士

某材疏识浅百无寸长偶读佳章遽尔奉答真所谓向雷门而击布鼓多见其不知量也辱承过誉谆谆益深自愧若门外汉之云此亦台下温谦厚德虽然尽大地是个解脱门更于何处分内外乎一笑。

与西林二隐禅师

闻法体乖和已逾半月想亦春夏之间为众竭力所积感而致者足下善能调摄象龙欣跃多矣撑持丛林大都汝我各有不如意处齿痛应知齿痛人即此之谓十九日明发回准拟奉候中途遇卒雷暴雨衣衫漂湿弗及登岸世事之相违每如此可叹也新刻请政余容面晤倾倒。

与 轹严居士

拜违丈室芙蓉四度花开矣伫望愈切消息愈疏所赖有不可疏者以法乳同源之道义在也足下眼目精明久树滹沱旗帜诸方老宿敲磕殆尽予深知仰▆时欲沥胆披肝奈为向者若辈怀党与之私互相▆陷偶眉尖头觑破遂尔拨棹东归从此以去住明发应超果挈挈波波自怜业债未满然究论将来实非予疏慵本愿也中元前老人到山足下道履清安都已备悉他日借路经过尚图谒叙丛社荒寒言之於邑足下其何以教我。

答孟衍王居士

读台下雪参偈如珠玉珊瑚满盘托出直得富儿贫子个个立地赞扬自非宗教俱通安能描画逼真若是乎虽然此犹落第二着若夫向上一着须就未举笔未动舌之先描画将来方为好手只如未举笔未动舌之先又如何描画得花前霁后闲寻遍露出虚堂冷暖人即此是谓真描画矣。

答锷须姚居士

南榜已放虽云康了居士亦当作塞翁失马观也大抵富贵功名自有定分何须焦虑听之于天可耳异日者必以吾言为然。

与骏卿马居士

入冬以来一副枯肠甚是疏淡昨忽沾以浓煎厚味虽然毛孔香生而舌根已被换转矣如何如何城居无事尚冀过我斋头坐谈清话间消白昼也。

答狷庵单居士

客冬辱颁翰教因数时人事冗忙弗及裁答去后未几忽遭不测之波又来超果坐候赖佛光庇护蓦地瓦解冰消否则此身受累岁底无宁席矣灯前雨落草舍寂寥偶简出翰教读之再三深荷盛意不能忘也然台下脱略世缘精勤百倍且亦痛领先辈炉锤入正知见钁头边事岂敢相欺乎白燕庵嫩梅老竹流水平栏总是扬眉竖指之俦何等现成何等自在如元者钝驽匪材只宜荒村寄迹茸城蹴踏似实难堪台下其照谅我耶佳刻铿金珍留榻左为咏吟之助不揣巴词聊以志感幸惟莞而削之依依山斗遥望神驰。

答大慈印山禅师

别后音耗杳然毋论甬东鄮岭诸峰如在天外即海苔一味亦久不梦见矣忽于寂寞乡中捧读手教并接厚馈向所谓如在天外者今已目前久不梦见者今已亲尝也谢谢履袜二事聊答先施大法任躬惟应接毋倦是祷。

答道安禅师

台南古称法窟闻足下颇惬素怀奈何波臣作祟驱一队铁额汉挺身直入尽底搜空予料此时退鼓不打虽有全机大用亦无如之何矣然以足下道眼德量观之吉凶祸患乌足以动其心今又移入福泉旧居恐此地精蓝藉足下重来兴复未可知也超果近城繁杂予去夏勉强赴就腊月戒期圆即回中间不如意事甚多弗能详悉百里匪遥参晤有日旦夕当洗耳以俟佳音。

复朱元甫居士

去秋入超果门来削发披缁云间僧俗相识者咸谓元甫决烈丈夫能舍难舍得果成功跂足可待也今秋仲廿五日忽接手札读之不觉骇愕是何其负初心半涂而废乎然魔障重缠已知势弗获免火坑久恋恐生后悔之端从此以去仔细行持作福修善亦系在家佛子为人吃紧处余则山僧不必言且无庸言矣良药苦口幸加详察。

寄镜岩张居士

悟空回知居士遭无妄之灾受尽劳扰想于今已释然矣予尝思世间多有不平事以居士之生平言行纯笃尚且蒙污若是是岂前因后果夙债须偿故逃脱弗得乎钱财倘来物人生虚幻影但能一一照了则虽阴霾满眼于镜岩分上何伤也勉之勉之。

与闇然居士

予在明发有年同法乳弟昆并无一信及一人至者惟烟山西林涌泉大慈涌卍数辈尊宿而已今涌卍已入涅槃余则山川阻隔不能时常聚晤每思及此为之恻然水乡僻远世景繁难种青菱采白菊看芙蓉映水闻月桂飘香一段清幽亦足随缘自乐较之区区名利逐臭寻膻者知夐绝万万矣迩来宗唱弗古善知识多以攀缘为佛事求书荐引倚势悠扬始则贿托私行谋居大刹究则无财受辱满面惭惶呜呼使果能满面惭惶也还许伊具些须气息惟其不能转见丑耳山僧此言盖实有为而发因悟空来故得再遣是楮也普纳度牒官府暂尔停留窃恐行之不果令堂尊恙安否超恂法语寄去否并问。

寄日斯马居士

图川话别仅尔两年静言思之如隔世事令侄至知近日所作村居三十韵句句精奇惜未获睹全璧谅不吝手录一稿以见示也衡门之下可以栖迟十亩之外桑者泄泄非居士其谁乎敬占五言绝奉赠云一笛秋风老千家晚照多此中真乐处桑海奈伊何然耶否耶均付之一处耶予有厚幸矣。

复海会憨璞长老

召对赐紫乃唐宋以来帝王盛典厥后寂寂无闻矣今皇上圣哲英明留神宗乘驾幸海会即诏汝入万善殿咨问佛法大意汝能随机应答理谕善导耸动宸聪赐紫归寺此为法门增光可喜也子苍赍书仪语录至又言汝立职两序处众以和无越分无骄心无败事兢兢业业知进知退不为利诱不为名拘不为物忤此真正撑持法门体裁可喜尤甚法门下衰趋名逐利者觅一施主稍发信心便登门拜谒况蒙九重之宠锡沐上国之恩庥而恬澹安适宁有几人乎予数年间眼不耐见耳不耐闻只得向水国烟村藏头露尾且亦自料力无能为也潭深鱼聚树高招风慎旃哉其勿以予为念。

寄一舟上座

脚债已息偶尔获个住处随分安居尽有余适切莫起贪妄想此山望见那山高也人心如漏卮几时能满足静以待之勤以修之严以守之佛祖龙天自然不甘瞒昧耳别去数年音信杳绝适杭城老僧来知尚在海滨静室深恐冷落不过故发是言以相劝勉也春闲拨璜溪一棹何如。

寄俗兄明吾并梓弟

漳海安危不测人穷物耗数年尤甚吾兄与弟如何飘荡得过拟欲移策南行完全未了事业顿觉进止两难肝肠俱痛况当藂社寥寂之秋住庵者困于庵住院者困于院七手八脚自给无余谁能百顺满前坐享莫大福报乎侄儿长成倘肯脱俗离尘共尝甘苦亦可以酬亲恩佛德而不忝所生也临书三嘱。

寄韵峰首座

别后未知寄迹何处杲禅人来方喜在寿宁回龙也迄今计之又四易星霜邈无信息矣近闻山祟作扰面门创伤此系夙生报缘不由躲避惟冀以太虚襟度随顺世情于沤花露电之隙深跻圣贤堂奥虽患难颠沛匹如间也顶脉公挂瓢天隐亦闻逝世谅相去弗远必为料理后事者出岭有时故先附楮慰问。

寄韬明禅师

两夏绝往来未能一字奉候甚歉甚愧盖由世礼萧疏道情脱略有倦于参谒应酬耳顷晤古璧翁挑灯夜坐谈及旧交落落彼此一方惟足下宿福所钟十八湾头舟腾浪涌直令人欣然抵掌也剞劂氏孝若胡君刀法精工素所任用如龙华欲刊全录似舍渠不足以效劳者无因至前渠安敢尔毛生之荐窃代为之幸深鉴微忱而使之就试他日考功奏绩印板上打出画画光标始信予言非浪举也。

寄茂林徐居士

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二语却应时应节但不识穿衣吃饭之际曾一回汗出否曾寒毛卓竖否曾彻体清凉否饶居士一一与么我还要问汝天宁老人鼻孔落在何处呵呵客冬有入璜溪之约何往返金粟遗失前言参学道流岂尽作高低冷暖态耶想读此必大笑而释之矣。

寄南玄董居士

斜泾僻壤辱台驾贲临询及宗门向上事当时行坐晤对即知是夙有根器人也别后世途纷扰弗获续奉清谈心甚悬念越见上人至述居士笃信之切参究之真而能就尘缘作用中摆拨清楚此寔难得然犹冀着鞭角勇勿计工程必亲履大休歇田地方为了当谅居士根器厚趣向高与前辈无异决不中道而止耳兹因便羽乃贡数字问候何日布帆张风来以慰我。

复桐庵上座

来书叠至足见为道之诚慕予之急也但恐过急则易疏而为道之诚似有未尽耳上座罢讲归禅气宇魁岸一旦放下复子坐我山中须办个久远心着实琢磨始成法门重器夫何年月未终几番起倒即此观之是不急于为道而急于为人也其取疏不亦宜乎禅门如巨澥转入转深若非深入数层机用何能活脱识见何能超卓语言何能峭利佛祖公案何能透熟上座既不把予作等闲看予又安敢使上座作容易得思之思之彼湖西关外獐头鼠目之徒岂少也哉至于求记文以为禅宗住山张本予静地思量却难假笔闲房半榻粝食三餐待上座到恰好时节自有人来证据住山张本在是矣外此予罔之知。

此事不在语言文字上汝若向语言文字上东搜西索总于此事毫无干涉也古黄山谷苏长公辈文章冠世学问惊人如何被晦堂诸老轻轻一拶便茫然不知下落即德山和尚善疏经论眼空四海如何到龙潭吹灭纸烛处打失双睛点头自肯此岂记持诵阅依文解义之境界哉须知吾人脚跟下有一段奇特大事必透顶透底脱略一回方可与佛祖把臂并行作法门忠臣孝子而为一切人抽钉拔楔者也来书云云枝叶亦称繁殷本根惜乎未实若本根已实则不敢轻笑眇目跛足者之呈颂做偈也彼明招云门非独眼跛足乎若本根已实则不敢狂讥披衣据座者之掠虚哄骗也彼虽少真金岂尽铅汞乎若本根已实则不敢以云门饼赵州茶洞山麻为世法通佛法也彼觌面提持之旨要人直下知归岂世法二字所能拟乎若本根已实则不敢以有时恁么有时不恁么为溷乱外道有时总不恁么为落空外道也彼机轮互换妙用全彰鸟嘴鱼腮窥觑莫及岂胡穿谬凿所能注解乎临末又举二祖云了了常知言之不可及汝且道了个甚么知个甚么言之不可及者又是个甚么而今而后可将生平学问撇之汪洋抖擞精神单就本根上讨个端的才有说话分所谓未悟以前句句用不着既悟以后字字用得著者此也其或仍前妄想杜撰支吾我道犹隔江那边更那边在呵呵山僧婆心甚切上座错会太多山僧已开方便门上座自入偏蹊径幸加详察时不待人截断葛藤无烦垂念。

复扶曦杨护法

咫尺天涯每动落月屋梁之想不知何日得再坐春风玉树中也瑶翰下颁兼隆厚贶茅茨生色感佩良深窃思台下抱逸群之资如明镜止水事物之来弗受昏昧尚望于应接纷扰之间一翻翻转则虽尘垢俗缘着着是出身路着着是佛法妙用处也又何待拟心脱去朝夕周旋始为快哉兹因修书上谢故敢僭言及此谅宏怀远识必不见罪季春渐暄祈顺保憨公高邮过岁社前已渡西江矣并附闻。

复觐周徐居士

抱痾廿日筋血衰微虽稍饮粥汤而风寒尚怯也金粟衣塔之造竹楼直笔之刻足下羽翼捍御之功大有裨于法门世教此不惟老人常寂光中踊跃万倍即若辈之钩缘越分纳贿阴谋者亦可窜首汗颜矣同门知与不知姑勿计论足下但尽其心行其道便出寻常一头地求塔铭系丛林大体予调理得早月初当来武原一晤迟则径去福严谅尊驾此行亦免不得力疾顿谢。

寄杜则林居士

昨蒙台驾入山惠顾草树竹石精彩百倍且亦相见宛如旧识而一段真笃至情令人景慕此乃夙缘之有幸也别后三复瑶篇气局豪雄议论通畅虽苏长公杨内翰不能过者但曹溪源流拈颂半入世套更须仔细研磨就伊骨髓命脉上点出便见机用纵横杀活在我方与一派老秃奴蹄角相肖庶不辜今日际遇根由耳居士奇伟盖世拨着自知落处谅千锤百炼无容山僧下手也然此亦因居士深信斯道故敢斗胆冒渎倘刍言弗弃竿头进步莲山法社喜得一知音人互为唱和夫岂让曾参之唯迦叶之笑已哉试期毕再祈面晤吾当于玉兰花下拂席以待。

寄兴教惟诚法侄

分袂多年彼此须鬓半白矣沧桑世界无限凄其而鹤松峰一片地得贤侄以为福主敝乡善信何幸之甚也予寄迹浙中未能旋里秋仲扶先师灵龛入葬檗山私心稍已宽解奈海陬迁徙跋涉虞艰潦倒杖头又被业缘缠住不令人大揶揄乎舍弟侄来知法履康安洪炉正焰虽尘谈弗获坐对而风光所届谅必远映我莆川也腊尽春回到漳日近相逢一句贤侄其有以慰予。

(海盐居士刘贻我汤惟声敬宇冲宇省初

信女罗氏倪氏捐赀助刻祈百事如意)

百痴禅师语录卷第二十四终

 

猜你喜欢
  卷之三·佚名
  卷第六·如卺
  卷之二十·即非如一
  卷第二·晦翁悟明
  瑜伽师地论菩萨地真实义品亲闻记·太虚
  摄大乘论释论 第十卷·世亲
  假号品第三·佚名
  摄大乘论释 第三卷·世亲
  第三十二品 应化非真分·佚名
  永嘉证道歌·玄觉
  第十四卷·佚名
  卷第八十二·霁仑超永
  发菩提心经论卷下·世亲
  大雄大力大无畏之佛法·太虚
  卷第五十四·德清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左辅·龙榆生

    左辅字仲甫,一字蘅友,号杏壮,江苏阳湖人。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生。以进士分发安徽,任知县,治行素著,能得民心。嘉庆间,官至湖南巡抚。道光十三年(一八三三)卒。著有念宛斋诗、词、古文、书牌等五种。○浪淘沙〔

  • 卷四百二十·列传第一百七十九·脱脱

        王伯大 郑寀 应亻繇 徐清叟 李曾伯 王野 蔡抗 张磻 马天骥朱熠 饶虎臣 戴庆炣 皮龙荣 沈炎   王伯大,字幼学,福州人。嘉定七年进士。历官主管户部架阁,迁国子正、知临江军,岁饥,振荒有法。迁国子监丞、知

  • ◎兵一·徐天麟

    ○南北军京师有南北军之屯。(刑法志。)高祖崩,吕太后发丧,哭而泣不下,张辟强谓丞相陈平曰,太后畏君等,今请拜吕台吕产为将将兵居南北军,如此则太后心安,丞相如辟强计,请之,太后说,太后病困,以赵王禄为上将军,居北军,梁王产为相国,居南

  • 卷之三百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尚史卷三·李锴

    本纪二夏本纪禹伯禹夏后氏姒姓也父鲧颛顼五世孙汉书颛顼五世而生鲧大戴礼记颛顼产鲧鲧产文命是为禹史记夏禹名文命禹父曰鲧鲧父曰颛顼二说非是今从汉书书曰文命敷于四海其曰名文命者亦非是鲧娶有辛氏女谓之女志是生

  • 今献备遗原序·项笃寿

    世谭昭代文献者无虑数家大都畧同而文直事核则端简郑公名臣记及古和雷公列传为详其它诸家皆可观采而抵牾同异罕有统归微隐节槩亦多疎阔间或委巷丛菆幽蔀俚杂谗夫嫁祸之口谀墓媚灶之篇文既不阙信寜可传哉嘉靖初胥台袁公

  • 六九八 护陕西巡抚尚安奏缴应禁违碍书籍折(附清单一)·佚名

    六九八 护陕西巡抚尚安奏缴应禁违碍书籍折(附清单一)乾隆四十五年六月十五日护理陕西巡抚印务 布政使奴才尚安跪奏,为查缴应禁违碍书籍,恭折具奏事。窃照陕省节次钦奉谕旨,查缴应禁各项违碍书籍、版片,业经刊刻书目,徧谕士

  • 两汉笔记卷九·钱时

    宋 钱时 撰光武十七年秋九月河南尹张伊伋及诸郡守十余人皆坐度田不实下狱死后上从容谓虎贲中郎将马援曰吾甚恨前杀守相多也对曰死得其罪何多之有但死者既往不可复生也上大笑张释之谓盗宗庙器而族之假令愚民取长陵一

  • 十国春秋卷六十三·吴任臣

    检讨吴任臣撰南汉六列传苏章 梁克贞【李守鄘】 程宝孙徳威苏章以牙校事髙祖积功至左右街使大有初楚人举水军侵封州章神弩三千战舰百艘徃救既至贺江章沉鐡絙于水中为巨轮两岸上筑堤以隐之因轻舟迎战阳败而奔楚人以

  • 宋忠传·张廷玉

    宋忠,不知何地人。洪武末年,为锦衣卫指挥使。有一名百户因诽谤罪被判死刑,宋忠上疏援救。御史因此弹劾他,太祖说道“:宋忠率直无隐,为人请命,何罪之有?”于是宽恕了这名百户。不久宋忠被佥都御史刘观弹劾,调任凤阳中卫指挥使。

  • 天容第四十五·苏舆

      天之道,有序而時,有度而節,變而有常,反而有相奉,微而至遠,踔而致精,一而少積蓄,廣而實,虛而盈。聖人視天而行。是故其禁而審好惡喜怒之處也,欲合諸天之非其時,不出暖清寒暑也;其告之以政令而化風之清微也,欲合諸天之顛倒其一而

  • 論語全解卷九·陈祥道

    陽貨第十七 

  • 卷第五·马永卿

      绍兴三年夏六月,明州阿育王山住持净昙,以宸奎阁所藏仁宗御书诣行在。所献书凡五十三轴,字体有三:一曰真书,二曰飞白,三曰梵书。其上二书世多见之,而梵书亦自奇古可骇愕也。又有团绢扇三柄,皆有御书。一长柄者三尺许,恐是打

  • 第二十四卦:《复卦》·佚名

    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白话】《复卦》象征复归:亨通顺利。阳气从下面产生而逐渐向上行进没有阻碍,朋友前来也没有灾难危害。返回复归有一定的运动规律,经过七天就会前

  • 卷四十·王昭禹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详解卷四十宋 王昭禹 撰弓人为弓取六材必以其时六材既聚巧者和之干也者以为逺也角也者以为疾也筋也者以为深也胶也者以为和也丝也者以为固也漆也者以为受霜露也【聚以主反】【兵不可去亦不可玩玩兵

  • 法镜经·佚名

    后汉安息国骑都尉安玄译闻如是。一时众祐。游于闻物国胜氏之树给孤独聚园。与大众除馑千二百五十人俱。及五百开士。慈氏。敬首。始弃。窥音。开士之上首者也。彼时若干百众。围累侧塞。众祐而为说经。尔时闻物城中有

  • 佛说胜幡璎珞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喜乐山顶。天宫不远仙人住处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童子及贤护菩萨等。十六大士皆来集会。尔时世尊三昧正受。

  •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佚名

    凡二十卷。北宋天息灾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叙述有关文殊师利之曼拏罗、图像等仪则,以及印相、护摩等作法。计分二十八品。本经乃自大中祥符法宝录卷五所录出者。宋藏遗珍所收之现存祥符录虽有缺损,然从同书卷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