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

钦定四库全书

南宋馆阁录卷六     宋 陈騤 撰

故实

绍兴临幸 绍兴十四年七月九日秘书少监游操等上表请车驾幸秘书省诏学士院给降敇书所请宜允二十七日车驾幸秘书省其日本省官吏并实录院官吏迎圣驾起居讫皇帝至道山堂御幄降辇後进食毕催班右文殿下先知合门官以下并内侍知省御带修注祗应官等面北立定报引宰臣使相枢密侍从正任以上殿下相向立定并报引提举秘书省官以下相向立定皇帝坐先知合门官以下并内侍知省御带等宣名奏万福讫各归侍立祗应位知合门官殿上当头奏宣到太师魏国公秦桧以下次舍人分引太师以下宣名奏万福讫知合门宣升殿再揖太师以下升省官以下宣名奏万福讫且立定候御药降阶以手诏授提举秘书省官诏曰盖闻周建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汉选诸儒定九流七略之奏文德之盛後世推焉仰惟祖宗肇开册府凡累朝名世之士由是以兴而一代致治之原盖出於此朕嘉与学士大夫共宏斯道廼一新史观亲御榜题肆从望幸之诚以示右文之意呜呼士习於空言而不为有用之学久矣尔其勉修术业益励猷为一德一心以共赴亨嘉之会用丕承我祖宗之大训顾不善欤提举秘书省官跪受讫提举秘书省官以下两拜讫退皇帝起诣秘阁宣羣臣观累朝御书御制书画古器等秘书少监以下官阁下侍立俟观书讫先退赴右文殿立班定皇帝复位坐右文殿上御药传旨宣坐赐茶如仪分引太师以下并外赴坐官面殿揖躬两拜讫分陞席後立定次分引秘书少监以下揖躬拜讫分陞两廊席後立俟赐茶讫降阶退班各两拜退殿上御药传旨推恩改赐章服报引当殿谢恩两拜讫退殿门外服所赐皇帝起归幄更衣臣僚系鞋从驾还内如来仪是日诏秘书省实录院官各转一官秘书少监仍赐绯章服并御书扇监修国史提举实录院太师尚书左仆射秦桧依昨监学成书体例推恩令学士院检举降制又诏秘书省实录院人吏及诸厅供检文字天文官三省枢密院供检至诸色祗应如有官人与减一年磨勘内未有名目人依国子监例赐钱六百贯文皆以幸省恩也【见中兴会要】

拜阁 绍兴十四年五月七日秘书郎张阐言自来每遇朝廷除授杂学士贴职官并馆职官并合赴省参阁【见秘书省圣旨簿】

正旦冬至拜先圣团拜 是日设先圣顔子像於道山堂中间省官序班堂上北向再拜长贰三上香在位者复再拜礼毕团拜於堂上同年者各讲私礼

诏馆职言事 隆兴二年七月三十日有旨政事不修灾异数见江浙水涝有害秋成朕自八月一日避殿减膳思所以应天之实可会侍从台谏卿监郎官馆职疏陈阙失及当今急务毋有所隐【见日历】

看详讨论文字 隆兴元年九月十八日臣僚言乞法李唐之制委宰相兼领三司使职事有旨令秘书省讨论典故十二月二十八日有旨国朝厢禁军制及神宗添置将兵分营诸路州军人数劄付秘书省讨论乾道二年四月二日臣僚言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科乞令权於经史诸子正文出题其僻书注疏不得以为问目淳熙元年二月二十五日知襄阳府赵善俊奏有无出身人衔位不带左右字有旨三省参照依祖宗旧制施行劄付国史院讨论七月十七日臣僚言按劾臣僚过犯事干刑名大则勘鞫小则具析参以诏条斟酌轻重行遣有旨令国史院讨论典故二十三日有旨旧制宣徽使枢密院讨论典故条具取旨劄付国史院讨论十月二十一日有旨魏王恺改判明州令国史院讨论典故二年闰九月十八日秘书省正字李垕奏毕举景德六科有旨令秘书省同国子监太学官集议讨论十月十二日有旨杭州童子王克勤令後省试令史院检点能文童子典故三年七月二十一日中书门下省奏太史乃古羲和之职历代沿革名秩不同国朝或以他官兼判又有同判之名以朝官充掌所以重史官之任今止置局令及五官正视古为轻有旨令秘书省讨论九月二十五日太府少卿韩元龙奏童子一科乞诏有司立为中制下秘书省讨论典故十月二十日有旨皇后三代可依典故与封赠劄付国史院讨论四年四月十二日判明州魏王奏带行江陵尹下国史院太常寺斟酌事宜点照指定以凭遵守有旨令国史院太常寺讨论十三日魏王奏江陵尹所有印记未审合与不合铸造有旨令礼部国史院讨论

贤良进士御试於殿门外祗候唱名日侍立 馆阁录旧制以每遇进士策贤良馆阁官并赴殿门祗候给大官食法酒十瓶唱名日登殿侍立熙宁後只令殿门祗候元丰中判馆阁官申请虽得入殿然只得立殿下绍兴五年八月九日着作佐郎李公懋等言进士唱名自政和以来合门寖废旧制令秘书省官立殿下非故事欲乞复祖宗之典有旨除省试官外许依旧制殿上侍立乾道四年试贤良唱名亦如进士唱名之制

御试应奉书籍 熙宁七年三月馆阁言如遇殿试即馆阁供书入殿从之绍兴二年权秘书少监王昂言御试举人其合用入殿供应书籍自来本省都监司排办本司行下国子监关借若不系监书依条不行取索【见馆阁录并秘书省圣旨簿】

节赐 日历所会要所国史院岁旦冬节清明端午七夕重九各赐大龙茶一斤州酒四瓶

赐新茶 每岁五月宣赐大小凤茶大龙茶各一斤节物 本省元宵每位莲花灯五盏球灯三盏重午洪州扇二草虫扇二岁除桃符门神各二副

赴宴 馆阁录淳化元年二月诏自今游宴宣召直馆其集贤校理并令预会初李宗谔为集贤校理校理之职自兴国後罕有任者会赏花後苑有司第令直馆赴会宗谔不得预翌日献诗陈情遂许陪宴祖宗时每时序游幸皆赐宴饮或雨雪休应亦就崇文赐宴中兴後惟天申节宴闻喜宴正字以上皆赴

大宴学士院具食 麟台故事大宴未赴坐间学士院尝为馆阁官具食盖祖宗时内外制官无不自三馆馆中之人往往前日僚友之旧道义之交不专以势利高下为心故每於是日小集从容谈笑也近时具食虽如故乃设於学士院门幕次内盖未尝见玉堂主人也今天申节宴在贡院学士院设食犹如故

儤会 每省官初除例作儤会

过局 监修国史提举实录提举编修国朝会要每月过局省阅所修书诸司送本所官酒各二瓶凡有初除官遇过局日本所带送六瓶余官四瓶

燕集 乾道九年五月羣玉亭成丞相齐国公虞允文燕馆阁之士於新亭淳熙四年三月提举实录院参知政事李彦颖监修国史龚茂良以进实录前一日观书於道山堂会前修史官并馆职置酒於着作之庭暴书会 绍兴十三年七月诏秘书省依麟台故事每岁暴书会令临安府排办侍从台谏正言以上及前馆职贴职皆赴每岁降钱三百贯付临安府排办从知府王?之请也二十九年闰六月诏岁赐钱一千贯付本省自行排办三省堂厨送钱二百贯并品味生料前期临安府差客将承受应办长贰具劄请预坐官是日秘阁下设方桌列御书图画东壁第一行古器第二第三行图画第四行名贤墨蹟西壁亦如之东南壁设祖宗御书西南壁亦如之御屏後设古器琴砚道山堂并後轩着庭皆设图画开经史子集库续捜访库分吏人守视早食五品午会茶菓晩食七品分送书籍太平广记春秋左氏传各一部秘阁石渠碑二本不至者亦送两浙转运司计置碑石刋预会者名衔三十年玉堂宸翰石刻成翰林学士周麟之请即暴书会宣示仍分赐预会官诏从之【见中兴会要并秘书省圣旨簿】

饯会 麟台故事三馆秘书陞迁外补者衆必醵会置酒集於僧舍以饯之其外补者或赋诗以赠其行祖宗盛时三馆之士出局必相过从或集於名区僧舍饮酒赋诗

不隶台察 绍兴元年四月本省记旧制不隶台察从之

季点 绍兴元年四月十四日诏秘书省所辖太史局等长贰丞郎轮季诣点内有系在禁中置局者前期报皇城司【已上见秘书省圣旨簿】

门禁 日历所会要所国史院准敇辄入流三千里凡所见闻因而漏泄并当军令凡投下文字及纳贴子整会事节人并於所门外计会把门人转入系整会文字如呼叫听入国史院申明辄入本院及漏泄虽有断罪未有告赏之法有旨立赏钱三百贯

火禁 绍兴十四年秘书郎张阐言本省自来火禁并依皇城法遇有合用火烛去处守门亲事官一名专掌押火洒熄除官员直舍并厨司翰林司监门职级房存留火烛遇官员上马主管火烛亲事官监视洒熄其余去处并不得存留有旨依

轮宿 绍兴元年十一月诏秘书省依旧制日轮官一员止宿遇请假验实即轮以次官止宿长贰五日一次点宿【已上见秘书省圣旨簿】

齿序 唐张说为集贤院大学士尝宴集贤院故事官重者先饮说曰吾闻儒以道相高不以官阀为先後大帝时修史十九人长孙无忌以元舅每宴不肯先举爵长安中诏修珠英当时学士亦不以品秩为限於是引觞同饮时服其有体至今馆职序坐犹以年齿为差亦燕公流风所及与【见麟台故事】

光馆钱 乾道五年秘书少监周必大仿翰林旧规光院钱参立监修提举初至一百二十千迁转一百千提举秘书省初至一百千迁转七十千初入馆十千他官再兼史职同侍从修史初至二十千迁职转官二十千迁二府一百千本省迁职若转官十千选人改官倍之本省迁他职十五千迁侍从倍之本省别加兼职十千迁官别加兼职同史馆迁职若转官十千修史侍从倍之祖父母父母封叙二十千封至夫人者三十千以下三馆通用亲族同官十五千异姓有服亲十千知贡举五十千考试二十分之一奉使视职任轻重而定多寡之数止於一百千锡赉二十分之一止於一百千生子三十千荫补十五千子弟登科二十千一月之内两遇以上者止从一多

钟规 省官入局已集会汤翰林司徐击五声会食擡盘子徐击五声出局亲事徐击五声不得非时叩击库子轮次候出局收管入库次早复设淳熙三年二月秘书少监陈騤立

秘书省读书 淳熙二年十月杭州童子王克勤令後省召试十一月赐童子出身授从事郎袐书省读书本省申奏请给厅从既而吏兵部勘当除本身合得请给外雇募兵士比正字减半【见秘书省圣旨簿】

朱黄墨 秘书省史院每上下半年三馆各分送供讐校

夏腊药 自提举官以下等第分送秘书省日历所国史院皆依例夏大顺五苓香薷三倍驻车桂苓香薷养脾理中消暑水瓢冬苏合鹿茸养脾理中嘉禾匀气润补橘皮煎其品数改丸修合日禀议焉

猜你喜欢
  第四十二回 并前赵石勒称尊 防中山徐遐泣谏·蔡东藩
  自序·王国维
  卷之二百七十七·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八·佚名
  六十三 曹寅奏尚未议定平粜缘由摺·佚名
  第三○四移光绪十一年四月初九日一二一○二--二·佚名
  二九八 安徽巡抚李质颖奏查缴伪妄书籍折·佚名
  续集卷五·宋名臣言行录
  第二章 康格庄·冯玉祥
  七十九、在商务印书馆·包天笑
  长孙无忌传·欧阳修
  姚景行传·脱脱
  萧铎卢斡传·脱脱
  龚万禄传·张廷玉
  周作民·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十四出 怂合·洪昇

    【南吕引子·阮郎归】〔小生上〕碧梧天上叶初飞,秋风又报期。云中遥望鹊桥齐,隔河影半迷。  岂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只缘碧落银河畔,好在金风玉露时。吾乃牵牛是也。今当下界上元二年七月七夕,天孙将次渡

  • ●卷二·江顺诒

    ◎二曰体○古乐府非今之词毛西河词话云:“白乐天花非花、唐人醉公子词、长孙无忌新曲、杨太真阿那曲,自是词格。若回鹘、石洲、阿回、回波乐、乌盐角、浪堆、水调歌头,俱是乐府。然其辞有近词者,亦可以词名之。

  • 古乐苑衍録卷三·梅鼎祚

    <集部,总集类,古乐苑钦定四库全书古乐苑衍録卷三明 梅鼎祚 编历代名氏【评论辩解】上古白帝子皇娥唐尧被衣许由虞舜臯陶八伯夏禹五子关龙逢殷微子箕子伯夷周

  • 卷二百十七·列传第一百五·张廷玉

        王家屏 陈于陛 沈鲤 于慎行 李廷机 吴道南   王家屏,字忠伯,大同山阴人。隆庆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预修《世宗实录》。高拱兄捷前为操江都御史,以官帑遗赵文华,家屏直书之,时拱方柄国,嘱稍讳,家屏执不

  • 國語卷第十五·韦昭

      晉語九   1 士景伯如楚〔一〕,叔魚為贊理〔二〕。邢侯與雍子爭田〔三〕,雍子納其女於叔魚以求直〔四〕。及斷獄之日,叔魚抑邢侯〔五〕,邢侯殺叔魚與雍子於朝。韓宣子患之,叔向曰:「三姦同罪,請殺其生者而戮其死者〔六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佚名

    弘治八年十二月庚戌朔 上视牲于南郊○辛亥命故辽东都司都指挥同知林胜之子睿原职定辽后卫指挥使○壬子养病户部右侍郎张鼎卒鼎字大器狭西咸宁县人成化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历员外郎太原府知府山西左右参政河南按察使都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二·佚名

    万历二十四年九月甲午朔应天巡抚赵可怀叚价不敷乞原题户部关税米布草折等银暂行那用章下户部○乙未 圣母孝安皇后梓宫发引到 山陵内官监太监卢宠复掩土尚膳监太监黄恩复题兵部给飞骑驰报○兵部题升山西参将周一乾为

  • 卷之六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谈狐一·李定夷

    嘉兴南门外丝行街万生酱园,某日之晚,后埭之空屋,忽而起火。红光满室,颇形危险。幸为时尚早,由五龙坊救火队竭力灌救,始克扑灭。惟此室空阒无人,缘何起火,咸莫得其真相。邻右遂讹传为狐仙作祟,千切不可触犯其怒。讵知翌日晚间,又

  • 二〇五 拾遗巳·周作人

    十七,俗曲与玩具 我不懂戏剧,但是也常涉猎戏剧史。正如我翻阅希腊悲剧的起源与发展的史料,得到好些知识,看了日本戏曲发达的径路也很感兴趣,这方面有两个人的书于我很有益处,这是佐佐醒雪与高野斑山。高野讲演剧的书更后出,

  • 卷五·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五田赋考【五】八旗田制【臣】等谨按国家建邦设都务崇根本是以盛京畿辅设有官庄一时从龙翼运羣策羣力莫不授以土田俾聚室家长子孙王以下官员兵丁

  • 提要·孙复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五春秋尊王防    春秋类提要【臣】等谨按春秋尊王防十二卷宋孙复撰复字明复平阳人事迹详宋史儒林李焘续通鉴长编曰国子监直讲孙复治春秋不惑注其言简易得经之本义既被疾枢密使韩

  • 卷二百七十八·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九十七复次善现,一切智智清净故色清净。色清净故十八佛不共法清净。何以故?若一切智智清净。若色清净。若十八佛不共法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一切智智清净故受想行识清净。受想行识清净

  • 法门品第四·佚名

    尔时佛告诸比丘,菩萨如是观种姓已,彼兜率天宫有一大殿。名曰高幢。纵广正等六十四由旬。菩萨尔时昇此大殿。告天众言:汝当尽集听我最後所说法门。如是法门。名为教诫思惟迁没方便下生之相。是时一切兜率天子及诸天女。闻

  • 菩萨地持经 第一卷·佚名

    菩萨地持经 第一卷北凉中印度三藏昙无谶于姑臧译菩萨地持初方便处种性品第一(第一段有一十八品)敬礼过去未来世  现在一切佛世尊有十法。具足菩萨道。摩诃衍摄。云何为十。一者持。二者相。三者翼。四者净心

  •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二十三卷·圆照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二十三卷 (别录之四)西京西明寺沙门圆照撰有译有本录中声闻三藏录第四声闻藏者小乘所诠之教也。能说教主则示生灭应物随缘。所诠之教则九部四含毗昙戒律。善男善女禀之而脱屣尘劳。缘觉声闻

  • 卷第一·行策

    金刚般若经疏论纂要刊定记会编卷第一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经唐 圭山大师宗密 述疏宋 长水沙门子璇 录记清荆溪后学沙门行策会编刊定记序云释氏教金刚经世所由来尚矣自秦至今凡几百载讽诵无卑高感应盈简牍利及幽

  • 竹间十日话·郭柏苍

    《竹间十日话》,清郭柏苍辑,光绪丙戌十二年(1886)刊行,计6卷。书中辑录全闽历代遗闻逸事,题材广泛,可补史之阙。全书71万字。主要介绍福建省内历代的遗闻逸事,采录地方文献、乡土掌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