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五
高峯龙泉院因师集贤语录卷之十五
自陈情词门
因师自叙
野释比丘德因。命属丙申月居乙未。癸酉临日癸亥直时。丙戌生胎年庚多蹇。夙植德本幸处中华。荷父母之生成。感乾坤之覆盖。幼年十岁严君违背以早亡。持服五冬慈母抛离而改嫁。孤苦备甞艰险。忖思岂不伤嗟。誓舍俗以辞亲。愿出家而归佛。空门喜入未登星纪之两暮。丈室亹钟不幸先师之一别。圆寂师资才周祥缚。圣善母氏遽返泉关。灾连祸并於一时。苦极悲摧之万状。自叹阎浮六十甲子已经。尘世二九春秋虗负。岁时空担日月。己身未求东度。父母须愿西归。不免舍身浪游。蹇迹本贯。横浦流寓凌江曲江。暂驻翁源。复回始邑保邑。丛林走遍。未逢明眼宗师。拄杖拈归。且卜安身住舍。信步寻游彼地。因行登览高山。有荒颓古刹道场认漫灭龙泉匾额。四围荆棘垣墙倒塌草生堦。两畔蓬茅堂殿倾斜藤盖瓦。线路行须敛脚。衡门入要鞠躬。借问居邻。历知事实。久无僧行。尽拘常住入官司。仅有法堂。谁管两霖沾佛像。细观境界颇远俗[序-予+(垄-月+日)]。山水来朝院门岂应久废。龙神有感伽蓝自合重兴。始创规模年方念五。逮成基址齿已三旬。蒙朝廷而颁降勑绫。办心力而进纳财物。随缘举贷糜费不下千缗。竭意营求幸满从初一愿。十磨九难。万苦千辛。仰凭佛力就中扶。且喜僧缘於彼获。当年侥幸祖师传无相三衣。次岁亨通使府帖差兼两所。管佃莲花众福。住持本院龙泉。往来数载循环。批判三场公案。宿债解除五百索。袈裟缘结二三员。皆因逐岁勤劳。尽是随缘节俭。穿井开池通水利。架桥贴道便人行。田庄增置而接待十方。花果剩栽而供陈三界。开基剏造阖寺周圆。一新殿宇而金碧巍煌。重塑圣容而丹青显饰。敷设幡花供养。烧燃香烛瞻依。上报四恩。下资三有。莫道教门无验。只恐人心不坚。年已四旬自喜平生满愿。心澄万虑且随缘分安居。细绵布衲逐时缝。羹饭野蔬随日度。要覔无生话。须延有永年。但教心地坦平。管取龙天拥护。
开山营创牓
高峯山龙泉院。
伏覩本院久阙住持。殿宇崩颓门廊倒塌。一望栋梁俱坏。四围荆棘遍生。架造年深颓弊日甚。所幸法堂三间尚在。可怜院门一物全无。见者酸心。闻之兴叹。(德因)蒙使府帖差扫洒。承檀越疏命住持。虽云时有废兴。岂可坐观成败。是用辨心竭力。要图革故鼎新。爰抽衣鉢之资。广办木材之用。鸠集工匠重立道场。修法堂而九架五间。剏寝室而七间五架。亦至三门之鼎建。又令两廊之复新。装塑殿中佛像七十三尊。彩绘壁间圣容八十四位。置应缘四十九轴之功德。标大藏一十二部之真诠。造器皿以待往来。栽花果以呈供养。架桥结路凿井开池。增置税根六伯有余。永充常住万年无毁。所费三千余贯。初非众力赞成。幸获毕工庸伸庆忏。命同袍建水陆冥阳二会。设大斋献天地水府万灵。集此良因。少伸素愿。仰祝
一人有庆万寿无疆。官僚之禄位高增。檀越之寿祺延永。次冀山门益因。僧行常安。恩有同资。人天炳鉴。
年 月 日 谨识
高峯龙泉院因师集贤语录卷之十五(终)
猜你喜欢 卷第七·祖琇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九卷·圆照 卷第六·费隐通容 舍利品第三十八·佚名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四十·佚名 第二十品 离色离相分·佚名 成實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黔南会灯录卷第四·善一如纯 六道集叙·弘赞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三·佚名 卷三百二·佚名 无极宝三昧经卷上·佚名 卷三十五·道世 卷第十六·佚名 晓三界品第六·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