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十九
续灯正统卷三十九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曹洞宗
大鉴下第三十七世
云门澄禅师法嗣
湖州府苕溪指南明彻禅师
金华应氏子。年廿二。投古卓剃染。卓示万法归一话。令参久之。恨无所入。两断其指。徧参明宿。愈觉茫然。还依真寂及无择。虽有省。终觉碍膺。次从龙池。以追逼过度。狂发几死。后参云门。呈所见。门为痛下针锥。始得脱略。一日。门曰。僧问法眼。如何是佛。眼对即汝便是。僧便拜。倘问汝。汝作么生。师曰。但向道。清风度廊下。门曰。未在更道。师曰。到者里。道个甚么即得。门默之。异日嘱以偈曰。心是本来心。法亦无他法。心法祇如是。源源不可绝。当万历壬子也。
同明因。侍立云门次。门曰。老僧四大不和。汝能疗之否。师曰。苍天苍天。门顾因。因曰。谵语作么。门曰。不如者不识字的。
后住静苕溪。偶至土桥示疾。僧问。大师得力宗门。今日临行一句。如何分付。师震威一喝。僧视之。则师已逝矣。
绍兴府明因麦浪明怀禅师
山阴王氏子。五岁驱乌天王寺。十七秉具云栖。游讲肆有声。闻宗门事有疑。遂参云门。门问。见犹离见。见不能及。如何是见不及处。师下语无当。乃再拜求示旨要。门曰。者里无甚旨要。汝。时中但看个见不及处。自有所诣。师参究之久。愈觉茫然。一日看云门推出旁僧曰。大众证明话。以对云栖举海底泥牛衔月走之问。忽然有省。走见门。门即席拈盘果曰。我用处不换机。你唤他作甚么。师扑果落地。门曰。汝适道。佛祖舌头。瞒你不得。一盘胡桃。汝便破他瞒也。师曰。却是和尚破明怀瞒。门曰。你检点话头看。师曰。胡桃只是胡桃。门休去。门赴径山。乃令师首众显圣。丙辰。省门於东塔。会定林同席。师问。大德尊号。曰定林。师曰。叶落归根时如何。定拟对。师曰。何不道。本来无枝节。到底赤条条。定乃问。大德尊号。师曰。麦浪。曰无风时。甚处安身立命。师劈面一掌。定曰。未在。师曰。三尺浪高鱼化龙。痴人犹戽夜塘水。门曰。麦浪。行剑刃上事。若无后语。都成布袋里老鸦。时埭山虚席。延师主之。拈提宗旨。大有长处。门始付以偈曰。如是之法。宗说兼备。汝今得之。其善保芘。后住明因。
示众。洛阳牛犊饮禾头。荆益田畴减半收。舜若多神拐腹死。江河淮济泪长流。是汝诸人。还委悉么。便下座。
示众。昨日雨今日风。非空非色。天台来径山去。是圣是凡。孟八郎汉。检点得七穿八穴。犹是隔靴抓痒。黄口雏禅。纵饶能打瓦钻龟。都来接竹点天。何如懒道人。饥来吃饭。困来打眠。
后示寂。塔於明因之前山□□□□□□□□。
杭州府宝寿石雨明方禅师
别号断拂。嘉兴武塘陈氏子。以明万历癸巳正月甲申堕地慧业生知。灵根夙种。年二十二。偶游双塔寺触昔缘。遂辞亲弃室。投武林法相剃染。一日与老宿。课佛号次。忽掷[木*鱼]曰。不惟西方。东土亦可生矣。独於南泉三不是语。碍膺如块。时云门说法嘉禾东塔。师往参。呈所得。门无他示。但以俚言热骂之。而向所碍膺忽消落。嗣阅楞严。至我真文殊无是文殊若有是者则二文殊处。不觉身心世界。打成一片。然冷地拶着。未免吞吐不下。复走见门。门示以本色钳锤。不少假借。次参博山憨山二老。俱有得。己未。纳戒云门。壬戌。辞门住山。饥寒毗佛洞。风雨西方庵者。久之。心灰智泯。如大死人。却恨死了活不得。复下西峰。再参云门。一日门上堂曰。放下着。师乃豁然。通身庆快。呈偈曰。平空一掷绝踌躇。转眼风波彻太虚。会得竿头舒卷意。放生原是钓来鱼。门阅毕。佯为叱之。经行次。闻僧举大慧语礼侍者净剥荔枝话。忽轩渠一笑。首座搊住曰。道道。师曰。恰值某甲持不语戒。座奇之。时有僧问话。而身甚抖战。门曰。问话且置。把者抖战的去了着。师突出曰。和尚何得以貌取人。门拟答。师却作抖战势。门曰。贼。师曰。贼贼。自是机锋人莫敢犯。一日入室。门问。如何是一口道不尽底句。师曰。晨昏礼拜和尚。也是寻常事。门曰。赵州道无。意作么生。师曰。和尚喜着棋。某甲粗知。门曰。他道有。又作么生。师矢口颂曰。家家有幅遮羞布。放下便能当雨露。独怪当年老赵州。掷却头巾顶却裤。门遂以大法嘱累之。当天启癸亥腊八也。於是。走楚谒黄檗。养静鹞儿山下。丁卯。奔计云门。南入香栢峰。决志活埋。崇祯辛未。始起象田。壬申。开法天华。甲戌。领显圣院事。丙子。主余杭宝寿。兼理龙门。戊寅。住西禅。己卯。主法雪峰。壬午。复结制天华。甲申。主东塔。顺治丙戌。住佛日 上堂。未离兜率。已降皇宫。及其降也。一场[怡-台+罗]懡。未出母胎。度人已毕。及其出也。一场[怡-台+罗]懡。致使后来一队钉桩摇橹汉。尽道。不动步而周徧十方。不开口而言满天下。苍天苍天。总不如东村西舍。胡张三黑李四。朝随流水去。暮踏白云归。醉忘春草绿侵扉。
上堂。闹市里识得天子。念念不违於北阙。百草头荐得祖意。时时奉重於尊堂。不许义断功忘。尤当竭忠尽孝。虽然。更须知我者里。别有生涯。且道。是甚么生涯。良久曰。富沙滩上捞鱼虾。
东塔上堂。指塔曰。多宝佛塔。为汝转根本法轮了也。是汝诸人。还委悉么。良久曰。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处闻来方始知。乃顾谓侍者曰。山僧今日眉毛在么。
上堂。夜半金乌。突出难辨。日中玉兔。觌面犹迷。齐彭殇一死生。儒宗之妙唱。即生灭非生灭。释氏之玄提。露柱怀胎。特牛生子。且道。是妙唱。是玄提。咄。无将送客风。翻为留客雨。
上堂。四十九年。三百余会。决定不是第一义。摩竭掩室。毗耶默然。决定不是第一义。九载面壁。千七百则。决定不是第一义。毕竟如何是第一义。良久曰。心不负人。面无惭色。
上堂。智人一言。快马一鞭。便恁会去。犹涉联纤。蓦拈拄杖曰。看看。松篁桥水逆流也。你辈。要点铁成金。转凡为圣。喝。消得龙王多少风。
上堂。在日用中错过。吃饭穿衣。向筵席上去觅。酸梨甜枣。贪观天上月。失却手中桡。深为可悯。大众。且唤甚么作手中桡。痴人面前。不得说梦。
上堂。宝寿山高突兀。中有人不相识。中有境取不得。欲拟心身命失。奇花幽木不知年。古塔新开旧石田。此日为君重说破。宝龙桥下水连天。喝一喝。下座。
法相上堂。古定光今法相。蓦地相看难度量。短十尺长一丈。横看成岭侧成峰。几希恼杀丹青匠。无底钵盂一个。断鼻草鞋一緉。海角天涯走一回。两耳依然在肩上。
象田上堂。者片田地。人人都有。只是不会料理。致使荒却。所以劳他上古。象为之耕。鸟为之耘。梵卿禅师。为之灌。荫念首座。为之扶耒。灵禅者。为之继耕。今日众中。若有能向前承赁。善於料理者。蓦拈拄杖曰。山僧有全纸契书。两手分付。有么有么。良久。众无语。乃度拄杖与侍者曰。且收着。
上堂。举赵州因婆子遣使请转藏。州下禅床绕一匝。向使者道。转藏已竟。使归语婆。婆曰。我比来要转全藏。为甚么只转得半藏。师曰。且如那半藏。还曾有人转得么。山僧。今日为诸人转去也。良久曰。如是如是。又良久曰。不是不是。
上堂。木童抚掌。石女嚬呻。三家村里廖胡子。十字街头等个人。且道。等个甚么人。雪消溪水活。又见一年春。梅花枝上月三更。
小参。识得破意不过。不知把住要津。即是私通一路。随尔颠倒。以缁为素。带累三世诸佛。也要在草里坐。蓦竖拂子曰。者是草。还有出得三世诸佛者么。良久。掷下拂子曰。令人长忆李将军。万里天边飞一鹗。
开示。诸方有贵见识不贵操履者。有责操履不贵见识者。殊不知。古人论见识。即是操履边的见识。论操履。即是见识边的操履。言行相符。初无先后。黄龙南。坐事入狱者六十日。后谓弟子曰。我当时在狱中。得法华游戏三昧。弟子请问其说。南曰。凡狱吏之治有罪者。痛加槌楚。欺诈情尽。虽有严刑酷法无所施。於是。就死无恨。今学者。有狂妄心欺诈心。不以知见智慧之力治之。又何由而得安其心哉。故山僧屡屡教你。不要求安乐。一切苦来。病来痛来。不如意事来。都是你亲切的善知识。不可错过。若是恣汝身心。头头顺适者。却是你的生冤家。不可不先觑破也。然则与么说话。现前大众。无不尽知。但到对境临场。未免暗自走作。所以道。说时似有贪瞋药。对境全无戒定。方嗟嗟者逆顺二境。尚不能安闲自由。又说甚么见地。又说甚么操履。你辈有志参学。切须仔细。
僧问。玄沙道。谛当甚谛当。敢保老兄未彻在。意旨如何。师曰。脑后见腮。莫与往来。
问。那咤柝骨还父。柝肉还母。未审。将何说法。师曰。冬不寒腊后看。
问。凡有言句。尽属染污。如何得不染污。师曰。巡人犯夜。
问。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毕竟是个甚么。师曰。老鼠吞大象。
问。马祖道。藏头白。海头黑。是何意旨。师曰。猩猩自古惜猩猩。
问。一悟永悟。因甚却有大法未明。师曰。无米熟熬油。
问。并却咽喉唇吻。请师答话。师曰。此问不答。曰为甚不答。师曰。恐犯咽喉唇吻。
问。此土无佛。向那里描画。师曰。贼身已露。
问。渠不是我。我不是渠。渠我两不立。何处得逢渠。师曰。尧眉八彩。舜目重瞳。
问。佛祖谈不及处。请和尚下一转语。师曰。没有者闲工夫。曰和尚舌头长也。师曰。你那里见得。曰学人把臂共高歌。师曰。且缓缓。
石车乘。同师坐次。黄元公问。雨石相磕时如何。师曰。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问。父母未生前。还许学人会也。无。师曰。问即不得。曰恁么则不弄莺啼舌。解吟无字碑。师曰。易拾炉中雪。难分海底灯。曰肯诺不全蒙师指。不犯师颜。请借宾。师曰。好炊无米饭。供养莫将来。曰祇如将来又作师生。师曰。恐丧我儿孙。曰恁么则借他香烛。称他寿去也。师曰。新荔枝。新荔枝。
顺治乙酉。送散木老人木主。人径山祖堂。丁亥。八闽。部使者。遣官致币。请兴雪峰芝山。师坚辞不赴。一日忽语众曰。世界勿宁。不如归去。好每结冬。必以元正小尽解。戊子初三。即挝鼓上堂曰。人人藤斗笠。个个水云包。出门踏着草。途路转迢遥。到者里。不倒断得一回。直饶说个回途得妙。就路还家。便是千里万里。者也只因你不能向异类中行。且道。异类又如何行。乃屈指曰。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为甚么七不道。参。至晚示众谆谆。次早。辞众出山。首座问。和尚几时回。师曰。初八九。初六至宝寿。嘱院事。初七上龙门。晚示微恙。付托殷勤。次早。命浴罢。端坐不语。门人问。还有分付也无。师曰。恰有个分付。遂坐脱。当八日申时也。阇维。塔於龙门金龟岩下。寿五十六。腊三十五。师行道一十八载。住持名剎凡十余。颖悟逸格。灵变天生。故。机用杀活。不可测识。其爱才作人。出於性成。虽钳锤严厉。人皆亲如父母。包荒冯河中行是尚。故诸方皆称。为热恼中之清凉幢云。
杭州府愚庵三宜明盂禅师
钱塘丁氏子。生而有异。八岁。与群儿戏。喜歌梵呗。十四。断晕喜习定。有禅者叱其非。令看高峰主人公话。忽一日触庞公语。成偈曰。铁牛解吼。木人善走。心境如何。打个筋斗。但於托钵产难话有疑。年二十三。投真寂印剃染。喜博闻。印尝挫抑之。一夕经行。忆婆子转藏因缘。触香桌有省。举似印。印曰。汝悟道耶。师曰。道即不悟。捉败赵州。印曰。甚处见赵州。师乃叙所得。印曰。如何是那半藏。师曰。此是透法身事。印遽劈面一掌。师退。次参云门。入堂。约不语戒正提撕。忽门入堂。高声曰。放下着。师不觉掀眉一笑。门问。怀州牛吃禾。为甚么益州马腹胀。师曰。问取露柱。门曰。祇如树倒藤枯。毕竟句归何处。师曰。长江翻白浪。门曰。如何是一口道不尽的句。师曰。小月落孤峰。门曰。尚疑你在。师遂成偈曰石伞峰前玉一溪。逢源那说动舟迷。落花无限春山暮。得路还家听鸟啼。门揶揄之。师拂袖出。一日入室。门曰。狗子佛性无。意作么生。师应声颂曰。佛性无佛性无。秤锤落井却能浮。曾经捉败赵州后。拍手终朝唱鹧鸪。门可之。遂嘱累焉。嗣是事徧参。抵黄麻谒无念有。有见诟骂不已。师问。南泉斩猫。意旨如何。有凭陵曰。我杀不得汝邪。师曰。杀即任杀。斩猫意旨。毕竟如何。有曰。待赵州来。与汝道。师拂袖便出。闻云门讣。归哭影堂。众请小参。举石霜徧界不曾藏因缘。毕曰。大众不曾藏。东风摇拽柳丝长。红肥绿瘦。纷纷蛱蝶度危墙。燕子双双绕画梁。作弹琵琶势曰。谩剔银缸。夜深独自理宫商。复喝一喝下座。乙亥。住龙门。次住化山。崇祯癸未。继席显圣。戊子。结制宗会。己丑。说戒真寂。次结庵湖滨养母。庚寅。主梵受。丙申。主朱明。
上堂。无缝塔盖覆官家。吃油糍难瞒土地。三世诸佛。有智而沉下僚。白牯狸奴。无德而居上位。直贱非贱。直贵非贵。总不若露柱灯笼。善于和会。卓拄杖曰。此是无诤三昧。
上堂。点得无油灯。豁开顶门窍。走入闹市丛中。左右逢源得妙。如何寒山子。忘却来时道。阮籍猖狂。孙登长啸。
上堂。百草头。识取祖师。草枯了也。闹市里。识取天子。市散了也。诸人向甚处相见。良久。以手招曰。猩猩我与你相见了也。
上堂。日上海门东。云里越山。无数前村。红树欲与杏花相妒。横桥野水。杖藜徐步。祇恁刘郎前度。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
上堂。大众。世尊拈花后。还有人举着个事么。良久曰。要识来年米价。问取东村王大。
上堂。好休休去不休休。白首登科恋黑裘。黄菊谩夸霜后色。白云红树满荒丘。舍利弗没来由。剑去徒劳更刻舟。果然世累金轮子。岂肯要功万户侯。
小参。新丰一句。当阳道破。不涉唇吻。已成露布。细雨蒙蒙。黄花满路。打失衲僧鼻孔。忘却邯郸故步。古镜台前。几多错误。顾大众曰。露。
小参。雨后远山风致美。窗前红树看花蕊。楼头清夜洞箫声。月下相将步烟水。委不委。切忌错过棚头傀儡。
小参。牛头未见四祖已前。百鸟衔花。见后野鬼飞沙。堪笑长汀布袋子。却从闹市作生涯。大众。归堂吃茶。
僧问。洞山道。吾常於此切。意旨如何。师曰。我二十年亦曾疑着。今日被你一问。直得口哑。
问。如何是透法身的句。师曰。青荷叶上耍孩儿。
问。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师曰。我清早割菜。晚上抬水。那里有闲气力。与你们缠。僧无语。师曰。菩提萨婆诃。
僧参。师曰。还委悉么。曰香烟与和尚道甚么。师曰。朝打三千。暮打八百。东家杓柄长。西家杓柄短。还有话会也无。僧拟议。师便打。
问僧。你在者里做甚么。曰参主人公。师打。喷啑一下。僧罔措。师曰。谁在那里说我了。僧作礼。师曰。老僧入地狱有分。
师应机说法。不循途辙。故领略者鲜。其归隐愚庵时。尝有示众曰。远山如黛。野水碧波清漾。邪桥隐隐听鸡鸣。村舍草篱门巷。鹭鸶刷羽芦汀。征雁数声嘹喨。风中箫管短长声。夜来月自凋。桐上政黄牛。橘皮汤止渴。懒残师芋香无恙。发长籍草坐南熏。白眼视公侯卿相。愚庵老僧。船子和尚。堪笑个不唧[口*留]汉。摈出院又罚饡饭。良久曰。十洲春尽花凋残。珊瑚枝头红日上。
师。耻禅者空腹高心不明一经。故时及讲演。应机接物。有古云门风。即动上谐谑。一皆密义。康熙乙巳十月十一辞世。寿六十七。腊四十五。塔全身於显圣前山之阴。
绍兴府东山尔密明澓禅师
别号散伊。会稽王氏子。生而雄伟。力能仆牯。赋性爽直。见义敢为。年二十二。谒贞白珊於大慈。决志力参。殆忘寝食。偶德清舟中闻锣声。有省。述偈曰。锣震空身世。观音独露身。泥牛衔月走。木马报新春。年二十七。潜往开元剃发。复依珊於光明寺。珊没。访一金融。融知为法器。使参云门。以闻锣之得呈之。门曰。此宿根所致耳。尚须知有向上一着。师唯唯。一日门上堂曰。放下着。师忽全身脱落。呈偈曰。夜半霜寒月忽低。行人到此尽迟疑翻身踏断来时路。点点星辉斗柄垂。门可之。越二年。以偈嘱累曰。锣鸣与鼓响。观音塞耳门。真得圆通意。骑月上昆仑。当天启癸亥佛成道日也。师以授受重。晦迹东山香雪坞。有大沩之风。无何。门示寂。师以育王殿事抵金陵。适博山来。说法天界。师谒之。与论法门细大及物不迁旨。征辨。竟日无少让。山曰。江南佛法。洵有人矣。崇祯戊辰。东山国庆寺。延师为重兴。不数年规制大备。丙子冬。开法梅墅弥陀。次年。领显圣院事。庚辰。仍归东山。有以径山雪窦请师。皆力辞。唯以显圣不可一日无主。於是复理焉。
上堂。少林九载面壁。言满天下。释迦四十九年说法。初无一字。多不在添。少不在减。今日东山。与他踢翻窠臼。不刻华文。不书梵篆。直是个无文印子。寻常逢逆则讥诃怒骂。遇顺则四海春风。兄弟们。犹道者汉。面皮少黄黑在。然则毕竟添多即是。减少即是。有人缁素得出。许伊具一只眼。缁素不出。亦许伊具一只眼。为甚么。且要赏罚分明。
上堂。举琅琊问举上座。近离甚处因缘毕。师曰。众兄弟。向二尊宿舌头上。打得个秋千过来。方得知道出常情。非特不被是非绊却。且能即是非。而作佛事。其或未然。君向西秦。我之东鲁。
少参。兴化摈维那。要显吾道一贯。大颠打首座。始信教外别传。我显圣者里。有时。绵包特石。拶得万象成狂。天上有星皆拱北有时。铁裹胡葱。逼得千林尽蘖。人间无水不朝东。蓦竖拂子曰。尚有者个。不与诸人道破。何故。掷下拂子曰。海神知贵不知价。留与人间光照夜。
小参。立功勋存照用。大似缘木求鱼。收视听黜聪明。何异牯牛取乳。又道。道。非见闻觉知。不离声色言语。据如上说。且道。毕竟如何行履。始得恰好。良久曰。路逢死蛇莫打杀。无底篮子盛将归。
除夕小参。三十六旬。浑具吉凶悔吝。七十二候。无非加减乘除。须知云里千峰自秀。劫前万象常新。寒松带露。亭亭独立岩头。修竹欺霜。凛凛全超物外。诸人向者里。倒断得一回。年年是好年。日日是好日。其或未然。来朝更有新条在。恼乱春风卒未休 举僧问风穴。尘鹿成群。如何射得尘中尘。穴云。钓船载到潇湘岸。气咽无聊问白鸥。颂曰。帝远天高骂至尊。偶逢国士降丝纶。诏宣率土归皇化。羽族衔芦过雁门。
举僧问投子。三身中。那一身说法。子弹指一下。颂曰。鸟啼花落昧当人。说法何曾假数身。折箸拈来旋北海。鱼龙方识水为亲。
举青林虔。因僧问学人竟往时如何。师着语曰。切忌流连忘返。林云。死蛇当大路。劝子。莫当头拍奶諕小儿。僧云。当头时。如何拚命吃河鲀。林云。丧子命根。今日堂中。几人丧身失命。僧云。不当头时。如何烧却了也。林云。亦无回避处。满眼满耳没踪迹。僧云。正恁么时。如何弗得黏皮带骨。林云。失却了也。船不漏针。僧云。毕竟向甚么处去。果然果然。林云。草深无觅处。打则打了。你还见么。僧云。和尚也须堤防。引得孩儿会打爷。林抚掌云。一等是个毒气。慷慨杀身易。从容就义难。复曰。山僧与么批判。诸人且作么生会。良久曰。借问渔舟何处去。夜深依旧宿芦花。
师行道一十五载。视人无高下。接物善权变。其住院领众。威而不猛。宽而有节。秘重大法。不轻以隋珠弹雀。鞭龙挞象。摧锋破坚。槩出诸从容指顾间。言到行到。宗通说通。诚不虚博山之预识也。崇祯壬午夏。示微疾绝食旬余。而示诲谈笑。不异平昔。六月十六寅刻。说偈而化。寿五十二。腊二十五。塔全身於显圣之南山。
绍兴府香雪庵具足明有禅师
会稽杨氏子。弱龄事亲至孝。父病。尝割股救之。年廿二出家。参念佛是谁。闻云门家法。迥别诸方。遂往参焉。闻僧举北斗面南看话。疑情顿发。一日殿上经行次。举首见前山。豁然大悟。述偈呈门曰。虚空粉碎无偏正。大地平沉孰是亲。从今了却相思债。石虎泥牛笑转新。门印以偈曰。孝为至道之先。孰能於此两兼。时中护念如是。诸佛慧命可全。当天启乙丑也。后出住上虞香雪。
断拂老人问。古人道。堪与佛祖为师。未审。佛祖又学个甚么。师曰。佛祖。聻。拂曰。与佛祖为师。聻。师曰。黄山谷后园种菜。拂曰。不问佛。不问祖。不管你佛。不管你祖。速道速道。师曰。东村桃树。西陇梅花。
僧问。久滞不通时如何。师曰。数珠在手。曰音声未息时如何。师曰。葶苈子。曰六窗未净时如何。师曰。相见了也。
示寂日。象田问。古人云。病有不病者。如何是不病者。师默然田。曰恁么莫便是那。师曰。三十棒领。出自打。田曰。临末稍头一句作么生。师喝一喝。田曰。此后如何。师曰。南山云北山雨。
时未有继嗣。乃以如意法衣法卷。寄断拂老人。为求法器偈曰。香栢枝分秀。随缘折一枝。花开香雪远。何必异苗为。示寂。塔於显圣之南山。
湖州府弁山瑞白明雪禅师
别号入就。桐城杨氏子。生於万历甲申子月廿六。方毁齓。遽脱左髦。事母卓有孝闻。年二十。从九华聚龙剃落。紫栢可。授以毗舍浮佛偈令持。戊申。纳戒云栖。庚戌。参云门。门问。向来作甚么。师对以持毗舍偈。门曰。四大是假。妄心是空。阿谁拖你者死尸来。师钝置。疑甚至痛哭抵死。一日闻门举南泉斩猫话。当下知有。遂将蒲团抛出。门曰。一语下徐州。会随众侍门桥上。门曰。溪水潺潺。汝等各道一句看。师曰。敲空有响。击木无声。门笑之。越六日。闻钟声顿尔大彻。自是有机辨。杰出众中。丙辰。缚茅皖公山。己未。徧参基隆博山诸老。机语契甚。庚申归省云门。明年。屏居天柱峰。癸亥。门擢师为座二座。嗣住静铁壁居。有僧请益高峰主人公话。师示以颂曰。打破碧瑠璃。卸却珍御服。枕子开口笑。双髻骂天目。丙寅秋。复还云门呈偈。有欲识老胡亲的旨。金乌夜半丽中天句。门以为语无渗漏。善解回互。遂付以偈曰。诞生原是妄安名。空里栽花忒现成。满口道来无可道。威音那畔少知音。无何。门逝。众推师继席。当崇祯己巳冬也。庚午。剪榛湖州弁山。复古龙华寺。至若越之戒珠延庆。湖之白雀。台之护国。则以其请应之。丙子。遁隐赣州崆峒。庚辰。建安王。迎主洪都百丈。住世七坐道场。
上堂。开疆展土。弥勒楼现於当处。伐木诛茅。普光殿建在目前。一任朝野高人。出出入入。乾坤道者。往往来来。性海悟於剎那。行门成於顷尔。正恁么时。烟霞散彩。日月舒光则且置。祇如成家乐业一句。作么生道。四海水云明正化。万邦黎庶乐无为。
上堂。觌面无向背。当处绝遮拦。无向背处。严密不通风。绝遮拦时。行藏难着眼。直得三际凝然。十方不隔。者里要用便用。棒喝交驰彰祖令。要歇便歇寂然无缝显单传。大众。正偏兼带则且置。不涉离微一句。作么生举。卓拄杖曰。铁马骑牛腾碧汉。乌龟跨鹤上昆仑。
上堂。飘零黄叶。振古佛之家风。游衍行云。显当人之面目。快睹戒珠晃耀。炉岳崔巍。一道神光。贯彻今古。虽然。更须知有转身一路。且作么生是转身一路。化功归己琴堂冷。退位朝君古殿寒。
上堂。一叶扁舟浪里颠。丝纶抛去看浮钱。钩头若得锦鳞现。不负渔翁冒晓烟。以拂子作垂纶势曰。莫有负命的鲸鲲么。出来吞啖看。一僧才出。师曰。单鰕只鲤。何足为意。便归方丈。
小参。一向恁么。一华一弥勒。一叶一释迦。一向不恁么。三世诸佛。无开口处。历代祖师。无厝足地。更须知恁么中不恁么。不恁么中却恁么。不恁么中却恁么。把住不碍放行。恁么中不恁么。解制何妨结制。所以道。太阳门下。日日三秋。明月堂前。时时九夏。者且置。祇如功位俱隐。正偏不立。又作么生。无阴阳地草常秀。花发寒岩不带春。
示众。今日天中佳节。画龙艾虎斗额。夺得锦标归来。特与诸君漏泄。且作么生是漏泄底事。石榴红似火。杨花白如雪。
示众。赤水有玄珠。精光生四泽。离娄不可求。罔象偏能得。既得必须护。不护还成失。欲识护珠人。问取幻禅客。大众护则且置。作么生是珠。喝一喝。
僧问。善财初见文殊。已得根本智。末上又见文殊。是何意旨。师曰。骑虎头收虎尾。
问。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现前山河大地。是有是无。师曰。镜里莫攀花。
问。最初威音王佛。参见何人。师曰。胡张三黑李四。
问。桂轮孤朗。为甚么清光不照。师曰。忘功体更赊。
问。如何是不思议境界。师曰。螺蛳吞大象。
问。如何是本来面目。师曰。红日上粉墙。曰不会。师曰。光明灿烂。
问。发真归元者。十方虚空。悉皆销殒。如何是锁殒底事。师曰。玉人梦破一声鸡。
师指桃华。问众曰。灵云见桃华悟道。诸人见桃花。为甚么不悟道。众答不契。一僧进曰。和尚见桃花。未审如何。师曰。山僧不解眼花。曰怎奈即今何。师乃作咳[口*敕]势曰。山僧有病。出去。
师参学时。无被卧。不解带者十三年。质朴不文。端方可重。锻炼学者。不假辞色。察有志可操者。钳锤尤加严峻。诸方。於法门有所左者。则力辟之。或谏之。师则曰。摧邪辅正。令法久住。吾岂畏刀斧哉。师性倔强。行止自断。尝曰。我为法王。於法自在。晚居百丈。风规愈肃。人咸谓大智再来。辛巳谷日。示微疾。领众益笃。谭论倍常。三月望日。令净发。十九。侵晨索浴毕。谓侍僧曰。扶老僧入龛。且搦管书偈曰。来亦无一物。去亦无一物。要知端的意。百丈花梢月。掷笔以手招众。众前。师已逝矣。寿五十八。腊三十八。塔全身於弁山龙华寺之右侧。
绍兴府雁田柳浈居士
山阴人。参云门。首以日用不得力请示。门曰。但举个是甚么看。看来看去。忽地放心。始有个安乐。士为密密提究者有年。一日问。赵州狗子。毕竟是有佛性无佛性。门抗声曰。道甚么。士拟举。门趋步便归方丈。士随入方丈曰。不是柳浈。几成错过。门曰。放你三十棒。他日又问。世尊升座意旨。为复在白椎处下座处。门随与一掌。士曰。分明勾贼破家。门曰。还要第二掌那。士举张天觉颂本因缘请判。门曰。判且置。如何是颂本。士拟议。门一喝曰。唤作颂本则瞎。一日呈偈曰。是甚么有些些。对着家君莫问爷。金不博金随处使。从来常御白牛车。门曰。且道。甚处是赵州勘破婆子处。士曰。壁外盖茅屋。门曰。不是更道。士曰。雷声甚大。雨点全无。门曰。不信道。
南昌府叶昙茂居士
参云门有省。值普茶次。出曰。昙茂昨日偏众解制了也。门合掌曰。恭喜。士曰。和尚莫涂污人好。门曰。如何是解制的事。士曰。仲冬严寒。请和尚万福。门曰。似则似。是则未是。士曰。大众散去。遂归位。门颔之。后以母老。归里养亲有年。觉浪盛说法上蓝。时士过访次。盛问。云门得力句。还记得么。士曰。当时恨不唧[口*留]。盛曰。如今又作么生。士曰。却放过和尚一着。盛曰。咦。
续灯正统卷三十九
猜你喜欢 华译提婆菩萨所著书述要·太虚 第七卷·佚名 卷一百一十八(竺法护译)·佚名 翻译名义集卷第十·法云 鼓山为霖禅师还山录卷四·为霖道霈 贤护分觉寤品第十六·佚名 卷第十三·永觉元贤 卷上·佚名 大乘三论略章一卷·吉藏 序·佚名 卷十·佚名 重刻佛法金汤编叙·岱宗心泰 卷六十二(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卷七·佚名 卷六·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