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萧敌鲁传(附萧阿古只传)

萧敌鲁,字敌辇,其母为德祖之妹,而淳钦皇后乃是其姊姊。五世祖叫胡母里,在遥辇氏时曾经出使唐,唐留之于幽州。一天晚上,破关逃回国中,从此世代为决狱官。

敌鲁性情宽仁厚道,力大过人,熟悉军事。太祖在藩国未显时,每天伏侍左右,每逢征讨必定参与指挥布阵。即位之后,敌鲁与弟阿古只、耶律释鲁、耶律曷鲁一同主管宿卫。拜敌鲁为北府宰相,世代沿袭其官。

太祖征讨奚人及讨伐刘守光,敌鲁在海滨攻城略地,斩首俘获甚众。不久,剌葛等作乱,溃败后北逃。萧敌鲁率轻骑追赶,昼夜兼程。到榆河,击败剌葛党人,生俘剌葛献上。太祖大为嘉赏,赏赐十分优厚。后来征讨西南夷,功劳居于诸将之首。神册三年(918)十二月去世。

敌鲁富有胆识和谋略,得悉敌人所在便即赶往,亲身冒着枪林弹雨,前后作战从不曾有些许畏惧退缩,一定要获胜才罢休,所以在太祖功臣之列中,被比拟为手。弟阿古只。

阿古只,字撒本。少时才能高超出众,自我放纵,不拘礼法。成年后,勇武骁强,擅长射箭,临阵一往无前。每当射击甲盾时便能应弦洞穿。太祖为于越时,因为有材力且勇武,担任差事。即位之后,阿古只跟萧敌鲁一道总揽腹心部。剌葛之乱时,淳钦皇后驻军于黑山,依险自守。太祖正经营治理奚地,命令阿古只统领一百骑前往保卫。逆党迭里特、耶律滑哥一向畏惧他勇武有谋略,互相告诫说“:此人惹不起!”剌葛北逃之后,阿古只与敌鲁追赶并在榆河擒获了他。

神册元年(916),征讨西南夷,立有战功;在山西诸郡县攻城略地,又一一攻下,击败周德威军。三年(918),因功拜为北府宰相,子孙世袭其职。天赞初年,与王郁掠地于燕、赵一带,攻破磁窑镇。太祖西征,将南面边事全部托付给他。

攻渤海,破扶余城,独自率骑兵五百,击败老相军队三万。渤海平定后,改为东丹国。不久,已降附的郡县又反叛,盗贼纷起。阿古只与康默记讨伐之,所向披靡。适逢贼人游骑七千从鸭渌府前来增援,兵势十分嚣张。阿古只率部下精兵,径直击挫其兵锋,一战而胜,斩首俘虏三千余人,于是进军破回跋城。因病去世。

功臣中将阿古只比拟为耳朵。子安团,官至右皮室详稳。

猜你喜欢
  卷之二百二十·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二·佚名
  清波杂志卷十二·周煇
  第四六保结状光绪七年八月一一二○六-三·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三十 列传三十·纪昀
  四二 谕内阁陆蓉等有愿効力者准其在四库全书处誊录上行走·佚名
  宋宝祐四年登科録卷二·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七十七·阿桂
  史记集解卷四十三·裴骃
  周舍传·李延寿
  王伦传·脱脱
  赵用贤传·张廷玉
  卷首之一·佚名
  卷五十九·纪昀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二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杨际昌

      毛西河说经长於辨驳,文体长於序事,虽以攻紫阳蒙诟,实一代才也。诗拟唐人,意在矫虞山推重宋、元之枉,议者目为唐皮。予按绚烂有馀,但未归平淡耳。《饮马城边曲》二绝:“燕台北望蓟城山,饮马城边驱马还。前度锦车休出

  • 后汉孝明皇帝纪下卷第十·袁宏

      八年(乙丑、六五)  冬十一月丙子〔一〕,上临辟雍。诏天下死罪赎各有差。 〔一〕 十一月癸卯朔,无丙子。范书作“十月”,是。   壬寅〔一〕,日有蚀之。诏群臣上封事,言得失。 〔一〕 范书作“十月壬

  • 第十六回 驻定陶项梁败死 屯安阳宋义丧生·蔡东藩

      却说李斯受了刑讯,搒掠至千余下,竟至昏晕不醒。赵高令左右取过冷水,喷上斯面,斯才苏醒转来。再经高喝令供实,斯恐重遭搒掠,不得已当堂诬服,随即牵还狱中。斯且忍痛作书,自叙前功,尚望二世从轻发落,特浼狱吏呈将进去,偏又为

  • 卷之六百三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二八四 仪郡王永璇等奏请以吴裕德彭元珫充补纂修空缺折·佚名

    一二八四 仪郡王永璇等奏请以吴裕德彭元珫充补纂修空缺折乾隆五十二年十二月初九日臣永璇、臣彭元瑞、臣金简谨奏:查武英殿原设额缺纂修十二员,现出有编修章宗瀛告假一缺,编修缪晋丁忧一缺。今于本月初二日奉旨:吴裕德、

  • 卷二十四上·班固

    钦定四库全书 前汉书卷二十四上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颜师古注 食货志第四 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师古曰殖生也嘉善也】货谓布帛可衣【师古曰

  • 宋纪十四 太宗明皇帝中泰始三年(丁未、467)·司马光

    宋纪十四 宋明帝泰始三年(丁未,公元467年) [1]春,正月,张永等弃城夜遁。会天大雪,泗水冰合,永等弃船步走,士卒冻死者太半,手足断者什七八。尉元邀其前,薛安都乘其后,大破永等于吕梁之东,死者以万数,枕尸六十余里,委弃军资器械不可胜

  • 第十一章 中原文化的广播和疆域的拓展·吕思勉

    中国为什么会成为东方的大国?这个,与其说是兵力的盛强,还不如说是文化的优越。神州大陆之上,古代杂居的异族多着呢!为什么,我国民族,终成为神州大陆的主人翁?原来初民的开化,受地理的影响最大。古代文明的中心,是黄河流域。黄河

  • 第三编 近古哲学史·钟泰

    第一章 宋儒之道学《宋史》于《儒林》之外别立《道学》一传,议者多訾之。以为“儒之名本不轻,周、程诸子虽贤,要亦服儒之服,言儒之言,行儒之行。今必别于儒林而谓之道学,乱史例而启争端,甚无谓也”。顾吾谓《宋史

  • 卷十二·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要义卷十二宋 魏了翁 撰【原阙】

  • 卷十八·佚名

    △金刚幢菩萨十回向品第二十一之五菩萨摩诃萨。见有人来乞手足指。如坚固精进菩萨。阎浮提自在王金光菩萨等。无量菩萨摩诃萨。施手足指时。心大欢喜颜色无异。乘大乘施。不求五欲施。不求名闻施。建立檀波罗蜜施。大

  •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七·欧阳竟无

      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奉詔譯   師子吼菩薩品第十一之一   爾時佛告一切大衆諸善男子.汝等若疑有佛無佛有法無法有僧無僧有苦無苦有   集無集有滅無滅有道無道有實無實有我無我有樂無樂有淨無淨有常無常有乘

  •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七·圆晖

      从此大文第二。明智所成功德。就中二。一明不共法。二明共功德。就明不共法中二。一举数标名。二依名别释。且初举数标名者。论云。如是已辨诸智差别。智所成德。今当显示。于中先辨佛不共德。且初成佛尽智位。修

  • 往生集卷之三·祩宏

    古杭云栖寺沙门袾宏辑诸圣同归类择生极乐观无量寿佛经云。尔时韦提希。号泣白佛言。世尊愿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浊恶世也。于是世尊放眉间光。遍照十方世界。诸佛国土皆于中现。时韦提希见已向佛言

  • 死亡螺旋·松本清张

    作者是松本清张。人的大脑对于难以理解的事物,总想千方百计找出符合逻辑的解释来。如果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答案,人就会在自己设下的逻辑迷宫中迷失、绝望、发疯,甚至死亡……味冈怎么也想不通,自己究竟是如何一步一步落入如

  • 紫阳真人悟真篇讲义·夏元鼎

    紫阳真人悟真篇讲义,原题「云峰散人永嘉夏宗禹著」。宗禹即南宋夏元鼎。七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编首载宝庆三年(1227)真德秀〈序〉,谓夏氏所撰《悟真讲义》,「章剖句析,读之使人焕然无疑」。全书取《悟真篇》正

  • 明英宗宝训·李贤

    明英宗朱祁镇语录汇编。李贤、陈文等编纂。成化三年(1467)成书,与《明英宗实录》同进。十二卷。万历三十年(1602),吕本校订刊印,改为三卷。凡七十二子目,前有明宪宗序。

  • 北溪字义·陈淳

    南宋学者陈淳的重要伦理学著作。原名《字义详讲》,又称《四书字义》、《四书性理字义》、《经书字义》、《北溪陈氏字义》。约成书于宋宝庆二年(1226年)。是陈淳学生王隽根据陈淳晚年讲学笔记整理集编,由陈淳“笔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