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重刻佛法金汤编叙

苾刍众有白於非空子曰。真如本空乎。曰如是。虚空可坏乎。曰不也。虚空之体大於天地。真如之体大於虚空。盖[廿/曳]坠有尽虚空无尽。虚空可空真如寔无所空。唯无所空。是以不住於空。无相无名无成无坏。芥子须弥非戏论。石子渡海非希有事。鸿蒙剖而乾坤毁。非生灭相。奚以卫而金汤为。夫自性本空。因缘生有。尘根互影。熏习代幻。流浪沈沦。转入烦恼。於是西方有大圣人者出。哀愍而普度之。以般若为航。以菩提为果。以金刚为究竟。以经律论为调御。以最上凡夫小乘为阶级。自汉迄今弥漫震旦。无量善知识唱衍开悟。靡有遗矣。大藏充栋而庄严。像教充斥四天下矣。尽有情无情有漏无漏。悉演法音而归依。且遍恒沙界矣。奚以卫而金汤为。吁。嗟乎。此佛氏为人切而忧[彳*(巢-果+(一/自))*亍]深也。昔如来付法迦叶。密嘱受记。以断灭为戒。祖祖相传犹有热铁轮追之者。不得已而传衣。又不得止而付之国王大臣。吾儒所称说。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者。虑在兹乎。夫佛自竺乾。历流沙万余里以入震旦。团虚空教人。人骤闻之非骇且惑。而欲其流通周洽。于是思以金汤之矣。古之防在外[彳*(巢-果+(一/自))*亍]。今之防在邪见。外衢逸而与佛角则法离。邪见窜而与佛溷则法亦离。弊且迷妄相导。登枝忘本。上者堕尊贵博名高。下者藉檀那陇什一。缁衣塞路而优钵昙华世不一见。毋怪乎疑谤纷起。法愈离而防愈密。金汤所由作也。其书爰稽上古。下逮胡元。搜栝数千年间帝王宰官名儒硕彦凡一事一言有裨慈氏教者。汇次成帙。是布金为城。不汤而池。是觉海醍醐所灌而输也。是舍利城耆阇崛清凉净土。龙象之所都而三乘之轨也。是示长者子之便门也。於人心世教宁无小补乎哉。天台惺上人重订刻之。以广其传。余嘉其志。首揭虚空真如之体以广其量。俾人知一切现成无余无欠。不金汤而究竟坚固者。时

  万历庚子初夏佛日非空居士华亭俞汝为撰

猜你喜欢
  浮石禪師語錄卷四·通贤
  博山雪關智誾禪師傳·雪关智訚
  翻译之记·佚名
  金粟費大師語錄序·费隐通容
  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末·法藏
  卷八·晁迥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二十五·念常
  卷第三十·佚名
  先觉宗乘卷一·圆信
  卷五十九·佚名
  优婆塞戒经讲录上(二)·太虚
  惟念品法句经第六(十有二章)·佚名
  第八章 诸方之教化·佚名
  卷第十一·志磐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第九(之二)·子璇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吴淇·唐圭璋

      浙江通志有吴淇,庆元(今浙江宁波)人。嘉定七年(1214)进士。南剑知州,或即其人。   南乡子   寿牟国史三月二十   十日借春留。芍药荼不解愁。检点笙歌催酿酒,西州。有谪仙人烂熳游。   白鹭自芳洲。咫尺红云最上

  • 第九出 初晤·周履靖

    【霜天晓角】〔老旦上〕东风送暖。碧草闲阶满。惆怅良人去远。眼前花事空姸。莺燕芳菲节。其如离别何。弱女本非男。慰情良胜无。相公出去。止我母子在家。女儿素耽幽寂。另处一室。两日因有义妹之子远来。与他盘桓

  • 卷473 ·佚名

    袁燮 桂花上侯使君 秋雨洗残暑,秋空渺寥廓。 秋清入花骨,风致殊洒落。 何人剪瑠璃,被以宝璎络。 英英妙点缀,细细疑纷错。 谁知一粟中,十里香喷礴。 自便金气爽,不赴东皇约。 黄裳得中正,无

  • 卷五·郭知达

    钦定四库全书九家集注杜诗卷五   宋 郭知达 编古诗【寓秦州及同谷县行赴蜀中作】贻阮隐居【昉】陈留风俗衰人物世不数【晋书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父瑀魏丞相掾子浑侄咸咸子瞻瞻弟孚咸从子脩孚族弟放放弟裕皆陈

  • 卷四百五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五十五白居易读老子言者不如【一作知】知者默此语吾闻於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着五千文读庄子庄生齐物同归一我道同中有不同遂性逍遥虽一致鸾凰终校胜虵虫【万首絶句作去国辞家谪异方

  • ●卷一百九十一·徐梦莘

      炎兴下帙九十一。   起绍兴九年正月五日丙戌,尽十四日乙未。   九年正月五日丙戌赐新复河南州军敕。   门下朕以眇躬嗣承丕绪明不能烛德不能绥为人子孙不能保其所付为人父母不能全其所安虽穷宵旰之勤未息边

  • 卷之十二·佚名

    光绪元年。乙亥。六月。辛巳。谕内阁。朕钦奉慈安端裕康庆皇太后慈禧端佑康颐皇太后懿在在京之记名都统副都统。及新陈卓异之头等侍卫三品旗营各员。着于本月二十一日起。每日三见。现月  ○又谕。朕钦奉慈安端裕

  • 皇王大纪卷十二·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武王大雅首篇曰文王七章章八句文王受命作周也文王在上于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有周不显帝命不时文王陟降在帝左右亹亹文王令闻不已陈锡哉周侯文王孙子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世之不显厥

  • 况钟传·张廷玉

    况钟,字伯律,靖安人。当初以一名小吏侍奉尚书吕震,吕震惊奇他的才华,推荐他任仪制司主事。升为郎中。宣德五年(1430),皇上因知府多不称职,正好苏州等九府都缺知府,这些都是大府,便命各部、院的大臣推举廉能的属下来补任。况钟

  • 阴阳·胡宏

      胡子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有一则有三,自三而无穷矣。老氏谓“一生二,二生三”,非知太极之蕴者也。  小道任术,先其得,后其利,智己而愚民者也。圣人由道而行,其施也博,其报也厚,其散也广,其聚也多,贪欲不生而天下通

  • 无我与不朽·钱穆

    古今中外,讨论人生问题,似乎有两个大理论是多少相同的。一是无我,一是不朽。初看若相冲突,既要无我,如何又说不朽。但细辨实相一致,正因为无我,所以才不朽。 人人觉得有个我,其实我在哪里,谁也说不出。正因为在不知何年代以前

  • 卷四十二·佚名

    释集散品第九【经】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我不觉、不得是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当为谁说般若波罗蜜?世尊,我不得一切诸法集散,若我为菩萨作字言菩萨,或当有悔!世尊,是字不住,亦不不住。何以故?是字无所有故。以是

  • 唐梵两语双注集·佚名

      唐 僧怛多蘖多.波罗瞿那弥舍沙集中天竺摩竭提国菩提树下金刚座寺苾刍僧怛多蘖多波罗瞿那弥舍沙(二合)出人(么弩史也) 肉(么婆) 皮(折么) 血(噜地罗) 骨(摩拏)[鼻音] 毛(噜忙) 唾(施[口*(上/示)*余]审忙) 脂(

  • 第六章 毗阇耶之来岛·佚名

    万伽国于万伽之都,昔有万伽王,羯陵伽王之[王]女为此王之妃,(一)王由此妃得一[王]女,占卜者等豫言此[王]女[后日]将与兽王同栖。(二)[王女]容色特胜,色情甚炽,王、妃亦耻厌。(三)彼女唯独出行,任意求乐,秘其身分与摩谒陀国往来之商队交往。(四)罗

  • 经济文集·李士瞻

    六卷。元李士瞻(1313—1368)撰。士瞻字彦闻。先世新野 (今属河南),徙居荆门。至正初中大都路进士。累官户部尚书。出督福建海漕,就拜行省左丞。入为中书参知政事、翰林学士。封楚国公。此集为其曾孙绅所编,始于为右司

  • 重阳立教十五论·王重阳

    道教全真派著作。金王重阳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本篇分十五节,以简要文字说明全真道立教宗旨及入门修炼准则。内容可分三类。首先论述全真道士日常修习法则,包括住庵、云游、学书、合药、盖造、合道伴等节

  • 道德真经论·司马光

    四卷。宋司马光撰。《道德真经论》又称《道德真经传》、《道德论述要》、《老子道德论述要》。汉晋以来,研究《老子》的学者聚讼纷争,其争论焦点之一就是道德是否一体。一派主张道德分见,陆德明《经典释文》及唐代传

  • 傅子·傅玄

    政论著作。晋傅玄撰。1卷。《晋书》记载,《傅子》有内外中篇、四部六录140篇,数十万言。至宋已亡佚117篇,仅有23篇。清人严可均从有关典籍中辑录部分傅玄文, 并将 《傅子》扩为2卷; 后严民又从诸典籍中辑录傅文数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