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增集续传灯录序

间读司马迁《孔子世家》,赞谓“读孔子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祇回留之不能去。”至谓“天下王侯贤人甚众,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余己丑,住吴之灵岩山,永乐间为南石和尚道场,读和尚语录,想见其人。庚子,虞山钱宗伯惠我二书:一曰《增集续传灯录》,出南石和尚;一曰《山庵杂录》,出恕中和尚。读二书,又想见许古人。恕中前住瑞岩,南石前住灵岩。余在吴、在越,实主二岩於二老俱为前后住持,以余想见二老想见许古人,则知后人则想见今人,感慨略同也。书止四世,虽文献未备,典则可征。后学宗之,足起支离泛滥之习。今世禅壳子其有瘳哉!后三年,以《增集续传灯录》先付诸梓而序之。 

前住天台瑞岩宝林净土寺后学灵岩弘储书。

猜你喜欢
  卷之五上·佚名
  三宜盂禪師語錄卷五·明盂
  佛教与人生·太虚
  第九 摩健地耶经之义释·佚名
  大乘集菩萨学论 第十卷·佚名
  卷五百二十·佚名
  沙弥律仪要略述义卷下·书玉
  卷第六十五·佚名
  佛说观自在菩萨如意心陀罗尼咒经·佚名
   第六十一則 風穴若立一塵·胡兰成
  禅林宝训序·净善
  再论大乘三宗·太虚
  第三十四卷·佚名
  卷三百二十七·佚名
  灯指因缘经全文·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今传是楼诗话 十·王揖唐

    三六一、余之诗话,以今传是楼命名。海内外友人亦多为诗及之。传是楼者,昆山徐健庵尚书乾学藏书之所也。清初徐氏,一门鼎盛,健庵以康熙庚戌进士第三人及第,官刑部尚书,尤为士类所归。京师为之语曰:“万方玉帛朝东海,一点

  • 第二折·白朴

    (安禄山引众将上,云)某安禄山是也。自到渔阳,操练蕃汉人马,精兵见有四十万,战将千员。如今明皇年已昏眊,杨国忠、李林甫播弄朝政。我今只以讨贼为名,起兵到长安,抢了贵妃,夺了唐朝天下,才是我平生愿足。左右,军马齐备了么?(众将

  • 卷四百四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四百四十五白居易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并序】微之又以近作四十三首寄来命仆继和其间瘀?四百字车斜二十篇者流皆韵剧辞殚瓌奇怪谲又题云奉烦只此一度乞不见辞意欲定霸取威置仆於穷地耳大凡依次

  • 列传第六十四 孝义下·李延寿

    滕昙恭 陶季直 沈崇傃 荀匠 吉翂 甄恬 赵拔扈 韩怀明 褚修 张景仁 陶子锵 成景隽 李庆绪 谢蔺 殷不害 司马暠 张昭时有徐普济者,长沙临湘人。居丧未葬,而邻家火起,延及其舍。普济号恸伏棺上,以身蔽火。邻人往救之,焚炙已闷

  • 卷二百六十五·列传第二十四·脱脱

        李昉吕蒙正 张齐贤贾黄中   李昉,字明远,深州饶阳人。父超,晋工部郎中、集贤殿直学士。从大父右资善大夫沼无子,以昉为后,荫补斋郎,选授太子校书。汉乾祐举进士,为秘书郎。宰相冯道引之,与吕端同直弘文馆,改

  • 卷四百十八 列传二百五·赵尔巽

      袁甲三子保恒 毛昶熙   袁甲三,字午桥,河南项城人。道光十五年进士,授礼部主事,充军机章京,累迁郎中。三十年,迁御史、给事中,疏劾广西巡抚郑祖琛慈柔酿乱,又劾江西巡抚陈阡贿赂交通,皆罢之。户部复捐例,疏请收回成命。咸

  • 第五十五回 返豹房武宗晏驾 祭兽吻江彬遭囚·蔡东藩

      却说武宗坠入水中,险些儿被水淹死,幸亏操舟的两太监,曾在京内太液池中,习惯泅水,虽遭覆溺,毫不畏惧,亟游近武宗身旁,将武宗手脚握住,推出水面。各舟闻警齐集,才将武宗搀入舟中,还有两太监入水,用力挣扎,也经旁人救起。惟武宗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八·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一百九十六·佚名

      康熙三十八年。己卯。十一月。乙未朔冬至。祀天于圜丘。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暂安奉殿、孝陵、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  ○停止次日朝贺。  ○丁酉。江南道御史鹿祐、疏参顺

  • 田儋列传第三十四·司马迁

    张连科 译注【说明】本传是秦末和楚汉相争之际齐国田氏家族的一篇合传,以田儋在反秦战争中首难建齐,故以“田儋列传”名篇。在《史记》中,和其它的《列传》相比较,篇幅较短。但容量较大,它写了当时田氏家

  • 韩褒传·令狐德棻

    韩褒字弘业,祖先是颍川颍阳人,后来移居昌黎。祖父韩瑰,在魏国担任镇西将军、平凉郡守,封安定郡公。父亲韩演,任征虏将军、中散大夫、恒州刺史。韩褒从小就有抱负,喜欢学习,但不拘泥于章节句读。老师感到奇怪,问他为什么。韩褒

  • 孟子集注大全卷十四·胡广

    <经部,四书类,四书大全__孟子集注大全钦定四库全书孟子集注大全卷十四尽心章句下凡三十八章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所谓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也公孙

  • 中庸集编卷上·真德秀

    宋 真德秀 撰中庸【朱子曰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或问名篇之义程子专以不偏为言吕氏专以无过不及为説二者固不同矣子乃合而言之何也曰中一名而有二义程子固言之矣今以其説推之不偏不倚云者程子所谓在

  • 卷二十三·毛奇龄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毛氏传卷二十三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八年春晋侯使韩穿来言汶阳之田归之于齐汶阳之田本鲁地而为齐所侵者二年以从晋伐齐而归我三年以齐不伏取而兴师焉今已七年矣又使之归齐何以处鲁鲁亦何以自处时季文子

  • 重令第十五·管仲

    凡君国之重器,莫重于令。令重则君尊,君尊则国安;令轻则君卑,君卑则国危。故安国在乎尊君,尊君在乎行令,行令在乎严罚。罚严令行,则百吏皆恐;罚不严,令不行,则百吏皆喜。故明君察于治民之本,本莫要于令。故曰:亏令

  • 佛说杂藏经·佚名

    东晋平阳沙门法显译  佛弟子诸阿罗汉。诸行各为第一。如舍利弗。智慧第一。乐说微妙法。目连神足第一。常乘神通。至六道见众生受善恶果报。还来为人说之。目连又一时至恒河边。见五百饿鬼。群来趣水。有守水鬼。执

  • 进呈奏疏·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进呈奏疏  圣感寺住持(臣)僧(超永)谨奏为进呈五灯全书事。窃惟三教无二道。圣人无两心。蹟虽有世间方外之殊。理原无修己利人之别。第品类杂则羣言贵。有折衷须流派清。而根源斯为可据。喜际同文之盛世。敬

  • 建国大纲·孙中山

    全称“国民政府建国大纲”。1924年1月23日孙中山起草并提交中国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审议,同年4月12日公布。共25条,具体规划了“革命的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以建设中华民国”的方案。主要内容: (1)提出三民主义是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