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八

  嘉靖十七年正月丙子朔  上御  奉天殿文武群臣及朝觐官四夷贡使行庆贺礼免宴赐节钱钞

○戊寅  宣帝章皇帝忌辰  景神殿行祭礼遣玉田伯蒋荣祭  景陵

○壬午  命宣府游击将军梁桓充右参将分守宣府东路

○工部尚书温仁和奏江西烧造磁器有违钦限请治角□羊官迟误罪  上以巡按官不行催督命调御史陈褒为广东韶州府推官

○癸未

○改延绥总兵官刘文镇守甘肃

○丙戌以  元子补试周礼  上亲告  太庙遣大臣分告  群庙

○升蔚州卫指挥使章镇署都指挥佥事充宣府游击将军

○丁亥以  皇苐七子生告谕天下宗藩勋戚大臣武定侯郭勋等各进玉带马匹称贺诏赐银币有差

○吏部会同都察院考察天下诸司官员方面年老参政未概等八员致仕罢软知府姚正不谨布政使张鲲等四十员贪知府方岑酷知府陈绶为民才力不及布政使李松祥等二十六员调用余有司一千六百二十员杂职一千三百八十四员各调黜有差

○己丑  皇苐二女生徽嫔王氏出也遣武定侯郭勋告  景神殿  命山西副总兵署都督佥事周尚文挂印充总兵官镇守延绥地方

○庚寅

○天方国遣使臣写亦狭西丁等入贡请得游览中国礼部议奏非例疑有狡心诏绝之还其贡物

○辛卯  皇苐七子薨遣封为蓟王谥曰哀

○壬辰  英宗睿皇帝忌辰  景神殿行祭礼遣定国公徐延德祭  裕陵

○巡抚狭西右副都御史任忠卒赐祭葬如例

○顺天府房山县民传得本奏水洞山并浮图峪等处银矿可采  上命锦衣卫千户张玮验实工部覆奏行抚按委官采取从之

○乙未

○吏部都察院议覆科道拾遗考察方面官拟副使戴鱀张庭留用参议郄元洪知府许继林春泽应槚改调副使陈赞仲选参议沈松知府陈文誉洪价闲住得旨戴鱀张庭调用郄元洪闲住余依拟  命山西游击将军署都指挥佥事祝雄充副摠兵官镇守山西地方兼提督代州三关

○真人张彦頨赴京朝贺毕将还备言来时沿路官司常山县知县吴襄等应付稽迟状请给敕书护行  上允其请命各巡抚御史逮襄等问

○初应天府尹孙府丞杨麒南京江西道御史何宏云南道御史沈应阳俱以乡试录违式有旨逮问所取士不许会试已懋等纳赎还职于是广西道御史吴悌请宽宥中式生儒姑容应试  上谓其违旨奏扰命锦衣卫执下镇抚司问寻宥之后春围事竣礼部覆以诸生为诸仍诏送国子监肄业

○丙申

○海西秃都河等卫女直都指挥佥事董山等建州等卫女直都督也隆奇等建州左等卫女直都督方中干黑纳阿都赤等三百余人入贡宴赉如例

○初建昌侯张延龄既以罪论系狱其兄昌国公张鹤龄调降南京锦衣卫指挥诸子宗说宗俭辈尚在京师张氏自弘治正德凭宠肆虗多行不义久为中外所怨嫉延龄等既得罪而诸子席其故赀富厚擅都下诸无赖子及家奴利其所有类撰造危言以恐吓之率协取重贿索或贿不得或得得而意未慊者则首诸官去年冬有班明于云鹤者上章告变构及中官戚里鹤龄自南京逮赴诏狱瘦死明云鹤以诬奏充戍而言者且接踵未已其刘东山者以射父坐死在逃巡视东城御史陈让檄兵马钱珊捕获之东山故刁狡尝马□匡赚宗俭金□辈银物无筭至是乃上耆言延龄夫妻父子亲戚魇镇  上事皆实班明等奏不诬冀脱己罪并让珊构致之仍取张氏奴陈大绅所构奏词一纸连封以进诸奸滑小人庞永洪于良臣刘琦郭文振王文正等又群起而和之言张氏咒咀魇魁事有迹连遂安伯陈鏸西宁侯宋良臣京山侯崔元太监麦福赵稷贺恩李勋等诸所蔓引无虑数十人章俱下锦衣卫拷讯独令鏸良臣及福俟讯竟曰奏请锦衣卫推鞫东山等所言事皆无实不可听奏上诏释元等放稷等三人于南京闲住余俱付法司会鞫法司拟东山等枷号三月满日发极边充军让珊赎杖还职鏸良臣免究福等请自  圣裁因言延龄罪状多端久留禁狱其子侄骄溢敛怨以致奸人垂涎财物纷纷告讦动輙指斥乘舆干犯宫禁其于国体所伤匪小乞将延龄早赐处决宗说宗俭等调发南京产业查夺奏上诏延龄仍禁锢候决宗说调南京锦衣卫带俸并宗俭家口俱随诸所有田住宅户工二部查旧以奏讨得者悉藉还官鉄券追夺鏸良臣如旧管事福等免究余如拟

○丁酉

○以祈祷视牲命成国公朱希忠代伯卫錞大学士夏言为书顾鼎臣严嵩轮视武定侯郭勋请  太祖配神

○乙亥

○故南京户部右侍郎袁宗儒为户部右侍郎

○庚子  孝静毅皇后忌辰  景神殿行祭礼遣驸马都尉谢诏祭  康陵  诏造蓟哀王坟并颖伤王为一所  命西官厅听征前哨参将李蓁充山西鴈门等三关游击将军以分守葛峪堡参将刘锦代蓁

○移南京新江口水操教场于济川卫西

○辛丑

○升贵州布政使司左参政俞茂坚为福建按察使山东按察司副使陈嘉言为山西行太仆寺卿刑科给事中李士文浙江副使底蕴云南副使陈焕俱为布政使司左参政湖广道御史郭宗皋张子立兵部署郎中梁廷振广东左参议余锓四川左议李瑜江西佥事林应标山西佥事王世爵广东佥事江汇直隶保定府知府汪坚顺知府孙锦福德府福建福州府知府胡有桓河南南阳府知府屠倬俱为按察司副使礼部郎中鲁存仁刑部郎中杨锐俱为布政使司参议刑科给事中崔三畏山东道御史游居敬河南道御史诸演沈澧俱为按察司佥事士文蕴锦锐三畏澧俱山东宗皋子立俱山西廷振广西锓演俱福建应标贵州世爵狭西焕瑜汇坚俱湖广有恒存仁居敬俱浙江倬江西是时考察后员缺多吏部类题奉旨今后但系请旨点用官员俱另开

○广东潮州府大浦等县地震毂如雷

○壬寅

○行祈谷礼于  圜丘  命武定侯郭勋代先是  上谕礼部欲亲诣  郊坛而疾未康复部臣言  圣躬方在调挕宜暂遣大臣行礼  上谕辅臣曰卿等谓祈谷礼宜暂命官具见爱朕至意然朕思大报未亲时又有外臣在故欲躬事耳若谕出入  太庙  丘坛上下自惟礼多但熟思朕既遵复  祖制不三五年即偷安自逸且自十三年患唊六旬乃愈三四年间体力不如故又昨冬连患足疮兼耳鸣心跳神思不爽又不如前气积成痼即今慈恙增甚朕心得有一日之宁乎故朝政之废岁不及旬日虽此身如逸中心不敢略怠所感者  皇天洪眷  太祖圣德故支继之冲君得有此十六禩及赖卿等竭心以赞耳今朕且理疾祈谷之典卿勋宜思尽虔恭代朕行礼卿言仍兼督礼仪勿怠即录付眷官及遍示诸司知之

○以南京江水冲啮诏守备镇远侯顾寰祭江神

○礼部言迩来又体日坏道术日微宜敕会试取士务求醇正典雅合于程式者钩棘茁乾之文悉宜黜落其背戾经付引用庄列不经之言者参奏除名诏可令出榜晓谕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六十一·刘昫
  卷四百三十四·列传第一百九十三·儒林四·脱脱
  卷二十五·魏四·佚名
  第一章 绪论·梁启超
  卷一四八 梁紀四·司马光
  卷二·庞元英
  第六十三回 执国法王恢受诛 骂座客灌夫得罪·蔡东藩
  卷之三百三十六·佚名
  卷之九十一·佚名
  二百六十二 上谕著内务府将三织造送来之缎疋立即入账销算·佚名
  第二十四册 崇德元年八月·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六百一 载记八·纪昀
  绎史卷七十四·马骕
  崔亮传·李延寿
  孝武帝纪·李延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多谢天!我的心又一度的跳荡·徐志摩

    多谢天!我的心又一度的跳荡,这天蓝与海青与明洁的阳光,驱净了梅雨时期无欢的踪迹,也散放了我心头的网罗与纽结,像一朵曼陀罗花英英的露爽,在空灵与自由中忘却了迷惘:——迷惘,迷惘!也不知来自何处,囚禁著我心灵的自然

  • 山谷外集诗注卷十五·黄庭坚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山谷外集诗注> 钦定四库全书 山谷外集诗注卷十五 宋 黄庭坚 撰 史 容 注 奉送刘君昆仲 游子归心日夜流【汉高祖纪谓沛父兄曰游子悲故乡】南陔香草可晨羞【束广微补亡诗云循彼南陔言

  • 卷八·王冕

    梅谱原始夫梅,始自花光仁老。宋朝哲宗时,僧住衡山花光寺。老僧酷爱梅,唯所居方丈室屋边亦植数本。每逢花发时,辄床据于其下,吟咏终日,人莫能知其意。月夜未寝,见疏影横于其纸窗,萧然可爱,遂以笔戏摹其影。凌晨视之,殊有月夜之思

  • 卷第二百九十一 後周紀二·司马光

      起玄黓困敦(壬子)九月,盡閼逢攝提格(甲寅)四月,凡一年有奇。   太祖聖神恭肅文武孝皇帝廣順二年(壬子、九五二年)   九月,甲寅朔,吳越丞相裴堅卒。以台州刺史吳延福同參相府事。   庚午,敕北邊吏民毋得入契丹境俘掠。

  • 大事记卷十一·吕祖谦

    宋 吕祖谦 撰汉孝景皇帝二年冬十二月有星孛于西南【夲纪】令天下男子二十始傅【夲纪】春三月甲寅立皇子徳为河闲王阏为临江王余为淮阳王非为汝南王彭祖为广川王发为长沙王【以通鉴修】夏四月壬午太皇太后薄氏崩【通

  • 杨序·丁宗洛

    方予备员泲上,时粤东丁瑶泉以名孝廉官司马。其貌似迂,其行实介;其口似讷,其心实慧:予心仪之。初未识其力学好古、追踪往哲,固将以数卷书寄一瓣香也。既而予以养痾请于上宪,蹉跎旧治,与瑶泉订文字交,先后获见其所手辑者数种。有

  • 二十 内务府总管玛斯喀等奏曹荃呈称户部交进豆草请与户部会议具奏摺·佚名

    康熙四十年十一月十二日 据物林达曹荃呈称,户部之普瑚等交进之豆草,接收后,将交进之呈文,由赵昌等具奏。奉旨:著交内务府总管。钦此。此事乃系户部之事,既与钱粮关系重大,请与户部会议具奏等语。由内务府总管玛斯喀、库岱、

  • 第五十九册 天聪六年十月·佚名

    第五十九册 天聪六年十月十月初一日,抵开原。敖汉部济浓额驸、哈达格格夫妇,请汗同诸贝勒幸其第进宴。并以进宴礼,进汗马五,莽古尔泰贝勒马二,阿济格、墨尔根戴青及额尔克楚虎尔三贝勒各马一,一马不纳,悉却之。初五日,汗行猎

  • 赵安仁传·脱脱

    赵安仁,字小喜,深州乐寿人。从小被俘。统和年间,任黄门令、秦晋国王府祗候。秦晋王逝世后,皇上授安仁为内侍省押班、御院通进。开泰八年(1019),安仁与李胜哥图谋逃奔宋国,被游兵抓获。当初,仁德皇后与钦哀后不和,钦哀暗中命令

  • 刘吉传·张廷玉

    刘吉,字..之,博野人。正统十三年(1448),中进士,改为庶吉士,任编修,充任讲经筵官。《寰宇通志》修成,他升为修撰。天顺四年(1460),在东宫侍奉太子读书,因亲丧回家。宪宗即位后,把他召回修《英宗实录》。刘吉到京后,上疏请求守孝终

  • 卷四十六(昭十三年)·孔颖达

    【经】十有三年,春,叔弓帅师围费。(不书南蒯以费叛,不以告庙。○费音秘。)[疏]注“不书”至“告庙”。○正义曰:定八年传云:“阳虎入于ん、阳关以叛”,注云:“叛不书,略家臣。”则此亦为略家臣,故不告庙也。以不告庙,故史不得书。

  • 卷十七·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十七     明 湛若水 撰 畏民下 左传文公十三年邾文公卜迁于绎史曰利于民而不利于君邾子曰茍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矣孤必与焉左右曰命可长也

  • 颜氏學記卷四·戴望

    恕谷一 學正李先生塨李先生塨,字剛主,别字恕谷。其先世本小興州人,明初有進忠者徙保定府之蠡縣,遂爲蠡人。父明性,有學行,高隱不仕,學者稱爲孝慤先生。同時習齋颜先生倡明聖學,孝慤命先生師事之,因從學禮,又學琴於張而素,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敘卷二·欧阳竟无

    信解般若三信解般若者。《阿含》︰帝釋是須陀洹,龍樹則謂是大菩薩,是為法位之始。《阿含》︰彌勒授記補處,是為法位之終。位既始終,說亦始終,始修般若未成熟者,必使信解;既已成熟,求畢竟者,使入甚深。信解以歆福而起,入深以隨喜回向

  • 佛说较量一切佛刹功德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法野菩提道场。坐金刚摩尼宝师子之座。有菩萨摩诃萨众。周匝围绕。复有十佛刹百千俱胝那由他众。听佛说法。尔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

  • 卷第七·佚名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七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差别品第三之三如是已辩得差别相。非得差别其相云何。颂曰。非得净无记  去来世各三三界不系三  许圣道非得说名异生性  得法易地舍论曰。性差别者。一

  • 卷第九·佚名

    翻梵语卷第九&middot;山名第五十一&middot;河名第五十二&middot;江名第五十三&middot;池名第五十四&middot;洲名第五十五&middot;地名第五十六&middot;水名第五十七&middot;火名第五十八&middot;风名第五十九&middot;

  • 云庄集·刘爚

    宋代诗文别集20卷。刘爚著。《宋史》本传称作者曾有《奏议》、《史稿》、《经筵故事》、《东宫诗解》、《礼记解》、《讲堂故事》及《云庄外稿》等著作。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李为其集作序称,另外还有《云庄续稿》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