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再论大乘三宗

  往者、尝据“空”与“非空不空”,合说大乘为“一切法空宗”、“唯识圆觉宗”之二宗。然以唯识与圆觉犹可分也,故究竟显了乃分三宗:

  一、 法性空慧宗……………无漏般若宗──┐  二、 法相唯识宗……………有为唯识宗──┼──基师义  三、 法界圆觉宗……………无为真如宗──┘

  此三宗之分,见于吾之论著者已不止六七次,其引证发挥者皆可按覆参核。今以瑜伽师地论第十云:‘问:如世尊言:“是诸缘起非我所作,亦非余作。所以者何?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安住法性、法住、法界”。云何法性?云何法住?云何法界?答:是诸缘起,无始时来理成就性,是名法性;如成就性以无颠倒文句安立,是名法住;由此法住以彼法性为因,是故说彼名为法界’。尤足引为诚证。故再论之:论云“法性”,此亦同名法性,乃为缘起及缘所起诸法无始时来理成就性,非安立谛不可施设,唯法空般若所通达,故以空慧为宗。诸无漏法从般若得,亦曰无漏般若宗。论云“法住”,此云法相,是安立谛如法施设名相,是识所缘唯识变现,故以唯识为宗。诸有为法皆唯识变,亦曰有为唯识宗。论云“法界”,此亦同名法界法,指法住,界指法性。法界一名,包上法住法性而言,在境即是性相一致,在智即是理量同时,此唯大圆满觉佛正遍知乃能如此,故以圆觉为宗。或佛慧、佛知见为宗。此法界虽有时、有处、广说一切有为法皆是无为法,若随拈一法皆是法界等,而确为诸法真实如此之真如,故亦云无为真如宗。

  然论法住、何故此云法相?法住一名知者鲜故,不通用故。法相一名与法住一名,义相符故。法相一名较法住一名,义尤显故。

  此三宗之差别何在?法性非安立故,一切名相不可施设故,唯用遮词遣破,破如可破,毕竟无一名之可得。故唯引发法空般若以通达之,龙树系大乘学属之。法相是安立故,施设诸法名相故,多用表词成立,破亦为立,显了无一法之不建。故当善巧唯识现义以贯持之,无著系大乘学属之。法界非安立非不安立,遮表破立同时一致,施设不施设皆不可思议,故是如来大圆觉海之所印证。

  此三宗之次第若何?在实证,由加行位入通达位,宗在通达法性之空慧;由通达位入修习位,宗在贯持法相之唯识;由修习位入究竟位,宗在印证法界之圆觉。在初心,则依法界圆觉以生信,依法相唯识以成解,依法性空慧以修行。故为两重次第。初心、依圣言量起比现量;实证、依真现量成圣比量。(见海刊九卷三期)


猜你喜欢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五·佚名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二十一·佚名
  碧岩录卷第一·圆悟克勤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01.说戒品·佛音
  五家正宗赞卷第四·绍昙
  佛说受岁经·佚名
  卷第二·雷庵正受
  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佚名
  四分律卷第三十六(二分之十五)·佚名
  覆余乃仁居士电·太虚
  中国建国的根本要事·太虚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六·慧立
  居士分灯录卷下·朱时恩
  卷一百一十二(失译附秦录勘同编入)·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八十四·彭定求

        卷284_1 【古别离二首】李端   水国叶黄时,洞庭霜落夜。行舟闻商估,宿在枫林下。   此地送君还,茫茫似梦间。后期知几日,前路转多山。   巫峡通湘浦,迢迢隔云雨。天晴见海樯,月落闻津鼓。   人老自多愁,水

  • 赵缩手·唐圭璋

      缩手,普州士人。   浪淘沙   损屋一间儿。好与支持。休教风雨等闲欺。觅个带修安稳路,休遣人知。须是着便宜。运转临时。袄知险里却防危。透得玄关归去路,方步云梯。

  • 第二十二出 梳妆意懒·佚名

    【黄莺儿】(潮腔贴唱)早起落床,尽日那在内头转,安排扫厝点茶汤。终日听候不敢去远,听见叫简心都眠忙捧检妆。安排待便,请阮娘仔梳妆。菱花镜抱来,乞娘照面眉。世间人怨配,一镜备都知。请娘梳妆。(旦)楼前人去隔仙

  • 诸葛亮传第五·陈寿

    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珪,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郡丞。亮早孤,从父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硃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献帝春秋曰:初,豫章太守周术病卒

  • 晋家人传第五·欧阳修

    ○高祖皇后李氏高祖皇后李氏,唐明宗皇帝女也。后初号永宁公主,清泰二年封魏国长公主。自废帝立,常疑高祖必反。三年,公主自太原入朝千春节,辞归,留之不得,废帝醉,语公主曰:“尔归何速,欲与石郎反邪?”既醒,左右告之,废帝大悔。公主

  • 卷五十四·毕沅

      ◎宋纪五十四 ∷起昭阳大荒落八月,尽阏逢敦牂十月,凡一年有奇。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皇祐五年辽重熙二十二年   八月,丁酉朔,诏:“民诉灾伤而监司不受者,听州军以状闻。”   丁未,

  • 卷之二百四十·佚名

      洪武二十八年八月壬戌朔山东德州大水坏城垣没军士营舍○以金吾前卫指挥使陈英万全右卫指挥同知刘遂俱为辽东都指挥使司都指挥同知○丁卯遣官释奠于先师孔子○命左军都督府左都督杨文佩征南将军印为总兵官广西

  • 卷之一千八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二百七十三 苏州织造高斌陈明接奉江宁织造曹(兆页)口传谕旨摺·佚名

    雍正五年三月初四日 苏州织造.郎中兼理浒墅关税务奴才高斌谨奏,为恭谢天恩事。 二月二十一日,江宁织造曹(兆页)传旨到苏,奴才迎至望亭舟次,跪请圣安,敬聆训旨。奴才随叩首恭谢天恩讫。伏思奴才愚昧,制办不谙,蒙皇上天恩格外优容

  • 九五六 军机大臣奏呈挖补《通鉴纲目续编》并分送有关人员遵办片·佚名

    九五六 军机大臣奏呈挖补《通鉴纲目续编》并分送有关人员遵办片乾隆四十八年正月初四日据尚书房交到挖补《通鉴纲目续编》共八部,臣等谨将一部呈览。现在朱椿启程回任,卽遵旨交与一分,又令顺道带往湖北交姚成烈一分,又交

  • 卷四十七·冯复京

    钦定四库全书六家诗名物疏卷四十七 明 冯复京 撰大雅文王之什二思齐篇在宫【辟廱别载】笺云宫谓辟廱宫也羣臣助文王养老○周礼外饔邦飨耆老掌割亨之事酒正飨耆老共其酒无酌数凡有秩酒者以书契授之大司徒以保息六养

  • 卷九 论语·钱时

    卷九 论语阳货第十七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如字,一作馈]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去声]从事

  • 佛说寂志果经·佚名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耆域奈园。与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俱。时王阿阇世。七月十五日。过新岁腊。与群臣百官俱。眷属围绕。上寂安观。谓群臣言。诸卿当知。如是我修非时愁悒不改。虽得

  • 慧圆居士集序·太虚

    因明、晚唐后久成绝学;比年重光于华土者,功莫慧圆居士若!居士初在沪、汉、京从余听受纲略,即湛心于是。取藏中关于因明诸经论,及遗在日本诸古疏暨近人新著,穷搜冥讨,融会贯通,遂慨然有发明斯学之志。旋应中国大学授论理学聘,乃

  •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九卷·佚名

    大威德陀罗尼经 第九卷隋北印度三藏阇那崛多译阿难。于中何者是五入。入地狱入畜生入阎罗世入天入人。是名五种入。于中所有地狱畜生阎罗世入。是恶行众生入。若言天人等入。是善行众生入。何故名入耶。彼受诸

  • 卷第十(二诵之四)·佚名

    十诵律卷第十(二诵之四)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明九十波逸提法之二佛在维耶离国。夏安居时。与大比丘僧俱。时世饥俭乞食难得。诸人妻子自乏饮食。况与乞人。佛以是因缘故集比丘僧。语诸比丘。汝等知不。此间饥俭乞

  • 卷第四·宗密

    圆觉道场礼忏禅观法事卷第四 终南山草堂寺沙门 宗密 述 第四上 (赞悬谭二十唱四十五偈)。 忏悔根本无明愿成就始觉(作两上)。 直叹佛 粤若稽古。觉王光宅法界自受用土。佛佛道同。妙色灵心。湛尔常住。不可得而思

  • 朝鲜王朝实录[纯宗实录]·佚名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纯